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二章 交心
作者:廿九去武當      更新:2020-07-02 13:23      字數:2629
  劉辯與曹節與殿堂之上的一番博弈甫一上來便蓄了千鈞之勢,到得後來,曹節發了重誓表明心意,劉辯亦開門見山,吐露了心聲,其中氣氛急速緩和,自不必說。

  “曹公,誅殺王甫一事,你可有相助?”劉辯方自坐定,便直截問道。

  曹節瞥了一眼那柄所謂的陽球之刃,陷入了沉思,良久後言道:“不錯。”

  劉辯聽聞這個答案,心中猜想到底坐實了幾分,笑道:“這王甫與曹公也算是老同誌了吧?”

  曹節不禁點頭:“從先帝算起,二十多年了。便是從陛下即位時起,亦有十餘年了。”

  “既是這般交情的老友,曹公竟也下得了手?”

  曹節搖頭苦笑:“在這宮中,又談得上什麽交情呢,我老了,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劉辯顯得很感興趣,問道:“依曹公所言,誅殺王甫之人卻不是你?”

  曹節也笑了:“小殿下糊塗了,誅殺王甫之人分明是陽司隸,如今怕是整個洛陽城都知道陽司隸的大名了。”

  “不對,不對。”劉辯連連搖頭:“殺死王甫的人當然是陽球,但是行殺伐之意的人卻不是他。”複又指了指那柄長刀,說到:“陽球便如這把環首刀,執刀之人卻是另有其人,曹公如何不知我的意思呢?”

  曹節繼續笑道:“小殿下真是極其聰慧的,老臣世受皇恩,已曆三世,未嚐見過如殿下這般通透聰慧的皇子。便是從古至今也不見得能有誰比殿下智慧。”

  “你莫要與我拍馬屁。”劉辯不耐道。

  “何為拍馬屁?”曹節茫然不解。

  劉辯愈發不耐:“就是如曹公這般違心誇讚。且就事論事,何人欲殺王甫。”

  曹節笑到:“殿下想來已是知曉,又何必老臣直言呢。”

  “到底是心中難安。”劉辯歎了一口氣道:“王甫如此受寵,說殺便殺了,曹公,這殿中便就你我二人。我父皇何其人,你能與我說嘛?”

  曹節惶恐之餘,就勢拜倒:“殿下切莫妄言,老臣自不敢非議陛下。”

  劉辯見其人如此形狀,到底還是泄了氣:“罷了罷了。”

  “老臣謝殿下體恤。”

  王甫之死,饒是個稍有見識的人稍加思索便知道乃是當今皇帝一力促成,帝王之術的可怕便在此處了,日間還能與你嬉皮笑臉,賞金封爵,晚上就可讓你身死魂滅,家破人亡,可憐王甫到死都還以為,隻要熬到了白天

  ,就會有人救他。也可歎陽球至今都認為,若是錯過了那天黎明,皇帝便再不會與他機會。

  劉辯突然就明白了為何曆史上陽球誅殺了王甫,立了大功之後便被劉宏迅速罷免,之後又因其不知適可而止遭到曹節誅殺。宦官集團和士人集團從來都沒有主動層麵上的平衡,而維持這兩個集團平衡,也是這座天平的最大砝碼正是當今皇帝劉宏。這便是製衡之術。

  劉辯終於對他這個現世皇帝老爹,產生了一絲畏懼,這種畏懼透徹骨髓,他也終於明白為何劉宏在位期間,董卓不敢反,袁紹不敢割據了。

  劉辯到底還是從曹節這邊驗證了他的最大猜想,那麽接下來的對話,無非是校驗那晚的一些細節謀劃,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複盤。劉辯需要這樣的複盤,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對於曆史事件進行籌謀,他需要知道自己的紕漏,也需要知道對手的能力。

  “曹公,你府上家人散去何處?”

  “東郊莊園,我弟破石置辦的產業。”到了這個環節,曹節再無遮掩。

  “府門為何不關?”

  “自是要示於陽司隸,好叫其合兵王府。”

  劉辯點了點頭:“近城樹林的樹木自然也是曹公命人砍伐的了?”

  “然也。”曹節如實答道。

  劉辯笑道:“自然也是要用這些木材相助陽球?”

  “是,亦不是。”

  “哦?”劉辯微微蹙眉。

  “陽司隸其人,酷吏成名,若是老臣及家人不及散去,恐其圍府強攻,是時,少些攻門木料,自是好事。”曹節緩緩說道:“至於若是老臣家人散去,陽司隸也定會親自搜查,介時這些木料,自當為其所用,攻克王府。”

  “隻是不曾想到陽球並未來曹公府上,便是其從事朱琳,見到史常侍後,也未入府搜查?”劉辯依言問到。

  曹節不由笑道:“隻此一點,老臣便稱不得神機妙算了。”

  “曹公過謙了。”劉辯擺手說倒:“還有一事,若是曹公未及出府,陽球全力合圍,憑其堅韌不拔,神勇無敵,若是攻入府去,曹公又當如何?”

  “若是如此,從事朱琳當殺之。”曹節淡淡說道。

  劉辯萬萬沒有想到曹節竟還有那麽一著,心中一驚,道:“擅殺司隸校尉,曹公怕是也討不著好吧?”

  曹節笑道:“臣自會遣人誘殺王甫,介時自有王甫拒捕,擅殺陽司隸一說,至於從事和徒隸的話,饒是殿下

  ,是會選擇信誰呢?”

  “可是史常侍與我舅舅家仆俱在,自會佐證一二。”劉辯當即反駁。

  “陽司隸強攻王府不下,史常侍又是做了如何安排?”曹節反問道。

  劉辯並不答話,卻聽曹節繼續道:“老臣所料不錯,殿下定是有言與史常侍,若是陽司隸攻門受阻,當出西門近城樹林砍伐樹木,以作攻門之用。”

  劉辯依舊不答。曹節笑道:“既如此,朱琳擅殺陽司隸,又從何說起呢?”

  劉辯總算是理順了來龍去脈,雖說終是棋差一招,倒也不以為意:“曹公事先可知我亦相助陽球誅殺王甫。”

  “自然知曉。”

  “如此,曹公相助陽球,其中自當有一份心意是因為我?”劉辯緩緩問道。

  曹節沉思片刻,坦然交代:“起初未曾有此念想,後知殿下心意,自然順水推舟,權且算是有那麽一份心意吧。”

  “至於進史子眇常侍,進我為太子,依曹公之言,也皆出於好意?”劉辯繼續問道。

  曹節神色尷尬,拜而言道:“老臣慚愧,不想殿下與史常侍如此情深義重,老臣一意為之,倒顯得畫蛇添足,徒惹殿下不悅了。”

  “史子眇一事,終是如曹公所言,終是曹公一片好意,我雖因此氣憤,但卻無法記恨與你,隻是進我太子一事,曹公三世老臣,究竟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

  “正如殿下所言,老臣曆經三世,自知立儲之事非一日之功,然若順其自然,恐有變數,至不可為,是故稍見時機,自當把握。”

  劉辯長歎一聲,繼而言道:“我已知曉,曹公,你且去吧。”

  曹節長拜起身,退得三步,轉身離去。行至門前,竟忽然轉身,卻聽劉辯亦高升呼喚道:“曹公!”

  曹節就勢一拜。

  “曹公為何選我?”劉辯問道。

  曹節沉思良久,再拜道:“老臣直言,選擇殿下,實在是因為老臣沒得選。”

  劉辯聽聞,頻頻點頭,說實話,曹節的這個回答,讓他很踏實,當然也很滿意。

  “殿下,老臣也有一問。”劉辯正自恍惚,卻聽曹節問道。

  劉辯揚了揚手,示意其繼續說。

  “殿下殿前遞刀於老臣,當真不懼嗎?”

  劉辯亦沉思良久,終是爽朗笑道:“小子直言,懼亦為之,我也沒得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