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觀想
作者:踏古尋跡      更新:2020-06-30 09:45      字數:1718
  (第15章)

  燕明、謝飛二人識字,既明白枯榮功法決字裏行間的大致意思,吟誦之時,就易於記憶。

  而趙開、李晉、黃阿牛不明字意,純碎死記硬背,囫圇吞棗,剛記得上段,又忘記下段。

  兼之,心裏不時想起方寒冰方長老所說的懲罰,恐懼心作祟,更是難以記背。

  有時,方長老也會前來稍作解釋,畢竟燕明謝飛識字不全。眾人一聽講解,豁然開朗。

  如此反複一月,終於,五人皆能熟練背誦,甚至於倒背如流。

  隻是,那趙開、李晉和黃阿牛,期間餓了無數日。常常睡夢囈語,也是這法決。

  久讀法決,其意自現。

  這枯榮功,主要在於觀想,觀想雖為假,可久而久之,卻可弄假成真,是為假借修真。

  這日,燕明終於開始觀想,以期生就枯榮真力。

  “枯榮功分為九層,據書所述,第一層需得明白生生不息之意,修煉之際,腦海中須得觀想,觀想自身為種子,於春日之中破土發芽,得見陽光。破土刹那,真力滋生。”燕明心中思忖。

  “天地循環有序,萬物生滅不息,既為天意,也在人為......歲枯歲榮,天地至理......穀地有種,身埋土中。今春已至,混力破土.......”燕明口誦法決。

  書上說,觀想不可操之過急,待法決熟練,再行觀想,生出真力的幾率大得多。

  忽又想起前世典故:藥山禪師門下有兩個弟子,一個叫雲岩,一個叫道吾。一日,大家坐在郊外參禪,看到山上有一棵樹長得很茂盛,綠陰如蓋,而另一棵樹卻枯死。於是藥山禪師觀機逗教,想試探兩位弟子的功行,先問道吾說:“榮的好呢?還是枯的好?”道吾說:“榮的好!”再問雲岩,雲岩卻回答說:“枯的好!”此時正好來了一位俗姓高的沙彌,藥山就問他:“樹是榮的好呢?還是枯的好?”沙彌說:“榮的任他榮,枯的任他枯。”

  燕明二世為人,自知其中的道理,榮也好,枯也好,事在人為,但又憑天意。

  如今就事在人為吧!

  燕明盤腿坐床,閉目養神,腦海中觀想起來。

  這夜,燕明口誦法決,腦海中幻想自己為一顆七色種子,久葬深土之中,經曆千年萬年,周遭昏暗,泥土擠壓,時而陰濕,時而悶熱,半分動彈不得。

  可是,這七色種子始終未放棄生根發芽,以極其緩慢的速度汲取養分。

  有時,為了那一絲養分,甚至於得等待幾百年。

  如此也不知過了多少漫長歲月,忽春至,這七色真種積累已經足夠,便吸納水分養料,壯大己身,微小的根須漸漸生了出來,待所有條件皆成熟時,竭力破土。

  可破土豈是那麽容易,長久竭盡全力,也隻是爭取那一線生機,成與不成,還要看天意。

  根須無數次掙紮,無數次使勁,可泥土堅硬,自然也就無數次失敗。

  燕明這一坐,待到醒時,已是天明。不知不覺間,五六個時辰便已過去。

  雖是觀想,可吟誦法決,拋卻雜念,心無旁騖,卻仿佛自己真的成為了一粒種子一般,曆經千萬年等待,終於有了一線生機。

  觀想始終為觀想,似真實幻,假的東西,幻想為真的,由假入真,由虛無到現實,也就是假借修真。

  “如霧亦如電啊!”燕明心中暗暗思考。

  雖是虛無,可似乎又身臨其境,一夜用盡全力,汗濕衣衫。

  燕明揉了揉已麻木的雙腿,站了起來。

  “哎,長此久觀,用盡全力,還得天意!看來,要想生就這真力,實非朝夕之功啊!”燕明心道,恍然間又醒悟:“種子沉睡千萬年,尚有生機。想要生就真力,我又如何這般沒有耐性?成與不成,何須計較!再世為人,隻要這求道之心堅固,又何須在意這時日!”想及此處,不計較一時之得失,前路似乎又豁然開朗。

  “拋卻功名心,此心隻向道。今朝聞大道,夕死又何妨?”燕明不覺間吟誦道。

  朝聞道,夕可死。前世道術難尋,今生似乎有道,便是有路可尋。

  “隻要我心如那種子一般,百折不撓,就必有真力生就的一天……”

  日夜更替,物換星移,不覺之間,又是三月過去。可惜燕明等五人,還是沒有一人生就真力。

  方長老時常前來查看眾人修行情況,不時怒罵嗬斥。

  隱約間,似乎他的身子又佝僂了一些,臉皮上的褶皺也深了幾分,甚至於咳嗽聲,似乎也更為頻繁持久了。

  “這方長老的身體似乎不對勁啊!初見他時,雖咳嗽不絕,但精神尚好。入穀才四月,似乎老了許多啊!”燕明心中暗道。

  “難道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