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章:借身附體 玄姬小姐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0      字數:3193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但那漁網似的物件撕不開,也割不破,反而越勒越緊,直勒得魏益徹骨疼痛,嗷嗷怪叫。

  正在譚忠慌急之時,又有無數家兵湧進後院,協助陟宮包圍住他,一步步逼近上來。

  譚忠身為朝廷官員,一時不知所措,戰又不是,不戰又不是,見魏益被擒,自己又救之不出,遂就把手中長槍扔在地上,大叫道:“誤會誤會……請大家住手,我束手就擒便是。”

  陟宮見狀,不由分說,喝令眾家兵蜂擁而上,按住譚忠,捆綁了起來。

  天空之中,鍾庭道長正與那少女鬥得難分難舍,忽聽見院內魏益殺豬似地嗷嗷怪叫,不禁偷眼覷看,卻正見譚忠又被拿下。他頓吃一驚,而就在這吃驚愣神的功夫,便被少女在左臂上挑了一劍,血染道袖。

  鍾庭道長見二人遭擒,自己失利,如果孤身再繼續鬥下去,未必會有勝算,因此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他急忙撚決,一陣清風遁去。

  少女也不追趕,徑落下身來,走至魏益麵前,口念咒訣,纖手輕輕一招,那漁網似的物件便鬆將開來,化作手帕大小,落入她的手中。

  魏益掙紮起身,欲要反抗,卻被譚忠狠使眼色止住,隻得老老實實束手就擒。

  少女、陟宮與眾家兵將他二人押入大廳來。

  府尹趙大人卻已然端坐在八交椅上,依舊捧盞吃茶,頗是從容鎮定。

  陟宮上前稟報道:“大人:已經抓住兩名刺客,另外一名刺客被小姐打傷,已經帶傷逃走。”

  “嗯。”趙大人微微點頭,然後對譚忠道:“譚司倉,你也是旌孝縣的官員,不會不知道這朝廷的法律吧?你速速老實交代:為何要勾結道士,前來行刺本官?”

  “大人:誤會啊!小人這次押送物資擔係著全縣官員的性命,小心行事尤恐不及,怎敢行刺大人,還請大人明察。”譚忠急忙解釋道。

  “那―那道士是不是你的同夥?”趙大人嚴厲問道。

  “這……是小人同夥。”譚忠答道,“小人為防止物資途中遭遇強盜搶劫,這才請鍾道長一路護送。小人以性命擔保,鍾道長絕無刺殺大人之心。”

  “什麽?那道士分明用劍追殺本官,你是看得一清二楚,竟然還敢狡辯?說!為何要來行刺本官?”趙大人勃然大怒。

  “這…這這……”譚忠額頭冷汗霎時冒出,委實無法解釋清楚。

  “大人:司倉不知道,我知道哩。”魏益見此景,忽接話道。

  “那你說:為何要行刺本官?”趙大人聲色俱厲問道。

  “這還用問啊?你這個大人不是個好東西唄!呃哈哈哈……”魏益說罷,自鳴得意,不禁昂首大笑起來。

  “啊咄!好你個混賬東西,竟敢辱罵本官!”趙大人直氣得吹胡子瞪眼道,“來人啊!速把這兩個刺客押入州府大牢,好好審訊。”

  “諾!”陟宮應諾一聲,領四名家兵上來,凶狠狠地將譚忠和魏益押出大廳去了。

  “大人?大人!小人冤枉啊,小人冤枉啊……”

  大廳外傳來譚忠掙紮地喊冤聲,越去越遠,越去越遠,最終消失在華燈初上的夜幕之中。

  趙大人鎮定自如地吃了兩口茶,緩了一口氣,將茶盞輕輕放在八仙桌上,然後揮揮手,擯退了大廳內的其餘眾人,隻留下少女在近旁侍候。

  大廳內沉寂一片,好似有詭異的氣息在微微地流動。

  突然間,趙大人抬手一拂袍袖,猛將桌上的茶盞拂落在地,茶盞哐啷碎響,水花四處飛濺。

  “好你個玄姬啊,你竟敢暗中請來道士對付本王!”趙大人忽然換出一副陰森森的麵孔,目光中充滿了騰騰殺氣。

  “玄姬不敢,玄姬冤枉,玄姬冤枉……”少女慌忙跪膝在地,原來少女的芳名叫玄姬哩。

  “那你為何要放走那臭道士?”

  “玄姬師尊曾經說過:天下道門一家,不可自相殘殺。”玄姬囁嚅說完,忽而自知不妥,便連忙又道,“如果……如果明王有什麽吩咐,玄姬一定照辦,不敢有半點二心。”

  “哼哼!”趙大人冷哼兩聲道,“就算你有二心,請來幾個臭道士,但你可別忘了本王手中有十萬陰兵,毀了你父母和這歸州府,那是易如反掌之事!”

  “玄姬不敢,玄姬不敢……玄姬並沒有暗中請人,也並沒有故意放走那道人,懇請明王明察!”玄姬驚恐不迭,俯首解釋道。

  “本王量你也不敢!如果你膽敢對本王有二心,那就先叫你娘嚐嚐扒皮抽筋、刮骨割舌的滋味!”

  “請明王放心,請明王放心……”玄姬緊張萬分,不停叩頭道,“玄姬絕無二心,一切都聽明王吩咐。”

  “哼!我二明王也不是個無情無義之輩,隻要你聽從本王吩咐,一家平安,一州平安。現在,你先去清點黃金數目入庫,然後速去查找那肇事的道士,務必趁早殺了他。另外,城內城外各處都要貼起告示:凡是道士僧侶,不得入城住宿,否則,殺無赦!”

  “是,玄姬馬上去辦。”

  “看在你以前聽話的份上,今日就暫且饒過你們,絕不允許再有下一次。哼!”

  隨著有力的短哼聲落,忽見趙大人身上分出一條鬼影,如風盤旋,欻然而去,依稀可見那條鬼影身穿紅綢繡金蟒袍,金光鱗閃,正是幽冥十大明王中的二明王!

  原來當日二明王在幽冥三殿所說的妙計,乃是附體在歸州府府尹趙大人的身上,控製他的受想行識,然後借其權力發號施令,令各郡縣進貢黃金,黃金又由十大鬼王和各地城隍暗中協助解押。

  如此就避免了與陽界的道士和尚以及修道者的衝突。

  此計雖不算高明,但也非常實用,因此二明王自辦差以來,順風順水,平安無事。

  不料今日竟然被鍾庭道長發覺,幸好有被他控製的府尹趙大人的女兒玄姬平息此事,但二明王也受到驚嚇,一時出於安全考慮,遂就暫時躲避離去。

  二明王脫體去後,趙大人便癱倒在地上,仿佛做了一場惡夢一般,懵懵懂懂,戰戰兢兢。

  玄姬憂傷戚戚地將趙大人扶坐在八角椅上。

  趙大人恍惚醒來,拍腿哀歎道:“我這是上輩子做了什麽孽啊,竟然遭到這一場報應?”

  “阿爹不要傷心,隻要每次把黃金湊足齊了,歸州府的百姓和我們一家自然就會平安無事。”玄姬跪在其父膝下,安慰道。

  “唉……這皇上的苛捐雜稅已叫百姓們苦不堪言,這陰曹的惡鬼又來搜刮金子,我這歸州府還能夠湊足幾回啊?””趙大人傷歎道。

  “阿爹不要擔心,我們暫時隻有走一步看一步,那明王總會有一個了時的。”

  “話雖這麽說,可什麽時候是個盼頭啊,你娘身子弱,我怕她……”趙大人說起夫人,老淚潸然而下,不能言語。

  “阿爹放心,隻要我們把事情辦好,它們就不會為難娘的,如果有什麽事,都讓姬兒來擔當好了。”玄姬頻頻勸慰。

  “唉……姬兒啊,阿爹對不起你啊,自從把你叫回來以後,看把你都瘦成這樣了。”趙大人黯然落淚,伸手撫摸玄姬的臉頰。

  “沒事兒,姬兒這臉本來就瘦呢。”玄姬握住趙大人的手道,“阿爹累了,還是先回房休息去吧,等姬兒辦好了事,再來陪阿爹。”

  趙大人悵然失神地點了點頭。

  玄姬遂喚來侍女,攙扶趙大人先回寢室休息去了。

  玄姬正要出行,陟宮已返回府中來。他把從譚忠手中取來的報表清單交給了玄姬。

  玄姬略略過目,便命陟宮叫齊本府五十多名家兵,直奔州府倉司署清點旌孝縣送來的物資,然後悄悄地運入趙府後院北邊的倉儲樓聽風閣內。

  鍾庭道長遁出歸州城,落在城外一段荒草坡上,盤膝打坐,自行運功止住了左臂流血,幸虧隻是尋常劍傷,並無什麽大礙。

  鍾庭與鍾萬、鍾極乃是同胞三兄弟,年歲最長,修道最晚,道行也是最低,這是因為他為人性情剛烈,嫉惡如仇的緣故,雖然努力修道,但難改本性,與其說是雲水之士,還不如說是隱遁之俠,因此他與譚忠脾胃極其相投,交情莫逆。

  鍾庭道長在趙府發現趙大人被厲鬼附體,因此才陡然出手,不料厲鬼沒有除掉,反而禍及譚忠和魏益,此時他頗為後悔,一時想到二人身陷囹圄,頗為危險,一時又想到玄姬分明是道家出身,且懷有道術,但卻不知厲鬼附在其父身上。

  想來思去,思去想來,鍾庭道長決定再去趙府一趟,查探明白,一並救出譚忠和魏益二人,然後再另圖他計。

  於是趁著夜幕降臨,鍾庭遁入歸州城,卻見街道四處都有士兵把槍執戈,來往如梭,顯然已是加強了戒備。

  鍾庭道長遂又飛遁到趙府,藏身在正屋頂脊的獸脊後,四處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