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作者:不吃糖包      更新:2020-07-11 03:02      字數:4075
  林惜香笑著繼續道:“諸位都是我們大盛朝的才子佳人,皆是大盛的棟梁之才,今日若是在詩會拔得頭籌的,賞徽州好墨一塊,狼毫竹王筆一隻,書聖王羲之的字帖一份。”

  說完這話,林惜香往高台走去,這個詩會有她在,自然是以她為尊。

  留下驚愕後狂喜的眾人小聲驚呼,王羲之的字帖!他們從來沒覺得這樣的東西能離他們這樣近,這會本來懶得跟小輩們爭搶的讀書人們,也按捺不住了。

  別說能得到字帖了,隻是看一看摸一摸,便是極大的運氣了。

  林惜香來之前並未打算拿什麽貴重的獎賞,畢竟她的重頭戲並非在詩文上。

  但祁景乾總怕她受什麽委屈,從庫房中挑出一本字帖出來,讓她帶去詩會。

  這個字帖一出,整個詩會上隻有誇讚林惜香的份。

  林惜香沒指望送個字帖就讓詩會上別有用心的人不會故意找事,但總能拉會一部人的好感。

  皇後也到了詩會,詩會上的氣氛顯然比剛剛更好了些。

  董寄瑤捧著詩走了過來,剛要遞給皇後,被春芝跟菱角攔下:“董小姐還是把詩文給奴婢吧。”

  皇後身邊的人,縱然是朝中大員在此也要給些臉麵,董寄瑤隻能把手裏的紙張遞給菱角。

  這紙張皆是在場眾人做的詩詞,就連淑妃也湊了個熱鬧,寫了一首放在其中,這會都等著皇後娘娘一一看過,好來點評。

  此時的淑妃也多是想看林惜香笑話,她就不信小官家的庶女,還真能學富五車不成?

  董寄瑤原本是想在林惜香身邊站著,也好讓人將她二人聯係起來,畢竟一個是小官家的庶女,如今成了皇後,另一個是大家族嫡長女,還未婚配。

  若是能兩相對比,董寄瑤再出口成章富有才學,恐怕在場的人心裏都會有計較。

  董家不怕林惜香如今的身份比董寄瑤高,隻要能穩穩的壓林惜香一頭,那這次詩會就辦的值了。

  林惜香淡淡的看過去,目光掃過董大夫人的麵容,總讓董大夫人覺得有些嘲諷。

  可再看過去,林惜香還是淡淡的笑著,讓周圍人給她念詩。

  剛念兩首,從人群後麵走出一個淺黃色衣衫的女子,胡妙清臉上帶笑走到春芝身邊,想要拜見皇後娘娘。

  林惜香招手讓她過去,胡妙清背對著他人,朝林惜香微微點頭,這下林惜香更放心了。

  胡妙清走到林惜香身旁,湊巧看見林惜香手裏的詩詞,嚇得後退一步,不小心撞翻了桌上的硯台,一塊好硯就那麽磕到地麵上,引得詩會上眾人都看了過去。

  “對不起,真是對不起,臣女就是見到這字跡實在眼熟。”胡妙清咬著唇,眼中馬上湧上熱淚。

  林惜香皺眉,將手裏的紙張拿起來:“這字跡如何眼熟了?”

  胡妙清愣愣的看著紙上的字,還是不答。

  不少人都看了過來,在場的幾乎都知道,胡家先是被調了官職,胡家的長女胡妙珍去了宮裏一趟,轉頭就說要在家帶發修行,特意在胡家開辟出一間屋子,吃齋念佛,就連婚事也推遲了。

  想也是在宮中遇到了什麽,觸怒了皇後娘娘。

  如今看胡妙清主動來跟皇後娘娘結交的態度,隻怕也是想要交好皇後,好給她姐姐胡妙珍求情。

  隻是這時,怎麽這樣奇怪?

  胡妙清眼睛閃了閃,抿著嘴道:“想必是我看錯了。”

  隻是這話實在是心虛,在場的眾人沒一個信的。

  但沒人敢接這個話,若那詩詞真的有問題,此時揭露出去,便會直接毀了董家小姐董寄瑤的詩會,在場的大部分人還不敢這樣觸董家的眉頭。

  胡妙清似乎也是這麽覺得,滿臉藏著心事的樣子,朝眾人道歉,這讓董寄瑤更憋屈了,可她也不敢問胡妙清到底有什麽事。

  別人不敢,有個人卻是敢的。

  人群裏走出一個白衣男子,身如鬆柏,臉上帶著笑意,在場人的卻不會輕視他年輕的樣貌,反而有禮的很。

  公孫裏像是疑惑,聲音卻溫和有禮:“胡姑娘有話便說就是,今日有皇後娘娘在此,若是有什麽委屈,大可直接說出來。”

  詩會上的人早就心癢難耐,到底是有什麽事,能讓胡家小姐這個模樣。

  董家根本沒想到,還沒輪到他們發難,已經有人想要毀了這次詩會。

  林惜香聽祁景乾說過她爹死因的猜測之後,心裏的一團火就沒有熄滅過,若說之前她隻是覺得後宮的爭鬥就放在後宮。

  就算那次落水,也有一半的原因是她自找的,已經想好會給淑妃,給孫昭儀,給容嬪體麵。

  若是態度好些的,送些嫁妝也未嚐不可。

  但牽扯到她的父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祁景乾不會無端端的那樣猜測,林惜香知道祁景乾那人,不是有七八分的把握,他不會對她說出來。

  因為一直以來祁景乾都是想保護她,並不想因為之前的仇恨而蒙蔽了她的眼睛。

  但祁景乾就是說了,這表明董家真的跟她有不共戴天之仇,祁景乾說出來,也就是讓她不用留情麵。

  祁景乾知道這仇是要她親眼看著報,才能痛快。

  若是真的出了事,還有祁景乾在她的身後。

  所以林惜香怎麽會怕,她隻恨給董家的羞辱來的不夠痛快。

  果然如之前所講,胡妙清跪了下來,頭抵著地麵,已經泣不成聲:“皇後娘娘,這字跡便是哄騙我姐姐寫那出樊樓戲文之人的!”

  胡妙清話音剛落,隻見淑妃身形一晃,不可置信的看過去,想過皇後會知道真相,但也沒想到是當著滿京城才子佳人的麵,直接揭穿。

  胡家這麽當眾說出來,對他們家到底有什麽好的!

  在場的眾人大驚,樊樓戲文?跟皇後有關的戲文,也就是當初在京城鬧得沸沸揚揚的《鬧樊樓多情周勝仙》戲。

  這場戲,跟林惜香還有公孫裏都有關係。

  此刻兩個人竟然都在場,這下讓眾人炸開了鍋。

  誰料胡妙清的重點竟然不在這裏,反而說道:“娘娘可能不止,當初寫樊樓的戲文,有人寫了個別樣的結局。”

  多數人都是聽過那出戲的,如今聽說竟然還有別的結局?

  胡妙清跪著道:“有人說,那周勝仙就該落水而死,讓她在清清白白的水裏死了,這才能洗掉她私會郎君的罪名。”

  這說完不止,胡妙清又道:“娘娘,敢問,您在戲文剛出來的時候是落水了嗎?”

  林惜香瞳孔微縮,雖未說話,但已經表明了確實有落水的事,就算林惜香沒表示,京城許多人也是知道皇後當初落水極其凶險的事。

  也就是說,背後寫戲文的人,不僅給戲文裏麵的周勝仙編了結局,竟然也給皇後設了局!

  林惜香見眾人腦補的差不多,這才低著頭,裝作極其震驚,心裏卻在想。

  隻當你們會無中生有,顛倒黑白嗎?我也會!

  愛你們,感謝支持。

  第69章

  胡妙清的話震的人頭皮發麻,不由得往深處想。

  之前就有人說皇後娘娘落水不是意外,當時陛下更是處置了和家的侄女寧美人,原本好好的妃子不過一個早上就成了美人。

  就有人猜測是寧妃設計陷害皇後娘娘。

  但現在胡妙清的話竟然是將矛頭指向淑妃?

  見淑妃大驚失色,讓人忍不住懷疑。

  難道是從戲文到落水,都是淑妃的計謀,隻是禍水東引,把這事栽贓陷害到寧美人頭上?

  這樣算來,竟然滿宮中,除了淑妃之外,其餘的人竟然或多或少的都遭了禍事。

  容嬪跟寧美人搬去偏僻的景陽宮,孫昭儀自縊未遂。

  人人都以為是皇後善妒,把三位妃子逼成這副模樣,但現在想來竟然有些蹊蹺。

  皇後本就深受聖寵,無端端的做這些事豈不是讓她名聲受損,沒看容嬪已經被皇後從景陽宮接走了嗎?

  眾人不由得冷汗直冒,看向淑妃的眼神都變了。

  在場的小姐公子們也有和家的人,跟寧美人是親戚關係,這時候不自覺的站到淑妃的對立麵,虎視眈眈的瞪著淑妃。

  一時間詩會上竟然隱隱分為三派。

  以和家為主的武將天然站在皇後身邊,董家為首的文官家眷則替淑妃開脫,還有一部分則是靜默不語,但此時的不表態已經是偏向皇後了。

  林惜香滿意的笑了笑,目光平和的看向董大夫人,意思已經非常明顯,這不是你們董家想看到的嗎?

  林惜香開口:“今日是董家的詩會,不該擾大家的雅興,胡二小姐若是有話要說,那待詩會結束後,咱們再細聊。”

  董家的心剛放下,就聽胡妙清哭著道:“娘娘你給董家顏麵,但這董家要故意給您難看啊!”

  此話一出,詩會上的人大驚,有些是驚詫胡妙清的話,另一些則是做賊心虛,他們確實接到了董家的指示,必要在詩會上寫些生僻的典故跟文字,好讓皇後當場出醜,但這些典故董家嫡長女已經做好功課,隻要皇後有一個答不出,董寄瑤便能壓皇後一頭。

  董寄瑤也是後退兩步,她印象裏並未找胡家人商議,這胡妙清是怎麽回事?

  難道是母親又找胡家講的?好讓胡家刁難皇後,變成她出風頭?

  林惜香看著眾人的臉色,皺眉道:“口說無憑,胡二小姐若是說了假話,挑撥本宮跟董家的關係,那本宮定會重重責罰。”

  不等胡妙清說話,公孫裏已經上前一步:“臣也聽說了些謠言,這會聽胡二小姐也提起這事,竟然是跟臣聽到的不謀而合。”

  要讓胡妙清拿證據,胡妙清自然是拿不出來的,林惜香讓胡妙清當眾這麽說,自然是詐董家,好讓董家自亂陣腳。

  證據則是在公孫裏身上。

  “臣當時隻是聽說幾個書生奉命在詩會上做文章,好讓皇後娘娘點評,借此抨擊娘娘,臣當時便嗬斥他們,隻是沒想到這竟然是有計劃的?”

  說完,公孫裏讓人把那三個書生帶上來,書生們麵帶恐慌,早就嚇得腿軟。

  胡妙清接著道:“這倒是奇怪了,詩會之前也有人慫恿我把詩詞拿給娘娘看,還讓我姐姐替我寫些生冷的典故,一並拿給娘娘。”

  胡妙清的姐姐胡妙珍在京城也算有名的才女,隻是她如今在家修行,自然不能到場。

  這其中的深意其他的人都不敢想。

  不管是慫恿貴女們找皇後的麻煩,還是書生們私下的口舌之爭,竟然都是要在董家的詩會上找皇後的麻煩。

  坐在上位的林惜香眉頭微微蹙起,神色有些疑惑,但看的出修養極好,隻是掃了眾人一眼,大方得體,任詩會上哪一個女子都不能保證,在知道董家可能故意設圈套的時候,能保證的這樣優雅冷靜。

  此時不少人明白了,為何林惜香能坐穩皇後的位置,她林惜香確實值得。

  林惜香淡淡看了淑妃一眼,笑著道:“無端的猜測就留到詩會後再說,不管如何,雲台山的詩會是京城盛事,不管是誰舉辦,不論有何內情,今日諸位來這裏的目的是為著詩詞。”

  說著,林惜香站起來,舉起手中的果酒:“我大盛朝文人輩出,或詩詞華麗,或清越婉轉,或氣勢磅礴,不管何種流派都有其韻味雅致,以詩詞寄情,以文字為托,這才是詩會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