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太虛幻境封舟至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2      字數:4333
  時光冉冉,歲月如梭。

  貞觀大帝李世民在位四十年,終於在六十八歲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同時也是皇位的盡頭。

  那一年,是大明洪武二十七年。

  西元耶曆六六六年。

  盡管對於皇位,他有一萬個不舍,旦李世民依舊是含笑而去,因為他不禁培養了一個優秀的接班人,同時心裏對於未來有了極大的期盼。

  這大唐江山本來是他一手打造,登基之後又勵精圖治,將大唐江山推上治世頂峰的同時,還把周邊國家都給錘了一頓,讓整個華夏進入前所未有的盛世,老百姓心中也擁有無比高昂的心氣。

  更關鍵的是,他一直到生命的盡頭,都沒有出現昏庸之舉動,單憑這一點,古往今來的皇帝,隻怕都沒幾個比得上。

  以李世民與封舟,以及茅山、龍虎山一些道士的討論結果,他知道根據自己的功勳,已經可以和上古三皇五帝齊平,死後可以得到華夏氣運灌頂,讓他的靈魂在短時間內直接成就天仙!

  何為天仙?

  道上有功,而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為天仙,若以厭居洞天,效職以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於天地有大功,於今古有大行。官官升遷,曆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陽天,而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

  “恭喜兄長,得證天仙果位!”

  封舟特意趕來,在一旁護法,自然將李世民的狀況看得清清楚楚,不同於依靠王朝氣運成就的鬼帝,李世民成就的天仙偉力集於一身,那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依靠王朝氣運托起的鬼帝,命運跟王朝牢牢綁定,王朝興則氣運隆實力強,王朝亡也得跟著一同沉淪甚至灰飛湮滅!

  帝王身上都有龍氣沾染,就算死了成為鬼帝也是一樣。實力強的實力自然沒問題,借助龍氣戰鬥力還更強。可一旦失去王朝氣運庇護,鬼帝就成了沒了爪牙的病虎,身上的龍氣反而成了招災惹禍的根源!

  李世民的天仙就不同了,這是自身的實力說致,跟王朝氣運關係不大,不管王朝能不能繼續存在,都對他影響不大。

  畢竟由“貞觀之治”成就“貞觀盛世”,李世民占據的功德光耀古今,三皇五帝都趕不上,以至於他的華夏氣運籠罩全身,一般的妖魔鬼怪都不敢近身。

  事實上,李世民的功德並不隻是治世之功,他全力扶持唐三藏等人坐鎮中土,造成中土佛門後來居上,勢力竟然比靈山佛門還要強。

  在李世民手中,中土佛門正式融入華夏化的大熔爐,大血脈之中,相當於佛門已經在中土生根發芽,走有大唐特色的佛門道路,與靈山佛門沒有高低之分。。

  這種大功德,使得李世民獲得中土佛門氣運灌頂,實力更進一步。

  在加上他還有王朝氣運加持,身上的龍氣也是相當濃鬱,並沒有因為死去就散逸一空,還留存了小半威能驚人。

  “同喜同喜……”

  得證天仙之位,李世民原本虛無縹緲的鬼魂立刻凝實,不過眨眼功夫便與正常人無異,隻是身周的氣息陰涼了點卻並不滲人。

  “兄長還是早點去尋個適合修煉的地方,好好苦修爭取更進一步吧!”

  封舟笑道:“不瞞兄長,在下微有法力,國境之內也有幾處洞天福地,兄長可任意擇之。”

  李世民當然不會選擇寄人籬下。

  他淡淡笑道:“多謝賢弟,不過大唐占地萬裏,洞天福地不計其數,選擇幾處洞天福地,並不為難。”

  下一任皇帝是他親手培養的好兒子,長孫皇後的第三子李治,為人忠厚孝順,但手腕心計也是第一等的,隻要李世民選好洞府,托夢李治,那麽自己這個兒子就會第一時間以聖旨的方式確認。

  還沒等李世民給下一任皇帝托夢呢,天上突然跑來幾位使者。幾位使者自報來曆,正是火雲宮中人,為首使者身份還頗為傳奇,乃是漢光武帝劉秀,至於身邊跟隨的使者,都是其麾下雲台二十八將中的有名人!

  “此番前來,乃是人皇尊者感應到人間又有明君現世,叫我等前來接引,前無火雲宮修煉坐鎮!”

  劉秀說明來意,轉頭看向唐皇輕笑:“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李世民當然會答應。

  大家都是皇帝,現在都在火雲宮,與天地人三位皇尊一起修煉,那是真真正正的同道中人啊!

  李世民自然沒有二話,直接答應前往火雲宮潛修……

  看著欣欣然離開的李世民,封舟頗有點悵然若失。

  畢竟這個世界,能在治理國家方麵勉強和他並肩的,隻怕唯有李世民了。

  李世民的接班人李治雖然是長孫皇後的嫡子,能力也不錯,曆史上也是能夠幹掉舅父長孫無忌和重臣褚遂良的存在。

  但是他沒有經曆過戰場殺伐,明顯不夠狠辣,手腕能力趕不上乃父,於是被武則天以柔克剛,奪去了李家江山近二十年。

  但是大唐的情勢如何,封舟是不願意管的。

  他已經準備了幾十年,準備再皇位的最後幾年,一舉攻下那個宿命之地。

  烏斯藏!

  這塊土地也應該是華夏之土,哪裏的百姓讀四書五經,束發右衽。

  往常因為高原的緣故,易守難攻。

  但是現在,封舟借助大明國的廣袤國土,終於開發出了棉田。

  他有了一隻穿棉衣、持火槍的軍隊,

  而烏斯藏國,因為密宗的長期統治,百萬農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即使這樣,他們依舊流傳著“……大明出了個頂紅頂紅的太陽,太陽裏站著個頂高頂高的菩薩,他什麽都看得見,他看見了這世界上最高的地方,有人在受最深最深的苦,菩薩的手一舉,菩薩兵就越過了千山萬水,來解救人們的大苦大難……”

  於是封舟大手一揮,數萬身穿棉衣的火槍兵便登上了烏斯藏國,一連三戰,盡滅烏斯藏主力軍隊,然後順勢攻入烏斯藏國都,將上層貴族屠殺殆盡。

  封舟將重新培養出的一萬忠心官吏派上烏斯藏,短短三年,烏斯藏大變樣……

  而時間,也進入了大明洪武三十年。

  大明已經徹底的漢化了。

  他說到做到,決定退去皇位,內禪給太子封璋。

  封璋被他親自培養了二十五六年,也經過多次曆練,已經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

  他接手之後,國家平穩過渡,大明朝繼續處於鼎盛位置,甚至壓過大唐,有華夏中心的趨勢……

  不過封舟已經不關心這個了。

  他來到三十三天外的太清天,在此見到了太請真人。

  “如今漢風萬裏,諸天皆有奉道祖之人,而佛門勢弱,未必能逃過佛劫,如此,弟子已順太清之意,完成太易紀之諾,然依舊停在準聖之境,奈何?”

  太清道:“成聖之路,何其艱難,需國無量量劫,區區一劫,怎能成聖。”

  他頓了頓,又道:“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封舟聽後,長身而起,躬身下拜,口中道:“謹受教。”

  道理很簡單,處事周全才能得“道”,必須曆經無量劫才能成就聖人。

  因為聖人是統治乾坤寰宇,曆萬劫而不磨,沾因果而不染。與天常在,與道同存。

  但是很顯然,這方世界的劫難他已經渡過,三界中的是是非非已經影響不了封舟的修為,接下來,也隻是億萬年的孤獨和寂寞。

  “以貧道觀之,你曆任顯貴,卻不曾沾染紅塵,縱使有朝一日得道,也不能稱之為周全,這世界廣大,你當道六道輪回一遭,渡一生,算一劫。”

  這話不是太清天尊說的,而是他的大弟子玄都師說的。

  太清無為,不會指點的這麽詳細。

  但玄都可以。

  因為和封舟一樣,他也在曆劫。

  封舟再次躬身致謝。

  離開太清天之後,封舟身居藍白道袍,以竹簪紮出發髻,鶴氅仙風颯,飄颻欲步虛。蒼顏鬆柏老,秀色古今無。去去還無住,如如自有殊。總來歸一法,隻是隔邪軀。

  他身軀輕輕一頓,便落在了太虛幻境的靈空殿前。

  這是離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的太虛幻境。

  封舟既來,自有名帖,這方封舟剛剛落地,這太虛幻境的警幻仙姑便從內迎出,看到封舟之後,盈盈一個萬福。

  “大聖,小神有禮了。”

  警幻仙姑輕啟朱唇,聲如玉佩低鳴,對封舟說道。

  封舟雖然是人間帝王退位,肉身得道,但他在仙界的地位卻是非同小可。

  他道佛門,乃是封舟如來。

  他在道門,卻是封舟道宗。

  即便在妖界,也有封舟妖皇的美稱。

  概因他當年開壇,一口氣點化了一千五百人,使得五百佛子自證羅漢,五百道士自證金仙,五百妖鬼自證人仙。

  這等大機緣,以“佛祖”、“道宗”、“妖皇”任一稱呼,都不妥當。

  有心人聽了,勢必引發外交危急。

  所以幹脆稱之為“大聖”,這才是警幻仙子這等小蝦米的應對措施。

  聽了招呼,封舟點了點頭,邁步向著裏麵走去。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中有處有還無。

  走過這個牌坊,便是一個朱紅宮門,在這宮門之上,便有“孽海情天”四個大字,封舟腳步更不停頓,及至到了內裏,更能看著太虛幻境之中,布種相思之地有諸多司位,而在這司位之中,則有天下風情孽債,癡男怨女之畢生。

  一瞬間,封舟想起了亞曆克西絲,想起了宮二,

  若說他成道路上,真正納入心扉的,也隻有這兩人。

  但他現在的實力,卻無法接來二人。

  “也許經過紅塵曆練,我能找到接到她二人的法門。”封舟心中在琢磨。

  事實上,以他法力,已經摸查到了一些訣竅。

  這一切的緣由,隻因為他道心未滿,還記得問世間,情為何物?

  那麽問題來了,天下之間誰人無情,誰人不癡?

  風情孽債誰人不結?

  離恨天在何處?

  老子善屍太上老君所居住的兜率宮,就落在離恨天,位於三十三天外。

  而警幻仙姑擔任這人世間癡男怨女的風情孽債,神瑛侍者,絳珠仙草均要在太虛幻境掛號方能下界,而在太虛幻境銷號之後才能重返仙界,此等神權神職,已經是廣大無邊。

  可見警幻仙子的職位還是很高的。

  “我道心未滿,需要到紅塵曆練,打磨我心。”封舟淡淡的道:“我欲下凡,在這紅塵之中待上多年……”

  警幻仙姑坐在封舟對麵,聞言隻有點頭,不敢多言。

  對麵可是道門、佛門、妖門都十分推崇敬仰的存在,下凡的時候能到她這裏打個招呼,實在是看得起她。

  “大聖要往凡間,直去便是。”

  警幻仙姑淺笑說道:“這滾滾紅塵,茫茫眾生,均是碌碌之輩,依大聖之能耐見識,縱然是走了六道輪回一遭,靈性依舊,神通仍在,大聖何苦來我這裏掛號?”

  掛號才能下界,否則就是非法偷渡。

  隻是封舟之能,無論掛號與否,諸天神佛都會裝作看不到,就算是玉皇大天尊,太上道祖,元始天尊,阿彌陀佛也不會和封舟為難。

  “為求道心圓滿。”封舟歎道。

  要做事,一定要周全,否則難以得“道”。

  “即是如此,小神也就不便多問。”

  警幻仙姑身側女子遞上來了一張牙牌,這是封舟在警幻仙姑這裏掛號,從而拿到的凡間身份。

  “這身份是凡間林家之子,本來三歲夭折,既被大聖附體,自然長命百歲,大聖所去之地,正是最為繁華的揚州地界“警幻仙子說道。

  封舟接過牙牌,看著上麵的名字,輕輕的念出聲來:“林昭,好名字。”他手中一晃,那塊牙牌便放出一聲金光,轉眼間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