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作者:不吃糖包      更新:2020-07-11 03:02      字數:5267
  金媽媽不讚同道:“畜生而已,小姐何必這樣縱容它。”

  站著的夥計瞧見這小姐用糖喂馬,心聲感歎,人家的馬養的,竟這般精細,普通人家怕是一輩子也嚐不到一口糖。

  林惜香淡淡道:“這馬兒是父親贈與我,但凡我能吃的,它便能吃。”

  金媽媽歎氣:“是我不對了,觸及小姐的傷心事。”

  金媽媽一心為著自己,林惜香知好歹,安慰道:“不妨事,將馬車套上,即刻走吧。”

  因著方才下過暴雨,林惜香還未走出兩步,鞋底便沾了泥汙,不禁歎道:“春霖朝罷客西東,雨足泥聲路未通。”言語間帶了些愁緒。

  馬車又上了官道,緊趕慢趕才趕到內城門落下前進了內裏。

  十歲離京,十六歲再回來,林惜香心裏萬千滋味,可身旁巧兒進了城門驚呼道:“這城門可真大。”消了些難過。

  城門口的守衛見巧兒麵容稚嫩,口音不似京城人士,笑著道:“這般的城門還有七座,同樣氣派。”

  李惜惜見巧兒眼睛睜的溜圓:“我原本以為揚州城已是通都大埠,卻沒想山外有山,京城竟然這般的氣派。”

  眾人被巧兒的話引得發笑,林惜香笑道:“傻丫頭,這還隻是內城,方才過去的外城更是有十二座城門,算起大小,外城估摸是內城的三倍。”

  見巧兒驚異,林惜香解釋道:“京城分為外城,內城,大內。”宋惜惜說著,讓車把式繼續趕路,這會天已經有些暗了,不好再耽誤。

  “外城人口最多,住的多是農家走販,開有集市,是些農物的交易,內城便是我們所在的地方,裏麵的宅子多歸朝中官員所購,內城雖比外城要小,可曉市夜市,名園異館,寺觀亭台,不一而足,比之外城有趣多了。”林惜香見這京城,跟她離開之時,似乎並無太多變化。

  如今人已不是舊人,物倒還是其物,不由叫人感慨萬千。

  巧兒疑惑道:“小姐對京城知道的竟然這樣多?”

  沒等林惜香開口,金媽媽先捂嘴笑了:“你可不知,小姐說的這些,通通都去湊過熱鬧,不知被曾姨娘教訓過多少次。”

  林惜香憶起往事,臉上有些嬌嗔:“我爹說我可以去嘛,有他給我做主,怕什麽?”

  話音落下,車把式將車停在一處宅子的角門處,她們三人說著話,不知不覺,竟到了林府。

  再看天色,已經完全黑了。

  金媽媽正正衣衫,上前敲門,落了漆的角門吱呀一聲打開,看門的人金媽媽恰好認識,喜道:“竟是你李三,許久未見了,家裏可還安康。”

  那李三從軍時瘸了一條腿,當初是林家二爺,林惜香的父親林元文見他可憐,貧困潦倒,將他請到家中,給林家看門,也好混個嚼用。

  李三定睛一看,竟然是十年未見的金媽媽,喜道:“家中人都好,勞煩掛念,這是三小姐回來了?快請快請。”

  雖說金媽媽驚喜,卻也沒忘了禮數,對李三道:“今日剛到家,不得閑,得空了再敘。勞煩幫我們小姐通傳一聲,說是已經到家了,讓老夫人跟夫人不要憂心,待三小姐洗漱過,便去給老夫人,夫人們請安。”

  李三點頭,支使個小子去將此事稟給主子們,巧兒見金媽媽似乎跟之前有許多不同,新奇的很。

  林惜香一旁看著,知曉金媽媽崩的緊,是不想進門就丟了臉,心中暗自點頭。

  主仆幾人風塵仆仆,在角門處稍等了會,林惜香便見大房夫人身邊的貼身丫鬟琬凝,提燈籠走過來,林惜香記得她的模樣,十年未見,隻覺琬凝眼角添了些細紋,人看著老氣了許多。

  金媽媽看見琬凝,笑道:“琬凝姑娘還是這般的好氣色,大夫人可好?”

  金媽媽笑臉相迎,誰知那琬凝撇撇嘴道:“好著呢,怎地這個時候到了,黑燈瞎火的,知道的你們是來尋親,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來的落魄小賊。”

  這話讓金媽媽臉色一變,巧兒更是憤怒,從揚州到京城,路上奔波勞累也就罷了,好容易來到家中,竟被這樣編排。

  林惜香掀開幃帽,琥珀色的眼神淡然無比,嘴角依舊微笑:“虧琬凝姐姐是大夫人跟旁的人,知道的以為你同我親近,故意打趣我,不知道的還以為大嬸嬸對我有甚意見,故意讓你來給我臉色看。”

  雖說林惜香為庶出,但到底是主子,琬凝聽三小姐話中綿裏藏針,氣弱幾分:“三小姐說笑了,奴婢方才鬧著玩呢。”

  林惜香麵色不改,眼神染了幾分冷意:“你是大嬸嬸的貼身丫鬟,在外麵代表大嬸嬸的臉麵,如今出口不遜好在是對著我,我曉得大嬸嬸出身翰墨詩書之家,定不會教身邊的下人這樣行事,若是不了解大嬸嬸的人,怕是以為大嬸嬸縱奴張狂呢。”

  一番話說的琬凝冷汗直掉,大夫人最以母家家族清流詩書之名為榮,若知道自己險些汙了她娘家的名聲,怕是自己這層皮都要被扒下來。

  敲打過琬凝,琬凝不敢再多言,帶林惜香主仆三人往二房的院子走去,揚州老家來的車把式則讓李三領著先去洗漱用些飯食。

  琬凝知曉了林惜香的厲害,此時也摸不準林惜香在老夫人那是否得眼,半分不敢怠慢,路上說到:“如今家中還是大夫人當家,小廝傳話的時候,大夫人已經躺下來,故而大夫人派我帶三小姐去二房,大夫人說三小姐舟車勞頓,明日再去請安也不遲。”

  若是說的旁的理由,林惜香是必定要登門請安,可琬凝說大夫人已經躺下,林惜香歇了心思道:“打擾大嬸嬸歇息,實在不該,我明日再去吧。”

  見三小姐識趣,琬凝點點頭,帶她到了二房,隻見二房院子門口等著個丫鬟,琬凝見有人招呼三小姐,便道:“就是此處了,三小姐以前也住過這,就不用我帶過去了吧,我還要去大夫人那伺候,三小姐日後若是有缺的用的,盡管去找我,我定會盡自己所能。”

  林惜香盈盈拜謝,輕聲道:“多謝了。”

  那琬凝聽了匆匆離開,她們大房的人跟二房一直不對付,再說二老爺英年下世,誰都說二房晦氣的很,哪會想多在這待一刻。

  金媽媽上前,想跟等在院門口的丫鬟說話,那丫鬟也不搭理,帶著她們七拐八繞,指了間屋子道:“二夫人說了,你們就住這裏,二夫人已經睡下,今天就不要去打擾了。”

  說完,這丫鬟扭頭就走,氣的金媽媽在背後跺腳,她們林家詩書禮儀之家,什麽時候出過這樣憊懶不識禮的丫鬟。

  再看這屋子破舊的很,推開門,陳年灰塵嗆的人鼻子發癢。

  金媽媽氣道:“這是什麽破爛屋子,竟然讓三小姐住?我要去找二夫人問問。”

  林惜香知道嫡母那人,攔著金媽媽,氣定神閑道:“金媽媽,二夫人特意吩咐過,她睡下了,不要我們打擾。”

  原來是在這等著她呢,林惜香知道回到京城會受到刁難,沒想到竟然來的這樣快。

  不過在她小時候,林家宅子裏就算沒有人住的屋子,也是會定期打掃的,見這屋子灰塵厚如銅錢,根本不像打掃過的樣子。

  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家仆憊懶,另外一種則是二夫人故意為之。

  林惜香暫時想不明白,金媽媽卻咽不下這口氣,道:“我去找老夫人去,定不能讓小姐住這樣的屋子。”

  沒等林惜香攔下,金媽媽一溜煙的跑了出去,剛還說金媽媽立得住,沒過多時就被點炸了,林惜香搖頭,對巧兒道:“我們簡單掃洗吧,恐怕金媽媽會無功而返。”

  果然,沒多會,金媽媽臉色難看的走了回來,對上巧兒期待的目光,咬牙道:“福壽堂的人說了,老夫人也睡下了。”

  林惜香聽此啞然失笑,也不知道這家中三個女主人是不是商量好的,這剛過戌時,竟然全部“睡下”了?

  第3章

  屋子許久沒人住,滿是灰塵不說,窗戶上透著風,這會還是春天,夜裏透著絲絲涼氣。

  金媽媽忘了生氣,皺眉道:“這樣的屋子睡上一晚怕是明早起來就要不適,可如何是好。”

  如今林府三位女主人的態度已十分明顯,大夫人重臉麵,雖不重視二房的庶女,好歹打發個貼身丫鬟來迎。

  至於老夫人跟自己的嫡母,皆是避而不見。

  林惜香心中有數,見金媽媽麵上焦躁,林惜香安慰道:“我包袱裏有幾張寫字用過的紙,還算厚實,一會將這灰塵掃幹淨後,便給漏風的地方糊上。”

  此時隻有這個辦法,林惜香見金媽媽麵上顯露出疲憊之色,金媽媽今年已經有五十二歲,一路奔波,早就累了,若不是為她,恐怕早就支撐不住。

  再看年齡尚小的巧兒,更是連連打著哈欠,奔波了許久,以為到了家便能好好歇息,到了自己家中,竟然比在老家的時候還不如。

  林惜惜心中歎氣,手腳麻利的打掃了兩間屋子,將屋子裏透風的地方稍稍糊住,總算勉強能住人。

  主仆三人燒了些熱水,稍稍洗漱過後,這才睡下。

  二房家的庶女剛到府上,便被下了這麽大的臉麵,轉眼傳遍林府上下,短短一個晚上,人人都知道二房的三小姐林惜香是個不受寵的,不知多少人等著看她笑話。

  林惜香看著氣呼呼拿來早點的巧兒,想也知道受了奚落,安慰道:“旁人的言語莫要理會,林家人口雖不算複雜,內裏的勾心鬥角卻是一刻不停歇,凡事多做多錯,等我們摸清了府裏麵的情況,再慢慢籌劃。”

  金媽媽還算聽的進去,巧兒坐在旁邊抹眼淚,麵上帶著憤慨。

  林惜香隻當沒看見,心裏有些失望,巧兒活波討喜,有些小性子,若在平常就算了,到了京城林家,這般行事,隻怕被人拿捏到錯處,自己本就無依無靠,如何保得住她。

  她若無其事的喝下清粥,對金媽媽,巧兒道:“隨我去看看母親跟祖母吧。”

  雖說應當先拜見老夫人,再去見二夫人,此時已經在二房住了一晚,自然要先去見她的嫡母鄭氏。

  鄭氏這人出身一般,乃是益州交榆縣副千戶的女兒,本攀不上林家的姻親,隻是鄭氏的父親湊巧救下了,途徑益州的身懷有孕的老夫人。

  當時懷的便是林惜香的父親林元文,而鄭副千戶的妻子正巧也有身孕。

  因這救命之恩,林家這懷的又是次子,便當場指腹為婚,算是一段佳話。

  誰知林家次子從小就有神童之名,自從考上探花後,林老夫人更不滿這門婚事,畢竟以林元文的名聲才氣,尚公主都尚的,怎麽好娶區區一個副千戶家的女兒?

  最後是林元文出麵,說既有盟誓之約,便不能背信棄義,怎好嫌貧愛富,拿當初的婚約做兒戲。

  有了林元文的話,林老夫人自然不好再說,鄭家人是歡歡喜喜的把女兒嫁了過來,因鄭氏的身份,林老夫人一直不喜鄭氏。

  這些彎彎繞繞,林惜香跟金媽媽都知道,鄭氏說也可憐,但從副千戶之女嫁到京城探花的家中,是她滿懷歡喜過來的。

  隻是鄭氏不識字,在這種書香門第,實在是舉步維艱,漸漸變得陰鬱,林元文敬重發妻,卻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平常敬重有加,恩愛不足。

  之後先皇賜了個女子給林元文做妾,林元文雖不熱衷此事,但先皇賜下,隻能謝恩。

  先皇賜下的人正是林惜香的生母曾淑然,曾淑然是罪臣之女,原本要隨家人流放到苦寒之地,不知何人求到了先皇後那裏。

  最後兜兜轉轉,被先皇賜給了林元文,也是看在曾淑然飽讀詩書,為人性情淡泊,好給林元文做個解語花。

  也如先皇所想,林元文跟曾淑然脾性相投,又同是愛詩愛文之人,一時間琴瑟和鳴。

  林元文雖寵愛曾姨娘,卻從未越過鄭氏,隻是真正的喜愛跟敬重,到底不同,鄭氏對曾姨娘恨的厲害,隻因曾姨娘是皇上賜下,不敢多說。

  林惜香歎口氣,生母帶著自己離開京城,一是想替父親守孝,二則未必沒有想躲著鄭氏的意思,父親在的時候那鄭氏來找麻煩,不敢太過分,父親一走,她們孤兒寡母,豈不是任人魚肉。

  這般想著,林惜香走到鄭氏的院子,一路走來,見院子衰敗的很,遠沒有記憶裏的鮮活。

  想也是,二房的頂梁柱沒了,日子過的自然是天差地別。

  林惜香來的早,站到鄭氏門前時,似乎鄭氏剛洗完漱,金媽媽對門口的丫鬟道:“勞煩通報一聲,說是三小姐來給夫人請安了。”

  誰知那丫鬟撇撇嘴刻薄道:“什麽三小姐?我們院子裏隻有大小姐一個。”

  就隔著個房門,裏麵的人定然是聽到了的,金媽媽被噎的險些說不出話來,人在屋簷下,隻得再道:“我們小姐一直住在揚州老家,你來得晚,不知道也是正常的,還請去跟夫人說一聲吧。”

  丫鬟擺足了架勢,這才仰著下巴道:“等著吧。”

  說完,進了屋內,許久沒見裏麵有什麽聲音,林惜香站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那丫鬟才走了出來道:“我們夫人今天身體不適,小姐還是改日再來吧。”

  金媽媽剛想再說什麽,被林惜香拉住,微微搖搖頭,這會無論說什麽,都討不了好。

  鄭氏這樣做,在林惜香的意料中,已經不算差了,雖說凡事占個理字,可鄭氏今日隨意挑個錯處要罰她,她又能怎麽做?誰會幫她說話?罰了就罰了,罰錯了該是你認了。

  不見她,反倒是讓林惜香鬆口氣。

  林惜香沉著道:“去祖母那請安,昨日沒去成,今日怎地都要去的。”

  金媽媽隻得恨恨道:“狗眼看人低的東西,當初她們誰敢這樣對小姐?”

  那時候父親還在,自己又是父親寵愛的小女兒,自然是沒人敢怠慢的,今時不同往日,林惜香淡淡道:“人家看咱們低,是因為咱們確實低,若是為了這個生氣,以後恐怕日日都要生氣。”

  巧兒聽了眼神閃躲,她不太記得以前在京城林府的日子,卻知道在揚州老家過的多暢快,有些接受不了,聽說要來京城的時候,巧兒高興的很,被小姐說了幾次,沒放在心上,經過昨日跟今日早上的事,巧兒才算明白了,來京城的日子竟然這樣難過。

  林惜香隱隱記得去老夫人那裏的路,再看這路上的景色,是大不如前,昨日是夜裏過來,看不清楚,白日裏見了,讓人忍不住感慨萬千,林惜香歎氣,父親走了,頹敗的竟是整個林家。

  跟二房的落寞有些不同,主院裏麵丫鬟婆子還是不少,遠遠的看見林惜香三人就迎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