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大丫鬟奮鬥日常 第6節
作者:太極魚      更新:2020-07-11 02:14      字數:7195
  賈母接到信,喜之不盡,忙寫了回信,並令置備下重禮,送去與賈敏。又命人把東北角上有十來間房的梨香院收拾出來,預備給兩位教養嬤嬤居住。

  王夫人心裏老大不自在,她苦尋教養嬤嬤不得,亦向娘家哥嫂求助。借了哥哥王子騰之力,好不容易重金才從一四品京官家裏聘到一位宮中出身的嬤嬤,卻比不得賈敏家的那位供奉,隻是個在尋常宮殿當過差罷了,連個得勢的妃嬪都未曾侍奉過。

  本就被這落差磨得好不自在,老太太又這般給林家臉麵,竟讓人打掃了梨香院出來。那梨香院原是公公晚年榮養之所,布置巧妙,處處精美,如今竟要給兩個嬤嬤住。

  王夫人內裏如何腹誹,臉上也不敢露出半分,還得笑顏附和:“虧得妹妹有心了,日後元春得了造化,必叫重謝她姑姑。”賈母那裏早有鳳姐一疊聲兒答應著吩咐出去了。

  賈母聽她那裏言不由衷,心知這二木頭早年就與敏兒麵和心不睦,便不做聲。又令上下選了機靈會來事的丫頭去伺候兩個嬤嬤。

  這二年,朱繡在大廚房已站穩了腳跟兒,幾個掌廚都知這丫頭有一手家傳的好手藝,還會做補身的藥膳,都想把她籠絡在麾下。隻是朱繡已曆練出來,滑不溜手,誰都拿不下來,倒僵持住了。

  大廚房食材豐富,管事兒的寬待她,她又有眼色,時常做些合時氣的藥膳分與大夥兒吃,混的愈發如魚得水。

  唯有一事不太順利,便是上進之事,榮國府上下仆役關係極其複雜,各家聯絡有親又相互攀比傾軋,朱繡根基淺薄,生怕陷進去,這兩年間隻多看多做不說,倒也入了些管家嬤嬤的眼。

  倒是青錦,長得合王夫人眼緣,又與朱繡一樣的少言勤快,性子也得王夫人心意,已是準二等了,隻差有人騰出空兒來——這也是眼見得事了,榮禧堂有四五個丫頭都到了歲數了,隻等王夫人閑下來,就要放出去或配人或自行嫁娶了。

  朱繡也知道梨香院馬上要住進去兩位皇宮出身的教養嬤嬤,還暗暗驚奇過,卻不料這樣一個餡餅竟忽然砸到她頭上了。

  ——賴嬤嬤親點了她去梨香院伺候林家送來的朱嬤嬤。自此朱繡不光拿上了二等的份例,還因此結識了此生的恩人和親人。

  因這一回是賴嬤嬤拿的主意,朱繡後半輩子都念她這恩。

  第10章 幹娘

  “唉喲,原來是攀上高枝了,怪道看不上我這老婆子。要真有本事,趕明兒認了賴嫂子作幹娘,我才服了呢!”夏婆子看朱繡辭了眾人,正高高興興往梨香院去,故意陰陽怪氣地大聲說道。

  這夏婆是大廚房的水案掌事,管著些洗米洗菜、雞魚開膛的髒活。自打朱繡進了大廚房,夏婆子便一直想叫朱繡認她作幹娘,難纏的很。朱繡聽說她吹噓有一個外孫女喚嬋姐的現在三小姐探春處聽使喚,就立刻想起來她就是書裏頭那個調唆趙姨娘和芳官打架的老婆子,可不是個善茬,從此都繞著她走。

  這會兒也裝聽不見夏婆子說話,抽身便走。

  柳家的和朱繡走得近,聽夏婆嘴裏不幹淨,冷笑道:“朱繡生的靈巧,想認她作女兒的多了,這都是你情我願的好事兒。哪個像您老人家似的,人家不如你的意,你就處處編排人,擱我我也不樂意!”說著就追著朱繡幫著拿東西。

  旁的人眼見朱繡這是要到高台盤上去了,都不理會夏婆。氣的夏婆子瞪著眼直罵娘。

  “你別理她,她是眼饞你的月錢呢,原先頭灶收著她還不敢說什麽。如今你又升成了二等,又去了別處,若是先前肯認她作幹娘,她可不得每月白得五百錢?你沒看見,前兒你領月錢的時候,她那眼珠子都快饞掉了。”柳嫂子邊走邊道。

  朱繡抿著嘴笑。她升了二等,每月有五百錢的月例,也是到了前日,她才算親手拿到自己的月錢。

  這也是榮國府裏的陋習,地位卑下的丫頭小子,什麽月例銅錢都到不了自己的手。尤其是她,年紀小又不是家生子,以前的月錢都是請大師傅給收著的。說是幫收著,不過是把孝敬的名頭說的好聽些。

  “不過話說回來,你真不打算認個幹娘?”柳嫂子又問道。

  朱繡搖搖頭,道“這些嬤嬤媽媽我能認識幾個?我心裏想,若我日後認了幹娘,是要當親娘孝順養老的。這認幹親不是小事兒,自然得有母女的緣法在裏頭。”

  柳嫂子聽她這麽說,心裏也可惜不能把這麽個重情義的女孩認作女兒,一麵又道:“你說的也對。隻是咱們府裏自來就興認幹娘拜幹爹這一套,連主子們也都這樣呢,你又孤零零的沒個親眷,日後要遇見合適的,認個好的也有個倚仗。”

  朱繡自然知道榮國府向來有認幹親的習慣,上頭的主子們也喜歡讓幹娘管教不入等的小丫頭,免得新來的小丫頭不懂事,在府裏橫衝直撞的鬧出事來。那些出息的管家、掌事的還有機會拜主子作幹娘。

  就比如璉二奶奶去年新嫁入榮國府,怕使喚不住這些管家娘子,便收了榮國府內院管家林之孝家的作幹女兒。這林之孝家的掌管內院各項大小事務,她男人林之孝更是府上大管家之一,收管房田事務,兩口子權利極大卻難得的處事低調。王熙鳳一來就收了這倆為己用,迅速在闔府奴仆頭上站穩了腳,誰不讚一句眼光毒辣、行事果決呢。

  可問題是榮國府的這些幹娘們沒一個吃素的,隻要有那種沒親故的小丫頭入府,這些人就像是嗅到血腥味的蒼蠅蜂擁而至,爭相拉攏說和,指望認下幹女兒得好處。

  那些婆子們隻樂得在這些沒依靠的小丫頭身上吸血呢——且不說丫頭的月錢都是幹娘收著的,平日裏打罵也隻能受著;隻說若認了幹娘,這一身的清白生死日後恐怕都不能善了了。榮國府以往放出去的,有親老子娘的還好,但凡是令其幹娘領回家去的丫頭們,下場都極慘淡,這些幹娘或是收一大筆聘錢把幹女兒隨便配給什麽人了,或是索性偷偷把人賣了、對外隻說遠嫁罷了。

  朱繡在大廚房時有不少人想作她的幹娘,朱繡都借故推辭了。她寧願每月把月錢都孝敬給廚房大師傅,也不願意認個不知人鬼的幹娘把自己賠進去。就連青錦在正院,朱繡也囑咐她咬死了不認幹親,隻管聽院裏的大丫頭使喚做事。這所謂的幹娘隻會吸血,那些大丫頭收了她的月錢還能照管著些……

  “你妹妹吃了你做的粥,果然就不咳了。”柳嫂子見朱繡不願多說,忙換了個話頭,歎道,“你五兒妹妹隻比你小兩歲,你如今都混成了二等,她因著被我生的弱,還沒得上差。”

  又忙不迭的謝朱繡:“多虧了你的粥,她這兩日倒能睡個安穩覺,你不知道,往年入了秋,常成宿的咳,我看著她那樣兒都揪心的疼。好姑娘,你得空了再做些來,我們娘倆都感激你……”

  朱繡忙打斷,笑道:“順手的事兒,不值當的您這樣兒。妹妹吃的好,我做的時候您來拿就行。先前吃的是杏仁川貝百合粥,這粥滋陰養肺、止咳平喘的效果好,若是不咳了,吃些芝麻花生糯米粥補補肝腎倒好。”那粥裏的苦杏仁。川貝、百合都被她在翠華囊裏放過,果然效果就好些。

  聽得柳嫂直念佛,忙道:“ 好姑娘,等你安頓了,我就送些芝麻花生紅棗糯米的過去,你那裏缺了什麽,隻管跟我說,我有的就給你送去,沒有的使人出去買,也不過一句話的事情。”

  朱繡趁機問:“不知道那梨香院是個什麽情形?我去了那邊,做起這些倒不比大廚房方便了。”

  “你隻管放心,那裏有單設的小廚房,比大廚房還寬泛呢。我聽說太太怕怠慢了兩位嬤嬤,過兩日興許還要令派廚子過去伺候呢。”柳嫂子眉飛色舞的說道。

  朱繡心裏一動,這柳嫂子書裏曾經就在安置十二個小戲子的梨香院裏當過廚子,這一回莫不是……就笑道:“可是嫂子也要調派過去?這可太好了。”

  柳嫂子嘴角都壓不下來,笑說:“還沒一撇呢,不過之前聽二奶奶身邊的平兒姑娘提了一嘴,說看我幹活倒利落。”

  朱繡心道,原來提拔這柳嫂子出頭還有平兒的緣故,怪道茯苓霜一案平兒倒幫了柳嫂子一把。

  且說到了梨香院,果然小巧精致,已有粗使婆子把裏頭打掃幹淨了,各式擺設也放整齊了。朱繡轉了一圈,十來間房舍,住兩個嬤嬤並幾個丫頭倒寬敞的很,隻是日後那薛家一大家子住這裏怎麽住的開?興許是王夫人為了給妹妹一家提身份,才特意把這先國公榮養之處給妹妹家住。隻是這麽一想又不對了,既然是貴重的地方,怎的後來又讓十二個小戲子住進去了?

  這府裏的規矩,有些實在讓人難懂的很。

  梨香院的正房是一明兩暗兩耳共五間的格局,現下雖開了門,但兩個嬤嬤哪個住進去都得罪人,故而朱繡才來就有小丫頭來傳話,說她侍候的朱嬤嬤將要住在東廂房。東西廂房各三間,她就在東梢間安置了。

  早有粗使的小丫頭幫著把衣服鋪蓋搬來了,朱繡忙謝過,又摸了幾個銅板塞她手裏。

  可巧西廂房伺候何嬤嬤的丫鬟也來了,朱繡抬眼一看,竟是正院裏的繡鸞,忙笑道:“原來是姐姐,繡鸞姐姐好。”

  繡鸞是王夫人跟前的二等,怪不得賴嬤嬤立刻就升了自己做二等呢。

  繡鸞懶懶的,顯然對被外派出來伺候嬤嬤這事不太滿意,笑著說:“還沒恭喜你升了二等呢,我們那兒的青錦丫頭都瘋了,來來回回說了好幾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她自己升上去了呢。”

  “多謝姐姐們素日裏照顧她。”朱繡笑的開懷,她和青錦要好,熟慣些的丫頭都知道。

  “成了,你忙去罷,我犯了秋燥,先去躺會子去。”繡鸞擺擺手,徑自去西次間歇著去了。

  柳嫂子眼瞅見繡鸞大模大樣的住進了西廂次間,朱繡丫頭卻安置在東梢間,心裏也道這繡丫頭有成算,那些宮裏出來的嬤嬤能沒有個隨侍,到時候反倒叫人家自己帶的往遠了住?

  朱繡這邊先把自己屋裏收拾妥當,又進了東廂正間細細察看:擺設一應俱全,應了榮國府的氣派,很是富貴好看,但要說舒適,還差些意思。

  柳嫂子是來收拾小廚房的,就見朱繡來來回回把東廂的被褥都搬出來晾曬上,又把枕套繡墊拿到後頭漿洗了,又將茶壺杯盞等一應物件洗幹淨擺好,又一溜煙從針線處領來針線笸籮、秀繃子、各色繡線,還有蠟燭、漱盂、香爐…零零散散等物。

  “你這心眼也忒實了,好丫頭,一晌沒見你歇口氣,快喝口水。”柳嫂子已清點完小廚房新送的家夥米糧煤炭等物,一邊遞了一蓋碗茶給朱繡,一邊朝西廂努嘴:“人家那邊可歇覺歇了一晌呢。”

  朱繡心道,這不能比,人家那邊是正院的丫頭,有底氣。自己雖也升了二等,可仍舊是沒著落,這差事是暫時的,等賈大姑娘進了宮,正院那邊還能把嬤嬤留下來教導剩下幾個姑娘?必定門兒都沒有。到那時,自己往哪去,還得兩說,現在敢不盡心麽。

  ——

  不幾日,賴大家的和周瑞家的就親自引著兩位陌生的嬤嬤進來梨香院。兩位嬤嬤一高一矮,高個的斯斯文文的,沒有隨侍跟著;矮個的模樣長得比高個俊俏些,身邊帶著一個四五十歲的婆子。

  賴大家的請高個的朱嬤嬤進東廂,周瑞家的就引著何嬤嬤去西廂,那位矮個的何嬤嬤在西廂轉了兩遭兒,見擺設富麗,心下覺得滿意,又腳下一頓,轉頭去了東廂。

  這朱嬤嬤一進東廂,就看出來這裏的收拾的人是用了心思的,窗台腳踏抹的一塵不染,帳子繡幔都清爽幹淨,靠背繡墊離近了還有一股新熏洗的清香;落地罩裏頭的圓桌上,那茶壺裏還往外冒著熱氣……

  何嬤嬤來這邊轉了一圈,什麽也沒說,就又回去了。

  後頭跟著周瑞家的心裏一咯噔,兩邊擺設都大差不離,但明眼人一瞅,就知道東廂收拾的好,是個能直接住進去的地方,西廂這邊,很多零碎物件還沒擺上呢。

  到了晚上,朱嬤嬤就更滿意了,曬透的棉被褥子鬆鬆軟軟,還透著股子陽光的香氣,果然一宿好眠。

  西廂何嬤嬤屋裏,繡鸞用湯婆子給熨燙了半宿的被褥,何嬤嬤才願意歇下。繡鸞委委屈屈在腳踏上睡了,不住在心裏罵老婆子事多難纏。

  第11章 大膽的娘

  許是一來就被暄軟的被窩的收買了,朱嬤嬤對朱繡的印象極好。

  朱嬤嬤是姑蘇林家的供奉嬤嬤,林家夫人賈敏對自己的娘家那是萬分信任,昨日一到榮國府,林家隨船來的管事娘子們同朱嬤嬤一起進去拜見了史太君,隻道讓朱嬤嬤隨賈家安排,竟連一個小丫頭都沒給朱嬤嬤留,展眼就走開了。

  饒是朱嬤嬤曆事頗多,也暗自咋舌不已:再是娘家,也沒見過這樣行事的。

  朱嬤嬤本來還思忖著趁林家女人沒走,還是得要個相熟的婆子留在身邊作伴兼使喚的好。不想賈家分派的丫頭,竟難得的周到細致,可巧的還是個本家,一見之下就覺得合眼緣。她自己晚間想了想那林夫人的行事,要個婆子事小,隻怕那林夫人多思多想,反兩相都不美。

  索性罷了那想頭,次日叫朱繡挪到東次間,挨著她作伴。

  這時節已過霜降,小選就在明年七月,這滿打滿算也不過半年時間,是以,兩位嬤嬤一經安頓下來,就接管了賈元春的教養事務。

  梨香院幽靜偏僻,賈元春便每日辰時過來,朱嬤嬤、何嬤嬤輪番在正堂教導她。

  賈元春是受過嬤嬤調教的,大麵上的禮節規矩都熟悉的很。榮國府特意請這兩位宮裏出來的嬤嬤來,一則是為了教導元春學宮女如何行事,教她低下頭走路;二則賈家如今連個能上朝的人也沒有,宮裏更是親眷全無,消息不靈通的很,賈家指望兩位嬤嬤能告訴元春些宮闈秘辛,再不濟說些皇後妃嬪的脾性喜好也好。

  “頭一則倒不難,這大姑娘雖然心氣頗高,但在這上頭也能彎下腰,那些睡臥規矩學的極快。”朱嬤嬤邊教朱繡刺繡,邊隨口道:“後一則不說也罷,宮裏的貴人們哪個是好相與的,大姑娘要抱著投人所好的心思,恐怕日後要吃教訓。”隻是她勸也勸了,那大姑娘全然不放心上。

  至於宮闈秘事,就是親侄女親甥女都不敢吐口,這府裏的當家太太當真好大的口氣,暗示不成就賄賂誘迫,叫人不知該說什麽好。

  有個大膽的娘,那賈大姑娘現下雖看不出來,隻怕私底下也是敢妄為的,朱嬤嬤在榮國府還不足一旬,已心生退意——本覺得林家是書香清貴門第,到她家做個供奉養老也還使得,不想林夫人的性子敏感多疑,她這娘家更了不得,上上下下亂糟糟的,偏又眼空心大,鎮日這個將來有造化、那個日後必成大器的吹噓不停,那位寶二爺的玉,更是翻來覆去說過多少回。朱嬤嬤都替他們覺得脖頸發涼,這要是上頭的貴人們當了真,一家子性命都得折在裏頭。

  “對,你這針走得好!就是這樣,手要穩,眼要亮,下一針走哪兒心裏得有數。”朱嬤嬤摩挲著朱繡瘦削的脊背,見她刺繡學的極快極好,覺得這丫頭哪兒都合心意,她要是當初沒進宮,生個女兒也該是這模樣了,心裏不免動了些念頭,又先按下不表。一心指導朱繡作繡活。

  朱繡心裏明鏡似的,朱嬤嬤、何嬤嬤在正堂教導大姑娘,她們說的那些話,可都逃不過她的耳朵。要她說,這位朱嬤嬤是錦心繡口,聰明的很,賈元春說話虛情客套,她就比著賈元春說的來回話,她跟自己說話都比和賈大姑娘說話來的實在直白;那位何嬤嬤就差點,興許被白花花的銀子迷了眼,私底下偷著嘀咕了不少宮裏的小話,隻是何嬤嬤原來隻在閑置的宮殿掌事,說的大都是些小貴人小常在的閑言碎語,隻怕賈大姑娘聽得並不滿意。

  “嬤嬤,揚州是什麽樣兒的?林姑太太府裏又是什麽樣?”其實朱繡最想問的是林家的姑娘,那可是多少人心中女神。

  “揚州和都中一樣繁華,比這裏溫暖潮濕些,不過揚州繡娘織女多,我家原也是繡戶,祖傳的手藝,到如今也隻剩我一人了。”朱嬤嬤有些惆悵,轉眼又頑笑似的笑道:“你這孩子心靈手勤,倒是個好苗子,你好好用功,興許能傳我的衣缽呢。”

  這話說過去,朱嬤嬤又道:“林家麽,人口簡單,不比這裏喧囂富麗,他們書香人家雖然規矩嚴謹,但林老爺和林太太都是寬和人,林家還有位小姐,生的婀娜不俗,雖纖弱些也不妨事,那也是個乖巧可人疼的孩子。”

  朱繡心道,林黛玉在她自己家裏的時候,尚被旁人稱道乖巧可疼;而來到榮國府寄人籬下的時候,就要被奴仆們說多心刻薄。可見,不是黛玉變了,而是地位變了,待遇也就不同了。

  和朱嬤嬤邊閑話,邊做女紅,至晚間,一個青色底緞繡牡丹的橢圓式荷包便做好了。朱繡趁無人,從翠華囊裏拿出早已配好的藥包,小心放進荷包裏,睡前將荷包送給朱嬤嬤。

  朱嬤嬤見小丫頭眼睛亮晶晶的,好似個眼巴巴等誇獎的小狗崽兒,不由得把她摟進自己懷裏,“好孩子,嬤嬤謝謝你。我看看,你這牡丹繡的好,都有嬤嬤八分的功底啦。”

  學刺繡都是從學繡花卉開始的,牡丹可是最易上手的了,那裏就有什麽功底。朱繡撓撓臉,有點不好意思,又舍不得離開朱嬤嬤溫暖柔軟的懷抱。

  朱嬤嬤聞聞荷包:“有沉香、檀香、零陵香、甘鬆香……繡丫頭,這是你配的?”

  懷裏朱繡黑黝黝的腦袋點點,“沉香、丁香、甘鬆香、藿香、木香、雞舌香、雀腦香各三錢,白芷二錢,冰片半錢,零陵香十錢,研成細末製成的。有養神養心的效用。”怕朱嬤嬤因她年紀小不相信,又道:“這方子是家傳的,絕沒有不好的效用。”

  中醫香療學,無數前人實踐過的,她當初學的可用心,方子更是背了無數,那些香料藥材又在翠華囊裏蘊養過,效用絕對好。

  朱嬤嬤忙笑著寬慰她:“你放心,我都知道,你年紀雖不大,卻有真本事。你這樣兒的孩子我見過不少,你是在這上頭有天份,就如同那林家的姑娘有詩書的天份一樣。論靈性那孩子隻怕比你還強些,幾歲的小人兒詩經、論語就通曉了,喜得林老爺一行笑一行悲,隻恨她不是個兒子,不能光耀門楣。”

  又指著床上那綠緞繡葫蘆枕頭道:“這香枕我睡著比以往都好,好孩子,你的心嬤嬤都知道。”

  那枕頭原是朱繡看見朱嬤嬤覺輕易醒、醒了就難睡著,才尋麽著做的。不過是感念朱嬤嬤待她好,又肯放下身段耐心教她刺繡,想報答人家罷了。做香枕時她求示過朱嬤嬤的同意,卻沒說是她自己做的。

  沒成想這點小心思朱嬤嬤都看在眼裏,如今還開解寬慰她。

  “這裏頭是冬瓜仁、白芷、當歸、川穹、沙參、柴胡、防風…各四錢,有怡情悅誌、鎮靜安眠的效用,嬤嬤用的好,等開春了,我按著時節再給嬤嬤做新的。”朱繡也沒想藏著掖著,把方子跟朱嬤嬤說道。

  朱嬤嬤攬著她,娘兒倆個又說了好一會閑話,才熄滅蠟燭睡下。

  對麵廂房裏,繡鸞把門打開一條縫兒,見東廂滅了燈朱繡也沒出來,籲出一口氣,心道平日看那朱嬤嬤待繡丫頭又親熱又誠懇,這天寒地凍的還不是讓她睡腳踏?可見都是虛的,兩個老虔婆就沒一個好物兒。

  正想著,落地罩裏傳來何嬤嬤聲音:“這雪都快下來了,你還嫌屋裏熱不成,還不快關了門睡覺!”繡鸞隻得忍氣在腳踏上胡亂睡了。

  東邊屋裏,帳幔裏暖煦煦的,朱繡挨著朱嬤嬤早睡熟了。

  ——

  朱繡還沒覺察,一場場大雪就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