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封舟你造的孽大了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1      字數:2962
  封舟入主臨安第二天,辛棄疾又率五萬鐵騎趕到臨安,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大宋尚書左仆射虞允。

  兩年前虞允與封舟剛見麵的時候,還隻是一個小小的秘書丞,沒想到僅僅過了兩年多時間,他就成為大宋朝的左相,一時間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但他並不自卑,也不怯懦,更沒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覺。

  因為經過多年的官場曆練、采石大戰的洗禮,加上建康城大屠殺的反正,讓他已經脫胎換骨,心誌堅定,足以擔任一國之相。

  到下午的時候,王重陽率領的主力也到達,而同一天浙東各地守軍全部發表聲明,支持封舟和楊存中。

  到了這個地步,大局已定,沒有一個人能翻起浪花來了。

  各地的官們,全部陷入一種惶恐和沉默當中。

  尤其是有駐軍的地方。

  根據封舟傳到各地的告示聲稱,官是禍亂國家的源泉,凡是在這時候反對臨安朝廷的各地官府,一定和秦檜、萬俟卨集團大有關係,可直接斬殺。

  於是一向標榜“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官們集體沉默了。

  大宋朝的政治格局也大致形成。

  天下正朔依舊是大宋,大宋的都城就設在臨安,遷回汴梁實在太麻煩,就不要動了。

  中樞朝廷以虞允和趙逵為左右相,由他們選拔官員。但是和四十二名戰犯有關係的大小官吏,必須全部清理。

  不過中樞朝廷實際占有的地盤也隻有臨安府九個縣而已。

  雖說按照相關協議,各地州府肯定會給中樞上繳一定的賦稅,但是也一定會被封舟截留,因此中樞朝廷進行了最大規模的精簡,那些莫名其妙的官職全部撤掉,一個不留。

  當然,主要是借助封舟的這次大獄,將中樞朝廷的骨幹全部清理幹淨,最終中樞朝廷成了一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六部尚書,加禦史中丞和大理寺卿,以及他們各自的下屬官員。

  臨安城的官員,真正成了武百官。

  數量上很符合嘛!

  江淮一帶最繁華最富饒的幾塊地方歸封舟掌握。

  封舟沒有在中樞擔任任何職務,為了和那些總督區別,他命令大宋朝廷自己封了一個王。

  本來他的勢力主要集中在江淮,可以封為吳王。

  除此之外,他收複燕雲,也可以封為燕王。

  但是他沒同意。

  這兩個王太厲害了,一不小心就成大業,很容易影響大宋國祚,所以他給自己封了一個寧王。

  寧王好啊,成事不足嘛。

  自己培養的王重陽、辛棄疾、龐勇等人,在自己地盤上給一個總督的位置。

  其他地方也很快安排好了。

  川陝一帶歸四川總督吳璘為主、楊政、王生兩人為輔。

  王生因為龐勇的關係,掌管關中一帶,可惜他資曆、勢力和威望都不夠,隻能擔任關中安撫使。

  成閔為荊北總督。

  李寶為荊南總督。

  林夕為山東總督

  楊存中擔任山西總督。

  李顯忠則擔任河北總督。

  李顯忠是黨項人,對於大宋忠心耿耿,和金人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本身才華也夠,正好和林夕這個水軍都督一起配合,水陸夾擊進攻女真金人。

  因為封舟在之前已經和他們商議好,這些軍頭在自己地盤內,除了生殺予奪,還可以決定對外征戰,因為隻有在對外征戰,且有勝績的情況下才能提高自己地盤的稅收額度。

  不打仗的話,地方稅收就會改成國稅,由封舟掌握。

  總之大宋的權力更迭就這樣輕鬆簡單地完成,當新的一年到來的時候,十一歲的小天子趙淳在大慶殿接受百官朝拜。

  寧王封舟則在建康府建立了幕府,沒有參與中樞的事。

  建康府也改名金陵。

  史稱金陵幕府。

  此時中樞朝廷對於四十二名戰犯的案件已經處理完畢。

  這四十二名官員全部斬首抄家,家屬流放海外。

  根據寧王封舟的命令,大宋朝廷在在西湖畔為嶽飛立廟,並鑄趙構,秦檜等五人跪像於廟前。

  實際上大宋朝廷狠狠的經曆了一番清洗,砍頭的砍頭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總之務求正義與法律得到伸張,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人。

  最後從這些官員手中,榨取了一億貫的錢財。

  封舟隻要了八千萬,讓自己超過了李宗敏,其餘讓其他人分攤。

  大宋進入了寧王幕府時代。

  一個充滿夢幻的時代。

  封舟有了這八千萬貫錢財,可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他開始重新編製全真派的典籍。

  在裏麵加入了許多啟迪智慧的東西,加入了許多理工科的內容。

  同時派辛棄疾發表章,以“全真派道學宗師”的身份,大力抨擊朱熹的理學,不但將朱熹的人品道德批了一個一塌糊塗,還將他得理學定義為“垂暮之學”。

  封舟也適時推動一係列利國利民,利於解放思想、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政策。

  凡是信奉理學的家族,征收高額稅收,標準為田賦的一百倍。

  隨著越來越多的讀書人閱讀全真道的典籍,開始對信奉全真教,這裏麵的格物之學也開始啟迪他人的智慧。

  而隨著封舟推行的一項項政策,農民、手工業者、商人都受到各種各樣的利益,他們錢包開始鼓起來。

  封舟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崇敬。

  根據封舟手下粗略的統計,至少有兩三千萬人已經對封舟產生了崇敬之心。而信奉加入全真教的普通人已經達到五十萬人之多。

  封舟感覺每天都被海量的信仰之力充斥經脈,這些都是純正的功德之力,不斷地洗精伐髓,脫胎換骨。

  單以靈氣而論,他已經邁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這極大階層,達到煉虛合道的合道期,幾乎是聖人以下第一人了。

  隻不過時日太斷,自身根骨、經驗、心性和法力都還沒有修煉出來,以至於本身實力還處於煉精化氣的先天期循生境。

  按照他自己的估算,要把如今這海量的功德徹底轉化為自身之根基,需要二十年時間。

  二十年時間,對於他來說,足夠了。

  當然,這二十年時間,並不是所有人都對他讚美和崇敬。

  有許多人在詛咒這個荒淫無恥的再世董卓、曹操、朱溫。。

  那些被裁掉的官員。

  那些被沒收了土地的超級地主們。

  那些沒有生源,無人理會,還承受高額稅收的理學家族們。

  在他們看來,這個時代簡直暗無天日了,那個活曹操種種倒行逆施,簡直就該人神共憤。

  大宋朝曾經以天子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可是你看看,如今成了各地軍政總督的天下。

  無論是天子還是士大夫,哪裏還有半點尊嚴可講?

  大宋的列祖列宗,快發個雷劈死他吧!

  他們在詛咒的時候,其實非常明白,大宋朝最會施展雷法的,正是大宋寧王封舟。

  他們瘋狂的詛咒封舟的時候,卻不知道還真的有人在因為天下事而斥責他。

  “道濟大師,你不是忙著和乾坤洞主、大鵬鳥捉迷藏嗎?怎麽有空來找我了?”

  看著一臉焦急的濟公,封舟心中十分奇怪。

  說起來如今的濟公十分不爽。

  因為封舟的緣故,大量的術法之士在封舟手下有了才華施展的空間,濟公已經很少有施展神通的時候了。

  隻能待在佛門的自留地裏,與乾坤洞主、大鵬鳥等人鬥來鬥去,互相將對方當成自己的磨刀石。

  “乾坤洞主、大鵬鳥他們算什麽?若不是為了曆練靈珠子、胖瘦仙童,我早就把他二人除掉了。和尚我這次找你來,是告訴你,你造的孽發了!”濟公一邊說著,一邊氣急敗壞的搖著扇子。

  “道濟大師,這肉可以亂吃,酒可以亂喝,話不能亂說啊!我造什麽孽了,讓你這位佛門羅漢如此氣急敗壞?”封舟不以為意。

  “你還狡辯!你當初與黑羅刹一戰,沒有將他封印回冥獄,而是直接將其誅殺,冥獄之中再無人壓製妖魔鬼怪,如今他們已經衝破冥獄,大鬧地府了!”濟公叫道。

  “竟有此事!”封舟眉頭一皺,意識到了一個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