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不到獅駝山,妖魔自來犯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2      字數:3265
  “今大明昌盛,百姓富饒,人人奮進,積極進取,隻為美好生活,其決心毅力,遠勝神仙眾修。”

  封舟在高台上坐了下來,出聲說道,聲音和雅,清澈動聽,不僅僅是這座講經場中,三界諸天,三界一切,均可耳聞。

  “朕治國有道,得百姓信仰,參悟大道,自證成佛,今開解眾生,講瑜伽大乘。”

  封舟的聲音飄到了天庭,飄到了人間,飄到了地府,也飄到了靈山。

  不管是天庭諸仙,還是靈山諸佛,亦或是坐落在諸天萬界的神仙妖魔,均有耳聞。

  封舟從初始人的誕生開始講起,一直講到了眾生的奮鬥、傳承,打破苦海沉淪,接著就講佛門真意,六波羅蜜,十地菩薩,五味百法,六度萬行,四萬八千法門。

  不止如此,他又講解了太上道德真經和玉皇真言,兩者一個由繁入簡,一個由簡入繁,均是天道至理,與佛門一般。

  他這般講經,淺顯直白,將釋道儒、玉皇大天尊的哲理剖析揉碎了講給眾生,可以說將個人體悟毫不藏私,全然的告訴給眾生,不懼真經被妖魔鬼怪所知。

  “南無阿彌陀佛。”

  靈山眾佛,眾菩薩,眾金剛,眾伽藍聽聞至理妙言,心中感悟,聽此真經,隻覺和往日真經大有不同,所涉及的法,均是往常如來所不說的,而聽的這真經,也並無佛力護持。

  果然是自證成佛,大功大德,將至理妙言全然說出,要眾生自悟成佛。

  “無量天尊!”

  普天下的道修隱士聽了道家真言,隻聽如癡如醉,恨不得手舞足蹈,忘乎所以。

  果然是聖人青睞,茅廬暢言,又有治國之道,百姓安康,洪武盛世,亙古未有,三代之治亦不及也。

  “幸甚至哉!”

  普天下的修士妖魔聽到了玉皇經,知天演之論,古猿化人的道理,體悟自身,更成大道。

  於是三界之中,草木水澤之間,無數修法之輩得到恩澤,有佛門弟子修持佛法得以勇猛精進,有道家修士修持玄法使得自己修行突飛猛進,又有披毛戴角之輩,演化天機,誠心而論,悟出自己長壽之機。

  諸多修法之僧侶、道士、妖精,聽到封舟說法,均都破除虛妄,明自身心,身化金光,直往小雷音山。

  有五百僧人自證阿羅漢果位。

  有五百道人自證金仙階位。

  有五百妖魔自證人仙梯位。

  靈山之中。

  世尊如來坐在蓮台之上,靜靜傾聽封舟所傳真經,對於靈山之中,感悟真經的諸佛、菩薩也不予製止。

  對於封舟此等大魄力,如來也欽佩不已,往日他苦心孤詣,調教了十大弟子,不過就似佛門尊者,因為為世尊弟子,雖得傳承,妙悟佛法,卻因為一時我執,不能晉至羅漢,晉至菩薩……

  大羅天,太清和玉清兩位聖人相對一笑。

  他們順勢應人,講究無為,法無禁止則不糾,又體恤萬生,縱然被孫悟空、豬八戒推翻了靈位亦不在意。

  對於五百到人自證金仙之位,不過順勢而行,隨手點個讚罷了。

  九重天,玉皇大天尊高高在上,聆聽妙音,聽到有人講解他的玉皇經,為世間從未有過之事,尤其是講經人還是一個人間皇帝,有資格祭拜他的天子,大天尊的龍顏,自然前所未有的歡愉。

  但不過怎麽說,諸天神佛對封舟的氣度、學識乃至境界,都十分欽佩,相比之下,在做人的角度上,自己似乎有點差距啊。

  此時大明國土,麒麟行於田野,鳳凰鳴於水澤,小雷音山上紫氣騰空,長達萬裏,準聖封舟,既為佛陀、又為天尊,同時又為妖皇,頓時鮮花漫天而落,仙音渺渺。

  要知道天道規則,無論是天庭敕封,還是自證成道,一旦有超品仙家氣象,便會有天花,天女,仙音,法螺,一應儀軌,不需仙人鼓噪場麵,便有元氣自發幻化。

  “善哉!善哉!果然是真佛。”

  唐三藏衷心欽佩,忍不住雙手合十,誠心禮拜。

  其實大乘真經早已經傳到東土,唐三藏佛學深湛,自然早已經精通,隻是不得高師指點,難免有所疑慮,再加上唐皇為了長生,令人西天取經,他正好順水推舟,領了這份皇差。

  事實上,唐初佛門勢大,他若是真的不想去西天取經,大可以低頭退縮,難道皇帝還能押著他去不成?

  沒想沒有走到西天,在這漢化徹底的大明,平生在佛經裏麵的疑慮,今朝盡解,甚至有大徹大悟,坐地成佛的念頭。

  孫悟空則是更進一步。

  他抓耳撓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唯有豬八戒、沙僧二人,見他這般興奮,不由得心生疑惑,那八戒問道:“猴哥,這位陛下講解道理,我老豬似有所得,但不知你卻為何這般癲狂躍舞?”

  孫悟空嗬嗬一笑,扭了一下八戒的耳朵,笑道:“呆子,好好聽你的吧!”

  此時小雷音山上,天下有能耐的散仙異士,名山名洞的修道真人,覺悟的羅漢僧紛紛前來朝聖,手中各拿名品鮮花,奇山靈果,珍奇寶物,碧波潭的蝦兵蟹將,翠屏山的諸多牛妖,此時往來巡視,見到這些散仙異士並不阻礙,由萬聖龍王引路,向著講經台而去。

  “等一下,你們兩人不似朝聖之人。”

  萬聖龍王在這人群之中,將一個獅頭人身,一個象頭人身者阻攔在外。

  周圍散仙步伐為之一停,而後被身邊鬼車一族引導,從旁側而往裏走去。

  “哦?”

  象頭人身者神色倨傲,問道:“你是如何看我們兩人不似朝聖之人?可是看我們不曾攜帶禮物?”

  萬聖龍王可不是是東海龍王,他無論是法力還是勢力均都不如,即使飲了造化之泉,亦不過是妖王之能,最多隻能和牛魔王、九頭龍之類的妖界大聖打交道,因此往來送迎,一貫笑臉,從無發恨之時,因此這象頭人身者的態度,遠遠不能讓他生氣暴怒。

  “他人朝聖,各個神態恭敬,手捧鮮花異寶,氣度祥和,而你們兩人卻兩手空空,腰帶刀兵,對於旁人不屑,對於至理不聽,氣勢洶洶,倒不似朝聖者,像是搶劫的大王。”

  萬聖龍王不緊不慢,攔著兩人,說道:“往日魔頭把持山野,占據水澤,禍亂一方,今日我大明陛下得悟天道,開壇經法,三界恭賀,莫要值此佳期,為禍此間。”

  象麵人身和獅麵人身兩人對視,哈哈大笑,然後象麵人身者鼻子一卷,就把萬聖龍王給卷了起來,他鼻子上麵有千鈞大力,無論何等精怪神人,鼻子一卷,就是要魂飛魄散。

  “當年玉皇大帝掌管天庭的時候,蟠桃會中不曾請我,我就一口吞了十萬天兵。”

  獅麵人身傲然說道:“就算是天兵天將,也奈何不了我,此處不過是人間之國,荒野之山,那封舟若是有愛民之心,自知之明,就該將這躬身過來,對我等大禮參拜,別讓我們進去將他趕走!”

  這兩人,就是獅駝嶺的大大王,二大王。

  大大王獅駝精、二大王白象精,本為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坐騎,但因為取經大業,被主人縱容下凡,坐鎮獅駝嶺,聚集五萬多妖兵,為禍一方,將人活寡清蒸,他們的結義兄弟雲程萬裏鵬更是猖狂無比,將獅駝國全國上下吃了一個精光。

  自雲程萬裏鵬死後,他二人倒是蟄伏了一段時間,但時至此時兩人來此,也是受人指使,準備來此將封舟趕走,與那四弟鵬魔王共掌大明,同吃唐僧肉,甚至有建立大魔國、吃盡天下百姓的偉大夢想。

  “好膽!”

  龍子龍孫,牛兵牛將,以至於周邊散仙此時均是持武對立,將兩人包圍其中。

  “砰!”

  白象扔過鼻子卷住的萬聖龍王,將這龍子龍孫砸的人仰馬翻,萬聖龍王躺在地上淒淒哀哀,若非是他飲過造化神泉,此時早已經殞命。

  旁邊的青獅變出法身,嘴巴一張如同城門,嚇的牛兵牛將連連後跑,各路散仙紛紛後退。

  白象衝入陣中,更是無一合之敵,輕而易舉,就將這小妖打的連連後退,和同青獅兩個人闖入到了講經台中。

  “嗖……”

  一杆三尖兩刃刀在蝦兵蟹將之中橫衝出來,橫在了白象之前,在白象鼻子卷曲,意圖反擊的時候,三尖兩刃刀突而消退,一隻細犬猛地從旁掠過,白象嚇了一跳,急忙後退。

  青獅上前,忽然一根混鐵棍橫掃而來,攻勢連連,頃刻間將青獅打的連退數步。

  知道來開距離,青獅白象才看清楚敵人麵貌。

  一個是手持三尖兩刃刀的玉麵郎君,一個是手持鐵棍的萬牛之王。

  正是顯聖二郎真君楊戩和平天大聖牛魔王。

  “嗬嗬,一個是人間神仙,一個是混世魔王,二位竟然聯手作戰,倒也別看生麵!”

  青獅忍不住冷嘲熱諷道。

  “你二人所為,人神共憤,有善心、良心之人,均有滅汝二人之意。不過你說的有些道理,老牛,這兩個家夥,楊某一人足矣,還請你退後觀戰便可。”楊戩語氣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