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擴軍
作者:淚曲.      更新:2020-07-24 15:11      字數:2068
  贏得這場會戰的勝利後,安提柯沒有選擇繼續進軍,而是帶領軍隊回到溫泉關進行修整。

  此戰,馬其頓的損失雖然說不上慘重,但還是有許多士兵因為傷勢無法繼續作戰,所以安提柯也沒辦法乘勝追擊,隻能讓軍隊先修整個幾天,治療一下傷兵的傷勢,並且向關內宣發戰爭動員令,為出關做準備。

  考慮到色雷斯人在這場戰役中做出的犧牲,以及他們一直沒有擅自潰退的品德,安提柯重賞了所有幸存者,還賜予他們“色雷斯近衛營”的番號——安提柯準備給他們換裝盔甲和更加鋒利的長柄逆刃刀,讓他們成為馬其頓版的瓦蘭吉衛隊!

  對於安提柯賜予他們的榮譽,色雷斯人又驚又喜,作為蠻族的他們在馬其頓王國境內本就低人一等(雖然沒有明文寫出來,但色雷斯人以及其他蠻族地位較低已經成為不成文的潛規則了),本以為這位新國王隻會給他們一些金銀當做象征性的賞賜,卻沒想到他居然會給他們每個人分發兩個奴隸和一筆可觀的德拉克馬,並授予他們近衛營的番號。

  他們如何不知道番號中帶著近衛兩個字的含義,這足以證明這位年輕的國王準備重用他們色雷斯人了!

  安提柯沒想到的是,他的這番沒有特定意義的舉動居然讓色雷斯人對他的支持度普遍提升一大截——這代表隻要他向色雷斯人的各個部族發出動員令,立馬會有眾多的戰士站出來響應國王的號召。

  ……

  安提柯派出的征兵使者騎著快馬從溫泉關開出,向四麵八方策馬奔去,留下漫長的塵土。年輕的馬其頓王站在城牆上目視這一切,雙手環抱胸前,不知道自己的出關計劃是否正確。

  蠻族聯軍主力的確被他殲滅,數千戰俘淪為奴隸,但他還是有些擔心西邊的蠻族部落還有力量能夠抵抗他的西征,他對奧格雷爾蠻族的情報實在太過匱乏,隻能依靠剛剛組建起來的外蠻營深入敵後刺探情報,從嗜血之月開始到現在,他已經從係統那得知至少有三名身處敵後的間諜死去。

  其實,比起蠻族還有力量集結起一支軍隊和他抗衡,安提柯更害怕野蠻人明白自己無法抵禦他的大軍,便逃入複雜的森林之中,和馬其頓軍隊打起遊擊戰,這種令人防不勝防的戰法比起任何戰法都要令人頭疼,很有可能你前腳剛剛經過一個看似平靜的灌木叢,後腳就從裏麵挑出三個大漢。

  在曆史上,因為遊擊戰被拖入戰爭泥潭的例子數不勝數,遠有拿破侖入侵西班牙,被西班牙遊擊隊不斷襲擾,近有讓美軍飽受折磨的越南戰爭,雖然這場戰爭美軍在軍事方麵並未失敗,但是美軍在戰爭中的巨大傷亡直接加劇了國內的種族問題和民權問題,並結束了美國戰後25年的經濟繁榮,令其經濟狀況急轉直下。

  如果隻因為上麵舉出的兩個例子就天真的認為遊擊戰隻使用於熱武器時代,那麽就大錯特錯了,就拿人們所熟知的羅馬來說,羅馬軍團在征服蠻族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小股蠻族軍隊的襲擊,他們襲擊羅馬人的征糧隊,襲擊羅馬人的據點,令羅馬人不勝其煩。

  遊擊戰是如此的煩人,不過安提柯倒是有辦法能夠應對,他有兩個選擇,一是征召關內的蠻族部隊,用魔法對付魔法,讓雙方在森林中交戰,而他本人就率領主力快速通過,直接攻擊蠻族部落;二是最極端也是他最不願意使用的狠招,那便是放火燒林,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越來越炎熱,在如此幹燥的情況下,一把火下去,很快就會燃起熊熊大火,將蠻族軍隊從森林逼出來,或是直接令其葬身火海。

  作為一個有著現代人靈魂的人,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安提柯是不願意使用放火燒林的方法,他從小就接受的是教育便是保護環境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於這種會大範圍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舉動發自內心的抵觸。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他打心底認為整個奧格雷爾半島都會是馬其頓王國的領土,這大片森林自然也會是王國的財產,他可不想將來統治這塊地區的時候接受的是一塊滿目瘡痍的爛地。

  故而,安提柯決定大規模征召王國境內的蠻族部落,驅使他們作為軍隊前鋒先行出關,相較於馬其頓公民,那些算在自由民階級的人的生命明顯更加廉價——前者是王國軍隊重步兵的主要兵源,後者隻是提供輕步兵或是騎兵的輔助軍,在希臘世界裏,承擔主戰任務的還是公民組成的重步兵。

  ……

  大敗蠻族聯軍的消息很快隨著征兵使者的步伐傳遍整個馬其頓王國,王國軍隊以少勝多,僅僅戰死四百多人就換來了蠻族全軍覆沒的戰果令整個王國沸騰起來,不論是希臘貴族還是馬其頓公民,亦或者是那些自由民和僑居外國人,都驚歎於王國軍隊的強大和這位新國王的能力(在他們看來,這場戰役能夠勝利大部分的功勞是靠安提柯的指揮)。這場勝利也一掃半年前菲利普國王戰敗的陰霾,讓人民重新拾起了信心。

  有人說,這將會是馬其頓王國崛起的先兆,先王菲利普和新王安提柯就像是腓力國王與亞曆山大大帝,在位期間積攢起強大的國力,而後突然死去,繼承王位的兒子武德昌盛,憑借著父輩積攢下來的國力對外擴張,立下不世之功。

  在這種舉國歡慶的背景下,安提柯派出的征兵使者也就收貨頗豐,他們根本不需要費力宣傳,隻要站在那裏將國王的動員令貼出來,就會有無數渴望立下戰功獲得榮耀的青壯年圍上來報名。

  於是,短短的一個星期內,征兵使者們就從王國各處拉起了數支軍隊,並將他們帶往溫泉關向安提柯複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