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生
作者:女王不在家      更新:2020-07-08 13:35      字數:3424
  顧煙重新睜開了雙眸。

  她僵硬地環視四周,發現自己躺在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

  這是一間閨房,自己所躺的羅漢床旁是一個金絲楠木梳妝櫃,並金式風格底箱櫃,旁邊放著一個雙拚六角圓椅桌,而牆上掛著絲綢卷軸四條屏純手工繡花鳥繡畫,一旁則另有一張甲骨文圖,那甲骨文圖赫然寫的便是‘玉不琢,不成器’。

  此時應是晨間時分,濃鬱的紅光從翠紗糊著的窗欞上投射過來,把屋子折射上一層斑斕的光彩。

  這廂房是朝東的,是西廂房。

  而屋子裏的各樣布置,恰是她少女之時閨房的模樣,就連那甲骨文圖上的字跡,都是那麽清晰而熟悉。

  熟悉到讓人心顫。

  午夜夢回,多少次,她重新回到少女的光陰裏,無憂無慮地在顧府過著閑適而自在的日子,又有多少次,醒來之時麵對著窮困和艱難,將夢中落下的淚悄悄拭去。

  如今,眼見著這番情景,她忍不住抬起手,摸了摸臉頰,那臉上細膩幼滑,並沒有滄桑歲月留給她的痕跡,更沒有那道自己親手割下的傷疤。

  她踉蹌著起身,跌跌撞撞來到了梳妝櫃前,對著那麵半人高的銅鏡細看。隻見銅鏡裏的人兒,烏發如雲一般流淌在胸前,一張巴掌大的小臉兒細白精致,一雙眸子猶如盈盈秋水,帶著絲不敢置信,就那麽望著自己。

  這是一個姿容絕美的及笄少女,猶如帶著朝露的一朵牡丹,正徐徐綻放,鮮嫩得隔著銅鏡都能感覺到那蓬勃稚美的氣息。

  這不是那個經曆了世間滄桑困苦地流落街頭的婦人,而是十一年前的自己。

  那個時候,父親尚在,自己未嫁,顧府正是風光興盛之時,能夠踏進顧府門檻為花廳坐上客的,那都是燕京城裏有頭麵的人物。

  阿煙就在這驚疑之際,忽而聽到一個爽朗響亮的聲音。

  “姑娘怎麽自個兒起來了?”說著這話時,門前的簾子被打開了,一個穿著綠襖的女孩兒走進來。

  女孩兒約莫十四五歲,濃眉大眼,梳著雙髻,行動間倒是頗有幾分幹練爽快。

  阿煙喃喃地道:“綠綺……”

  這是自小跟著她的丫鬟,在她十三歲那年提為一等丫鬟,後來她嫁了,也就跟著她陪嫁了。

  綠綺見阿煙神情有些不對,忙走過去扶著她:“姑娘,今日個風寒才好,怎麽就這麽起來了,竟是連個鞋襪都不曾穿。”

  被綠綺這麽一說,阿煙低頭看過去,這才見自己正赤著一雙腳踩在地上。

  那雙腳小巧精致,十個指甲用鳳仙花染成了粉紅色,猶如十個精美的小貝殼一般,十分好看。

  此時阿煙心裏已經隱約明白了,自己重新回到了少女之時。

  不管這是不是一場夢,在這夢未醒時,她總是要好好回味這久遠時光裏那點點的悠閑和幸福。

  當下綠綺扶著阿煙重新上了羅漢床,又蓋上了錦被,正要歇下的時候,便聽到外麵一陣喧嚷。

  這綠綺一聽,便皺起了眉頭,不高興地道:“一天到晚,也不分個時候,真不知道又在鬧騰什麽!”

  阿煙躺在那裏,讓冰冷的腳趾感受著錦被中的溫暖,隨口問綠綺道:“外麵這是怎麽了?”

  綠綺頗有些無奈:“還不是王嬤嬤家的狗兒,真不知道又惹了什麽事兒呢!”

  阿煙聽到這個,靜靜地躺在那裏,腦中便漸漸回想起來了。

  記得當年她剛及笄的時候,自己奶媽王嬤嬤的兒子狗兒,據說是沾染上了賭癮,偷偷地拿了王嬤嬤的體己錢出去。後來這狗兒輸了個精光,被外麵的人逼著追債,王嬤嬤沒辦法,便拿了自己的首飾出去變賣,為狗兒還債。

  她素日是不操心那金銀之物的,對於些許首飾也並不放在心上,又因早年受母親教誨,知道從小要待下人和善寬容,這王嬤嬤是自己奶媽,素來敬重的,是以竟然聽之任之,隻訓說兩句也就罷了。

  如今回想起來,這竟然是開了她偷雞摸狗的先河,因了自己縱容,後來她真是無法無天。

  先是狗兒因貪財,中下別人的圈套,從而被人收買幫人做事,以至於吃裏扒外,間接導致了父親仕途上的不幸,後來123言情侯府沒落後,自己和沈從暉帶著體己金銀趕往老家,誰知道半路卻被這王嬤嬤偷走了家底,之後又遇到了盜賊將餘下財務家什洗劫一空,從此後自己和夫君落得一個困苦下場。

  想到這裏,她唇邊不免泛起笑來,當下也不再休息,吩咐綠綺道:“伺候我穿衣吧。”

  綠綺聽了,倒是微驚:“姑娘,你這是要親自去過問這事兒嗎?”

  綠綺也是知道,姑娘對那王嬤嬤極為敬重,盡管這王嬤嬤總愛倚老賣老,可是平日裏姑娘也多是忍讓寬容。

  阿煙心中泛起一個冷笑,挑眉,淡道:“家裏出了這檔子事兒,姑娘我總是要去看一看的。”

  綠綺見她那絕色的小臉兒顯出幾分堅定的清冷,不免越發詫異,想著姑娘病了一場,倒是變了一個性子。

  穿戴齊整,走出西廂房,迎麵見到的便是少女之時顧府的院子。

  顧府這座宅院也是前朝便留下來的了,至今也有數百年了,府內房舍古樸簡約,而錯落有致地分布於院內各處角落的漢白玉雕件,則為這個古老的宅院增添了幾分富麗清貴之氣。

  院子靠近大門之處有一個參天棗樹,據說已經有五百年了,這棗樹每到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必是掛滿一樹甜棗,那果子飽滿紅潤,清脆甘甜,有仙果之稱。往年當今永和皇帝也曾親自蒞臨顧府,品嚐著顧府的仙果。

  因了這個,每年中秋佳節,燕京城權貴,朝中百官,兩隻眼睛都會盯著這顆棗樹的果子,端看這顧左相的果子都會送給哪些人家,以此推斷朝中的動向。

  而此時,就在這參天棗樹之下的幾口大缸旁,王嬤嬤正和一個婦人爭吵著,一旁站著狗兒,並有幾個沒梳頭的小丫鬟在看著熱鬧。

  那婦人正是周姨娘,約莫三十多歲的年紀,容長臉兒,穿著一身錦緞,亂著一頭的烏絲,此時正和那王嬤嬤吵鬧個不停。

  “誰家偷了我的東西,誰心裏有數,老娘罵得就是你!不要以為這一家子都是傻了,看不出你這個吃裏扒外的老東西!”

  王嬤嬤哪裏是個省事的,氣得老臉都紅了,指著那周姨娘罵道:“你當你是誰,也敢在老娘麵前叫囂,當日夫人在的時候,是誰天天跑過來端茶遞水,一口一個王姐姐地叫著,如今倒是好,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竟然把自己當做主子來了,真以為生了一個姑娘,你就是主子了嗎?我呸!”

  如今她們兩個這一鬧騰,聲音囂張得緊,一時之間,有耳房裏灑掃的小廝和丫鬟也都看過來,探頭探腦,好不熱鬧。

  阿煙見此,已經蹙緊了眉。

  她往年隻知道王嬤嬤素來囂張,且和這周姨娘分外不對眼,不曾想,這兩個人竟然吵成這般模樣,成何體統。

  一時阿煙想起父親,便問一旁的綠綺:“老爺不在府裏?”

  綠綺聽了,不免歎道:“姑娘,你怎麽忘了,上個月老爺親自過去邊境督軍並運送軍餉過去,一時半刻不會回來的。”

  一時看著那兩個人,綠綺撇嘴道:“若不是老爺不在,她們兩個敢吵成這樣?還不是山寨無老虎,猴子稱霸王”。

  阿煙聽聞,點頭笑了下,卻是想起那北狄人擾邊的事兒來。

  近一二十年來,北狄的珝虓繼承父業,登上北狄王之位,然而此人野心勃勃,不願偏安一隅,矢誌一統天下,這幾年因他休養生息,兵強馬壯,便時常派人騷擾邊境,借機試探。

  而在永和六年,也就是如今阿煙十四歲的時候,北狄王珝虓派人北狄大將軍沄狨攻打大昭,永和帝大怒,便派了自己的皇子齊王邊疆為帥,前去迎敵。這一場仗約莫打了一年之久,恰當時齊王吃了一場敗仗,當時朝中便有風聲傳出來,說是齊王勾結外敵。

  雖則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可永和帝到底有幾個兒子呢,對於這位平日裏最為寡言且和自己疏遠的齊王,他還是有些不放心的。當時太子也是不安,便過來府中找了一向信任的顧左相。

  如此一番商議後,永和帝便派了顧左相前去督軍,並運送軍餉前去邊疆。

  也是湊巧了,因這軍餉及時到達,邊疆眾軍軍心大振,幾場大戰打下來,這北狄的鐵騎軍算是撤了。

  聽說齊王原本上了奏本想要反擊攻向北狄的,可是永和帝卻來了一句“窮寇莫追”,就此將士氣正旺的大昭軍給攔在那裏,不許進發了。

  因了這事,朝中當時也有所議論的。

  不過阿煙卻是想起來那後來的平西侯,當初不就是因為這一場和北狄的大戰,當時隻是一個校尉的蕭正峰帶領一個十八人的小隊,偷襲了北狄軍一個營,並斬殺北狄王子比烖,立下大功。從此後,這位年僅二十四歲的青年開始了他在沙場之中所向披靡的戰績,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開始了大昭國一段名將的傳奇。

  阿煙回憶往事,想著此時此刻,或許父親也在邊疆,或許那位日後將威名赫赫的平西侯,如今隻不過是一個初現鋒芒的年輕人吧?

  當下望著眼前爭吵的二人,她淡笑著,也不說什麽,就這麽靜靜地在一旁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