第十三章 火熱上線
作者:耕田兄      更新:2020-07-16 14:18      字數:2875
  正午的太陽特別剌眼。去縣城的公路上,車少人也少。好在公路兩旁有高大樹木,遮擋住了部分強光,讓趕路的人覺得舒服些。兩則已微黃的稻穀,遠山上的綠樹掛滿了紅色水果,構成了一幅醉人的鄉村畫卷。但是趕路的人卻絲毫沒有欣賞的心情。獨孤蘭自己開著汽車,匆匆向著縣廣場大會議室奔去。

  進了廣場大會議室的大門,隻見大院裏已經停滿了五顏六色的汽車,大門的保安正在大聲的嗬叱停車的人。獨孤蘭看這陣勢,趕緊搖下車窗主動詢問停車地方,同時打聽禮堂怎麽走。

  禮堂門口幾個年青人,正在發放會議資料和登記。獨孤蘭終於及時趕到,找準自己的坐位。正在燥熱流汗時,會議開始了。看台上出席的領導,隻有縣第六把手最大。在開會前第六把手講話說明原因,原定縣第一把手準備要出席,因臨時有事不能到會,委托了他第六把手講話。主持會議的是扶貧辦的副主任。一看覺得這個會議的檔次低了很多。

  禮堂就在最頂層樓,水泥板上幾把吊扇“啪啪”的拚命扇風,不知是扇涼還是加溫,總是把天麵的熱量傳導到室內。一陣陣的熱浪讓人汗流浹背,血管膨脹,頭痛欲裂。人坐在那裏,早已昏昏沉沉了。會議還是按照老套路,前麵還是各位領導講話。但是很多人一點都聽不進去,隻顧著拚命喝水擦汗。

  當領導們的講話完了,扶貧辦副主任把喇叭聲音調高了幾分道,同誌們,雖然會議條件差些,但是同誌們還是聽得很認真,記得很全麵。希望同誌們繼續保持這種學習精神。把下麵的重要內容也記全記齊。下麵內容是關係到今後,你能不能信任扶貧工作,能不能完成數據梳理工作等。所以我要求同誌們要克服這炎熱的天氣,把真本事學到手。副主任接著講道,本次扶貧工作,上線了一個平台,該平台是省扶貧部門委托一家電腦公司研製的。該平台中文名叫XX省扶貧在線。英文名DDRG。是一個功能齊全,信息量巨大、可操作性強的工作平台。要求各位回去後,及時上線開展工作。第一要求在本月內,把村裏所有預計為貧困人口的,在平台上錄入信息要齊全。第二要求在通過入戶調查、村民評議、公示公告後,對不互合貧困條件的,作清理退出操作。第三就是把這些貧困戶的家庭成員中職業和收入欄,趕緊完成錄入登記。平台上線操作方麵由方工程師給大家詳細講解。

  這個二十出頭的方工程師,一副高度近視眼鏡遮住一半臉,小小的聲音沒注意就聽不到。眼看快要四點了,方工程師就是沒講完的意思。獨孤蘭心中特別焦急,再拖下去要找的部門可能下班了。聽方工程師講的,都是些很簡單的操作問題,但就是沒條理的,翻來覆去講著。獨孤蘭估計上了線自己多操作幾次,應該會明白的。獨孤蘭偷偷把會議資料塞進公文包,借著“尿遁”離開了酷熱難耐的會場。

  匆匆趕到縣MZ局,找到UF股。推門進去,一般夾著煙味的涼爽撲麵而來。裏麵幾個人正在沙發上品茶吸煙。獨孤蘭說明自己身份後,向他們提出了問題。其中的一些人慢慢走開了。最後隻有一位五十多歲的人,穩坐那裏聽獨孤蘭講。當獨孤蘭說完後,這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悠閑的喝了杯茶,吸上一口煙。慢慢的道,像柯什麽來的,哦,對了,柯援朝這樣的人多了,政策上隻認證據,沒證據怎麽講都沒用。他沒評殘不能享受殘疾補助和公費醫療,隻能按照參戰老兵的優撫標準,這個優撫政策幾年前我縣就已落實執行了。在縣裏財政特別緊張的情況下,還是盡量滿足這些人的。

  獨孤蘭離開UF股時,心裏想,柯援朝的參戰補助與低保標準差不多,這芹花縣也太窮了吧。走進另外的股室,向他們反映了寶來家的情況。得到的答複是,他有女兒,不能定為五保戶。隻能還是以低保戶的辦法對他給予照顧。這低保和五保雖然隻是一字之差,卻少了一半的錢。看來對這些人的幫助隻能走另外的路子。

  走出MZ局,獨孤蘭趕緊趕到縣GL局。谘詢進林樟村村道的建設問題。重點是GL局能否幫助解決一些資金的問題。業務股長聽完獨孤蘭的匯報,還是很重視的,馬上起身,帶著獨孤蘭去見局長。GL局長是個四十多歲的禿頭男子。個頭比正常男人還要矮小。坐在高大的皮椅子上,雙腳著不到地,懸在半空中晃著。聽了股長與獨孤蘭的報告。局長慢悠悠的道,這事局裏是知道的,因為前幾年村村通公路建設資金不足,所以一些村未能一並解決。縣裏、局裏正在安排資金,等資金到位了,會考慮優先解決林樟村的問題。獨孤蘭心裏明白,這是官方語言,還得找到“突破點”才能把這問題徹底解決。

  兩個部門跑完,天色已經不早了。走在縣城的大街上,那閃爍而無力的路燈,和街邊幾個老人擺燒烤小灘飄起的青煙,讓人如行走在仙景裏般,隻是有修道不成功很無奈與無聊的感覺。正在找小吃店解決自己的“中央問題”。卻發現移動營業廳還在營業。獨孤蘭進去谘詢林樟村的居民報裝網線的問題。這時正是晚飯的時間,營業廳裏冷冷清清的,櫃台裏的幾位小姑娘有的在補化裝,有的在低頭看手機,有的在整理手頭上的資料。見到獨孤蘭走進來,正在整理資料的小姑娘熱情的招呼了一下。獨孤蘭見其她人頭也不抬一下,也就隻能走到打招呼的小姑娘台前坐下,向她谘詢報裝網線的業務。當小姑娘聽到獨孤蘭所報地址後,更是熱情招呼。當看到獨孤蘭的身份證後,眼光變的異樣起來。小姑娘問道,先生應該是外地人來林樟村租住的吧。這輕輕的一句,讓獨孤蘭馬上明白,眼前這姑娘是了解林樟村的。在交談中終於弄明白,小姑娘就是林樟村人柯娟。大學畢業後,被移動公司招聘為派遣性質的櫃員。也就是柯娟與勞動公司簽訂了合同。然後由勞動公司派遣到移動公司工作的人員。其實柯娟與移動公司沒直接的勞動合同關係。可以簡單的說,柯娟不是移動公司的人。這些性質的人員,幹的是一線的工作,最忙的工作,時間最長的工作,拿的是移動公司所有人中最少的工資。俗話說得好,熟人好辦事。在這裏認識了柯娟,報裝網線的事自然方便很多。柯娟讓獨孤蘭留下手機號碼,她會安排人員上門給安裝的。

  走出移動業務大廳,終於找到一家小吃店。小店雖然不大,但看起來還是很幹淨衛生。叫上一大碗鹵肉麵,自己再加上一點酸醋。雖然這碗裏“內容”不那麽豐富,卻讓人吃得津津有味。獨孤蘭正在把碗裏最後的湯水喝下去時,突然有人在叫他。在這陌生的小縣城裏,這叫聲來得好奇怪。獨孤蘭抬頭一看,原來是大學的同學焦集。異地見到老同學,自然是高興加感歎。獨孤蘭放下碗筷,一個箭步走出小店,緊緊握住焦集的手,大笑著互相拍拍肩板,兩個人交談了起來。

  原來當年大學畢業後,焦集先是留在省城一家公司裏打工。可是幾年下來,焦集什麽也沒賺下,就賺下了點歲數。在痛定思痛後,決定放棄從商的念頭,改從政了。可是找來找去,當年隻有這個窮縣的招考條件互合。焦集再也不想那麽多了,一鼓腦的擠進了這裏的公務員隊伍。現在縣委組織部裏工作。每天晚飯後都會出來走走,活動活動身體。獨孤蘭與焦集兩人並肩而行,邊走邊聊起來,獨孤蘭從焦集口中知道了縣裏好多的人與事。

  當獨孤蘭回到林樟村的住處時,看到詹英的小店裏竟然還燈火通明,裏麵好幾個人圍著小飯桌,正在那裏喝茶。這些人一看到獨孤蘭回來,一湧而上,都笑著臉擠到他的身邊,準備早點跟著他進屋裏去。獨孤蘭隻好微笑著,與他們一一打了招呼。但心裏想不明白,這麽晚了,這些人來幹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