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作者:不吃糖包      更新:2020-07-11 03:02      字數:3834
  “也望諸位不忘初心,莫要辜負了這山河風光,為後人留下筆墨香味。”林惜香頓了頓,“其他的事,本宮並未放在心上,誇大一句,隻願本宮如這雲台山的鬆柏一般,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說完,林惜香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台下眾人這才醒過神,高呼皇後娘娘千歲,皇後娘娘大義。

  若是此時皇後借機發難,恐怕直接可將淑妃拉下,但這詩會必然也毀了。

  既然是詩會,自然有真正醉心文字之人,皇後寧願壓下那些恩恩怨怨,就為還學子們一片淨土,這等氣魄,實在是並非尋常女子所有。

  眼看董家為董寄瑤搭的台子,卻讓林惜香唱了大戲。

  董大夫人剛想上前說話,但也知道現在不是什麽好時機,如今要揪著不放,那真的是他們董家沒理了。

  經了這事,哪還有人再敢上前找皇後點評詩詞,生怕被扣上董家跟淑妃同黨的罪名。

  林惜香自然樂的清淨,淑妃跟董家則是忐忑不安,知道詩會結束,這事定然不能善了。

  林惜香看看胡妙清,胡妙清狡詐一笑,跟公孫裏走到角落裏,將林惜香的計劃跟公孫裏和盤托出。

  “胡二小姐倒是大膽,就一點也不怕董家?”

  詩會剛開始,胡妙清主動找到公孫裏,讓他幫忙做一出戲,公孫裏本就厭惡董家,當時的謠言也給他添了不少麻煩。

  如今能報複回去,公孫裏自然樂意的很。

  隻是沒想到胡妙清看著年齡小,但膽子卻是大的很,剛剛跟他一唱一和,硬生生把蕭董家架起來。

  胡妙清沒發現公孫裏眼中的笑意,認真答道:“董家哄騙我姐姐做了錯事,若是我能補償一二,皇後娘娘人那麽好,一定會看在我的情麵上,饒了我姐姐的。”

  沒想到胡妙清的勇氣是來自對姐姐的一片赤誠,為了姐姐才這樣做。

  公孫裏眼中閃過欣賞:“皇後娘娘十分大度,若是真的情有可原,她不會追著不放。”

  兩人對視一眼,瞬間達成共識,都覺得林惜香是個明事理,講道理的好皇後。

  林惜香的計劃不算複雜,她讓胡妙清跟公孫裏先一步將董家的目的挑明,讓蕭董家下不來台。

  再大度的站出來,暫時不追究這事。

  但隻是暫時不追究,剛剛的鬧劇若是心中無愧的人,肯定沒什麽異常,林惜香讓公孫裏跟胡妙清這麽一詐,就是震震心懷鬼胎的人。

  隻要對方慌了,自然好拿到把柄。

  胡妙珍所說的什麽證據,公孫裏推出來的書生,都是假的。

  林惜香將空手套白狼這一招用的活靈活現。

  “皇後娘娘真是聰明,接下來隻要看好詩會上誰異常即可。”胡妙清已然變成林惜香的追隨者,一口一個誇讚。

  公孫裏見胡妙清有趣的很,跟著點頭,有個不起眼的婢女遞過來一張紙條。

  打開一看,是一份名單,這份名單上名字,都是由春芝她們從董寄瑤遞上來的詩詞一一摘抄下來。

  想必董家的人必然就在其中。

  短短一會,竟然已經把心懷鬼胎的人縮小了範圍,這下公孫裏就更好找表情異樣的人談話了。

  公孫裏側著身把名單給胡妙清看了看。

  胡妙清驚喜道:“女子分給我,男子歸你,咱們看看,誰能先找出破綻。”

  公孫裏挑眉,把紙條遞給胡妙清:“名字我都已經記下,這張單子,給你用吧。”

  顯然公孫裏已經接受胡妙清的挑戰,更惡劣的要壓她一頭,說什麽名字都記下了。

  胡妙清跺跺腳,誰說京城貴公子公孫裏溫和的,分明壞的很。

  兩人分頭行動,各有各的方法。

  林惜香已經穩坐在台上,樂的清閑吃茶,見身邊的淑妃神色慌張,低聲道:“你說說,若是真出了事,董家是會保你,還是保董寄瑤?”

  不用淑妃回答,林惜香了然的朝淑妃笑笑。

  保淑妃還是保董寄瑤?

  兩人對這個答案都是了然於胸。

  董家自然是想要清清白白的嫡長女,就算進宮不成,也有高門可以嫁,怎麽會保淑妃這個棄子。

  淑妃看著底下跟人交際的董寄瑤,京城人都說董寄瑤大方端莊,富有才學。

  但隻有董家少數人知道,董寄瑤就是個木訥性子,又被父母養的沒有頭腦。

  她母親說什麽她就做什麽,寫詩詞不好,沒關係,他們有大把的幕僚,書畫不好也沒關係,隻要董寄瑤能畫一副差不多的,就能吹得天上有地下無。

  至於什麽宴會,什麽遊園,董寄瑤隻要安安靜靜的坐著,丫鬟婆子管家,就把事情辦得妥當。

  名聲榮耀,都是她董家嫡長女的。

  因為董家需要這樣一個拿得出手,並且能豔壓京城貴女的嫡長女。

  因為董家,需要這樣完美無瑕的嫡長女進宮當皇後,好維持董家百年來的榮耀。

  淑妃低著頭,一時間不知道該可憐自己,還是可憐董寄瑤。

  她們自出生,命運都握在家族手中,半刻也不得喘息。

  林惜香唇角勾了勾,心亂了就好,亂了就有破綻,就能從董家撕出一個口子。

  第70章

  雲台山的傍晚霞光漫天,樹影交織中激發無數學子們的詩情畫意。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縱然這詩會再好,也還是終會散去。

  林惜香在詩會結束之前已經坐上鳳車回宮,沒人覺得奇怪,林惜香是皇後,能來詩會已經是天大的臉麵。

  再說詩會上發生的事,皇後沒有直接翻臉,也是給足了學子們的臉麵,別人又怎麽會計較別的事。

  至於頭籌的獎勵,林惜香則給了翰林院兩位飽讀詩書的院士,有他們評出優劣。

  詩會結束,該清算的事情卻遠遠不止,胡妙清跟公孫裏較勁般的打探消息,在林惜香走之前遞上來一份名單。

  林惜香到皇宮裏,就讓春芝把名單送去垂拱殿裏,讓祁景乾來處置。

  一切事情都進行的井井有條,等著董家的不過是慢性死亡。

  然而董家也隻能看著這一切卻無力回天。

  名單上的人多是被公孫裏跟胡妙清試探過有所懷疑的,如今名單交給祁景乾,自然有專門的官差去這些人家中好好跟他們談談話。

  等到了明天,這京城的天就會徹底變了。

  祁景乾處理公務還要晚些回慈元宮,菱角伺候著林惜香換了衣裳,原本想勸林惜香歇一會,今日出宮許久,怕林惜香累壞身子。

  林惜香擺擺手:“不忙,等一個人過來。”

  菱角有些不懂。

  沒等她想明白,內殿門外就傳來淑妃的聲音,淑妃穿的一想清雅,今日過來更是卸了釵環,跪在內殿外麵給皇後娘娘請罪。

  就算如今淑妃不受寵,但好歹有妃位,自有她的尊嚴所在,現在這個模樣,倒真像是服服帖帖來請罪了。

  聽到這個消息,林惜香勾唇一笑,這個淑妃還真是聰明,自己不過說了幾句,她就已經看清局勢,先來投誠了。

  等的本來就是她,林惜香讓人請淑妃進來。

  剛進來,淑妃又俯首跪在地上,聲音哽咽道:“娘娘,妾身有罪,被人迷了心竅,做出陷害娘娘的事,隻是這些事並非出於妾身的本意,還望娘娘聽我訴說一二。”

  林惜香喜歡聰明人,更喜歡淑妃這樣的聰明人,短短幾句話就已經是牽扯到許多人。

  “口說無憑,凡事還是要講證據的。”

  淑妃既然來慈元宮,早就把準備好的後手呈上來:“這些都是董家給我寫的信,足以看出妾身一直老實本分,若不是族人逼迫,也做不出篡寫戲文的事,推娘娘入水的事,妾身更是一無所知。”

  信裏麵多是董家寫過來的,其餘的倒無傷大雅,隻是董家勸淑妃寫戲文的時候,說的多了些,信後麵更是讓淑妃看過後,就把信直接給燒了。

  但淑妃留了個心眼,把信都留了下來,隻有這樣還不足以扳倒董家,但有董家女兒的指認,可比什麽證據重要的多。

  證據這種東西,皇後說有就有,說沒有那就是沒有。

  林惜香看向淑妃,已經非常滿意:“落水的事,你也知道,隻是口頭相傳,並未形成書信。”

  淑妃猛地抬頭。

  “隻是落水的事你並不同意,家中卻暗中做了手腳,無辜可憐的很。”林惜香緩緩道,說的是事實,隻是淑妃不願承認。

  淑妃跪在道:“娘娘,有戲文的事,就夠了啊,您發發慈悲,若是承認了落水的事跟妾身有關,隻怕妾身這條賤命就要賠上去了。”

  不管淑妃如何楚楚可憐,林惜香還是堅持她的說法:“戲文的事就不要提了,本宮已經答應胡二小姐寬恕她的姐姐。”

  淑妃一愣,想到胡妙清今天在詩會上的做法,哪還有不明白,胡妙清能那麽做定然也是有胡家同意的。

  是啊,自己跟董家故意拉胡妙珍下水,定然讓胡家恨透了董家,畢竟改戲文隨意編排皇後,這可是殺頭的死罪。

  然而胡家卻能盡全力也要把他們犯過錯的女兒救回來,皇後竟然也同意!

  有胡妙清在其中周轉,今日又在詩會上立功,怪不得皇後不讓她提戲文的事,是已經打定主意替胡妙珍掩飾這次的過錯。

  再說就算不提又如何,京城裏聰明人不少,皇後不提,他們就不知道了嗎?

  不過是皇後寬恕,不想明麵上追究胡家的罪責罷了。

  淑妃如今也是知道林惜香的脾氣,林惜香下定的主意幾乎沒人能改。

  “妾身若是認下此事,娘娘可否像寬恕胡家小姐那般?”

  林惜香輕笑一聲:“淑妃,這不是你與本宮講條件的時候,你信不信,等天亮之後,有你沒你,不影響大局。”

  淑妃自然是明白的,董家的手段她知道,定然是在詩會上買通不少人,來故意讓皇後難看。

  若是真讓皇後出了醜,皇後反倒不好追究,難免落個刻意報複的名聲。

  但如今皇後不僅清清白白反而在學子們中間名聲不錯,這時要是揭露出董家陰謀,讓萬千學子知道董家沉迷小道,這樣功於心計,不知道多少讀書人會自覺離董家遠遠的。

  畢竟董家能穩坐文官集團的魁首,靠的就是董家的好名聲,董家的好才學。

  若是再暴露出董家嫡長女平時所做詩詞都是由別人代筆。

  那董家還有何清譽可談,恐怕瞬間會淪為書生們的笑柄。

  說好的時代清流,說好的君子之風,若是董家沒了這些,那跟普通的文官又有什麽不同?

  再說董太師年齡已大,早就接觸不到權利的中心,這樣下去,董家徹底會被別的家族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