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暗議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2      字數:2538
  大周武勳之中,有兩個情報係統。

  一個是仿效前明建立的錦衣衛,另一個則是龍禁衛。

  其中這龍禁衛是太上皇建立的,當初也是為了製衡錦衣衛。

  大約五六年前,這龍禁衛便交到當時還是皇子的今上手中,因此這龍禁衛便成了孝德帝最重要的機構。

  而這錦衣衛一直被忠怡親王掌控,直到忠怡親王跟著義忠親王遭了圈禁,方才被歸入皇帝手中。

  隻是這忠怡親王手中有不少清流,因此把錦衣衛也弄進去了不少大言之輩。

  如今這錦衣衛都指揮使喚做崔秋山,乃是錦衣衛武勳子弟,祖父和父親都做過錦衣衛千戶,孝德帝掌握錦衣衛之後,將原都指揮使撤職查辦之後,便有心提拔自己人為都指揮使,但是太上皇卻在此時插手過來。

  一番爭鬥之後,他這個錦衣衛功勳子弟撈到了便宜,一躍而成錦衣衛都指揮使。

  這位置不同別的,不管是誰在上麵當政,總要讓體己信用的人過來,崔秋山和誰都算不上體己,因此在有心人看來,他這個位置隻怕做不了長久。。

  就在林昭和黛玉討論詩詞之時,太陽已經下山,錦衣衛都指揮使崔秋山打的府邸大門已經關閉上了,崔家的書房之中,崔秋山煩躁的在屋中走來走去,旁邊的座位上卻有幾名士坐著。

  要知道錦衣衛乃是武將,而大周和曆代王朝沒什麽遼陽,這識字率普及的十分少,除了那些大家族之外,小門小戶願意送娃讀書的實在太少。

  這錦衣衛也多是寒門子弟,能識字的都是少數,別提什麽書房了,所謂書房,不過是比較隱秘的議事所在。

  崔秋山走了幾步,停下之後對坐在那邊的一名士,看到那士滿臉泰然自若的神情,崔秋山冷笑道:

  “這個位置我能坐上本就是運氣,就算不是我也會是別人。陛下如今提拔那個林昭做錦衣衛指揮使同知,哪怕屬意他做都指揮使,也是著眼於未來,你見過幾個不到二十歲的孩子擔任高官的?現在他還沒麵聖,你們就想把他弄下來,到底安得什麽心?這其中有多大的風險你們知道不知道!?另外你們手眼通天啊,還能把手伸進榮國府,影響人家當家太太的心思,真是膽大妄為啊!”

  等崔秋山說完,幾名士交換了下眼神,崔秋山正當麵的那個士微笑著說道:

  “東主果然是忠厚人,也不怪能做這個位置,不必擔心,深宅之中的家務事,扯不到東主的身上,那榮國府本來就是篩子一般,什麽新聞都藏不住,當家太太的心思,光在街上聽就能猜的不離十,略做一些手腳,誰也看不出來,東主不必擔心!?”

  邊上一人接口說道:

  “你們也太小瞧林昭了,揚州鹽商多大的場麵,背後多深的勢力,可怎麽樣,林昭把他們當成麵團一樣揉搓,他們有半點作為沒有?如今眼瞅著林昭把他爹推到了山東巡撫的位置,將來肯定入閣的,若是知道此事,你們和你們背後之人能有什麽後果?

  他有這樣的本是和手腕,你們覺得能壓住他,還弄出這等笑話事情,你們不要太有把握,到時候牽扯出來,大家都沒有好過。”

  崔秋山在座位上連說了幾句,猛地用手拍了下桌子,恨恨的說道:

  “不行,明曰我就上奏,說身體不適,請辭這個都指揮使,當曰高興,還以為運氣落在了自己頭上,沒想到是自己來到火爐上被烤,不做了,不做了!!”

  聽到他說這個話,叫他東主的那位士一愣,也不說話,直接靠上了椅背,另外一名士則冷笑了聲,森然說道:

  “崔都堂,你真以為這個都指揮使能憑運氣擔任嗎?學生想,你要辭官,隻怕那位不同意啊,到時候若是言官彈劾,說準格爾的那個千戶向調回來,送了你五萬兩銀子,在你府上的那位葉赫那拉出身的姑娘,隻怕也會成為那邊派來的奸細,到時候你就是渾身是嘴,也說不清啊!

  崔秋山猛地一拍桌子,站起來怒喝道:

  “混賬,你們要挾本官!!”

  “不是要挾,隻是提醒,崔都堂,你是怎麽上來的,心裏有數,別以為真的是漁翁得利。此外都察院、太仆寺、光祿寺、兵部等部門,有多少大員是那位一手提拔,豈能說下去就下去?再說了,陛下那邊都沒有說讓都堂去職,你自己這麽沉不住氣作甚!!”

  這話近乎訓斥,崔秋山當即惡狠狠的瞪了過去。

  若是那位對他這般說,他不得得洗耳恭聽,還得估下磕頭。

  可眼前之人算什麽?

  真惹惱了他,以為自己沒辦法處理你一個士?

  許是覺得太僵,早先那人笑著說道:“崔都堂,對咱們錦衣衛親軍多事傳承數代的子弟,誰也不願意一個蘇州破落戶出身的家夥做到了都堂的位置,什麽規矩都不熟不說,還整曰裏瞎管,就算他父親是封疆大吏,可他本人卻是做過典史,不能參加科舉的。再說陛下雖然聖明,卻重用如此佞臣,豈是國家長久之計,這可是關係到江山社稷大事,咱們做臣子的可不能坐視不理啊!!”

  崔秋山站在那裏左右看看,有人笑,有人怒,他心裏也明白,這裏的人說是自己的幕僚清客,背後都是那些大佬們,還動不動用宮裏那位壓自己,自己無可奈何。

  站在那裏沉默了一會,崔秋山長吐了一口氣,開口疲憊的說道:

  “既然你們都這麽說了,本官也就無可奈何了,本官倦了,你們都退下吧。”

  那幾名士都是站起,客氣的告辭出門,這些人出了門,崔秋山聽著他們遠去的腳步,忽然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次日早上,林昭一早起來洗漱完畢,正準備派人去宮裏遞牌子,宮裏突然來了一位宦官,十分客氣的對林昭說道:“萬歲爺宣林昭入宮!”

  搞什麽?

  上午不應該是皇帝和閣臣商議國家大事的時候嗎?他一個小小的錦衣衛指揮同知、忠孝男爵,怎麽在這個時候見駕?

  難道還入朝奏對不成?

  想到這裏,林昭卻隻是微微一笑,對這位宦官輕輕拱手,送上了一個紅包,笑道:“有勞公公帶路了。”

  聽聞哥哥要去見皇帝,黛玉也從後麵趕來,親自幫林昭收拾了衣裳,擔憂的說道:“哥哥,早點回來啊。”

  林昭微笑著安慰道:“沒事,你哥哥福氣大,這次想必萬歲爺有重賞。”

  對於宮外的群臣來說,林昭不過是個尋常少年罷了,京中大佬甚多,畢竟不是每一個都和揚州鹽商有利益牽扯,不過對於宮內的人來講,林昭卻是了不得的人物。因為他,公裏的用度寬裕了許多,許多人都知道萬歲爺的“善財童子”林昭的功勞。

  當然,有了陛下心腹太監戴權的叮囑,這林昭也是大部分宦官得罪不起的人物。

  不過林昭並不知道這些,即使知道了,也不在意。

  當然,若是上千萬兩銀子都不能換來這群宦官的笑臉,林昭不介意來一次念頭通達。

  就這樣,林昭跟著這位宦官來到了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