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分家風波
作者:踏古尋跡      更新:2020-12-25 14:38      字數:2807
  此後五日,燕明每日皆在雞鳴之前,便起床苦練解牛刀法。

  腹中饑餓之時,便煮了牛肉,熬了牛骨湯,以食物進補。

  五天之後,那牛肉牛骨,便已耗去大半。

  “五日肉食進補,這具身軀倒是硬朗了許多,那七七四十九式解牛刀法,也終於可以一口氣使完了。來到這個世界後,總算有了稍微的自保之力,可還是遠遠不夠啊!”燕明自言自語道。

  燕明又暗歎一聲:“窮文富武,牛肉就快要耗盡,還得另尋肉食。”

  修練武道有成者,無一不是耗費甚巨。此方世界,以原主的記憶來看,無論是文明的進程,還是裝束習俗,大致和燕明第一世的古代有些類似。

  俗話說,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當然,這個世界的人,最高的理想還是學文,考取功名,踏入廟堂,言出法隨,隻手遮天。

  學文,其實用不了多少錢,一個家境稍好的家庭,便可負擔。即便是小農家庭,養一個學子,也可苦撐下去。在燕明第一世的古代,很多居於廟堂的大官,便是出自寒門農家,通過學文,拾階而上。

  至於練武,則非是小農之家可以支撐。首先,練武需要花費的資源龐大,不光是大量的訓練帶來的大量食物消耗,還要為此打造對應的武器,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錢銀。其次,武無第二,武人之間爭鬥頻繁,受傷是家常便飯,那麽藥錢,也是一項很大的輸出。

  在一個很多人還吃不飽的年代,這樣的花銷,絕非小農之家可以承受。

  “原主年幼,從他的記憶之中,並未聽說此世界有什麽修士妖怪的存在,倒是有些武道高手的傳聞,說什麽上天入地,拳鎮山河……”燕明心道。

  就在這一天,村中老農苟老五來到小木屋,說是村長請燕明到村中議事堂議事。在原主王小天的記憶之中,這苟老五是村長的遠親,平時多聽村長號令,倘若村議事堂議完事後,一般都是由他去代為傳話。

  燕明背負著雙手,問他何事,從苟老五的言語之中,燕明知道了原主的二叔,讓村中老人做個見證,分割家產。

  村子很小,離城又遠,村子裏有村子的規矩,他同王二叔分家的事,按照慣例理應要到村中議事堂裏,要當著村長及村中老人的麵,將原主父親的遺產,分割清楚。

  “三間石屋嗎?要與不要,其實又有何妨?隻是……嗬嗬……”燕明想了想後,就進了小屋將砍柴刀別在腰間,然後隨著苟老五到了議事堂。

  “小娃娃,你可不要惹事。”苟老五看了看燕明腰間的砍柴刀後,說道。

  “我不要惹事?你這個話就有點……嗬嗬……”燕明苦笑道。

  議事堂中,正對大門的主位,坐著的長者正是村長,他年紀不小,頭發胡須皆白。

  村長旁邊站立的是他虎背熊腰的小兒子王海川,這王海川自幼習武,長得虎背熊腰,力大如牛,聽說他還曾在縣城裏拜了一位幫派長老為師,雖說隻是掛名弟子,但練就了一雙鐵拳,對付村裏的七八個農夫,卻不在話下。有這個小兒子常伴身側,村長所講的話,在村中也愈加有分量。

  村長下麵的那幾個座位,坐的是輩分較高的長者,有些還是王二叔和原主王小天的近親。

  原主的二叔、二嬸,早已站在議事堂正中,看見燕明來到,二叔用有些得意的眼神望著對方,二嬸則是裝作很可憐的樣子,仿佛她一直受到了王破天的欺負。

  燕明不理會叔嬸,上前向眾位長者彎腰行了一禮,以示尊敬。在村長的主持下,王二叔夫婦將死去大哥的物品分給了王破天,有筷子、瓷碗、衣櫃等雜物。

  足足分了大半個時辰,村長方才停下,用渾濁的雙眼環顧左右,說道:“分家就此完結了,你們兩人可有什麽不服?”

  王二叔夫婦都點頭說道:“甚好,沒有什麽不服。”

  燕明的眼中,卻露出了玩味的笑容,問道:“敢問村長及諸位長者,據我所知,我父親當初留給我的財物之中,除了這些雜物外,還有八兩銀子和三間房屋!不知又如何分配?”

  村長卻佯裝不知,反問道:“什麽房屋?什麽銀子?”

  “我父親彌留之際,我就在他床前,諸位在座的長者,也有兩三位當時在場。我父親說他有八兩銀子和三間大石屋給我,因我當時年幼,這銀子和三間大屋,就一直由我二叔暫管。”燕明緩緩說道,這偏僻小村,大部分村民的居所,都是土屋或草棚,這三間大石屋的價值,在村民的眼中,實是不菲。

  村長問諸位老者:“王老大死的時候,你們可有人在場?小天說的話是否屬實?”

  幾位老者都沉默不言,惟有一位老臉如褶子的老漢結結巴巴說:“好像是有這麽回事情。”這位老漢姓王,是王二叔的隔房叔父,也是王破天的叔祖,他為人甚是正直。

  村長繃緊老臉,不悅道:“你這人糊塗得很,什麽叫好像?到底是有,還是沒有?”

  那位叔祖低下頭閉上嘴不再說話,他不敢與村長頂撞,但也不願違背本心說些假話,那王老大生前,本就和這位叔父關係極佳。

  “諸位既然不說話,那也就是小天說的話不屬實。”村長鏗鏘有力地說道。

  燕明哈哈笑道:“銀子的事,尚且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我也不怎麽介意。隻是那三間石屋,如今還屹立在那裏,這個又該如何解釋?”

  “三間石屋?哦!你不說,我倒還忘了這事。當年,你父親欠了劉地主家的銀子,無力歸還,在他過世前,便已將這三間石屋,抵押給了劉地主。如今,此三間房屋早已是劉地主家的財產,自不該納入此次分配之列。”其中一位老者振振有詞地說道。

  “可有字據?”燕明皮笑肉不笑地問道。

  “時間已久,字據早已遺失。”王二叔說道。

  “可有人證?”燕明又問道。

  村長幹咳兩聲,說道:“我便是人證。”

  燕明的眼中,已漸漸冰冷,說道:“如此說來,各位溝壑一氣,便是要助這王二,奪了我的三間石屋?”

  王二叔戟指說道:“你胡說什麽?誰奪你的石屋了?你這話可就不對了,你汙蔑我也就算了,你竟敢質疑村長和眾位長者!”

  就在此時,三條大漢也從議事堂大門外,摩拳擦掌地走了進來。

  這三個漢子都是村裏的潑皮無賴,平日裏不事耕作,所行之事皆是偷雞摸狗、欺男霸女,哪裏會講什麽同鄉情誼,下起手來絕不會手下留情,領頭的赫然是流氓張三,他是村裏幾位潑皮無賴的頭子。

  村中議事堂中的氣氛,一時僵滯了起來,村長黑著臉說道:“怎麽呢?王小天,你這是不滿意我們的安排嗎?”他明明是自己收了王二的錢,說話時卻要將所有的長者連帶在內,意思是你不能不服“我們”的安排。

  他話一說完,那三個潑皮無賴就將雙手揉搓,指關節“劈啪”聲響個不絕,那為首的張三,手中已多了一把鋒利的尖刀。

  其中一兩位稍微正直的老人勸道:“小天,你就別爭了,在爭下去隻會害了自己。”

  張三嘿嘿冷笑兩聲,說道:“我這人最是謹守村規,也最敬佩村長為人,因為他從來都是大公無私。現在若是有人不服他老人家的安排,壞了村子裏的規矩,我張三第一個饒不了他。”他話剛說完,村長旁邊的王百川也站了出來。

  燕明笑道:“理正則心服,錢銀身外事,隻是你們要迫我順從,那就有些難了。”

  “既然不服,我就打到你服氣。”那幾個潑皮,撲了上來,拳腳相向。

  “我本不想惹事,你們又何必來招惹我。”燕明苦笑道,不知何時,他的手中已出了一柄砍柴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