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丹陽郡府
作者:食色性野      更新:2020-07-06 09:35      字數:2185
  柳津方臉微黑,銅鈴大眼非常符合侯二心中對錚臣的認識,跟他在史書上見到的差不多。

  昨日宴會上,侯二的餘光時不時瞟過柳津方向。

  桃花很奇怪,場間隻有她和溧陽兩個女子,到底是哪個大漢又引起二郎的興趣?

  侯二沒有配合桃花的打趣,往柳津方向嘟下嘴。

  “靡音不亂其心,柳詹事是人臣典範。”

  侯二微微錯愕:“桃花,我的意思是問你有沒有發現柳津背後有個影子。”

  “那不是樹影嘛。”

  “是樹影沒錯,而且是參天大樹,值得二爺依靠一二的大樹。”

  丹陽郡的府衙保存的很好,但是郡裏的百姓也被收刮的最幹淨。

  丹陽郡城是最早投誠侯家軍的城市之一,作為建康最重要的衛星城市之一,丹陽郡城相當富庶。

  整個丹陽郡城貢獻了侯家軍存糧的一半,盡數被搬進東城府。

  如今的丹陽郡城和其他城一樣貧窮,而且人口至少少了一半。

  郡府位於郡城正中,建康令李劉輔元,丹陽丞李願,以及柳津和侯二都要到這裏打卡點卯。

  郡府有半年沒開門了,李願和劉輔元每天四眼相對,將新任丹陽尹望穿秋水。

  每天癟著肚子點卯,希望等來侯二大爺發薪俸。

  台城攻下那天,建康城很多貴族四處逃難,但是他們兩個逃不了。

  劉輔元是城內破落高門,已經破的不能再破的門楣,好歹還有座門楣,逃離建康丟了這官身,他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要回來。

  李願家事就更不堪了,世代白身,到了這一代,砸鍋賣鐵,砸壁偷光,什麽手段都用盡,才混到一個內十八班之一,是有梁一代的尖子生,難度恐怕不比前世混一個諾貝爾獎低。

  想想李願艱難混到的四品丹陽丞官身,怎麽可能輕易丟棄。

  眼巴巴望到侯二施施然入府衙,李願兩人久旱逢甘霖,幾乎要跪下磕頭。

  開口的第一句話是“府尹大人身上有吃的嗎?”

  看到兩人殷切的目光,侯二痛心疾首。

  油餅是桃花一早給他做好,隨身帶著解饞的,總共帶了兩個,一個順手給了柳津。

  還有一個正被他口中啃剩半個,侯二縮了縮手,沒挽留住半個油餅。

  梁國的文臣當真不講究,說好的高門矜持,他跟柳津客氣一番,真沒想到正直的太子詹事二話不說接過油餅,兩口並做一口吞下。

  說好的文人風骨呢?他想跟兩個下屬客氣一番,沒想到兩隻餓狼幾乎將他手指舔個遍,被惡心到的侯二急忙用沙粒就著秦淮水,雙手搓了一遍又一遍。

  兩個下屬苦難萬分,也不知道自己的醜態會不會讓新上司的印象分大打折扣。

  好在侯二的腦洞也是新奇的,並不放在心上,反而開始安慰起兩個惴惴不安的下屬。

  沒有威武,沒有驚堂木,更電視裏看到的衙門大不一樣。

  隻有幾張辦公桌,和前世的都市劇一樣,妥妥的寫字樓裏的商務辦公室。

  侯找到上麵標著府尹的位置坐下,其他人分別坐定。

  要辦公首先要進行交接,首先最引人關注的是人和錢。

  人呢?隻剩一個縣一把手,和郡二把手,侯二問其他人呢。

  老的熬不過去戰亂饑荒,早就埋土裏了,年輕的能跑的早就跑了,沒跑的也躲起來了,剩下一些也因為各種意外死在官軍賊兵手裏了。

  “那你們兩個怎麽沒跑?”

  不隻是侯二好奇,柳津也好奇,要說是因為忠心,誰信呢?

  “回兩位長官,我們舍不下這身皮,我和劉輔元都算是城中破落戶。”官大一些的李願老老實實交代。

  “不舍得官身,你們就要認賊作父委身事賊嗎?不舍得官身,你們就可以無忠無孝無君無父嗎?不舍得官身,你們就可以眼看台城被破黎民披難嗎?”

  柳津端著根手杖,手杖錘地咚咚聲,落在李願兩人心頭如利箭穿心。

  兩人臉色如豬肝紅,過了半柱香時間,直到老人續不上一口氣,罵聲才停歇下來。

  “詹事大人,我等文弱書生哪有破賊的能力?官兵禍害百姓甚至比賊兵還要厲害。

  下官聽說賊兵有投誠的將士,見到官軍和他們為賊沒什麽兩樣。

  有心思的收起心思,沒心思的更發變本加厲,他們會說一句,看吧,官兵和他們沒什麽兩樣,甚至更加殘暴。”

  李願斷斷續續將辯解的話說完,柳津訥訥無言,他隻以為自己養了個不忠不孝的兒子,是自己教子無方,陛下養了一群無良藩王,是陛下重國輕家疏於管教。

  他無論如何不願將責任歸咎於英明神武的陛下,自然也不會認為梁國已經腐爛到骨子裏,台城所見不過是管窺一豹。

  天下還是陛下的天下,還是恭儉愛民的陛下的天下,還是萬國來朝德披諸夷的大梁,還是那個熟悉的盛世大梁。

  但是,李願的話如當空一盆涼水,潑的柳詹事心寒體寒。

  原來陛下早就變了,隻是自己的眼睛和記憶沒變,陛下已經有幾十年沒理政了,出家都出了四次。

  柳津想起陛下第一次出家那年,群臣以為陛下隻是興致來潮,整個朝野權當看一出鬧劇,沒人勸沒人諫。

  隻有年輕的柳津跪在寺廟門口,跪到皇帝回宮那天,跪了三天三夜。

  柳津想起來第二、第三、第四次,他好像也習慣了陛下的作妖,再沒有第一次的堅持。

  於是陛下出家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一次是兩年前,陛下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

  如果再有一次選擇,我肯定會每次都跪下去,肯定會拚死阻止陛下的每次贖身。

  直到此刻柳津才暮然驚醒,群臣為陛下贖身四次,花錢四萬萬,最後不都得落到百姓頭上?

  梁國之亂始於普通八年的陛下第一次出家。

  侯二無聲打量陷入沉思中的柳津,腦中突然生出一種想法,柳詹事是一個很可愛的老頭。

  侯二第一次對忠奸是非有了立體的認識,而也不是隻是停留在紙麵上的愚忠愚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