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福壽全菜,十裏壇香
作者:俞肆唐      更新:2020-08-14 22:10      字數:5906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閩菜係。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板鄭春發研製出來的。佛跳牆富含營養,可促進發育,美容,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乃進補佳品。製作這道美食,工序十分繁瑣。佛跳牆的原料有十幾種之多,鮑魚、海參、魚唇、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要充分體現每一種食材的口味和特點需要先將這十幾種食材分別獨立製作成一道菜,再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紹興酒,文火煨製十幾個小時以上,這種味道才能真正達到醇厚的特點。[1]1965年和1980年分別在廣州南園和香港,以烹製佛跳牆為主的福州菜引起轟動,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牆熱。各地華僑開設的餐館,多用自稱正宗的佛跳牆菜,招徠顧客。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在HEN省正式發布,“佛跳牆“被評為“中國菜”福建十大經典名菜。[2]

  中文名稱佛跳牆

  口味葷香可口、不油不膩

  主要食材海參、鮑魚、魚翅、魚唇、幹貝、蟶子

  別名滿壇香

  分類閩菜

  功效補虛養生調理營養不良

  創始人鄭春發

  菜品曆史

  “佛跳牆”名的由來,在福州民間有三種傳說:

  說法一

  ?佛跳牆佛跳牆原名“福壽全”,光緒二十五年,福州官錢局一官員宴請福建布政使周蓮,他為巴結周蓮,令內眷親自主廚,用紹興酒壇裝雞、鴨、羊肉、豬肚、鴿蛋及海產品等20多種原、輔料,煨製而成,取名福壽全。周蓮嚐後,讚不絕口。問及菜名,該官員說該菜取“吉祥如意、福壽雙全”之意,名“福壽全”。

  後來,衙廚鄭春發學成烹製此菜方法後加以改進,口味勝於先者。到鄭春發開設“聚春園”菜館時,即以此菜轟動榕城。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來嚐此菜,當福壽全上席啟壇時,葷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觸發詩興,當即漫聲吟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同時,在福州話中,“福壽全”與“佛跳牆”發音亦雷同。從此,引用詩句之意:“佛跳牆”便成了此菜的正名,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

  說法二

  ?蔡田福佛跳牆福建風俗,新媳婦出嫁後的第三天,要親自下廚露一手茶飯手藝,侍奉公婆,博取賞識。傳說一位富家女,嬌生慣養,不習廚事,出嫁前夕愁苦不已。她母親便把家裏的山珍海味都拿出來做成各式菜肴,一一用荷葉包好,告訴她如何烹煮。誰知這位小姐竟把燒製方法忘光,情急之間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腦兒倒進一個紹酒壇子裏,蓋上荷葉,撂在灶頭。第二天濃香飄出,合家連讚好菜,這就是“十八個菜一鍋煮”的“佛跳牆”的來頭了。

  說法三

  一群乞丐每天提著陶缽瓦罐四處討飯,把討來的各種殘羹剩菜倒在一起燒煮,熱氣騰騰,香味四溢。和尚聞了,禁不住香味引誘,跳牆而出,大快朵頤。有詩為證:“醞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其他說法

  據說,唐朝的高僧玄荃,在往福建少林寺途中,傳經路過“閩都”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牆貴官家以“滿壇香”宴奉賓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頓棄佛門多年修行,跳牆而入一享“滿壇香”。“佛跳牆”即因此而得名。

  所需食材

  傳統做法所需食材

  5張

  佛跳牆

  佛跳牆菜的原料有幾十種之多:海參、鮑魚、魚翅、幹貝、魚唇、鱉裙、鹿筋、鴿蛋、鴨珍、魚肚、花膠、瑤柱、鴿子、排骨、蟶子、火腿、豬肚、羊肘、蹄尖、蹄筋、家養老母雞雞脯、家養黃嘴鴨鴨脯、雞肫、鴨肫、冬菇、冬筍等等。具體如下:

  主料

  水發魚翅500克、淨鴨肫6個、水發刺參250克、鴿蛋12個、淨肥母雞1隻、水發花冬菇200克、水發豬蹄筋250克、豬肥膘肉95克、大個豬肚1個、羊肘500克、淨火腿腱肉150克

  調料

  薑片75克、蔥段95克、桂皮10克、炊發幹貝125克、紹酒2500克、淨冬筍500克、味精10克、水發魚唇250克、冰糖75克、魴肚125克、上等醬油75克、金錢鮑1000克、豬骨湯1000克、豬蹄尖1000克、熟豬油1000克、淨鴨1隻。

  家常做法所需食材

  主料

  水發鰩魚翅、小鮑魚、幹瑤柱、水發廣肚、大蝦肉、鵪鶉蛋。

  調料

  鮮冬筍片、水發香菇、熟雞肉、老薑兩片、紹興花雕酒、上湯、鹽、白胡椒粉。

  其他做法所需食材

  主料

  五頭鮑1個、煮好剝去殼的鴿蛋1個、花菇1個、中型幹貝3-4粒、火腿1塊約15克、海參2個

  輔料

  花膠2條、濃湯適量、雞粉適量、雞汁適量、薑汁適量、紹酒適量、胡椒粉適量

  製作方法

  先把18種原料分別采用煎、炒、烹、炸多種方法,炮製成具有煎、炒、烹、炸特色的各種口味,然後一層一層地碼放在一隻大紹興酒壇子裏,注入適量的上湯和紹興酒,使湯、酒、菜充分融合,再把壇口用荷葉密封起來蓋嚴,放在火上加熱。用火也十分講究,需選用木質實沉又不冒煙的白炭,先在武火上燒沸,後在文火上慢慢煨燉五六個小時,這才大功告成。

  傳統製作方法

  ?佛跳牆1.將水發魚翅去沙,剔整排在竹箅(音bi一種竹製蒸用工具,或圓或方)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30克、薑片15克、紹酒100克煮10分鍾,支其腥味取出,揀去蔥、薑,汁不用,將箅拿出放進碗裏,魚翅上擺放豬肥膘肉,加紹酒50克,上籠屜用旺火蒸2小時取出,揀去肥膘肉,潷(音bi過濾的意思)去蒸汁。

  2.魚唇切成長2厘米、寬4.5厘米的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30克、紹酒100克、薑片15克煮10分鍾去腥撈出,揀去蔥、薑。

  3.金錢鮑放進籠屜,用旺火蒸取爛取出,洗淨後每個片成兩片,剞上十字花刀,盛入小盆,加骨湯250克、紹酒15克,放進籠屜旺火蒸30分鍾取出,潷去蒸汁。鴿蛋煮熟,去殼。

  4.雞、鴨分別剁去頭、頸、腳。豬蹄尖剔殼,拔淨毛,洗淨。羊肘刮洗幹淨。以上四料各切12塊,與淨鴨肫一並下沸水鍋氽一下,去掉血水撈起。豬肚裏外翻洗幹淨,用沸水氽兩次,去掉濁味後,切成12塊,下鍋中,加同有湯250克燒沸,加紹酒85克氽一下撈起,湯汁不用。

  5.將水發刺參洗淨,每隻切為兩片。水發豬蹄筋洗淨,切成2寸長的段。淨火腿腱肉加清水150克,上籠屜用旺火蒸30分鍾取出,潷去蒸汁,切成厚約1厘米的片。冬筍放沸水鍋中氽熟撈出,每條直切成四塊,用力輕輕拍扁。鍋置旺火上,熟豬油放鍋中燒至七成熱時,將鴿蛋、冬筍塊下鍋炸約2分鍾撈起。隨後,將魚高魚肚下鍋,炸至手可折斷時,倒進漏勺瀝去油,然後放入清水中浸透取出,切成長4.5厘米、寬2.5厘米的塊。

  6.鍋中留餘油50克,用旺火燒至七成熱時,將蔥段35克、薑片45克下鍋炒出香味後,放入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炒幾下,加入醬油75克、味精10克、冰糖75克、紹酒2150克、骨湯500克、桂皮,加蓋煮20分鍾後,揀去蔥、薑、桂皮,起鍋撈出各料盛於盆,湯汁待用。

  7.取一個紹興酒壇洗淨,加入清水500克,放在微火上燒熱,倒淨壇中水,壇底放一個小竹箅,先將煮過的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及花冬菇、冬筍塊放入,再把魚翅、火腿片、幹貝、鮑魚片用紗布包成長方形,擺在雞、鴨等料上,然後倒入煮雞、鴨等料的湯汁,用荷葉在壇口上封蓋著,並倒扣壓上一隻小碗。裝好後,將酒壇置於木炭爐上,用小火煨2小時後啟蓋,速將刺參、蹄筋、魚唇、魚高肚放入壇內,即刻封好壇口,再煨一小時取出,上菜時,將壇口菜胡倒在大盆內,紗布包打開,鴿蛋放在最上麵。同時,跟上蓑衣蘿卜一碟、火腿拌豆芽一碟、冬菇炒豆苗一碟、油辣芥一碟以及銀絲卷、芝麻燒餅佐食。

  家常製做方法

  ?1.先把薑片鋪在罐底。

  2.然後鋪上冬筍片。

  3.依次鋪上香菇。

  4.再放入熟雞肉。

  5.同時放入蝦肉。

  6.放入瑤柱。

  7.再放入鵪鶉蛋。

  8.然後放入廣肚。

  9.鋪上魚翅,並把魚翅鋪平。

  10.最上麵放上一隻小鮑魚。

  11.把一半花雕酒舀入罐內。

  12.炒勺上火注入上湯。

  13.倒入另一半花雕酒煮開。

  14.用少許鹽調味。

  15.再撒入少許胡椒粉。

  16.把湯舀入罐內。

  17.蓋好罐的蓋子。

  18.用保鮮膜把罐子包上。

  19.要把罐子密封的嚴謹一些。

  20.把密封好的罐子放入籠中。

  21.蓋好鍋蓋,用中火蒸兩小時。

  22.蒸好後取出,用剪刀剪開保鮮膜。

  23.在罐子下墊上墊盤便可上桌食用。

  其他製作方法

  1.將所有主料分別用薑汁與紹酒焯一下水。

  2.將所有的主料放入燉盅內。(如果你用的是活鮑,先別放)

  3.濃湯用雞粉、胡椒粉、雞汁調味,倒入盅內。

  4.將盅密封好,上籠蒸2小時即可。(如果你用的是活鮑,在最後放入,放入後蓋好蓋再蒸最多10分鍾即可)

  菜品特色

  由於“佛跳牆”是把幾十種原料煨於一壇,既有共同的葷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吃起來軟嫩柔潤,濃鬱葷香,又葷而不膩;各料互為滲透,味中有味。同時營養價值極高,具有補氣養血、清肺潤腸、防治虛寒等功效。上席時如配以蓑衣蘿卜(白蘿卜切成的絲)一碟、油芥辣一碟、火腿拌豆芽心一碟、冬菇炒豆苗一碟,再用銀絲卷、芝麻燒餅佐食,更是妙不可言,其味無窮。

  說起佛跳牆這道菜,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並且做過各種想象,但是真正吃過佛跳牆的人卻很少,博學如梁實秋先生雅舍談佛跳牆,最後卻轉到了紅燒肉,何況平凡之人。

  佛跳牆之煨器,多年來一直選用紹興酒壇,壇中有紹興名酒與料調合。煨佛跳牆講究儲香保味,料裝壇後先用荷葉密封壇口,然後加蓋。煨佛跳牆之火種乃嚴格質純無煙的炭火,旺火燒沸後用微火煨五六個小時而成。如今有的酒店宣揚自己的菜品如何香氣撲鼻,與佛跳牆相比的確欠一點含蓄。真正的佛跳牆,在煨製過程中幾乎沒有香味冒出,反而在煨成開壇之時,隻需略略掀開荷葉,便有酒香撲鼻,直入心脾。盛出來湯濃色褐,卻厚而不膩。食時酒香與各種香氣混合,香飄四座,爛而不腐,口味無窮。

  營養價值

  原料價值

  魚翅:魚翅膠質豐富、清爽軟滑,是一種高蛋白、低糖、低脂肪的高級食品。魚翅含降血脂、抗動脈硬化及抗凝成份,對心血管係統疾患有防治功效;魚翅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有利於滋養、柔嫩皮膚黏膜,是很好的美容食品。魚翅味甘、鹹,性平,能滲濕行水,開胃進食,清痰消淤積,補五髒,長腰力,益虛癆。

  ?鮮活鮑魚鮑魚:鮑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有較多的鈣、鐵、碘和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具有滋陰、清熱、益精、明目的功能。野雞:野雞肉的鈣、磷、鐵含量較一般高很多,並且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對貧血患者、體質虛弱的人是很好的食療補品。野雞肉還有健脾養胃、增進食欲、止瀉的功效。中醫認為,野雞肉性溫平而味甘;有補中益氣,健脾止泄之功效;適宜於脾胃氣虛下痢,病後體弱、食欲不振、小便頻多之人食用。雞:雞肉肉質細嫩,滋味鮮美,並富有營養,有滋補養身的作用。雞肉中蛋白質的含量比例很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還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鮮活的野雞幹貝:幹貝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鈣、鉀、鐵、鎂、硒等營養元素,幹貝含豐富的穀氨酸鈉,味道極鮮,與新鮮扇貝相比,腥味大減。幹貝具有滋陰補腎、和胃調中功能,能治療頭暈目眩、咽幹口渴、虛癆咳血、脾胃虛弱等症,常食有助於降血壓、降膽固醇、補益健身;據記載,幹貝還具有抗癌、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等功效。

  火腿:火腿色澤鮮豔,紅白分明,瘦肉香鹹帶甜,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各種營養成分易被人體所吸收,具有養胃生津、益腎壯陽、固骨髓、健足力、愈創口等作用。

  竹筍:竹筍富含B族維生素及煙酸等招牌營養素,具有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纖維的特點,本身可吸附大量的油脂來增加味道。所以肥胖的人,如果經常吃竹筍,每頓飯進食的油脂就會被它所吸附,降低了胃腸黏膜對脂肪的吸收和積蓄,從而達到減肥目的,而且竹筍還含大量纖維素,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去積食、防便秘,而且也是肥胖者減肥佳品,並能減少與高脂有關的疾病。另由於竹筍富含煙酸、膳食纖維等,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消除積食、防止便秘,故有一定的預防消化道腫瘤的功效。

  燕窩:又名燕菜,是熱帶金絲燕在懸崖邊以體內消化的食物混合唾液膠結而成的窩,自古以來被視為上等珍品,其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很高,其功效為養陰潤燥,益氣補中,治虛損、癆疾、咳嗽、痰喘、咳血等更能令女士永葆青春,有防皺、養顏等療效。

  刺參:酸性多糖,是目前防止粥樣硬化,修複陳舊心肌梗塞最有效海參素能抑製癌細胞、抑製蛋白蛋核糖、核酸的形成,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癌作用。

  營養功效

  佛跳牆選用多種海味產品和少許肉類原料,盛入特製瓷壇內長煨時間製而成,葷香可口、不油不膩、補腎、補血、滋補強身,有很高的食療價值:

  1、促進發育

  2、增強免疫力、美容養顏、抑製血栓的形成、抑製癌細胞生長、降三高、防治男性前列腺疾病、增加造血功能、加速傷口愈合

  3、美容

  4、抗衰老促進生長改善冠心病

  5、降血壓

  6、降膽固醇軟化血管

  7、提高免疫力調經潤腸促進生長發育

  8、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9、延緩衰老

  10、防癌抗癌:

  11、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治療疾病

  健康提示

  ?佛跳牆原料1、泡發幹貝:將幹貝洗淨,裝入碗內,加少許高湯和蔥、薑,放入籠屜蒸爛即可。

  2、花冬菇:即可末春初所產的香菇,麵有菊花紋。

  3、魚肚要用油泡發,泡刺參時,刺參不能沾油。

  4、最後各種原料放入壇內,一定要上小火煨製,不可急躁,否則達不到效果。

  菜品榮譽

  1990年佛跳牆榮獲國家商業部優質產品最高獎—金鼎獎。

  2002年“佛跳牆”在第十二屆全國廚藝節中榮獲宴席最高獎——中華名宴。

  食譜相克

  ?佛跳牆原料鮑魚:鮑魚忌與雞肉、野豬肉、牛肝同食。野雞:野雞肉忌與鹿肉、蕎麥、蔥、核桃、木耳、豬肝、魚肉等一起食用。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竹筍:竹筍忌與羊肝同食。

  山藥:山藥惡甘遂、大戟,不可與堿性藥物同服。

  枸杞子:枸杞一般不宜和過多茶性溫熱的補品如桂圓、紅參、大棗等共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