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我們一起種土豆吧
作者:打了個哈欠      更新:2020-07-04 09:32      字數:2158
  史明將在場的人都打量一圈,嚴肅的問道:“大夥兒信不信我?”

  “自大人上任以來,無論為人還是做事,所有的一切都能讓我老陳信服,所以有什麽事盡管吩咐。”陳峰第一個拍胸脯回應。

  “對啊,大人有話大可直說。”人群也陸陸續續的表示。

  史明從車裏拿出還沾有黃泥的土豆,展示道:“清明已經過去,現在快是農忙春種的時候,我希望從這一茬播種開始,大家把種稻米的田地留出一些,種這個東西。”

  除了陳峰有事先聽過史明的打算外,其他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是麵麵相覷,不解道:“大人這是何意?就算這東西也能填飽肚子,可論味道論收成根本不能跟稻米相比。”

  “味道平平無奇還得另說,能不能種活都不一定,後邊清河縣就打算種過這些新鮮東西,落地數月愣是有一大半不冒苗頭。”

  史明解釋道:“西北出現大旱,所有的糧食收成都不比往年,而且旱情已經在各地屢屢出現,土豆相比其他作物比較耐旱,種法我會教你們,而味道不好隻是你們做法不對。

  當然,我並不強求大家一定要按照我的話去做,但如果相信我的話,我希望大家把車裏的土豆領回去,種多少就領多少。”

  盡管在場大多數人的表情都在表示:知縣瘋了,但他們眼裏的瘋子仍在唾沫橫飛的介紹土豆的種植方式。

  大旱將至,糧食欠收,這已經是史明現在唯一能想到的解決方式,雖然有些地方已經有不如以前雨水充沛的跡象,但現在告訴別人再過幾年的災情會更嚴重而且持續近十年,估計會被人當成傻子,畢竟這次大旱的嚴重地步根本沒人能想到。

  史明沒法像個無事人般等待那一天的來臨,他深知這次災情的恐怖,海河斷流,風霾不息,不但有持續性的沙塵暴,隨著旱災一並出現的還有蝗災、疫災,比如甘肅省,最嚴重時的死亡人數就有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

  如今是崇禎四年,災情真正影響至全國各地是在崇禎十年前後,現在看來雖然有些杞人憂天,但在旱災來臨前,史明打算讓安門縣所有人都能慢慢接受新作物的出現並且明白它的優勢,畢竟讓人改變固有想法是一件很難的事,隻有細水長流的潛移默化,或者隻有吃過虧才會懂得變通。

  想得再長遠一點,如果土豆的種植得以推廣,獲得收益的不僅僅為了安門縣,還能幫助到更多地方的人。

  一整車的土豆到最後隻被領走一半,即便是不收錢,大多數人還是對這種新鮮玩意嗤之以鼻,吃過的人把土豆形容成“堪比豬食”,因此很多沒吃過的也不願嚐試。

  方大春追上陳峰的步伐,低聲問道:“你覺得大人瘋沒瘋?”

  “大人滿麵紅光,哪裏有瘋的跡象,隻是在這件事上我也不明大人究竟何意。”陳峰答道。

  “那你還拿這麽多。”方大春指著陳峰手裏的籃子,裏邊裝著滿滿的土豆。

  陳峰歎了口氣道:“你沒見大人很期待我們聽他話去種土豆嗎?我不想讓他寒心。”

  “你真要種?這東西能吃嗎?簡直難以下咽!”

  “吃幾頓又不會死人。”

  ……

  見人群已經逐漸散去,肯接受建議的卻沒有幾個,史明隻能安慰自己道:“慢慢來,會好的。”

  但也有覺得不好的人,當祝善文看見史明把半車土豆拉回府上時,又開始老氣橫秋的說教。

  別人不相信就算了,自家人也要質疑自己,史明也惱火的說道:“您老留些力氣,後麵還會有兩車土豆送過來。”

  “造孽啊,狗都不吃的東西你居然買這麽多,你們說他是不是瘋了?”祝善文深知人多勢眾的道理,教唆著別人向史明問罪。

  廚娘和小香不敢說自家老爺,隻好拉著祝善文回房間安慰說別氣壞身子,宋琦眨著大眼睛,竟有些幸災樂禍。

  史明瞪了宋琦一眼道:“怎麽?連你這個毛頭小子也想教訓我?”

  “哪敢哪敢。”宋琦拿起兩個土豆把玩,好奇的問道:“我也想知道你為什麽要買這麽多,我吃過,難吃得很。”

  “那你們都別吃,老子自己做自己吃。”史明甩袖走回自己房間。

  等史明好不容易發泄完火氣,衙門又傳來一個消息:京城使者到訪。

  安門縣即便再窮鄉僻壤,卻也沒到連京城使者代表什麽都不知道的地步,京城使者代表朝廷,除了整個安門縣衙的帶職人員都要恭候,就連縣府雜役都必須在場旁聽,如果不是叫人驅趕,縣衙外麵估計也要被百姓圍得水泄不通。

  如今小小的縣衙人頭攢動,坐在正首的是京城使者,是個魁梧壯碩的糙漢子,看著三四十歲,留著一小撮山羊胡,冷冽的雙眸顯得不怒自威。在他身後是兩個副官,隨從的護衛隊比安門縣衙所有人加起來都多。

  史明上前作揖道:“安門縣知縣史明見過上官。”

  盧象升簡單的回了一禮就拿出一份奏折問道:“這份奏折可以知縣所書?”

  見史明竟是一臉茫然,盧象升語氣冰冷的說道:“還真是貴人多忘事,幾個月前這份奏章傳到戶部,裏邊提到安門縣地廣人多而衙門人手不足以維持日常之需,需要要撥餉擴充,落款人史明,這不是你寫的?”

  聽到這些史明才想起自己剛到安門縣上任時確實有上書至戶部,還擔心以知縣名義得不到重視特地用了當朝狀元的身份,幾個月沒有回信還以為已經石沉大海,沒想到竟然這時候才來。

  “回稟大人,確為下官所寫。”史明有些忐忑,給不給銀子直接傳書不就好了嗎?居然會有這麽大陣仗。

  “本來這份差使輪不到我來,不過我也想看一看別人口中的窮縣能破落成什麽樣,一路過來倒也沒流言裏的那麽誇張,雖不富庶,至少沒見到有人瘦骨嶙峋,反而好山好水一片景致。”盧象升審視般看著史明。

  “難道縣民不窮窮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