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作者:未妝      更新:2020-07-08 04:40      字數:4700
  楚洵頓了頓,簡短地答道:“不能。”

  語氣甚是理直氣壯,蘇青霓:……

  陽光自窗外照進來,光線明亮,湯圓粘在芝麻的身邊,十分狗腿地給它舔毛,舔一下,喵一聲,像是在詢問力度如何,芝麻懶洋洋地眯著眼,金色的瞳仁眯成了一條線,壓根不搭理它,脖子上掛著的金魚小鎖在陽光下折射出金燦燦的光芒,空氣靜謐無比,蘇青霓聽見楚洵的聲音自身後傳來:“皇後近日在做些什麽?”

  蘇青霓想了想,道:“近來空閑,無事可做。”

  大概是因為張太妃消停了的緣故,太後也沒再作妖,整個後宮恢複了一種奇異的平靜,連帶著蘇青霓也清靜了許多,楚洵思索片刻,道:“宮中無趣,哪日朝臣休沐,朕帶你去宮外走一走。”

  聞言,蘇青霓怔了一下,轉過頭去看他:“果真?”

  楚洵背著光,雖然看不清楚他的神色,眼神卻是難得的溫柔,他勾了勾唇角,道:“君無戲言,朕何曾騙過你?”

  騙倒是沒有,蘇青霓點點頭,不可否認的是,她心裏忽然升起幾分期待來,下意識地盤算著,如今正是二月初,朝廷官員十日一休沐,下一次旬假就是在九日後,那時候天氣應該還好,也不冷了,正是萬物複蘇之際,若能出郊外踏春就好了。

  ……

  因著說了出宮的事情,蘇青霓的心情好了幾分,楚洵又借機把她帶去了禦書房,開始批折子,跟大臣議事也不避諱她,底下的幾個臣子們都已習慣了,甚至十分樂見,畢竟按照往日的經驗,但凡皇後娘娘在旁邊的時候,皇上處理政事就會愈發認真些,前陣兒皇後娘娘有幾日沒來,楚洵聽他們議事都能走神,大臣們麵麵相覷,偏偏還沒人敢開口叫他。

  如今蘇青霓一來,楚洵的態度就格外好,臣子們如沐春風,各個心裏都很是感動,甚至想向皇後娘娘建議,請她日後一定要時常造訪禦書房,督促皇上勤政。

  禮部尚書恭恭敬敬地道:“春闈在即,此次禮部監考官員的名單都確認下來了,請皇上過目。”

  李程連忙把那本冊子呈給了楚洵,楚洵打開來,大致掃了一眼,然後便對蘇青霓,道:“皇後也看一看吧。”

  他說著便側身把冊子攤開給蘇青霓看,底下的大臣們早已見怪不怪了,眼看著楚洵把那冊子都送到眼皮子底下來了,蘇青霓不看也得看,隻好在心裏輕歎一口氣,接了過來。

  她看得很快,目光在冊子上微微一凝,道:“此次春闈的主監考官是翰林院大學士譚敬譚大人?”

  禮部尚書連忙道:“回娘娘的話,正是,不知娘娘有何指教?”

  蘇青霓拿著冊子,笑吟吟道:“指教倒是不敢,本宮曾聽說,這位譚大人有一篇文章做得極好,不知諸位大人與皇上可曾聽說過?”

  禮部尚書一怔,仔細想了想,道:“娘娘說的,可是譚大人當年殿試之時做得那一篇治國論?”

  “非也,”蘇青霓將冊子信手卷起,笑道:“乃是另外一篇,本宮也是聽人說的。”

  禮部尚書忙拱手道:“臣等洗耳恭聽。”

  蘇青霓便道:“本宮也隻記得一兩句,便背與大人聽好了,天下之患無常處也,惟善謀國者,規天下大勢之所趨,揆時度務,有以製其偏倚之端,則不至於變起而不可救……”

  起初幾個大臣聽得很是認真,隻覺得這篇文章做得十分不錯,禮部尚書甚至還叫了一聲好,內閣首輔陳皖仕也捋著胡子頻頻頷首,正待暗自喝彩的時候,抬頭就看見了楚洵的表情,劍眉皺著,眼神沉沉,竟像是不悅的模樣。

  陳皖仕心裏咯噔一下,又聽蘇青霓繼續背道:“然使國家不寄閫於四方,則朝廷又孤立無援,勢必至奸臣內擅而外無所忌。此千古以來禍機倚伏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她念到這裏便停了下來,麵上笑吟吟地看向眾臣,道:“如此絕妙之作,諸位大人真的沒有聽說過麽?”

  幾個臣子麵麵相覷之後,開始竭力回憶起來,然後紛紛搖頭,陳皖仕低頭深思起來,蘇青霓輕輕歎了一口氣,轉向楚洵,道:“皇上呢?可曾聽說過這樣一篇好文章?”

  楚洵沉默片刻,忽然冷笑一聲,道:“朕雖然從前沒聽說過,但是今日有幸得聞,實在是妙極。”

  他說著,隨手抓過桌案上的那本冊子,擲在地下,道:“不如請諸位好好看看。”

  幾個官員都嚇了一跳,倒是陳皖仕立即反應過來,麵色劇變,跪下去磕頭道:“臣等罪該萬死!”

  其餘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的,一頭霧水,但是閣老都跪著了,他們也都跟著紛紛跪下去,齊聲高呼罪該萬死,冊子就扔在禮部尚書的手邊,大喇喇地攤著,他一眼就瞧見了主監考官譚敬的名字,再一想方才皇後背的那篇文章,額上的冷汗登時就下來了。

  這不正是這次春闈的題麽?

  那題是陳閣老親自擬定的,由他呈給了皇上過目,根本還未麵世,怎麽就有文章做出來了?還是這次的主監考官做的?

  禮部尚書一下想通了其中的關節,背上的冷汗都浸濕了衣衫,抖如篩糠一般,聽見上方傳來帝王的聲音:“就依皇後所言,會試題目重擬,至於譚敬,便交由都察院處置。”

  禮部尚書恍恍惚惚,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出的門,耳聽得有同僚慶幸道:“好在今日有皇後娘娘提醒,如今改題還來得及,若真到了會試那一日,泄題之事暴露,掉的可就不止譚敬一個腦袋了。”

  禮部尚書回過神來,連連點頭,道:“黃大人所言極是,極是。”

  又有人歎道:“幸好有皇後娘娘在啊,若是換在從前,此事還不止要鬧出多大的亂子來。”

  從前的皇上,那可是連折子都不看的,更別說議事了,怕是天倒了個個兒,他也不會多給一個眼神,禮部尚書又連連道:“極是,極是,有皇後娘娘在,真乃我大楚之幸啊!”

  官員們一邊感慨,一邊相繼離開,而禦書房內,他們的皇後娘娘正把白貓從楚洵的懷裏抱過來,笑眯眯地道:“皇上今日的折子還未批完。”

  楚洵看著堆得如小山一般的奏折,沉默片刻,道:“皇後,今日天氣這樣好,朕帶你去禦花園走走吧?”

  蘇青霓一邊摸著湯圓的毛,聽它喉嚨裏發出舒服的呼嚕聲,一邊笑道:“臣妾不想去禦花園,臣妾想出宮。”

  楚洵立即道:“好,那朕帶你出宮。”

  蘇青霓坐在椅子上,不動如山,遺憾道:“可是皇上的折子還未看完,若是臣妾在這裏打擾了皇上,不如這就告退。”

  楚洵:……

  他轉而看向李程,冷冷道:“愣著做什麽?還不磨墨?”

  李程連忙收斂起嘴角的笑意,湊到案邊殷勤地磨起墨來,蘇青霓舉起湯圓,搖了搖它的小爪子,湯圓乖乖巧巧地喵了一聲。

  蘇青霓笑起來,杏眼微彎,明媚的日光映入她的眼底,清澈漂亮,如秋水一般,清麗動人。

  楚洵聽見他的皇後也開了口,學著湯圓:“喵。”

  他手裏一頓,朱筆險些把奏折戳出一個洞來,過了好半天,才平複了起伏的心緒。

  喵。

  皇上的唇角微微勾起來,是一個淺淡寵溺的笑。

  第81章

  轉眼又過去了幾日,天氣漸漸暖和起來,芝麻也開始掉毛,榻上,椅子上,床上,但凡它待過的地方,都能看見貓毛的蹤跡,碧棠與晴幽不厭其煩地打掃,但即便如此,芝麻的毛也是滿天飛。

  蘇青霓摸了摸它油光順滑的脊背,有些擔憂地道:“本宮怎麽覺得它瘦了?”

  碧棠掩口輕笑,道:“哪裏是瘦了?它比來時還要重了許多呢,這明明是因為掉毛的緣故。”

  芝麻眯著眼,喵了一聲,仿佛是在讚同她的話,蘇青霓撓了撓它的下巴,金色的金魚小鎖若隱若現,映襯著漆黑的毛,貴氣逼人。

  正在她逗貓的時候,晴幽從殿外進來,道:“娘娘。”

  蘇青霓抬起頭看向她:“什麽事?”

  晴幽抿了抿唇,道:“慈寧宮派了人來,說太後娘娘請您過去一趟。”

  太後?

  蘇青霓一怔,覺得很是意外,自從張太妃瘋了之後,慈寧宮就再也沒有什麽動靜了,安安分分,太後就好像如她一般,閉門謝客,甚至楚洵過去請了幾次安之後,她言辭委婉地說自己身體不適,讓他日後不必去了,楚洵自是輕鬆了,果真不再去。

  沒想到今天她竟然會讓蘇青霓過去,碧棠在旁邊提議道:“若是娘娘不想去,奴婢去回了吧?”

  “不必了,”蘇青霓站起身來,道:“備轎吧,既是太後主動想請,豈能不去?”

  她有預感,今天太後大約是有什麽事情要同她說的。

  ……

  慈寧宮。

  天光自窗口映照進來,熏爐中青煙嫋嫋,攀爬纏繞著升起,如同女子妖嬈的指尖,香氣幽幽,妝台前,一名宮婢正在仔仔細細地替太後梳理頭發,拿著嵌了紅瑪瑙的蝶穿牡丹金簪往發髻裏別著,太後自銅鏡裏照了照,忽然道:“不要用這個了。”

  那小宮婢頓時恭敬地住了手,旁邊的貼身宮婢見了便笑道:“娘娘想用什麽樣的?”

  太後想了想,道:“上回那個祖母綠的壽字簪就很不錯,用那個吧。”

  貼身宮婢聽了,果然把那對壽字簪找出來呈過來,太後看了一眼,道:“就這個。”

  她說著,又道:“剛剛那個簪子就賞你了。”

  貼身宮婢立即跪下,惶恐道:“這枚簪子是先帝陛下特意讓人打造給娘娘的,奴婢何德何能?萬萬不敢受賞,請娘娘收回吧。”

  太後淡淡道:“太花哨了,哀家現在不喜歡了,你跟了哀家這麽多年,盡心盡力,周到貼心,這本是你應得的,拿著吧。”

  貼身宮婢推辭不過,隻好紅著眼眶收下來,感恩戴德地站起,發髻梳好了,太後攬鏡左右照照,忽然道:“哀家是不是長白發了?”

  梳頭的宮婢立即道:“回娘娘的話,娘娘的頭發烏黑,並無白發。”

  太後放下鏡子來,平靜地道:“哀家剛剛看見了。”

  她與鏡子裏的婦人對視,明明麵容不見一絲皺紋,一如從前那般美貌,可眼神卻已是蒼蒼,她年輕時痛失幼子,接著又失去精心撫育的養子,最後送走了她的丈夫,然而試問一個人究竟擁有多少感情,才能經得住這樣的歲月消磨?

  孑然一身,獨自老去。

  世上與她有羈絆者,再無一人。

  太後撫著銅鏡,口中喃喃道:“以色侍人者,色衰而愛馳,愛弛則恩絕,所幸……沒有被你瞧見我如今這樣的醜陋模樣……”

  “你看,我沒有動楚洵,也沒有殺張寧淑,想來日後去下麵見你,也不必聽你再說一句我的心狠了。”

  殿內寂靜無聲,所有伺候的宮婢都低垂著頭,屏住呼吸,聽她喃喃自語,宛如泥雕木塑一般,太後是在與先皇說話,她總是會這樣自言自語,在這靜如死寂的慈寧宮,顯得分外清冷。

  直到外麵傳來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一名宮人畢恭畢敬地跪奏道:“啟稟娘娘,皇後娘娘到了。”

  太後便把銅鏡放下來,站起身,問貼身宮婢道:“東西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太後的唇角輕輕勾起,道:“哀家最後再送她一份大禮,走吧。”

  ……

  蘇青霓坐了沒多久,就看見太後一行人才殿外進來,她立即起身行禮:“臣妾拜見太後娘娘。”

  太後略略抬手,笑吟吟道:“好些日子不見皇後,瞧著精神比從前好了許多。”

  蘇青霓也笑:“臣妾觀太後娘娘亦是。”

  兩人都從彼此眼中看見了心知肚明的意味,寒暄過後,蘇青霓才提起話頭,道:“不知太後娘娘叫臣妾來,有何事情?”

  聞言,太後便笑了笑,道:“是這樣,哀家如今在宮裏住著,覺得氣悶,年紀大了,看什麽都無趣,想起先帝爺從前在江南建了一座行宮,哀家便想去行宮裏住著。”

  蘇青霓一怔,她萬萬沒想到太後竟然會提出這樣一個要求,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反應,誠然,上輩子的太後一開始就去了江南的行宮住,此後十餘年間,除非是大事,否則不會回皇宮。

  她以為這件事已經被改變了,然而事情仿佛又回到了原本的軌跡,然而這一次不同的是,張太妃瘋了,楚洵還在。

  幾乎在片刻之間,她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竅,重點在於楚洵。

  這輩子的楚洵在假死遁逃的時候,被她識破,無法如上輩子一樣脫身,他不死,張太妃就一定能回宮,太後在宮裏等了這麽久,正是在等這樣一個機會。

  她要親自向張太妃複仇。

  如今,她贏了。

  蘇青霓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她看了太後一眼,遲疑道:“娘娘想清楚了麽?您長年在宮裏,江南那裏畢竟隻是一座行宮,下人總有伺候不周到的地方,更何況,江南多雨,氣候濕冷,您怕是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