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莫斯科
作者:俞肆唐      更新:2020-07-21 22:34      字數:2647
  莫斯科市內有11個自然森林區、98個公園、800多處街心花園。

  紅場、克裏姆林宮一帶為市中心。

  紅場上有列寧墓。

  莫斯科是俄羅斯一個很著名的旅遊城市,綠化麵積高,有“森林中的首都”美譽,市內的人文經典數目也非常眾多。

  克裏姆林宮是俄國曆代沙皇的宮殿,氣勢雄偉,舉世聞名。

  原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大會和原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都在克裏姆林宮舉行。

  克裏姆林宮城堡內有精美的教堂、宮殿、鍾塔、塔樓,建築氣勢雄偉,舉世聞名。

  在克裏姆林宮的中心教堂廣場,有巍峨壯觀的聖母升天大教堂,有凝重端裝的報喜教堂,有容納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曆代帝王墓地的天使大教堂。

  克裏姆林宮東側是國家儀典中心──紅場,紅場內有列寧墓,南端有波克羅夫斯基教堂(1554-1560)。

  園林路環以內主要為政府機構和商業區,大部分國家機關和主要飯店、商店、劇場、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以及原經互會總部均建在此。

  園林路環和環城鐵路之間多工廠、火車站和貨場。

  其他名勝有諾沃德維奇女隱修院教堂鍾樓、前蘇聯科學院主席團駐地、列寧中央體育館、烏克蘭飯店和國立莫斯科大學。

  環城鐵路以外是20世紀60、70年代發展起來的工廠和住宅區。

  雕塑是莫斯科市內別具風格的裝飾,市內多處屹立著用青銅或大理石雕塑的塑像和紀念碑。

  全市有11個自然森林區,近百座公園,占地約2000公頃,市區內有街心花園800多個。

  在莫斯科近郊有新聖母修道院、特羅伊察東正教大修道院、西蒙諾夫修道院等。

  城郊的新村銀鬆林、希姆基、奧斯坦基諾等地翠林茂盛,清幽宜人。

  到2007年3月1日時,莫斯科克裏姆林宮後麵的紅場5號樓。

  即俄羅斯國防部舊大樓群中已有5座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被拆除。

  據英國《衛報》報道,俄當局在午夜派人推倒了這些老房子,隨後軍方的卡車連夜運走了殘磚斷瓦。

  曆史建築被連夜拆除,這預示著國防部舊樓變身豪華酒店的項目在一片爭議和斥責聲中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2008年在這塊土地上建起一座住宿費每晚2000美元的豪華旅館和座售價2.5萬美元/平方米的公寓,工程總共耗資1.5億歐元。

  作為俄羅斯的代表性區域,紅場這個俄羅斯人心目中的“天安門廣場”,既是俄羅斯國家舉行各種大型慶典及閱兵活動的中心地點,也是莫斯科最著名的曆史景觀。

  步入紅場就仿佛走進了俄羅斯的精神家園。

  對於連夜拆除紅場上曆史建築的行為,當地憤慨的批評家指責,這隻是莫斯科一係列對曆史著名建築的破壞行為中的一件而已。

  曆史名勝變成“一片垃圾”。

  紅場總統後勤指導機構發言人赫連科夫接受了《莫斯科時報》采訪,該機構擁有紅場的建築物權。

  赫連科夫稱,這些建築物沒有“建築藝術價值”,已經是一片垃圾。

  赫連科夫補充,這些建築早就已經在被清除。

  他還強調政府當局的做法沒有違反條例。盡管紅場早在1990年就已被列為世界遺產,但赫連科夫指出,5號樓是否為法律保護建築並沒有明確規定。

  莫斯科國家建築博物館館長沙爾基亞桑說:“這是一場悲劇,說明我們國家的法律絲毫沒起作用。”

  沙爾基亞桑指責,莫斯科被一群野蠻、沒文化的人掌握,這些人認為找些新鮮的材料,造出來一個複製品,比一座古老的建築要好。

  沙爾基亞桑還透露,一年半以前他曾“設法”進入這些老建築的內部參觀。

  內部都是按照俄羅斯獨特的建築特色建造起來的,是非常雅致的俄式都鐸風格,有極高的保留價值。

  “貫穿整個蘇維埃曆史的建築活動無非是把古建築拆掉,再設法保護它們。”

  沙爾基亞桑說。

  這座建築四麵均有樓房,中間是一片寬敞的庭院。

  其中建築物正麵裝飾十分華麗,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保護對象。

  1891年,俄羅斯建築師羅曼·克萊因設計了紅場5號樓。

  1917年革命後,這裏成為軍事司令部,地下室成為紅軍的倉庫。

  蘇聯解體後,這裏成為俄國防部所在地。

  2005年,紅場5號樓被俄羅斯國際工業銀行買下,隨後聘請法國著名建築師讓·米歇爾·維爾莫特負責設計改造工程。

  忘記曆史還是延續傳統

  43歲的國際工業銀行董事會主席謝爾蓋·普加喬夫是這項改造計劃的積極推動者。

  國際工業銀行原本隻擁有建築物的部分產權,幾經周折後把屬於俄羅斯聯邦和莫斯科市政府的其餘建築物產權和使用權買下,才使得改造工程得以進行。

  維爾莫特會改造工程稱為“夢幻工程”。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坦率地說,這是我遇到的最佳機會,”維爾莫特說。

  維爾莫特表示,紅場不僅是俄羅斯的標誌,並且有著悠久曆史。

  “我們的挑戰是在保留這個地方曆史的同時引進現代元素,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他說。

  2006年11月,設計方案公布。由於正麵建築和外部結構不能動。

  建築內部則被改造成一組總麵積3.36萬平方米的建築群。

  其中包括一座有118個房間的高檔酒店、4座餐館、酒吧、健身和水療中心、會議中心和一家拍賣場所。

  根據莫斯科市政府的規定,從紅場上眺望,不能見到這座公寓樓,所以設計過程也很費周折。

  酒店與公寓預計在2008年完工。

  這座建築距離克裏姆林宮和聖瓦西裏教堂僅一箭之隔。

  開發商以精巧美觀的公寓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作為賣點打出廣告。

  這吸引了很多俄羅斯投資商的目光,成為競相追捧的目標,但卻讓輿論和俄羅斯民眾對紅場出現的商業味道感到不滿。

  俄羅斯民眾普遍認為,紅場是俄羅斯的象征之一,商業化色彩濃厚的改造計劃會嚴重損害紅場的曆史和整體結構。

  一些曆史學家和建築師也紛紛要求政府改造叫停。

  與新酒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附近的俄羅斯飯店的強製性拆除。

  俄羅斯飯店本是赫魯曉夫當政時期親自拍板的樣板工程,緊鄰紅場和克裏姆林宮,始建於1967年,共21層高,曾是歐洲最大的飯店。

  但在2005年的一係列城市規劃改造中,莫斯科市政府認為這座現代風格的建築和近在咫尺的紅牆金頂的克裏姆林宮反差太大、太不協調,決心把它拆除。

  2006年1月1日,俄羅斯飯店正式關閉。

  輿論卻認為,俄羅斯飯店也是這個城市曆史的一部分,不應該會它掃進曆史的垃圾堆。

  莫斯科正在經曆著大規模的城市巨變。

  政府計劃到2015年建成60個綜合小區,由200座30層以上的高樓組成;飯店、旅館增加到420個,到2010年時飯店會同時接待20萬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