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西鳳酒
作者:俞肆唐      更新:2020-08-14 22:10      字數:6940
  西鳳酒,古稱秦酒、柳林酒,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產於SX省BJ市FX縣柳林鎮,為中國四大名酒之一。始於殷商,盛於唐宋,已有三千多年的曆史。西鳳酒無色清亮透明,醇香芬芳,以“醇香典雅、甘潤挺爽、諸味協調、尾淨悠長”和“不上頭、不幹喉、回味愉快”的獨特風格被世人稱頌。該酒已被國家質檢總局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中文名西鳳酒

  外文名XIFENGLIQUOR

  產地名稱SX省BJ市FX縣

  品質特點醇香典雅、甘潤挺爽、諸味協調、尾淨悠長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準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3年第86號

  批準時間2003年09月24日

  產品簡介

  西鳳酒,古稱秦酒、柳林酒,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產於SX省BJ市FX縣柳林鎮,為中國四大名酒之一。始於殷商,盛於唐宋,已有三千多年的曆史。

  西鳳酒無色清亮透明,醇香芬芳,以“醇香典雅、甘潤挺爽、諸味協調、尾淨悠長”和“不上頭、不幹喉、回味愉快”的獨特風格被世人稱頌。該酒已被國家質檢總局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西鳳酒具有“鳳型”酒的獨特風格,清而不淡,濃而不豔,以“醇香典雅、甘潤挺爽、諸味協調、尾淨悠長”和“不上頭、不幹喉、回味愉快”的獨特風格被世人稱頌。它把清香型和濃香型二者之優點融為一體,香與味、頭與尾和調一致,屬於複合香型的大曲白酒。

  西鳳酒的特點是:酒液無色,清澈透明,清芳甘潤、細致,入口甜潤、醇厚、豐滿,有水果香,尾淨味長,為喜飲烈性酒者所鍾愛。[1]

  鳳香型白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蜜香秀雅,具有以乙酸乙酯為主體,一定量已酸乙酯為輔的複合香氣,醇厚豐滿、甘潤挺爽,尾淨悠長。是以糧穀為原料,經固態發酵、蒸餾、貯存、勾兌而成的,鳳香型白酒是以乙酸乙酯為主,已酸乙酯為輔的複合香氣的蒸餾酒。其工藝特點為新窖泥發酵,發酵期短(一般14天),酒海貯存:“酒海”是用柳條編的大型血料紙酒簍,用來貯酒,貯存3年後勾調出廠。[2]

  工藝特色

  原料要求

  ?西鳳酒輔料要求及處理:西鳳酒釀酒原料采用高粱。高粱投產前需經過粉碎,要求粉碎度達到通過1毫米標準篩孔的占55—69%,未通過的為8—10瓣,整粒在0.5%以下。

  大曲粉碎後通過1毫米標準篩孔的占35—40%,未通過的占一半。

  西鳳酒所用輔料為高粱殼或稻殼,但輔料投產之前必須采取篩選清蒸,以排除輔料味。輔料清蒸條件為圓汽後蒸30分鍾。輔料用量控製在最低水平,即投料量的15%以下。

  工藝操作

  西鳳酒生產采用續渣配料老五甑法發酵(即連續發酵法),一年為一個生產周期,第一年九月立窖,第二年七月挑窖。全生產過程分為立(立渣)、破(破渣)、頂、圓、插(停止投糧)、挑(糟醅)六個過程。要求:開水施量(即施底鍋水以利殺菌排酸、潤料、增香的作用);熱擁法做窖(即低水分,入池水分要求在56%左右;小曲量,加曲量為原糧的18—20%;適溫入池,適當的提高入池溫度約在18—20℃,以適應發酵期短,促進窖醅發酵生香);泥封窖(每窖入池完畢用新泥土封窖,以擴大酒醅與土的接觸麵,促進增香,同時起防菌侵入及保溫發酵的作用)。

  發酵容器

  西鳳酒是用土窖池發酵,窖池每年更新一次,去掉窖壁、窖底、老窖皮,再換上新土,這樣既有生長己酸菌的條件,又能給予嚴格的控製,使其所產酒中的己酸乙酯等成分受到限製(西鳳酒中的己酸乙酯含量一般在20—10毫克/100毫升)控製在濃香不露頭的程度。

  發酵周期

  西鳳酒傳統發酵期僅為11—14天,但酒中微量香味成分並不少,如西鳳酒中微量香味成分能檢測出的已達270餘種,不但有酯類化合物,而且有芳香族化合物存在。

  製曲工藝

  ?西鳳酒西鳳大曲屬中高溫曲,熱曲最高溫度為60℃。西鳳大曲的工藝可以概略為:選用清香大曲的製曲原料而不采用清香大曲的培養工藝,采用了高溫培曲工藝而不選用濃醬香大曲的製曲原料。這就使西鳳大曲獨創一格,具有清芬、濃鬱的曲香,集清、濃香型大曲二者兼一的優點。

  貯酒容器

  西鳳酒的傳統容器是用當地荊條編成的大簍,內壁糊以麻紙,塗上豬血等物,然後用蛋清、蜂蠟、熟菜子油等物以一定的比例,配成塗料塗擦,晾幹,稱為“酒海”。這種貯存容器與其它酒廠的貯酒容器不同,實屬獨創。其特點是造價成本低,存量大,酒耗少,利於酒的熟化,防滲漏性能強,適於長期貯存。

  原來,“酒海”的容量各異,小的50千克,大的5—8噸。隨著大容器的推廣,“酒海”的編製容量也在逐步增大,現已有50噸容量的“酒海”,同時發展了使用水泥池容器,但其內塗料不變,從而保持了西鳳酒的固有風格。

  酒海的內塗料對西鳳酒的風格起著重要作用,酒海使酒在貯存過程中會溶解進去酒海塗料當中的一些成分。酒海塗料溶出成分有十五碳酸乙酯、十六碳酸乙酯、亞油酸乙酯、油酸乙酯、五烯二酸乙酯及痕量的萜類化合物β-香檸檬烯等,所有這些物質對西鳳酒的風格無疑起到了一定的助香作用,使西鳳酒有蜜香味。

  產品特點清雅而不淡薄,濃鬱而不釅膩,甘潤挺爽,諸味諧調,尾淨悠長。西鳳酒的工藝特點與清香型、濃香型、醬香型、米香型白酒有著明顯的區別,具有獨特的鳳香型特點。[3]

  榮譽記錄

  清光緒二年(1867年),西鳳酒在南洋賽酒會上榮獲二等獎,遂蜚聲國外。

  宣統二年(1910年),西鳳酒在南洋勸業賽會上榮獲銀質獎,被列為世界名酒。

  ?西鳳酒民國四年(1915年),西鳳酒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巴拿馬一太平洋大博覽會”上獲銀牌獎,有“西鳳酒香入雲霄,銜杯卻讚柳林豪。五味俱全真醇美,博得今古譽聲高”的讚語。

  民國四年(1915年),西鳳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

  民國十七年(1928年),西鳳酒在中華國貨展覽會上榮獲銀質獎。

  1952年,西鳳酒在第一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四大名酒之一。

  1963年,西鳳酒在全國第二屆評酒會上,列入全國白酒“八大名酒”之一。

  1979年,西鳳酒在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國家優質酒。

  1984年,西鳳酒在第四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國家名酒。

  1989年,西鳳酒在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國家名酒。

  1992年,西鳳酒在巴黎國際食品博覽會上獲金獎,並獲首屆巴黎國際名優酒展評會金獎。

  1994年,西鳳酒榮獲國際名酒香港博覽會白酒特別金獎。

  1995年,西鳳酒榮獲全國市場認可名酒金獎。

  1999年,西鳳酒商標被評為全國重點保護商標。

  ?西鳳酒2000年,西鳳酒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

  2002年,西鳳酒被中國酒業協會確認產品質量保持並提高了中國名酒(國家金質獎)水平。

  2005年,西鳳酒榮獲中國十大最具增長潛力白酒品牌第一名。

  2005年,西鳳酒榮獲中國第六屆國際評酒會特別金獎。

  2005年,西鳳酒牌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2006年,西鳳酒榮獲首批國家酒類質量等級認證優級產品。

  2007年,西鳳酒釀製技藝被列入SX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西鳳酒獲得國家純糧固態發酵白酒認證標誌。

  2009年,榮獲華樽杯中國十大白酒品牌。[4]

  2015年9月21日,北京召開“華樽杯”第七屆中國酒類品牌價值評議頒獎典禮,“西鳳酒”品牌價值突破400億元大關,上升至418.49億元,位居中國白酒類品牌價值排行榜第4位。同時,“西鳳酒”還被評為2015年度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酒和中國十大世界名酒稱號。[5]

  曆史文化

  鳳酒文化

  西鳳酒是中國最古老的曆史文化名酒之一,始於殷商,盛於唐宋,距今已有3000年曆史。遠在唐代就已列為珍品,是中國八大名酒之一。鳳翔是民間傳說中產鳳凰的地方,有鳳鳴岐山、吹簫引鳳等故事。唐朝以後,又是西府台的所在地,人稱西府鳳翔。酒遂因此而得名。蘇軾任職鳳翔時,酷愛此酒,曾有“柳林酒,東湖柳,婦人手(手工藝)”的詩句,後來傳為佳話。

  西鳳酒產於SX省FX縣。鳳翔古稱雍,為炎黃文化和周秦文化發祥地和中國著名酒鄉,文化積澱豐厚。這一帶出土的6000年前的酒具正式拉開了中國酒文化史的帷幕,仰韶文化遺址有二十多處,龍山文化遺址更多,秦公大墓的發掘轟動世界,雍城遺址和蘇東坡任職鳳翔時興建的東湖園林等名勝古跡馳名中外。

  根據殷商晚期的尹光方鼎銘文和西周初年的方鼎銘記載,遠在3000年前這裏出產的“秦酒”(即今西鳳酒,因產於秦地雍城而得名)就成為王室禦酒。《史記·秦本紀》上記述的秦穆公賜酒為盜馬“野人“解毒,《酒譜》記載的秦晉韓原大戰秦穆公獲勝後“投酒於河以勞師“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裏。這裏自古盛產美酒,唯以柳林鎮所產之酒為上乘。如今,民間仍流傳著“東湖柳、西鳳酒、女人手’’的佳話。

  唐貞觀年間,西鳳酒就有“開壇香十裏,隔壁醉三家’’的美譽。到了明代,鳳翔境內“燒坊遍地,滿城飄香“,釀酒業大振,過境路人常常“知味停車,聞香下馬”,以品嚐西鳳酒為樂事。清末,西鳳酒就打向海外。民國四年(1915年),西鳳酒榮獲巴拿馬賽會金質獎,遂盛名五洲。[6]

  曆史典故

  周公慶捷

  殷商晚期,牧野大戰時周軍伐紂獲得成功,周武王便以家鄉出產的“秦酒”(即今西鳳酒,因產於秦地雍城而得名)犒賞三軍;爾後又以柳林酒舉行了隆重的開國登基慶典活動。據鳳翔的官方鼎銘文載:周成王時周公旦率軍東征,平息了管叔、蔡叔、霍叔的反周叛亂,凱旋後在歧邑周廟(在今與鳳翔畔臨的歧山縣)以秦酒祭祀祖先,並慶功祝捷。

  秦皇大甫

  秦王政二十五年五月,秦軍攻破燕國和趙國,秦始皇帝下令“天下大甫”,即舉行全國性的飲酒盛會,秦王和文武百官開懷暢飲秦酒,以示慶賀。同七月秦軍攻破齊國,至此秦滅六國,統一了天下,秦王又以秦酒舉行了隆重的開國登基稱帝大典,再次下令“天下大甫”,舉國同慶。從此秦酒便成了秦王朝的宮廷禦酒。

  以酒行禮

  漢代,秦酒更名為柳林酒,已名傳遐邇。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時,柳林酒遂作為朝廷饋贈友邦禮品,隨絲綢之路的商賈駝隊傳至中亞、西亞和歐洲各國。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在長安曾以柳林酒為將軍霍去病率領的征西將士餞行壯色,遂士氣大振,曾多次擊敗匈奴。據《FX縣誌》載:從漢高祖至文景帝,祭五疇活動曾19次在雍城舉行,朝廷文武百官、騷士墨客日夜暢飲柳林美酒。

  金鳳踏雪

  據《FX縣誌》載:唐代安史之亂爆發,叛兵逼近雍城。太守廣征民夫構築新城以防不測,但屢築屢塌。有天夜裏突然天降大雪,人武都感到奇怪。清晨從東邊天際飛來一隻金色鳳凰,金鳳先在柳林上空盤旋了一陣,又飛回雍城。它昂首高鳴,直衝雲霄,霎時風住雪停,霞光滿天。在燦爛的霞光裏,金鳳踏雪而行,走了一個四方形的圈子,便飛往柳林飽飲了柳林泉水,然後迎著明媚的陽光飛往太陽升起的東方。太守得知此事後親自查看,便在鳳凰所踏之足跡上築城。不久一座新城便巍然屹立在舊城一側。後來唐肅宗在雍城繼位,他根據金鳳飛翔之意,下令將雍城改名為“鳳翔”。為了紀念此事,人們還將鳳凰飲用過的水泉易名為“鳳凰泉”。

  蜂醉蝶舞

  唐儀鳳年間,吏部侍郎裴行儉送波斯王子回國,行至FX縣柳林鎮亭子頭村附近,時值陽春三月,忽然發現路旁蜜蜂蝴蝶墜地而臥,裴公甚感奇怪,遂命駐地郡守查明原因,方知是柳林鎮上一家酒坊的陳壇老酒剛開壇,其醇厚濃鬱的香氣隨風飄至鎮東南五裏外的亭子頭村,使蜂蝶聞之醉倒。裴公十分驚喜,即興吟詩一首:“送客亭子頭,蜂醉蝶不舞,三陽開國泰,美哉柳林酒”。鳳翔郡守遂贈美酒一壇予裴侍郎。回朝以後,裴侍郎將此酒獻於高宗皇帝,皇帝飲之大喜。自此,西鳳酒又被列為唐皇室禦酒。

  賜酒解毒

  春秋時期雍城(鳳翔)附近三百餘“野人”殺吃了秦穆公的幾匹良馬,被當地的官吏抓獲,押往都城以盜治罪,秦穆公製止並赦免了他們所犯之罪,且將軍中秦酒賜予“野人”飲用,以防“食馬肉不飲酒而傷身”。後來秦晉韓原大戰爆發,秦穆公被晉惠公率軍圍攻在龍門山下不得突圍,正在危機關頭,突然有一隊“野人”殺入重圍,一陣大殺大砍,晉軍大敗,晉惠公被擒。這正是三百餘“野人”拚殺以報穆公昔日“盜馬不罪,更慮傷身,反賜美酒”之恩。

  蘇軾詠酒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任職鳳翔簽書判官時,在今鳳翔東湖喜雨亭落成之日邀朋歡盞,“舉酒於亭上”,暢飲柳林美酒,酒後留下了驚世名篇《喜雨亭記》,並用”花開酒美曷不醉,來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盛讚柳林酒,如今在鳳翔東湖尚有墨跡遺存。他還學會了釀造柳林酒的技藝,“近日秋雨足,公餘試新箏”。在糧食豐收的秋天,用新漉酒器釀酒品嚐。之後,他上書朝廷,提出了一整套振興鳳翔酒業的措施,獲準實施後,使柳林酒和整個鳳翔酒業得以蓬勃發展,鳳翔又成為全國聞名的酒鄉。

  周雍酒鄉

  ?西鳳酒西鳳酒原產於SX省鳳翔、寶雞、岐山、眉(阝)縣一帶,唯以鳳翔城西柳林鎮所生產的酒為最佳,聲譽最高。這裏地域遼闊,土肥物阜,水質甘美,頗具得天獨厚的興農釀酒之地利,是中國著名的酒鄉。鳳翔位於關中盆地和渭北黃土台塬西部。BJ市東北。北部為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南部為黃土台塬,西北高、東南低。屬半濕潤、半幹旱暖溫帶季風氣候。境內有雍水河、橫水河等25條河流,均屬渭河水係。

  鳳翔古稱雍,為周秦發祥之地,有曆代酒鄉之稱。這裏文化積澱十分豐厚。仰韶文化遺址有二十餘處,龍山文化遺址更多,秦公大墓轟動世界,雍城遺址和蘇東坡任職時興建的東湖園林等名勝古跡馳名全國。西周時期已有釀酒,境內出土的大量西周青銅器中有各種酒器,充分說明當時盛行釀酒、貯酒、飲酒等活動。

  《酒譜》記有:“秦穆公伐晉及河,將勞師,而醑惟一鍾。蹇叔勸之曰:‘雖一米投之於河而釀也’,於是乃投之於河,三軍皆醉。”這就是淬在雍州“秦穆公投酒於河”的典故。又據《史記》載:秦穆公“亡善馬,歧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餘人,吏逐得,欲法之。穆公曰:‘乃皆賜酒而赦之。’三百人者聞秦擊晉,皆求從,從而見穆公窘,亦皆推鋒爭死,以報食馬之德。”由以上史實可見,當時雍州已釀有“醪”和“酒”。唐代肅宗至德二年(757),將雍州改稱“鳳翔”,取意周文王時“鳳凰集於歧山,飛鳴過雍”的典故。

  自唐代以來,鳳翔就素稱“西府鳳翔”。儀鳳年間,吏部侍郎裴行儉送波斯王子回國途經鳳翔柳林鎮,飲酒後即興賦詩曰:“送客亭子頭,蜂醉蝶不舞。三陽開國泰,美哉柳林酒。”據張能臣《酒名記》載,宋代“鳳翔橐泉”酒已稱著。宋嘉祐七年,蘇軾任鳳翔府判官時作有讚柳林酒的詩文:“花開美酒唱不醉,來看南山冷翠微。”明代也有文人讚譽柳林酒的詩文,蘇浚《東湖》詩中有“黃花香泛珍珠酒,華發榮分汗漫遊”。清代以“鳳酒”著稱,而且在“八百裏秦川”的寶雞、歧山、郿縣及FX縣等釀製之燒酒均稱“鳳酒”。1929年編的《工商部中華國貨展覽會實錄》載:“FX縣興盛德之鳳翔燒酒”獲二等獎。

  1934年編的《第三屆鐵展隴海館專刊》雲:“陝省則以鳳翔、歧山、寶雞等縣所產鳳酒最優質,味醇馥,與山西汾酒不相上下。往歲產最甚豐,鳳翔、寶雞年各出數百萬斤。”但到1949年時,柳林鎮僅有七家小酒坊。1956年在FX縣新民酒廠的柳林鎮兩個生產小組基礎上建成西鳳酒廠,翌年按傳統工藝繼續投產此酒。

  這裏自古以來盛產美酒,唯以柳林鎮所釀造的酒為上乘。如今,民間仍流傳著“東湖柳,西鳳酒”的佳話,唐貞觀年間,西鳳酒就有“開壇香十裏,隔壁醉三家”的榮譽。到明代,鳳翔境內“燒坊遍地,滿城飄香”,釀酒業大振,地境路人常“知味停車,聞香下馬”以品嚐西鳳酒為樂事。

  曆史淵源

  西鳳酒是中國最古老的曆史名酒之一。鳳翔古稱雍州,地處古周原,是中華民族先祖的定居地區。這裏又是上古農業大師後稷教民稼牆的地方,曆來頗具興農釀酒之地利,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中心地區。

  ?西鳳酒窖西鳳酒始於殷商,盛於唐宋,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曆史,遠在唐代就已列為珍品,是中國四大名酒之一。鳳翔是民間傳說中產鳳凰的地方,有鳳鳴岐山、吹簫引鳳等故事。

  唐代,鳳翔是西府台的所在地,人稱西府鳳翔。唐儀鳳年間的一個陽春三月,吏部侍郎裴行儉護送波斯王子回國途中,行至FX縣城以西的亭子頭村村附近,發現柳林鎮窖藏陳酒香氣將五裏地外亭子頭的蜜蜂蝴蝶醉倒奇景,即興吟詩讚歎曰:“送客亭子頭,蜂醉蝶不舞,三陽開國泰,美哉柳林酒”。此後,柳林酒以“甘泉佳釀、清冽醇馥”的盛名被列為朝廷貢品。史載此酒在唐代即以“醇香典雅、甘潤挺爽、諸味協調、尾淨悠長”列為珍品。

  宋代,蘇軾任職鳳翔時,酷愛此酒,曾用“花開酒美曷不醉,來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來盛讚西鳳美酒。

  到了近代,柳林酒改為西鳳酒。在手工業作坊的生產條件下,西鳳酒產量很有限。

  1952年,西鳳酒在全國第一屆評酒大會中評選的榮獲中國四大名酒殊榮,是獨一無二的鳳香型白酒。

  1956年,國家投資在柳林鎮建起了“SX省西鳳酒廠”,從此,西鳳酒迅速發展,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量日趨增長,品質風格更加醇馥突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