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佛道之爭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1      字數:2579
  當趙構醒來之後,第一眼便看見那個玉扳指在焚燒。

  “陛下,這玉扳指乃是黑羅刹投在人間的幻化之物,貧道已經在夢中驅逐了黑羅刹分身,這個玉扳指便可以被三昧真火燒盡,陛下暫時無憂了。”封舟手持拂塵,一本正經的拱手施禮。

  趙構先是一喜,隨即一憂。

  “暫時無憂?可是朕在夢中見到封真人已經誅殺了那個黑羅刹了呀?”

  封舟微微一笑:“陛下,那黑羅刹乃是冥界之主,法力高深,連道祖、佛祖都不能誅殺,更不用說貧道了,貧道所做的,隻是將之驅逐出陛下夢境。”

  “那要是這黑羅刹再來侵擾朕怎麽辦?”趙構急忙問道。

  “陛下勿憂,貧道已經有了對策。”封舟微微躬身,隨即直起腰來,眼睛都不帶眨的侃侃而談:“無論黑羅刹有多強大,他終究不能進入人世間,他是血魔,唯有以血止血,以牙還牙,才能擋住此魔進入陛下夢境。”

  封舟說著,一指王重陽和辛棄疾,說道:“當今天下,最狠毒、最霸道的莫過於金人,而我這兩個弟子,都曾在北方與金人交戰,殺過的金人隻怕沒有一百,也有八十,滿身的血煞之氣,有他二人仿效尉遲敬德、秦叔寶二位故唐大將,為陛下把手宮門,那黑羅刹便無能為力,陛下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趙構大喜,立刻重賞王重陽、辛棄疾二人,又對封舟說道:“真人兩次助朕解困,功莫大焉,朕若是不賞賜真人,於心不安。”

  封舟微微一笑:“國師之位,貧道是不敢當的,隻是貧道開創道統,建立全真派,除情去欲,明性見道,使心地清靜,才能返樸歸真,使得陛下永享太平。”

  趙構一聽,不禁龍顏大悅。

  天下百姓要是信了全真教,一個個都心地清淨了,自然就沒有起來鬧事的了,也就利於他趙構做太平天子了。

  “真人不願意做國師,朕好生愧疚,既然真人有意開創道統,建立全真派在,朕自然要大力支持的,不如朕賜予你一座道觀如何?”

  “貧道謝過陛下厚恩,聽聞城北有一座淨光寺,自從廟裏的主持聖德法師失蹤之後,那廟宇便逐漸衰敗下來,不少和尚卷走財務跑路,當真是佛將不佛,貧道有意將這座寺廟拿到手中,建立一座道觀,為陛下舉行羅天大醮,保佑我大宋國泰民安,陛下永遠健康。”封舟笑道。

  “聖德法師?這個名字有點印象,好像在哪裏聽說過。”趙構心中嘀咕了一下,隨即拋擲一邊:“既然道長這麽說,朕當然不會大煞風景,全力支持,三日內,這座淨光寺就會變成真人的道觀。”

  “至於這羅天大醮,朕自然欣喜不已,等真人舉辦之時,朕必定親臨現場,為真人站台。”

  “貧道多謝陛下了。”

  趙構見解決了心事,不由得開花大笑,忽然一側身,看見了趙逵,心中頓時一涼,不由得升起了一陣冷汗,急忙身手抓住封舟:“真人,朕還有一事相求。”

  封舟微微奇怪:“陛下請講。”

  “朕聽趙愛卿上奏,金主完顏亮雄心勃勃,似乎有南侵之意,朕記得真人頭袁天罡、李淳風的推演之能,還請真人為朕推演,金人當真有南侵之意乎?”

  封舟眼光一凜,淡淡的道:“陛下,若是兵精糧足,有得力大臣守衛,何懼金人?”

  他頓了頓,又道:“陛下,貧道遊覽北方,見金人殘暴,苛捐雜稅層出不窮,北方不堪壓迫,義軍蜂起。陛下想想,若非為了強軍備戰,金人為何要這麽做?”

  此言一出,趙構頓時臉色一白,坐立不得,一下子跌坐龍椅上。

  他終究是一個皇帝,雖然畏金人如畏老虎,但是在哎臣下麵前到底繃得住,雖然心中惶恐不已,臉色卻表現的還算鎮定。

  “如此,看來朕得整軍備戰啊。”

  他淡淡的道。

  封舟笑道:“陛下想必心中已有成算,貧道告退。”

  “真人勿走。”趙構忙道:“真人兩個弟子功力高強,但是還請真人坐鎮宮中,朕也心安。”

  封舟點頭之後,趙構長舒一口氣,又對道:“趙愛卿,龐校尉,朕命你二人負責調查處理宮門圍殺案,不得有誤!”

  ……

  當日天晚,王重陽和辛棄疾各取披掛,他兩個介胄整齊,執金瓜鉞斧,在福寧殿門外把守。而封舟則在殿外牙房安坐。

  要知道王重陽和辛棄疾本來就是孔武有力的豪傑之輩,一身武功放在整個天下都少有人敵,這一披掛打扮,果然是威風凜凜,天然的英雄豪傑。

  二人侍立門旁,一夜天晚,更不曾見一點邪崇。是夜,趙構在福寧殿中安然入睡,一夜無夢。第二天宣來兩人,重重賞勞道:“朕被夢魔侵擾,已經三日不得安睡,昨夜仗著二位愛卿威勢,得一享受一夜安睡,兩位愛卿請出安息安息,待晚間再一護衛。”

  王重陽、辛棄疾自無二話。

  這樣兩人連續守了兩三夜,趙構已經安然無恙,不過他開始施展帝王心術,先是封二人為殿前司諸班指揮使,歸殿前司指揮使夏虎統帥,隨即命畫工花了二人畫像,貼在門上。

  這兩人見趙構把他倆當秦瓊、尉遲敬德,自然是感恩戴德。

  三日後,趙構下達旨意,引起了朝野內外軒然大波。

  聖旨的大意上說,聽聞淨光寺主持聖德禪師失蹤之後,寺中和尚不修佛理,多有卷款潛逃者,使佛門大羞,皇帝看不過去,便以國家的名義將淨光寺收歸國有,改建為道觀,交給道家名師封舟封真人掌管。

  此外,皇帝為了感謝封舟亮度相救,特地撥款,讓封舟在新建的道觀中舉辦羅天大醮。

  因為是改寺為觀,為了平息佛道之爭,皇帝還準備舉辦辯經大會,化解佛道矛盾。

  至於雙方人選,皇帝已經給大家選好了。

  道家就有封舟封真人出麵。

  而佛門出來參與辯經的,則是鎮江金山寺的主持,據說法力高深,幾欲修成羅漢果位的神僧法海禪師。

  消息一出,佛道兩家齊齊震動。

  隻要對封舟和法海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就在一個月前,法海曾經和臨安府衙的官差們一起,對付過封舟的幾位朋友。

  如今,封舟甫一回來,便通過皇室向法海亮劍。

  正大光明的表明了態度。

  不僅正大光明的向法海亮出了獠牙,還正大光明的侵占了佛寺。

  更巧妙的是,他通過皇帝頒旨,巧妙地將此事統籌在佛道之爭的框架之內。

  佛道之爭啊,這可是牽扯大因果的事情。

  一旦發生佛道之爭,無論是太上老君,還是世尊如來,都不敢輕易涉及凡塵,其他諸天神佛更是不敢。

  隻有凡間的佛道兩家弟子辯論相爭才行。

  當法海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心中一沉。

  他知道,自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能對白素貞下手了。

  因為隻要他出手,那個封舟就有可能阻攔,兩人無論怎麽爭鬥,都是佛道之辯,諸天神佛無法幹涉,也就不能幫法海的忙。

  想把白素貞鎮壓在雷峰塔下,了結因果,證道果位之事,想也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