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我等無人事,你傳真經否?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2      字數:2916
  “啊!”

  兩位尊者狂吼,不接受這事實。

  沒辦法,自從靈鷲峰上的大雷音寺建成之後,他二人便是高高在上的佛陀親傳弟子,一個是頭陀第一,一個是多聞第一,乃是佛祖的左膀右臂。

  便是燃燈上古佛、彌勒佛見到他二人,也得和顏悅色。

  教外的其他人見了,更是會肅然起敬,不敢有半分失禮之處。

  更何況他倆法力深厚,可碎山石。

  可惜,這一切統統沒用。

  在悟空佛陀的壓製下,他們及時凝聚所有法力,也不過是被繼續再壓,兩個人轟隆一聲,深深陷入地麵,把珍樓打磨的如同鏡麵的大理石地麵,按出兩個人形印記。

  “這”

  管珍樓的力士,管香積的庖丁,看閣的尊者。

  全都震撼了,徹底說不出話來!

  “放開我!”

  “快放手!否則佛祖必定饒不得你!”

  兩尊者瘋狂的叫囂。

  悟空淡淡一笑,腦後生出一圈佛光,淡淡的道:“我為佛祖,佛祖為我,因你犯錯,略作懲戒,誰又能阻我?”

  悟空說罷,右手一伸,已經將迦葉、阿難二人抓到手中,隨手一翻,便推出了靈山,將五指化成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二人壓住。

  他既自證靈明鬥戰如來,法力神通便已經達到佛陀境界,一招須彌芥子,壓製兩人,不過是仿效如來當年鎮壓他之故而。

  “住手!”

  一個威嚴聲音,陡然傳來。

  正是燃燈上古佛。

  他原來本在寶閣之上,暗暗聽了傳經之事,心中甚明,本以為唐僧師徒這一次必定受到二人欺騙,本想派身邊弟子解救一番,哪裏想到,唐僧師徒怒極之下,靈明福至,竟然已經自證如來!

  要知道自從那八十八佛定鼎佛教江山以來,曆經千年,從未有人成佛。

  但是現在,卻一口氣有五人成佛。

  表麵上看似五人怒極之下,自悟成佛。

  但世界上哪有如此簡單之事?

  定然是這五人對佛經理解深刻,得大造化,遇大境界,得大神通,故而看到無字真經之後,自悟成佛。

  無字真經,上麵無一字描述,如同佛在哪裏,任他們評說。

  “不曾想在這世間,有人能憑無字真經,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是至高智慧,是佛陀明證。

  燃燈上古佛踏前一步,站在悟空身邊,阻止了他下一步動作。

  將兩人壓在山下,算不得什麽。

  以他二人神通,花上幾天,還是可以從這五指山上鑽出來的。

  但是悟空已成靈明鬥戰如來,他若是加上神通,書寫一個六字真言,真把那山與大地定住了,那他倆尊者就成佛門最大笑話了。

  丟臉的,也隻會是世尊如來。

  悟空尚未說話,密行功德如來唐三藏卻是微微一笑:“世間皆在苦海,眾生渴盼甘霖,佛祖命兩位尊者傳經,這二人卻為何傳無字真經?縱然我師徒五人盡證佛陀,又怎麽能拯救眾生?”

  天河星光如來豬八戒也道:“我等來靈山求經,是我師奉大唐天子之命求經,你們卻給無字真經,這不是讓我密行功德如來犯欺君之罪嗎?欺君之罪,多大的因果!竟然沾染,若不收拾這兩人,豈能罷休!”

  悟淨金身如來沙和尚長歎一聲道:“十萬八千裏路,在你們眼中不值一提,那我等何必求取真經,不如隨師父返回動土,將我等所思所悟寫出,傳給大唐天子,以為不可?”

  天龍明理如來白龍馬笑道:“經在心中,何須來求?既然已來,豈能忍受欺騙?既然已經欺騙,又何須再求?不許求經,經在心中!”

  他四人你一言我一語,靈明鬥戰如來孫悟空雖然不言語,卻也是微笑點頭。

  看樣子燃燈上古佛若不給交待,他五人當真不再求經,徑直返回東土了。

  若是他五人真要空手而回,那靈山隻怕真成了三界的笑話。

  靈山諸佛陀、諸菩薩、諸羅漢,隻怕真的沒臉見人了。

  辛辛苦苦布局這麽久的工程,就因為最後兩位尊者的狂妄和貪婪,就負之如流水了。

  燃燈上古佛心來暗暗罵了一聲娘。

  因為到這個時候,世尊居然還不現身。

  這死和尚用人不明,險些釀成禍端,居然這個時候不出麵調解。

  這擺明了讓他這位過去佛陪上笑臉,安撫這五位新如來啊。

  那封舟如來說得對,這位釋迦摩尼現在佛,當真是政客如來!

  雖然這麽想,但燃燈古佛卻是一臉微笑:“五位佛陀,能以無字真經為契機,自證如來,也算迦葉、阿難一番功德,依我看這事就算過去了,我們且去麵見世尊如來,他定有決斷,以慰取經人之心。”

  “我們被騙,險些犯欺君之罪,沾染世俗因果,到了古佛口中,倒成了他二人功德?靈山若是以口舌答我,徒惹人笑罷了。”靈明鬥戰如來孫悟空冷笑道。

  “聽聞佛陀十大弟子,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迦旃延議論第一。”天河星光如來幽幽說道。

  隻是這一句話,一句也沒有多說,卻直接把燃燈古佛剛才說的話釘在詭辯之上了。

  燃燈古佛乃是何等氣度?

  成佛猶在如來之前。

  自然不會將天河星光如來的話語放在心裏,隻是微微一笑,佛光盡顯。

  師徒五人彼此對視一眼,互相點點頭。

  哪怕他們明悟,知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隻要經在心中,即便不在手中,那又如何?

  但既然已經登上寶山,自然不願意空手而回。

  更何況密行功德如來已經答應唐王,要帶大乘真經回去,入世真的無法完成,隻怕也算因果未了。

  師徒五人遂跟著燃燈古佛來到大雄寶殿,幾人走了進去,也不說話,隻看著如來。

  如來笑道:“汝等為何返回?”

  靈明鬥戰如來笑道:“世尊,我等無人事,你傳真經否?”

  如來道:“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如今被你壓在山下,可也算一番劫難,但隻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

  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隻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

  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隻可以此傳之耳……”

  “世尊!”密行功德如來踏前一步,複問道:“我等無人事,你傳真經否?”

  “嗯?”如來頓時一怒。

  但唐僧五人麵帶微笑,渾不在意,腦後佛光閃耀,各個金身護體,頓時明白他五人已經自證成佛。

  “哎!既然如此,目犍連、富樓那,你二人帶他五人過去,快將有字的真經,每部中各檢幾卷與他,來此報數。”

  目犍連、富樓那領了佛旨,便帶著唐僧五人來到珍樓,將有字的大乘真經一藏之數交給唐僧五人,

  唐僧五人施展神通,將五千零四十八卷經收起,連一聲謝也不說,徑直離開。

  半個時辰之後,一株菩提樹下,佛祖如來與燃燈、彌勒二位佛祖漫步於此,佛祖如來道:“取經之事,看似圓滿,實則劫數重重,福禍相依,以至於到最後,我竟不能以如來之名義,敕封取經五人,實則為我門大劫。”

  彌勒佛祖道:“世尊不必驚慌,劫在婆羅門,劫在獨神教,隻要我等誠心持戒,佛門定能發揚光大,永鎮四大部洲。”

  燃燈歎道:“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取經五人不能與靈山親近,隻怕會與朱紫親近,始作俑者,需受責罰!”

  如來搖頭道:“迦葉、阿難之貪,實乃禍起蕭牆,當在五行山下被鎮五十年。此外,我會去大羅天,麵見阿彌陀佛。”

  “善哉!善哉!”

  燃燈和彌勒同時雙手合十,低聲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