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開始動工
作者:瑤池老祖      更新:2020-07-09 07:38      字數:2595
  李大有辦事果然迅速,李成前腳剛到家,屁股都還沒坐熱,後腳就有人來叫李成,讓他趕快趕過去丈量土地,好交割地契,風扯緊呼!

  其實也不是全是李大有的功勞,最主要的還是李成拿出的二十倆銀子起了作用。

  嶺南能夠之所以是大唐的放逐之地,不僅僅是因為這裏的地窮,而是就連人也窮,而且是要多窮有多窮。

  二十倆銀子在長安城或許算不上什麽,甚至還不夠一些花花公子一夜風流的零頭。

  但是在嶺南這就是一筆巨款!買下一座青樓都不成問題,當然,前提條件是嶺南有青樓這個東西,不過這麽大片地方,想來應該是有的。

  錢是一個好東西,從古至今一直如此。

  不管是哪個時代的人永遠都免不了有一個共性———人永遠是削尖了腦袋想往高處爬。而在嶺南人們的心中,富庶的中原大地就是高處,沒有誰不會向往的。

  那麽嶺南究竟窮到了什麽地步,至於讓這麽多人望而生畏?

  首先,在嶺南種地是不可能種地的,一輩子都不可能。不是農民不想,而是不能。

  這裏全是灌木森林,就連所謂的村莊也不過是一種安慰性的說辭,是一代代先人用雙手硬生生從灌木叢中劈砍出來的,而那些開墾出來的土地,隻要過上十天半個月的沒去修理一次,就會長滿灌木草叢。

  在這裏居住的人都是靠山吃山,沒有地可靠。三天兩頭的冒著生命危險去深山老林狩獵,嶺南的山林裏可不缺乏大熊,老虎,獵豹這些大型食肉動物。

  更為可怕的是遇到成群結隊的狼群,這樣幾乎就是全軍覆沒,毫無僥幸,妥妥的原始人生活翻版!

  那有人就問了:錢幣在嶺南這一帶有什麽用呢?

  用處也不少,有錢能行遍天下在這嶺南也是行得通的。除了買不到糧食之外其它的都可以買到,丫鬟,奴隸都行,不過一般沒貨。

  因為嚴格來講嶺南就是一群被外貶的奴隸的聚居地,凡是在這裏生活的都是奴隸階層!哪有奴隸自己買賣奴隸的!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在嶺南眾生心中更是推崇為至理名言。

  嶺南所有人都知道一個事,也崇尚這個事:隋朝就一直有秘聞傳出:但凡是被貶流放到嶺南的,若是平民則兩代以內不能回歸中原,第三代才有回歸中原的機會,但是必須要交納

  紋銀50倆,否則除非有皇帝親令,不然不讓回歸。

  這件事絕對真實!

  這也是為什麽錢幣在嶺南如此珍貴的原因。

  相反的是。

  嶺南這裏的土地就表現得毫不值錢,不能種莊稼還雜草叢生,誰會傻傻的花費這冤枉錢買來做甚?

  所以別看李成是隻用“區區”20倆銀子就買下來了一座山頭,而且這座山頭的個頭還不小。但其實無論是裏屯還是縣令,誰都知道李成這是血虧,妥妥的傻大個附身。

  這樣的大青山在嶺南多如牛毛,白送都不見得會有多少人要!

  他們哪裏會知道李成這是不想日後扯皮,索性一次買斷,誰也不欠誰。

  所以可想而知當裏屯看見這麽多銀兩的時候是多麽開心了,對這件事的熱心程度甚至超過了村長李大有,幾乎是把李成給當爺爺看待,又是端茶又是敬酒的好生伺候著,絲毫沒有怠慢。

  李成明白這是這個裏屯怕他突然反悔,不投資了,從而人財兩空,白歡喜一場,這才仗著官勢迫切的完成這筆交易。

  地契是當場現寫的,嶺南的山水雖然名義上是屬於大唐皇朝的,但實際沒人當回事,地契是不會有的。

  平時那山就在那裏,哪家愛用哪家用,從來沒人想過地契這東西的存在。

  但無論如何,地是大唐的,地契的辦理需要官方認可,裏屯為此還特意去找來縣令的公文大印,三下五除二的為這張臨時起草的地契蓋上大印。

  交割過程很順利,沒有什麽阿貓阿狗的跑來亂吠。於是,在來到這裏還不足一刻鍾的時間內李成就揣著地契慢悠悠的回去了。

  下午時分,太陽火辣辣的燃燒著,嶺南的天氣格外炎熱。

  外出務農的村民們三三兩兩歸來,然後不約而同托兒帶崽的朝李成家趕來。

  到2:00鍾的時候李成家院子裏已經站滿了人,院子外麵亦還有許多人成群的挨在一起。

  李成粗略一看,全村200來戶,大大小小1000多口人幾乎都在這裏。

  看到人差不多來齊了,李成也不拖遝,婉轉客套幾句之後,就讓婉娘帶著幾個大嬸去後院拿布匹出來分給眾人。

  哪怕人數有點出乎意料的多,但是李成還是一如之前所說來做:無論老少,一個人頭一匹布!

  李成的這一波愛心攻勢頓時就讓小何村的人

  們淪陷了,一個個的都對李成讚不絕口。

  “李家娃子真是好人啊~送我們這麽多布匹,這得是花費多少錢幣呐?”

  “是啊是啊,這娃子小時候我就覺得可愛,很看好他~”

  “我家那婆娘是城裏來的,見過大世麵,一見到這孩子就看出他將來一定能成大器,是做大事的人。”

  “……”

  人群在布匹出來之後就在騷動,底下嘰嘰喳喳的討論個不停,時不有人時說到興奮點大聲驚呼。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分布匹足足用去了半個鍾頭,李成讓精神力龐大的桃夢仔細數過,一共分出去了1283匹布。

  也就是說,這個村子的人林林總總加起來應該是有1300人左右,這在後世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村鎮了。

  這麽多的人口讓李成心頭一喜,擁有係統的他什麽都不缺,就是缺勞動力。

  這1300多人口雖然不是很多,但也是一群不可忽視勞動力,這無疑會讓李成的計劃更快一步完成。

  這萬惡的地主生活!

  快活林,這是李成給那片山林起的名字。

  快活林離李成家這個老舊的房子有500來米左右,架鍋起灶的地點最終選在快活林半山腰上,這樣一來,無論是山上做活的,還是山下做活的都能快速趕來吃飯。

  等待爐灶全部建造好,把鐵鍋架起後李成和一眾男丁氣喘籲籲的跑到了河邊大樹下乘涼。

  這天氣鬼裏鬼氣的,整個一氣溫高達29度,待在這麽大的太陽下麵做工簡直就是把人放在火上烤。

  生火做飯的活自然有一些大嬸還有姑娘們接手,婉娘和李母也在其中幫忙。

  而小丫頭和彩依則美名其曰給李成打下手,就一直賴在李成身邊,死活不肯離開。

  李成毫無疑問是這次工程的總工頭,統領一切大權。在李成的示意下村長李大有榮升為副工頭,主要負責李成有事不在的時候帶領大家。

  嶺南是一個靠山吃山的窮苦地方,在這個到處都有鳥拉屎的地方光種地絕對是養不活一家老小的。

  所以,隻要是14歲大的男娃,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都會去學習打獵。

  這樣的結果就是村子裏隻要是成熟的男人都幾乎還擁有獵戶這一個副職業,其中不乏這一行的佼佼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