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石呆子是導火索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2      字數:2450
  一番大笑,兩人的關係又近了一層。

  閑談幾句之後,話題卻是轉了,說起在京城看到的事情,孫紹祖也是頗為感慨。

  “不瞞林兄,當初我和兄弟落魄,沒少去榮國府上花園,深深知道咱們這位一等將軍賈老爺的脾性,年後邊發生了一件事情,當真令街坊歎氣。”

  林昭目光閃動,隨即道:“我那大舅舅,正經的差事從不去做,整日的要麽露著小老婆喝酒,要麽和狐朋狗友高樂,收集一些古玩把賞——說起來,不愧是累代富貴,鑒賞物古玩倒是一流。”

  “可不是嗎!”孫紹祖同樣目光閃動,冷笑道:“賈大老爺自從看到舍弟不知道什麽時候我送給他的舊扇子之後,回家看家裏所有收著的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處搜求誰知混號叫石呆子的家夥,窮的連飯也沒的吃,家裏就有二十把舊扇子,都是稀世孤品,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寫畫真跡。”

  “我那大舅舅喜歡古玩,但是極少巧取豪奪,花錢也大方,既然你說出了事,想必是這石呆子不肯出手了?”林昭問道。

  “可不是!”孫紹祖歎道:“聽說賈大老爺一開始是向買他的,要多少銀子給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說:`我餓死凍死,一千兩銀子一把我也不賣!"結果賈老爺逼急了,竟然勾結順天府尹,便設了個法子,訛他拖欠了官銀,拿他到衙門裏去,說所欠官銀,變賣家產賠補,把這扇子抄了來,作了官價送給了賈大老爺。如今這石呆子是死是活,隻怕猶未可知。”

  說完,孫紹祖連連搖頭。

  林昭也歎了一口氣,不過卻開口問道:“令弟不是順天府丞嗎?這事怎麽不出手相助一番?”

  順天府尹乃是正三品,而順天府丞雖然在順天府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卻隻是一個正五品的官職,品階相差太遠。隻要這個順天府尹手腕高超,頭腦清楚,掌控一個順天府還是手到擒來的。

  區區一個石呆子,自然由順天府尹隨意拿捏。

  不過他的古扇被抄了之後,本身也就沒了用處,是死是活也就不由大人物關心了。

  “這事便是由我那弟弟說的。之後的情景,卻沒聽他說。我就接到旨意,往這裏趕了,不過他畢竟要娶賈大老爺的女兒為妻了,隻怕大麵上不會和他作對。”孫紹祖搖頭道。

  他是一個戰場殺伐的將軍,殺戮和流血見的多了,柔軟的心腸早就變得剛硬,石呆子雖然可憐,但是隻要不死,還是有機會活下去的。

  區區身外之物,又算得了什麽?

  所以這個人,這件事,在孫紹祖這樣的人眼中,不過是個談資而已。

  但是林昭卻敏銳的感覺到問題。

  若是普通的時劍,孫紹宗估計也就隨意與兄長說上幾句,斷不可能說的這麽詳細。

  但如今孫紹宗這般詳細的給孫紹祖說了,偏偏不說石呆子的下場,那麽著很有可能成為一個契機。

  一個讓賈赦,或者說整個賈府由盛轉衰的導火索。

  孫紹宗必然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

  那麽說不定此時有大人物“基於義憤”保下了石呆子,說不定還會通過順天府和賈赦慢慢扯皮,將事情鬧大。

  等這件事傳的沸沸揚揚,人盡皆知的時候,隻怕正好是皇帝有心清算之時。

  大樹傾倒,樹倒獼猴散,偌大榮國府轟然倒塌,隻怕賈家人沒有一個能獨善其身。

  隻是有些無辜之人,或者值得拯救之人,若不能脫離苦海,自己終究心中不寧。

  要不自己幹嘛去找警幻仙子過來曆練道心呢。

  “林都堂,聽說令尊即將進京述職,若是順利的話,隻怕拜相入閣之日不遠矣,孫某提前為林兄慶賀了。”

  這個時候,孫紹祖打斷了林昭的思維,舉杯笑道。

  林昭舉杯同飲,笑道:“不過是陛下洪福,家父兢兢業業,不畏辛勞,略有成就,被朝中諸公稱頌罷了。不過若有那日,多謝孫兄吉言了。”

  孫紹祖搖頭笑道:“你家老大人拜相入閣,隻怕你這個錦衣衛都堂要另有任用了。”

  父親是內閣閣老,位高權重,兒子是錦衣衛都指揮使,朝廷排名前列的武官,更何況林昭一手打造出嶄新錦衣衛體係,似的這個情報部門脫胎換骨,獨霸京中。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林昭表現的多麽忠心耿耿,皇帝和朝堂諸公都不願意看到這個局麵。

  父子一一武,坐鎮京城。

  哪怕他倆多麽忠心,為了皇家安全計,為了朝中平衡計,也為了成全林家父子的忠義功績,林昭是不可能再擔任錦衣衛都指揮使了。

  這一點林昭自然考慮到了,他微微一笑,混不在意:“這也是應有之舉,這錦衣衛都指揮使的座椅又不是鑲嵌在我屁股底下的,我自然不會留戀不去。若在京城做一個衙內,我也求之不得。”

  孫紹祖大笑道:“若是連你林都堂都隻能做一個衙內,那我們這些人越發該回家養老了!”

  兩人開懷大笑,大醉而歸。

  次日,錦衣衛千戶張世強有趣總兵府上拜會,孫紹祖親自接待之後,便安排手下得力師爺與張世強洽談,雙方達成一攬子協議。

  綏遠總兵對歸化城的商業往來插手很深,同時也和錦衣衛千戶所互相協助,一方麵同時發財,一方麵壓製察哈爾人。

  當然,最關鍵的一方麵,雙方共同組建的商團,以退伍老兵為主力,開始向草原深處進行殖民拓疆……

  當然這已經是後話了。

  ……

  林昭離開歸化城的時候,聲勢要比他來時大很多,整個邊鎮的頭麵人物幾乎是傾巢出動,來給林昭送行。

  且不提林昭在歸化城短短一月的時間所展示的實力,即將開始的殖民拓疆,將雙方的許多利益連接了起來,形成利益共同體之後,雙方的關係一下子拉近了許多。

  來的時候是疾兵快進,為了不驚動對方,走的時候就不必那麽謹慎了,這次就不用走那些荒山野嶺的地方,而是要走大同府、太原府這樣的富庶地方了。

  歸化城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在山西總督的管轄之下,林昭這個身份的人過境,少不得要和總督、巡撫互相拜會下,打個招呼。

  自然,雙方沒打過什麽交道,托辭一句公務繁忙,也可以揚長而去,但這次是太原那邊一幹大員派人來請,這個情況不一樣了。

  他們不但代表晉省高官的意思,同時身後也有晉商的影子。

  一切,都是因為林昭在歸化城展現出的“有財大家發”的意思。

  能讓皇室、官員和豪商一同發財的機會,由林昭創造出來,加上林昭在揚州推行新鹽法的措施,自然深受嗅覺靈敏之人的關注。

  一時間,“散財都堂”的名聲,傳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