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作者:老胡十八      更新:2020-07-08 07:23      字數:4706
  搖搖頭,“奶吃。”

  作者:音音:崽崽雖然熊,但知道幫麻麻懟人,不錯不錯~

  第006章

  “為啥?我乖孫不舒服嗎?”

  “是不今天出門吃壞肚子了?”

  老太太喋喋不休,問個不停,老爺子看著不動聲色的兒媳婦,眯了眯眼:“人好的吃夠還稀罕你這兩塊肉?別廢話,愛吃不吃。”

  鴨蛋仿佛被針紮到屁股,立馬跳起來否認:“沒有沒有,我媽沒錢,沒買東西給我們吃。”媽媽教過他們,回來不能跟爺爺奶奶說,不然下次就不帶他進城了。

  他用實力演繹了什麽叫“此地無銀三百兩”,老兩口對視一眼,冷哼道:“手裏有幾個錢就可勁造吧,以後不上班看你拿什麽造。”

  “跟老娘裝窮叫苦,懷裏揣著錢卻下館子,東陽在天上看著你呢!”

  林鳳音心頭發緊,下意識摸了摸脖子上的鑰匙。老兩口一旦知道她有錢,不知道還要怎麽逼問討要,待向家不是長久之計,可娘家也沒她的容身之所。

  她還能去哪兒呢?

  這個問題林鳳音琢磨到大半夜,翻來覆去睡不著。她上輩子雖然喜歡看書,但都是些文學小說,真正學曆隻是小學(初三沒拿到畢業證),去城裏找不到像樣的工作。可在家的話,她的“家”又在哪兒?

  好不容易開始迷迷糊糊,院裏公雞卻又開始打鳴,老太太扯著喉嚨指桑罵槐,林鳳音再也睡不著,靠在床頭發呆。

  打開院門,村莊上空飄蕩著嫋嫋炊煙,遠山一片翠綠——她真的重生了。

  兩個孩子迅速用冷水抹把臉,換上昨兒買的新衣服新鞋子,背上新書包,興高采烈就要出門。林鳳音一愣,“不吃早飯啦?”

  鴨蛋一愣,“吃啥早飯?”

  她剛想教育他們早飯的重要性,忽然反應過來這不是王家,倆娃連午飯都吃不飽,哪來早飯?妞妞不喜歡喝牛奶,每次都要她勸著哄著才喝藥似的喝半杯,剩下全倒水槽衝走。雞蛋也隻要蛋白,蛋黃要麽她吃,要麽扔垃圾桶。不時還要出門吃炸薯條漢堡包,吃不完都被服務員收走扔垃圾桶。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她第一次感受到杜甫詩下的悲涼,可笑自己在王家跟著過了兩天好日子,居然也開始飄了。

  “又怎麽了?”

  “來,媽給你們煮雞蛋。”

  老兩口下地去了,林鳳音輕車熟路來到他們藏雞蛋的地方,從滿滿一大筐裏摸出兩個,一麵用白水煮了,另一麵又把昨晚剩下的兩勺冷飯加水熬成稀飯,半小時早餐就上桌了。

  小紅花目瞪狗呆。

  “雞蛋我奶不許吃的,她要看見……”

  “唉!敗家!”鴨蛋跺腳,似乎是下了很大決心,“絕對不能讓他們知道!”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要幫這位剛見麵三天的“媽媽”撒謊,反正就是覺著,如果爺爺奶奶知道了,他可能就會失去媽媽。

  林鳳音老懷甚慰,摟摟他們,雞蛋給他們一人一個分了,自己隻是跟著喝了小半碗稀飯,村裏“當當當”的上課鈴一響,姐弟倆撒丫子就往外衝。

  她把碗筷洗好,圍著向家院子轉了一圈。羊頭村不算大村,攏共隻有四十多戶人家,大部分姓向,所以走出去基本都能遇到“親戚”。向家正好在村子正中央,左右都是堂叔堂伯,院子不大,隻有五六十平,院裏也隻有兩棵石榴樹,泥土地光禿禿的。

  房子是兩層的土坯房,隔出大大小小六間屋,樓下是堂屋和她的房間,老兩口和兩個孩子住樓上,倒是落得清靜。

  存米的地方她看過,隻有十來斤成色很差的米,年代文裏常出現的臘肉?沒有。

  雞蛋倒是有,可那是老太太準備拿去鎮上賣,再換成鹽巴味精醬油的硬通貨。

  真的是一貧如洗,連豬也沒有。

  老兩口一年到頭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賣糧食,羊頭村因獨特的氣候條件,地底下是火山岩,種出的小珍珠米又香又糯,比其他村的米能賣上價。

  她記得,這種小珍珠米在十年後還上過央視“舌尖上的美味”節目,一時聲名大噪。幾乎是一夜之間,村裏湧現很多外地人來承包良田,每畝大幾千,鴨蛋名下有三十來畝,一下掙了好幾萬,可把他得意的。

  村長跟向老爺子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當年土地下放,手下劃拉兩下就把村裏最好的田分給向東陽了。後來向東陽娶媳婦生孩子甚至撿紅花回來,又按人頭分到很多田,甚至向東陽都摔死了,他撐住全村人壓力咬定“死不見屍不能算死”,沒去派出所開死亡證明,硬把這些好田留住。

  所以,向家雖然隻有老兩口種地,田地卻是整個羊頭村最多的。

  三四十畝好田種出的小珍珠米,要全賣出去的話能掙兩千多。可向冬梅說自家鎮上種的米不好吃,三天兩頭回來拿,吳家人口又多,可以說,她公公婆婆一個大伯子兩個小叔子都是向家的米在養。

  鴨蛋沒少聽村人閑話,所以打小討厭吃裏扒外的姑姑。

  自家隻舍得買成色最差的米來吃,轉手卻把好米送閨女……老兩口對向冬梅可真是掏心掏肺。

  林鳳音冷笑一聲,後來老太太摔死,吳家可屁都不放一個。

  “鳳音笑什麽?”

  林鳳音回頭,昨晚那女人正靠大門口看著她。

  她從鴨蛋嘴裏套到話,這女人名叫張紅萍,是村尾老向家小兒媳婦,也就是她隔了幾房的堂弟媳婦,來自哪兒是禁忌,誰也不許提。

  為啥?

  隻因她男人名叫向東良,是十裏八村有名的混混,幾年前出門混的時候不知道惹了誰,半夜回來路上被人揍了一頓,把左腿給打折了。本就名聲不好沒閨女願意嫁,現在又成了殘廢,愈發娶不到媳婦兒了。後來也不知老兩口怎麽搞的,一夜之間他們家就多了個兒子媳婦,聽說還是張口閉口普通話的大姑娘。

  村裏老人瞞得緊,孩子們不懂事,可林鳳音卻一瞬間明白過來,這不就是現實版的《盲山》嗎?

  張紅萍在生下兒子之前基本沒出過門,最近幾個月又懷上二胎,公婆才肯放她在門口站會兒,但遠處是不許去的。難怪連續兩次她都站大門口,穿著寬鬆的男人衣服。

  林鳳音同情她,遂停下腳步,“沒啥,幾個月了?”

  張紅萍摸了摸肚子,眼裏卻沒什麽溫度。“哦,五六個月了吧,我也不知道,反正大了就生唄。”她看向林鳳音白裏透紅的臉蛋,羨慕道:“城裏日子很好過吧?”

  “也就那樣,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

  “自己的家……嗬……”

  林鳳音見她的眼圈悄悄紅了,也不知道怎麽勸。拐賣婦女兒童什麽的她是深惡痛絕的,人販子恨不得抓一個殺一個,可她一不是警察,二自身難保,況且跟她關係也不咋地,人不主動開口,自己也不可能衝上去說“我幫你吧”?

  與其假惺惺勸人,不如聊點別的。“隻有你一個人在家嗎?”

  “你覺得可能嗎?”張紅萍紅著眼圈反問。

  林鳳音一頓,總覺著不大舒服,但還是感激她昨晚提醒自己,小聲道:“你先等一下。”

  跑回家,找出一瓶跌打藥,妞妞很貼心,給她備了很多常用藥品帶回來。剛才她注意到,張紅萍的手臂上有幾個青紫印子,新傷舊傷加一處,估計身上就沒一塊好皮。

  “來,你拿去用吧。”

  張紅萍一愣,接過瓶子,一字一句的念:“聖方堂虎骨酒,專治風濕跌打損傷……洛河產的吧?”她小心翼翼摩挲著“產地”幾個字,淚珠在眼眶裏打轉。

  林鳳音歎口氣,輕輕在她肩膀拍了兩下,“好好保重身子,不管幹啥,身體都是本錢。”

  對方不知道聽沒聽懂她的暗示,隻是抱緊藥瓶子,邊哭邊說:“我知道你在城裏上班,見過世麵,也不知道村子外頭是什麽情形,你能不能跟我說說?”

  林鳳音不忍拒絕,朝院裏看了一眼,見她公婆沒盯梢,才小聲道:“到處是自行車,這幾年還多了一種小汽車,跟拖拉機不一樣,四個輪子,不會突突響,而且一點兒也不顛簸……”

  “還有方向盤,四個門,前後都有燈,我知道。”

  林鳳音一愣,她來羊頭村快十年了,小汽車是這兩年才多起來的,1980年就見過甚至對小汽車很熟悉?這家境和見識肯定不簡單。

  張紅萍看向村口,“你哪天回去上班?”不待林鳳音說話,她又自言自語:“走之前能不能來跟我說一聲,我現在沒什麽準備,想麻煩你……哎喲!”

  話未說完,就被婆婆在屁股上掐了一把,“說啥呢這麽開心,飯不做等著老娘伺候你?”順便在林鳳音身上白了一眼,“狗拿耗子!”

  林鳳音這暴脾氣,張口就想懟回去。可張紅萍不住的朝她使眼色,她眼裏的害怕和悲傷混成兩股晶瑩的淚水,把黃黑的臉蛋衝刷出兩條小路。

  似乎是布滿荊棘的,坎坷的出村小路,又似乎是汽車駛過留下的輪胎印。

  第007章

  為吃不吃早飯,能不能拿雞蛋當早飯的問題,第二天一大早,林鳳音又跟公婆吵了一架。

  其實讓老太太閉嘴很簡單,隻消一句話——“醫生說了營養不良長不高,鴨蛋可是老向家唯一的獨苗,你們把孩子養成小矮子對得起列祖列宗對得起死去的東陽嗎?”

  “再說了,吃不好大腦發育跟不上,老師講的聽不懂,以後還怎麽上高中考大學?”

  老兩口雖然不待見她,但也知道她說得有道理。這年代種地種不出金子,要真能出個大學生,可不就是祖墳冒青煙了嗎?到時候走出去,村裏誰不高看兩眼?

  大哥這麽多年還能保住村長的位子,可不就全虧了他們家小三是師專生,在縣裏當老師嘛?有個端鐵飯碗的,腰杆子就是硬。

  順便煮的時候再給紅花夾帶一個,兩老也隻能睜隻眼閉隻眼。不待她好點兒,以後隨隨便便就讓別人小恩小惠哄去,這不白養了嗎?

  一句話,一切為了鴨蛋。

  當然,經過幾天的教育,臭小子也不敢再打罵紅花了,村小學有人欺負她,他也漸漸有種“這是我姐不能讓外人欺負”的自覺。

  這些變化都是潛移默化的,等林鳳音發現的時候,心裏別提多舒坦,隻覺著離“惡婆婆”人設越來越遠了,連係統也不作妖了。

  星期三是大河鄉的集日,天剛亮她就帶上兩隻小籮筐,走路到鎮上。這時候的大河鄉是真窮,攏共隻有兩三家商店,都是賣鹽巴味精啥的,服裝店理發店飯店想都別想。青石板街上有許多賣農副產品的,青翠的小白菜,紅彤彤的西紅柿,黃橙橙的桔子……一路看,一路咽口水。

  終於走到街尾,一溜兒籮筐倒扣,底下是不甘寂寞的雞鴨鵝,發出“嘎嘎嘎”“咕咕咕”的叫聲,林鳳音忽然眼前一亮!

  那是幾隻白毛帶黑花的小豬仔,懶洋洋地趴在稻草堆上,有的哼唧兩聲,有的呼呼大睡。

  “小妹子要豬崽嗎?滿倆月能吃食啦。”

  小時候在林家天天喂豬,林鳳音對養豬很熟練。她琢磨兩天,進城pass,種地不是好手,羊頭村是高寒山區,沒啥珍惜動植物資源,想靠山吃山也不可能,思來想去,她決定——養豬。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肉價不斷上漲,記憶中接下來幾年都沒有發生豬瘟,養豬這事穩賺不賠。就算賣不出去也能留著自個兒吃,倆孩子正在長身體呢。

  “叔賣多錢一斤?”

  “算你一塊五吧,要不是家裏養不下了,漲勢這麽好的崽我還舍不得賣呢!”

  小豬崽肉乎乎,粉嫩嫩,身上幹幹淨淨,可以看出來腳手非常長,骨頭不錯,應該是大肥豬的種。

  林鳳音常年買菜,知道肉價都到一塊四了,他的豬崽一塊五確實不貴,也懶得砍價,直接五頭全要了,三公兩母剛好五十二斤。

  大叔一高興,還以為要守到太陽落山都不一定賣出去呢,立馬答應把籮筐送她,還順路幫忙把豬崽送到家。

  一口氣花出去78塊,林鳳音心疼壞了。可想想不能苦了孩子,上肉攤想買幾根沒啥肉的大骨頭,誰知大家都知道這東西便宜還補鈣,早賣光了,隻剩一整條龍骨。

  “大哥你這龍骨怎麽賣的?”

  殺豬匠本來正在打瞌睡,忽然聽見一把美妙動聽的聲音,抬頭一看居然是個嬌俏俏的大姑娘,不免多看了兩眼,“小妹子外地的?”

  林鳳音知道,她這副皮囊確實很賞心悅目,可被個滿臉橫肉的男人盯著,還是不大自在。“沒,我婆家是羊頭村的。”

  男人似乎是可惜的歎口氣,“一塊。”

  一般龍骨就肉價的三分之二,他這價很公道,但不砍價的主婦都不是好主婦,“八毛怎麽樣?”

  “不行不行,我這毛豬都一塊二呢。”

  “那九毛吧?我全要了,回家給孩子補身體,下星期還跟大哥買,怎麽樣?”她眉毛彎彎,眼睛不笑的時候是桃花眼,笑起來像兩彎月牙,說不出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