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好戲開始了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1      字數:2625
  當封舟和一群不明來曆的殺手交戰的時候,秘書監內,一位風度翩翩的和尚和虞允一起,麵見趙逵,陳說利害。

  之所以要麵見趙逵,是因為官場傳聞,官家要以秘書郎趙逵為勾當水師船隻傾覆一案,率領刑部、殿前司以及修道高人前去慶元府,調查大船傾覆案件。

  因此,趙逵眼看著就要飛起來了,有想在這件事上分潤功勞的官員術士,自然會去找他。

  此時趙逵也接到了趙構限期十日內破水師大船傾覆一案的旨意,毫無線索的趙逵頭大如鬥,隻覺案情詭譎叵測,撲朔迷離,不是他一個小小的秘書郎所能解決的。

  但是他今早可是在皇帝麵前拍胸膛了,難道要打退堂鼓不成?

  恰在此時,虞允帶來一個和尚,告訴趙逵,這位僧人能破水師海船傾覆之謎。

  “淨光寺的方丈?聖德大師?”趙逵用震驚的目光看著麵前這個俊朗的不像話的和尚。

  隻見聖德大師穿一件錦襴袈裟,頭戴金頂毗盧帽。手持一根金色錫杖,臉上神采飛揚,隱隱似有寶光流動,便如是明珠寶玉,自然生輝。趙逵向他隻瞧得幾眼,便心生欽仰親近之意。

  比起眼前的聖德大師,他今天上午奉旨請的封舟道人賣相就差了一點。

  同樣是出家人,人家聖德大師儼然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樣,而且還是淨光寺的方丈,無論是實力還是外表,都遠遠比封舟強多了。

  所謂的封舟封真人,雖然也是相貌不凡,但和聖德大師想比,就是一個尋常人了。

  雖然心中這麽想,但趙逵自然不會一來就把他當座上賓。

  “聖德大師的名聲,本官也是聽過的,隻是要說能破此案,本官不免心生懷疑。大師是出家人,平時吃齋念經,普渡眾生就可,若是連大師都要動凡心破案子,那皇城司、殿前司、大理寺和刑部都該集體上吊了。”

  虞允道:“趙大人,此案緊急,不妨先聽聖德大師陳說,就算大人不采納,也沒什麽損失。”

  趙逵嗬嗬一笑,擺出一個請的動作。。

  聖德見狀,雙手合十先吟佛號,隱隱然身前寶光流動,隨即娓娓道來:“趙大人,水師大船傾覆,確非人力所為……”

  一炷香後,趙逵滿臉振奮地拍案而起,道:“好!本官答應你,明日大朝會,定會向官家舉薦你!隻希望大師真的能如你所說,可擒那東海巨怪於聖前!”

  他說話如此興奮,以至於全然忘記了皇帝為何而回派遣他找封舟。

  聖德微微頷首,一臉風輕雲淡:“定不負大人所望。”

  告別了興奮不已的趙逵,虞允顯得有些沉默,而聖德也一路無語。

  兩人分開之時,虞允突然拱手道:“大師,聽聞靈隱寺有一位聖僧道濟大師,有人說他是降龍羅漢轉世,不知確否?”

  聖德對虞允笑笑,道:“是與不是,皆在本心!”

  虞允看著聖德的眼睛緩緩點頭:“好,大師早點休息,明日朝會,祝大師一切如意!”

  “虞施主,貧僧告辭。”

  看著聖德漸漸遠去的背影,虞允長長歎了口氣。

  虞允聰明絕頂,三教九流無不涉,對於聖德大師的佛學理論從不懷疑,但總感覺哪裏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

  他想了許久,又想到城門口遇見的封舟,再想想聽人傳頌的神僧道濟大師,好像也是這個年齡。

  難道現在的出世之英,都是年輕人的天下?

  還是不對!

  虞允自問是一個讀書人,所以敬鬼神而遠之,對於僧道之流,皆一視同仁,但是他感覺自己麵對封舟和聖德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這不牽扯到學識,也不牽扯到說話態度。

  但是因為什麽而感覺不同,虞允卻說不出來。

  “好在行在臥虎藏龍,哪怕你隱藏的再深,也能被人瞧出眉目來。”

  虞允隻能這麽安慰自己。

  太史令府。

  張元宗回來的時候,一眼就看到封舟坐在院子裏品茗賞月,似無睡意。

  看他全身上下,以及整個院子,竟然毫無發生戰鬥的痕跡。

  是那些人沒來?

  還是被封舟三下五除二收拾了?

  他走到封舟身邊,正想問話,卻見封舟正好轉過首來,微笑著說道:“天師回來了,張天師果然料事如神,果然有人來襲。”

  “屍體已經處理了?”張天師深深了呼吸了一下,半點血腥味沒有聞到。

  “什麽屍體?天師這句話我可聽不懂了。”

  封舟緩緩站起身來:“我隻是在說有人來襲而已,其他我可什麽也沒說。”

  張元宗一怔,不由得苦笑一聲。

  他自然明白封舟的意思。

  你有你的計劃,我有我的態度。

  不要以為我是被你握在手心的蟲子。

  你未必知道我的底細。

  想到這裏,張元宗再次長歎一聲,向封舟一拱手,轉身回到自己小院。

  次日辰時,官家趙構幸大慶殿臨軒受賀,接見諸侯、百官,舉行大朝會。

  諸事表罷,禦史中丞龔茂良尚書彈劾丞相秦檜柄臣擅國,違天逆理,專事阿黨,利惑君心,致使昊天震怒,降下災禍,使水軍千料大船一朝覆滅。其諫言:秦相已令天怒人怨,應罷黜相位以順人心。

  許多大臣紛紛複議,要皇帝罷黜秦檜,以安民心。

  其實這不過是皇帝扔給主戰派大臣的一塊肥肉,趁機敲打秦檜的把戲罷了,秦檜心知肚明,立刻跪在殿前,苦苦哀求,淚雨滂沱,辯稱大船傾覆一事乃敵國所為,朝中有人居心叵測,借此禍亂朝綱,他秦檜對大宋,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趙構當然會順著台階下來,因為他不敢真正的廢除秦檜相位。

  自紹興和議以來,秦檜事實上是金國在南宋的利益代言人,趙構畏金人猶如畏老虎,給他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廢除秦檜的相位。

  所以就在此時,皇帝的秘書郎趙逵出列,所言石破天驚,稱千料大船傾覆之案已破,係東海巨獸所為,並舉薦淨光寺方丈聖德大師,前往東海,降妖除魔!

  皇帝震驚無比,立刻召聖德覲見。

  大慶殿中,聖德見得皇帝趙構,以佛禮參拜,恭祝聖安。

  趙構見聖德風度翩翩,麵上似乎有寶光流動,宛然一幅得道高僧的模樣,當下就心生好感,問道:“大師是淨光寺的方丈?朕聽聞臨安府有兩高僧,一個是瘋道濟,一個是你玉聖德,今日一見,果然是大德高僧!”

  聖德躬身行禮:“多謝官家誇讚,貧僧愧不敢當。”

  趙構點點頭,眼神微閃,開口問道:“聖德大師,趙卿剛才所言,千料大船傾覆之事,乃東海巨獸為之,可有此事?”

  此言一出,大殿中頓時一片寂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聖德身上。

  聖德肅然道:“回官家,正是如此!”

  趙構點點頭,又問:“可有證據?”

  聖德搖頭道:“小僧雖拿不出憑證,卻可擒此巨獸於東海之上,為陛下和天下蒼生,除去此害。”

  趙構暗中點點頭,再次問道:“卻不知此巨獸為何襲擊我沿海水軍大船?”

  聖德雙手合十,盡顯聖僧風采,道:“阿彌陀佛,蓋因不修德,乃召此禍。”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相國秦檜,臉色頓時氣得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