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滿朝文武都在等著亡國(二十)
作者:莊薑      更新:2020-07-08 15:28      字數:2209
  世人都在說小皇帝不靠譜,為了玩就把全國上下都給調動了起來。

  百姓想到皇帝的年齡也就見怪不怪了。誰叫他還小呢?會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奇怪,反正又不是白玩,有錢可以拿那就陪他玩唄。

  但也有人早在心中懷疑,懷疑皇帝是不是真的隻是為了玩才搞出了這次大賽,還是說,他其實另有目的?

  有這種想法的人都偷偷報名了比賽,他們不為錢,不為名,為的就是可以在皇帝麵前露上一麵,讓他知道自己的存在。

  如果皇帝真的隻想玩一回,他們大不了離開就是。可如果不是,如果皇帝陛下另有深意,那麽他們就賺到了!

  瞧瞧,他們這不是賭贏了嗎?

  什麽樣的情況能把皇帝身邊的太監總管給請出來?

  怕是一般的官員想見他老人家一麵都很難吧?

  正是他的出現讓那位聰明人認可了自己的猜測,相信這次比賽果然是另有目的。

  事實上……

  宗閑確實有目的!

  這又不是現代,不可能為了玩就辦這樣一次看起來好像很瘋狂的比賽。

  他之所以攛掇皇帝舉辦比賽,為的當然不可能是給小皇帝尋找陪玩的對象,而是為了尋找可以用的人才!

  宗閑不相信科舉。

  看看科舉裏最後勝出的那些人吧,七成以上都是有背景之人。而另外的三成,又會有一大半在殿試前就已經找到了依附的金大腿。被挑剩的那些,也基本上可以看出是沒什麽潛力的,即使收攏到手中也派不上太大的用場。

  小皇帝現在最缺的就是可用的人手。

  滿朝文武他指使不動任何一人,那些人因為重生的關係也沒誰願意跟他太過親近。免得被未來的皇帝給記在心裏,然後在滅掉大虞朝後給自己一雙小鞋穿。

  即使還沒有親政,那也是位皇帝!

  他竟然會連一個能指使得動的官員都沒有,這事說出去有人會相信嗎?

  當然,這個官員指的都是能派的上用場的那類高官。像是地方官員,小官小吏,還是可以聽從一下他的吩咐的,不然這次比賽也就不會出來了。

  之所以這個朝廷能一直維持著運行,還得歸功於國家沒有發生什麽大災大難。這樣隻要一切順其自然,按照以前的處理方式處理就可以了。

  萬一出了事,或是出了一般人處理不了,必須由皇帝發話定奪的事,那這個朝堂就有樂子可以瞧了。

  每個站在朝堂上的官員都隻想苟著,都不想出力,想著把自己的小家維持好。

  朝廷還能有什麽作用?

  最後倒黴的不還是皇帝,不還是受難的百姓嗎?

  所以一開始,宗閑就沒把任務成功的關鍵放在重生了的百官身上。

  一個人的心涼了,再想讓他重新熱起來會變得很難。

  與其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焐熱不知道有沒有可能再熱起來的人心,倒不如把目光放遠,去尋找新的可用之人。

  獨數比賽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途徑。

  能把獨數玩那麽溜的,肯定腦子笨不到哪兒去。

  宗閑需要聰明人,也喜歡聰明人。靠著一次比賽,隻要把參賽的人研究透了,就可以分辨出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

  最關鍵的是這裏麵大部分都很“幹淨”,沒有後台,也沒有背景。因此在小皇帝沒有露出獠牙之前,他們做的事情都不能被朝堂上的老狐狸們發現。

  如果是科舉,那麽還未曾被皇帝見到的學子就會先被各派係的官員拉攏。

  但這些大人們看不上“遊戲比賽”,即使是獲勝的人,在他們看來也沒有什麽值得拉攏的價值。

  別看文武百官們現在一副要死不死的樣子,真要是科舉開始,他們照樣會積極地去拉攏人才。

  隻有枝繁葉茂才有更好的抵禦災禍的能力,把更多的人拉攏在手,才是最穩妥的龜縮方式。

  宗閑不需要那樣的人,即使再有才華也不需要。

  所以這批通過遊戲比賽得到的人才就是他必須要把握在手中的!

  然而就在大賽決賽開始的當天晚上,文武百官們再次做了同一個夢。

  這一次他們看到的是第二世的情景,小皇帝依然很愛玩,而他們因為知道了第一世中自己的結局就不再管他,任由他想怎麽玩想怎麽鬧都行。

  最後新皇帝再一次占領了大虞朝,不過這次他沒有殺掉小皇帝,而是將他圈禁了起來。更讓他們意外的是開門獻城的竟然是小皇帝身邊最信任的那個太監總管祁德盛!

  文武百官的夢在新皇帝進入皇宮的那刻戛然而止。

  因此他們沒有看見小皇帝最後依然死在了新皇帝的手中,而祁德盛則自己殉了主。

  亡國之君是生是死,其實他們並不太在意。祁德盛的開門獻城倒是讓他們對這個老太監另眼相看了。

  在又一次百官偷偷聚會後,他們立刻知道這次的夢和上次一樣同樣被很多人一起夢到,因此很可能也是真的。

  但為什麽他們會做兩次不同的夢?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未來?

  捉摸不透老天爺給他們的“暗示”,百官們也隻好按照他們的步驟繼續走下去。

  雖然兩個夢境的結局不太一樣,但有些地方還是相差不那麽大的。

  比如小皇帝最後把國家作沒了,又比如新皇帝果然在十幾年後占領了大虞朝等等。

  祁德盛的開門獻城,在百官們看來反而是件好事。

  後世談起這件事時,被罵的肯定不是他們文武百官,而是私自獻城,背叛主人的狗太監。

  在這件事裏他們百官是純潔的,是無辜的,是受到欺騙的,是無法抵抗的。

  有一個祁德盛頂在前頭,所以的罵名都會由他來擔著,他們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說起這位太監總管,朝中大臣們早就對他了解頗深。

  以前覺得他雖然跟在皇帝身邊,總是攛掇著他去玩,還不讓皇帝認真學習,好歹還是個忠心的。

  如今看來,什麽忠心不忠心根本全是假的!

  他敢在十幾二十年後開門獻城,就說明他隻是一個自私自利,把自己看得比皇帝比國家更重要的無恥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