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陳玄奘不過是為王前驅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2      字數:2864
  卻說唐王李世民起死還生之後,除了大赦天下,釋放宮女,舉辦水陸大會之外,第一時間便是宴請封舟。

  “不想賢弟神通廣大,在地府之中橫行無忌,真曠世英雄也。”李世民連連歎道。

  封舟微微一笑:“這是我天賦神通,不知何時身懷法力,有人說我天尊轉世,也有人說我老妖借屍還魂。”

  說罷兩人哈哈大笑。

  席間李世民自己主動將人員交流計劃提升幾個檔次之後,又道:“賢弟,你與我有續命大恩,沒齒難忘,除了唐明交流,彼此一體之外,我還有一言相求。”

  封舟道:“兄長請說。”

  李世民道:“我有一妹,乃是先帝第十二女也,為淮南長公主,名諱澄霞。國色天香,賢良淑德,可為賢弟之妻也,不知賢弟意下如何?”

  對於李世民送妹子上門,封舟自然不會拒絕,便道:“既是公主之貴,封舟多謝兄長體貼。定能以金聖宮之位相待,後宮之中,盡是唐風,公主出行所見,也隻會是唐家化。”

  李世民聽罷心中歡喜,他當然明白這是封舟向他表明自己將大明朝徹底漢化的決心。

  能夠漢化一個異域大國,李世民自然很有成就感。

  於是兩位皇帝迅速敲定了通婚計劃。確切的說,是和親。

  和親事情一旦定下來,那麽兩國之間化、人員之間的交流就更方便了。

  封舟在長安又待了一個多月,將趕往大明的名單、物資徹底敲定之後,便返回大明。

  至於大唐公主以及那豐厚的嫁妝,由江夏王李道宗持節護送,需要在後麵慢慢行走。

  朱紫城距離玉門關有五萬裏之遙遠,封舟回國,瞬息可達,但是他手下五百近衛軍,卻得走三個月有餘。這還是因為封舟國內用大批的吐蕃戰俘修建了馳道的緣故。

  至於李道宗統帥的送親隊伍,隻怕在馳道道上要走一年。

  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佛門奉旨舉辦水陸大會,推舉出陳玄奘為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那皇帝早朝已畢,帥武多官,乘鳳輦龍車,出離金鑾寶殿,徑上寺來拈香。

  佛門選出的大德高僧陳玄奘,本名江流兒,出身坎坷,但你佛法精深,眾人不知是我佛世尊嫡子羅睺羅化身金蟬子轉世,為密行第一。

  但他佛子臨凡,隻聽他口誦佛法闡經釋義妙語如花,一幹朝廷大臣聽得如癡如醉,受了佛法感召,心中一片祥和,再無勾心鬥角陰私技倆。

  一番傳法引得人人稱頌個個道好,太宗皇帝李世民與武百官每日前來聽講,更引得陳玄奘聲名遠播風光無兩。

  卻說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自領了如來佛旨,在長安城訪察取經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實有德行者。忽聞得太宗宣揚善果,選舉高僧,開建大會,又見得法師壇主,乃是江流兒和尚,正是極樂中降來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長老,菩薩十分歡喜,於是觀音和弟子惠岸行者,變作兩個疥癩和尚,捧著寶貝沿途叫賣,開價奇高。恰逢大唐丞相路過,見她二寶可喜,便引了去見太宗。這菩薩也不過是故弄玄虛,明知這兩寶是給玄奘的,哪裏要什麽錢?兩三句話下來,將兩寶奉贈,由玄奘免費使用。

  話說玄奘說法,那法師在台上,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觀音所化的疥癩和尚突然近前來,拍著寶台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隻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麽?”

  ????????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來,對觀音禮拜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是如何。”

  ????????觀音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隻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正講處,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唐王李世民道:“法師正講談妙法,被兩個疥癩遊僧,扯下來亂說胡話。”太宗聞言,便引眾出來觀看,見了那兩個和尚,覺著有些眼熟,想了一想,記了起來,問道:“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

  ????????觀音見了皇帝,也不下拜,立著答道:“正是貧僧。陛下有甚話講?”

  ????????皇帝道:“你既來此處聽講,為何與我法師亂講,擾亂經堂,誤我佛事?”

  ????????菩薩道:“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bsp;李世民正色喜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於何處?”

  ????????觀音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李世民道:“你可記得麽?”觀音點頭,李世民大喜道:“教法師引去,請上台開講。”

  ????????這時觀音即與木吒現了原身,駕起祥雲,立在半空處。慌得李世民朝天禮拜,眾武跪地焚香,滿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賈,無一人不拜禱。觀音輕啟朱唇,說道:“啟稟唐王,西方我佛如來處,有大乘真經三藏,此去路程有十萬八千裏。若有一位高僧能去取得歸來,可以超度鬼神,成萬世不易之基,得金身正果,保佑江山永固。”

  &bsp;李世民聞言大喜,環顧左右道:“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

  其實這事也輪不到別人。

  這裏陳玄奘正負責講經,觀音顯靈,說道大乘真經,皇帝又要人求經,他陳玄奘不得不出爾。

  當然,他若不願受那西行之苦,也大可以低頭不語,隻不過日後在佛門,在宮廷的威望一落千丈,名聲盡毀而已。

  陳玄奘一時間想清楚這個問題,列眾而出,在皇帝麵前施禮道:“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唐王李世民大喜,隨即眼睛閃了閃,上前將禦手扶起道:“法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程途遙遠,跋涉山川,朕情願與你拜為兄弟。”玄奘頓首謝恩。唐王果是十分賢德,就去那寺裏佛前,與玄奘拜了四拜,口稱“禦弟聖僧”。玄奘感謝不盡道:“陛下,貧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顧如此?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隨在佛前拈香,以此為誓。

  李世民道:“禦弟,朕偶得‘北絲綢之路山水地圖’,便交付與你,你隻需依圖而走,想必能在最短時日抵達西天,求取真經。”

  玄奘拜謝。

  等李世民起駕回宮之後,李靖、徐茂功等人進諫道:“陛下,那‘北絲綢之路山水地圖’乃是大明皇帝送給陛下的地圖,描盡了西域的山川地理,怎能輕易送給取經僧人呢?”

  李世民哈哈大笑:“那是朕令閻立本描摹的簡圖而已,真實的地圖豈能輕易交給我那禦弟?諸位將軍,朕打算玄奘起身三個月後,便由諸位愛卿率軍西征,打穿北絲綢之路,控製西域,建安西都護府,揚我大唐光輝榮耀。”

  此時禦前不隻是李靖和徐茂功,有秦瓊、程咬金、侯君集、蘇定方等將軍,還有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等大臣,此時聽了李世民的打算,頓時一個個恍然大悟,明白那陳玄奘隻是為王前驅而已,頓時驚歎於皇帝陛下的深謀遠慮,全部伏倒禦前,高呼萬歲。

  且不說大唐君臣的雄心勃勃,封舟回到朱紫城之後,便有衛兵來報:“從西方來了一位僧人,大腹便便,笑口常開,談經說法,引得無數百姓聆聽,人人拜服其為聖僧。”

  “哦?”封舟眉毛一揚,笑道:“既然有聖僧臨塵,朕倒是要見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