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林昭得破敵之計,嬤嬤評湘雲之局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2      字數:2614
  當年大周太祖建國之後,和眾臣聊天的時候說過:“朕一生征伐,曆經百戰,最得意者有兩戰,可記錄於史書,榮耀於千古。一是馬踏多爾袞,揚威奉天城;另一個則是飲馬黃河北,祭天歸化城。”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占據歸化城,是大周繼承自太祖的“法統”所在,曆代皇帝是萬萬不願意失去的。

  為了保證大周對歸化城的統治,朝廷以歸化城為省城,建綏遠省,設置綏遠巡撫、綏遠總兵,城中也有守備府。

  但畢竟不同於內地,所以歸化城的守備軍,從配置上比內地也高了一些,要求士卒們勤於操練,遇事奮勇上前。

  林昭心裏想著這些有的沒的,上樓進了臨街的房間,已經聽到外麵叫罵聲變得激烈起來,打開窗戶,外麵叫罵聲變得激烈起來,然後下一刻鍾。雙方已經動手開打。

  隻一會兒,兩幫人在客棧門前的街道上已經是打成了一團。

  守備所是個千戶所,官兵之類的自然穿著號服,科布多家的一幹人則都是皮袍布衣,尋常家奴下人的打扮,雙方沒有動什麽刀劍,最多的也就是拿著木棍和皮鞭,更多的是拳打腳踢。

  按理說,打群架的時候,自然人多為勝,居高臨下,明眼就看得出來,守備所的軍隊比科布多家的人多。

  但是……

  “守備所的軍隊,就是一群樣子貨啊!”

  裴綸咂咂嘴,不屑的說道。

  一旁的王平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不隻是他倆,在二樓觀戰的都是一個表情。

  隻有林昭依舊臉色淡然。

  大家都看出來了,科布多家的家丁人少,但是打起架來卻占據上風,不管是單打獨鬥又或者是幾個人協作,守備所的人完全不是對手,三拳兩腳之後就會被放倒在地上。

  掌櫃的見慣了,就在林昭身後說道:“科布多的家丁到處找事,今天打守備府,明天打總兵府,後天打巡撫衙門,凡是城裏的官衙,裏麵有兵卒的,就沒有不打的。雖說從不吃虧,但是也太無聊了,大過年的給大家整熱鬧看嗎?”

  “從不吃虧?越不吃虧越能打。難怪這麽囂張。”

  林昭淡淡的說了一句,回頭問:“守備所的畢竟是差役,總兵府的應該都是精兵了吧!”

  “總兵那邊也是一群樣子貨,這幾天科布多在外麵叫罵,他們都不敢出來,膿包之極。”

  看到掌櫃的一臉鄙視,林昭笑著點點頭。

  守備所得兵卒畢竟隻是負責巡街緝捕,和京城裏的錦衣衛、五城兵馬司的職責差不多,輪到打群架,那就是經驗不足了。

  不僅如此,他們就沒有訓練過打仗,更談不上配合了。

  一開始還抱著一股氣勢,但是打起來打不贏,這股氣也就泄了,很快便被打的落花流水,很快所有的守備所的兵卒都被打趴在地上,被人狠狠踹了幾腳,身子跟個一樣蜷縮起來。

  科布多的家丁一個個哈哈大笑,大聲咒罵守備所的兵卒,用的是察哈爾的語言,邊上觀看的人也是起哄大笑。

  “內地來的蠻子就是沒本事的孬種,也敢來綏遠,還是快點滾回去吧,要在歸化城,還得看我們草原男兒!”

  有懂得察哈爾語的給林昭翻譯。

  林昭點點頭,忽然又問道:‘我記得當初達延汗分封的時候,這個歸化城屬於土默特部吧?怎麽現在是察哈爾的天下?’

  掌櫃的笑道:“這就是太上皇的安排了,他在永治十五年,永治三十年,兩次調撥草場,大規模調換族群,所以才有察哈爾部在土默特歸化城立足。”

  “原來如此。”林昭點點頭。

  這個資料他倒是查過,隻不過沒放在心上,現在聽來,立刻明白了。

  難怪大周開國一百年了,綏遠這邊才有不穩的跡象。

  說話下,下麵打完了,笑罵完了,守備所的兵丁互相攙扶狼狽的爬起,科布多的家丁也沒有繼續做什麽,隻是大搖大擺的離開。

  林昭看到這裏,也懶得繼續看了。

  他能想到,守備府的軍將們是多麽的無奈和氣急敗壞了。

  回到客房,綏遠城的千戶張世強已經過來拜見了。

  不管他行事隱秘,穿的都是當地的便服,活脫脫的掌櫃打扮。顯然是為了避人耳目。

  雙方見過禮之後,林昭便道:“張千戶,既然科布多的家丁這麽驕橫,那麽咱們錦衣衛就該更驕橫了!”

  ……

  長安城,林府,聽雨軒。

  黛玉再次和容嬤嬤談論起了史湘雲。

  “嬤嬤,你是說,史大姑娘如果繼續這麽下去,將來可真得吃苦頭了。”

  黛玉於是睜著大眼看向容嬤嬤。

  容嬤嬤道:“史大姑娘的性子麽,是“心直口快”。隻她敢如此,皆是因為史家不敢拿她如何。姑娘,據咱們素日來看:她們現如今就是個麵子情,她對史家不上心,史家對她也是冷了心了。”

  黛玉搖了搖頭,歎道:“那史大姑娘可真真是糊塗了,再怎麽著,那也是她的母家啊。”

  容嬤嬤搖頭道:“隻怕她沒這麽想。她是先頭承襲爵位的嫡長子的女兒,因她父母故去才輪到她二叔父承爵,故她二叔父一家得善待著她,因在外人眼裏——我素日瞧著,隻怕史大姑娘也是這麽認為的,她二叔一家是拿了她父母的東西的,是欠她的。隻史侯爺承爵是國法,是合情合理的,並不欠史大姑娘什麽,史大姑娘還沒拎清狀況呢。”

  “況就老奴看來,史家也沒不善待史大姑娘,該衣食住行樣樣不差,該管教的也管教。隻是嬸母畢竟不是親母,該管的管了,史大姑娘的一些小心情她就沒心思顧慮周全了。史大姑娘難免覺得不舒服了,且史家為了儉省度日,史侯夫人和史家的其他主子姑娘們都是自己動作做活計,史大姑娘拿這個與別人家比,尤其是和賈府的眾位日日隻能風花雪月、不能學管家、不能出門交際的小姐比,便覺得自己受了委屈了,自然在外諸多抱怨,史家的名聲給她抱怨的都壞了,兼她後來又做了那麽些事,帶累的自己和史侯親女的親事也難了,史家上下心中能不有怨?”

  “偏她自恃有賈府老太太在,史家就是心中再有不滿,也不敢拿她如何,更不敢在她的親事、嫁妝上做章,便有恃無恐了。橫豎她再怎麽折騰,她將來的親事不差,嫁妝也有,出了閣,又是自己的家,誰能拿她怎麽樣呢?”

  黛玉點點頭道:“嬤嬤說的這些我都明白,這麽說來,史大姑娘將來會有苦頭吃可是說她出閣後?”

  容嬤嬤笑道:“正是。姑娘出了閣,娘家就是依靠。若是姑娘將來在夫家有些什麽不好,諸如婆婆不賢、夫婿寵妾滅妻、嫁妝被挪用等等,娘家知道了,是要打上夫家,給自家姑娘出頭的。”

  黛玉噗嗤一笑,紅著臉道:“怪不得璉二嫂子這麽威風,這麽多年才隻有一個巧姐呢,就這樣鏈二哥屋裏除了平姑娘,連個正經的姨娘也沒有,原來依仗的是九省節度使王子騰王大人的權勢啊!”

  容嬤嬤點點頭道:“史大姑娘將來的娘家自然是史家,隻是恕老奴說句不中聽的,就她這樣的,隻怕史家是打算將她好好的送出了閣,便算是盡了責任了,哪裏肯再管她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