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林昭黛玉赴京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2      字數:2643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三年時間過去了。

  揚州城,兩江都轉鹽運使司衙門,已經年過四十的林如海,依舊風度翩翩好似如玉君子,渾身透著一股深沉的儒雅之意。

  但在揚州官府和鹽商心裏,林如海卻如一個大魔王一般。

  他行事從不愈矩,但卻長袖善舞,利用官場手段將揚州知府、兵備道、江都知縣等官府壓製的死死的,更收攏了河營守備千戶、漕標衙門千戶兩人為左右手,更是死死地壓製住揚州官場。

  而他的兒子林昭,非但英武不凡,而且手段極強,江南各大家族伸到揚州來的手全部掰斷了手指頭。

  之所以沒有切斷,是因為可以留著他們正經賺錢,若是有想在鹽稅上麵做章的,一律收拾。

  可以說林家在揚州鹽務上,十分強勢。

  因為強勢,當然也壓製的揚州鹽商們苦不堪言,不但每年的稅收超額完成,連曆年少交的鹽稅都哭著喊著交了上來。

  因為若是晚上一步,隻怕家族富貴不保。

  可以說林如海父子在揚州,便如一團陰雲,死死的壓住了他們。

  不過今天,卻是揚州鹽商們最開心的日子。

  因為林如海做了三年的兩江都轉鹽運使司副使,因為功高,已經晉升為山東巡撫,今日便去赴任。

  雖然鹽商們明白,這是說明林如海得皇帝聖心,眼瞅著有大用,將來入閣拜相的,按理說他們因為嫉恨無比。

  但事實上,他們喜極而泣。

  因為大魔王一家人,終於離開揚州了。

  蒼天有眼啊!

  不枉我們不斷地往宮裏、諸位閣老,以及吏部送銀子,皇上英明,閣老們忠於國事,總算將這個大瘟神提拔了高位走了。

  嗚嗚嗚……

  此時林如海正立於兩江都轉鹽運使司衙門後院花廳,看著家夥仆役,將一箱箱的無視物事裝車運走,心中十分感慨。

  大周朝的政治規矩,和北宋又能幾分相似。那便是“宰相必起於州牧”。

  孝德帝既然要大用林如海,便要給他曆練的空間,所以便提拔他為山東巡撫。

  不僅如此,為了讓他上位安穩,孝德帝還將顧海全提拔為泉城提督,韓友亮為濟寧提督,與林如海互為倚重,治理山東。

  “昭兒,你這一路上要照顧好妹妹,到了京中見到外祖母,一定要代我問好。”

  賈敏目中含淚,看著玉樹臨風的兒子林昭,以及已經亭亭玉立的女兒黛玉,一個勁的叮囑道。

  林昭看了看身旁的黛玉,見她雖然偏瘦,但氣色極好擊佳,卻也是“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如楊柳扶風”,絕代姿容,具稀世俊美,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麵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

  這個妹妹,已經十歲了。

  有了林昭的出現,一家人其樂融融,黛玉也身體健康,內裏的怯弱之症早就化解了。

  林昭微微一笑,對賈敏道:“母親照顧好父親便是,京中揚州,在我眼裏沒什麽兩樣,保準沒人欺負到我兄妹二人身上,對不對,黛玉。”

  最後一句卻是對妹妹林黛玉說的。

  黛玉也是溫柔一笑,說道:“母親放心便是,京中有外祖母,有哥哥,玉兒定然安心的。”

  林如海看著他們娘三互動的場麵,不由得長歎一聲。

  若不是為了家族榮耀,誰願意骨肉分離?

  林昭見父親歎氣,便微笑道:“父親,誰說你身邊的那些人得到我指點,一個個的武功出類拔萃,但是也要小心為上。你若是不願意去大明湖喝茶,幹脆辭去這個山東巡撫的職務,去京中戶部做一個閑散職務,左右你都是忠誠伯爵了,早就光宗耀祖,恢複祖上榮耀了,何必再去山東爭名呢!”

  “混賬話!想要退出,哪有那麽容易?”

  林如海臉上閃過一絲尷尬,看著兒子不以為然的神色,搖了搖頭苦笑道:“你本領強大,逍遙自在,便看不得父母在紅塵打拚了嗎?皇上以國士待我,我自然以國士報之,一來光宗耀祖,二來逞一身本事,此儒家正義也。”

  “再說了,如今義忠親王、忠怡親王已經病退,皇上如日中天,正是我輩大展宏圖之時,皇上召你入京,不也是要重用提拔你嗎?”

  兩年前,在位兩年多的孝德帝憑借手中充盈的錢財和政治手段,終於徹底的站穩了腳跟,朝中至少有一半人已經投效了他。

  同時將義忠親王、忠怡親王找了一個借口,圈禁起來,眼瞅著便已經做到乾綱獨斷,統禦天下。

  哪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太上皇身體漸愈,雖然沒有足夠的精力和皇帝打擂台,但是卻利用四王八公以及一批勳貴和孝德帝爭權奪利。

  因此到目前為止,四王八公在京中還是橫著走的。

  所以,孝德帝便想到了林如海身邊的善財童子林昭,便與林如海商議,許林昭一個錦衣衛指揮同知的職位,讓他帶著一幫嫡係力量,入京幫助皇帝對付某些人。

  既然皇帝已經站穩腳跟,接下來不過是借勢打力,將那些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家夥們一一收拾幹淨而已。

  這種既能曆練紅塵,又能痛打落水狗,還能享受京中繁華的好事,林昭怎麽願意錯過?當即便同意了。

  正好這時賈母一連寫來幾封家信,說從未見過外孫和外孫女,要他們去京中做客,林如海和妻子商量了一下,便讓黛玉跟著哥哥林昭一起赴京了。

  反正他在山東待上幾年以後,也要赴京的,女兒年紀小,就不要這麽舟車勞頓了。

  一家人到了揚州碼頭,此時碼頭上早就做了清理,棧橋上聽著兩艘大福船,一隻沿運河北上去山東,一隻南下入長江,再逆長江去往長安。

  分別之際,忽然有一人踏步而來,叫道:“東翁,晚生有禮了。”

  眾人視之,隻見來人一臉清矍,身上很有股子讀書人的風範,正是林黛玉這兩年的教書先生,便是與林昭也有半師之誼的賈雨村。

  此人進士出身,因為為人傲氣不敬上官,手腳又不怎麽幹淨被趕出官場。之前一直在林家坐館,才剛剛在半年前辭去坐館之職,此時遇見東翁高升,自然要來拜見。

  林黛玉見了昔日教師,連忙一整肅容,施禮拜見,兩招也是微微拱手施禮。

  他雖然不喜歡賈雨村這人,卻也知道水至清無魚的道理,曆練紅塵,也不是將萬事萬善,離得遠的,伸手夠不著的,他自然不願意去處理,

  畢竟這賈雨村在林府中十分恭謹,在學問上也盡心教授,從不藏私,所以林昭也對他有點尊重。

  畢竟人無完人。

  林如海大喜,拉著賈雨村的手道:“兄才華出眾,不應被埋沒於世,弟本來籌劃去信一封京中,助兄起複,隻是兄半年前辭職離開,沒想到卻在今日重見了。”

  賈雨村笑道:“晚生半年前離開揚州之後,便擔風袖月,瀏覽天下勝跡,直到今日才重回揚州,可巧在碼頭遇見東翁,晚上在這裏要祝東翁前途遠大,一帆風順了。

  “哈哈哈,多謝多謝。不知時飛兄對前程一事,可有牽掛於心?”林如海笑道。

  對於提拔人才,推薦人才,林如海是十分喜歡做的。

  畢竟人在官場,互相幫助啊,這也是深諳官場之人的手段。

  林昭在一旁看著老爹的表演,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