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道聽途說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1      字數:2431
  餘杭雖然距離行在不遠,隸屬臨安府管轄,也算是天子腳下,但是按照古代的交通情況,加上南宋缺馬,隻怕來回要好幾天時間。

  既然如此,不妨和兩位師兄打個招呼,隨便討論一下這個紅寶琉璃球,畢竟這兩位道長見識非凡。

  “酒王之王”大酒樓的雅間之中,陳楠依舊在不停地灌酒,王卿則隻是喝茶。

  “紅寶琉璃球?貧道未曾聽說過此寶。”王卿沉吟道。

  “貧道也沒聽說過,不過若是真的有這種寶物,隻怕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餘杭縣令雖然是官,可是在臨安一帶,這還算官嗎?”陳楠一邊飲酒,一邊說道。

  他嘴裏灌酒,竟然也沒耽誤他說話。

  “說的也是,就算餘杭大戶人家有此寶物,恐怕來曆不凡,若是真有這種奇珍異寶,隻怕持有者有神仙手段才能占住。”王卿沉吟道。

  封舟點點頭。

  其實何止是術法之寶,就算是錢財、武功秘籍之類的東西,不也是有人奮勁爭奪嗎?

  你殺我,我殺你,操著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行使肮髒下流的勾當。

  “其實寶物之類的,我隨周縣尊卻看看而已,臨安乃是行在,有的是達官顯貴,這餘杭縣令大張旗鼓,想必另有所圖。”封舟想到這裏,微微笑道。

  陳楠和王卿連連點頭。

  他倆看透了人生,因此雖然是道教宗派領袖,卻不曾占據過任何法寶,不是因為不能,實則是神仙妖魔太多,一旦德不配位,就有可能被別人奪走,到時候就鬧笑話了。

  真正的法寶,永遠是根植於信眾心中的信仰,有了他們,金丹派和神宵派才能立足於世上,他倆的雷法才能日漸強大。

  再說了,區區一顆治病救人的紅寶琉璃球算得了什麽法寶?

  “師弟,你的法力已經超越我和陳道長,我等已經無可教授之術了,今日飲酒之後,隻怕要天各一方了。”王卿淡淡的道。

  “什麽?”封舟心中一震,不由得看向王卿,又看向陳楠。

  陳楠也放下酒壺,歎道:“王真人說的不錯,我等與你有一年之緣,隻怕著將來我派有難,封師弟能看在香火情的份上,能夠提攜一把。”

  “可是師弟照顧不周?不如二位師兄將道場搬到行在,我必然給二位各建一所道觀,超過太一宮、延詳觀。”封舟忙道。

  他是認真的。

  畢竟這一年來,兩位道長亦師亦友,十分認真的指點了他在道教典籍的疑惑,也係統的教授了道門法術,尤其是雷法。那是悉心傳授啊。

  人心都是肉長的。

  盡管封舟與這個世界有著淡淡的疏離,但是對他二人的尊敬和感激去,卻是發自內心的。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貧道隱居家鄉幾十年,隻想埋骨桑梓而已。”王卿歎道。

  “人聚人散,總有離合,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師弟不需長求。”陳楠也語氣惆悵的說道。

  封舟歎道:“是師弟迷障了,今日飲酒通宵,為兩位師兄送行。”

  ……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封舟在家裏吃了早飯,周縣尊便和李公甫趕了過來。

  “封真人想必已經準備好,咱們這就出發如何!”

  “客隨主便,貧道聽從縣尊安排。”

  周縣尊早有準備,門口停了兩輛油壁車,拉車的是腳力不錯的騾子,周圍圍了十幾條漢子,其中大半都是縣令家中仆役,其餘幾位卻是衙役中的好手,有李公甫帶隊。

  倒也人多勢眾。

  大宋亡國,趙構重建南宋,但是重輕武,對百姓收取重稅,所以境內的山賊土匪多如牛毛,動不動就出現劫道的蟊賊,盡管都沒能成了氣候,卻是對地方治安產生十分不利影響。

  有些人多勢眾的,連地方官員都敢劫殺,簡直無法無天。這讓官員們心驚膽戰。

  但他們采取的辦法可不是派兵圍剿,而是自己出行的時候帶足護衛好手,這樣就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不是他們不想圍剿毛賊,實在是因為那些毛賊其實都是地方宗族勢力,提著刀來當劫匪,放下刀就在地頭種田,官兵們根本分不清誰是民誰是匪。

  封舟坐上了一輛油壁車,而另一輛車則坐著周縣令,以及他的如夫人,封舟幾乎不用運功,都能聽到隔壁車內的打情罵俏之聲。

  果然是讀書人啊,這叫風雅。

  一路行來,滿眼盡是江南的婉約靈秀之景,從早上一直走到中午,隨便找了家路邊的茶棚子一坐,李公甫和護衛們招呼茶棚老板上飯上菜,而後也顧不得飯菜是否粗陋,一陣狼吞虎咽就將飯食全部掃蕩幹淨。

  封舟倒是不必如此,隻因為周縣尊已經準備好了食盒,派人送到封真人的車上。

  那食盒外麵十分幹淨,漆的發亮,食盒一共四層,這食盒底部是鐵的,內置炭火,上邊一層隔水層,所以放了這麽久,盒中食物仍是熱的。

  這讀書人好風雅,加上這裏是江南之地,吃菜講究精致,盒中菜肴每樣都不多,大概隻夠吃上幾口的,花樣卻不少,一碟兒東坡肉。一碟洞庭蝦仁,此外還有桂花芋艿、油氽春卷、油炸金磚、灌湯小籠、鹵鴨、爆鱔,盡顯蘇杭美、雅、細、巧的特點。

  饒是封舟是修道之人,看了也不禁食欲大增。

  他正細細品嚐之時,忽然耳朵一動,聽到幾十丈外的另一家茶棚子裏有人正在聊天。

  “你們聽說了嗎?餘杭縣令母親病重,縣中大戶人家刑家,借出了一個寶貝,喚做洞內洞紅寶琉璃球,一下子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呢。”

  “這麽大的事情當然聽說了,聽說無論多麽嚴重的病症,隻要把那個叫什麽動不動……”

  “是洞內洞。”

  “我知道,那個洞內洞紅寶琉璃球放在床頭,它就會自動大放光芒,病人就一下子痊愈了。”

  “這刑家是不是傻?敢拿出這麽貴重的寶貝,不怕有借無還,不知道懷璧其罪嗎?”

  “年輕人真沒見識,這邢家也不是簡單家族,人家你親愛是兩浙東路的大家,家中有人在朝中擔任高官,家中良田萬頃,會怕一個小小的縣令?”

  “說是這麽說,可是這麽財一露百,豈不是被各方勢力盯上了?他們家勢力再大,有這麽貴重的法寶,不藏著掖著,還敢拿出來顯擺,隻怕不妥吧?”

  “嘿嘿,你們有所不知吧?這邢家也不打算要這個寶貝了。”

  “什麽?不打算要了?”

  “這麽厲害的寶貝,居然不打算要了?”

  “那他們打算送給誰?”

  “是啊,趙老四,快詳細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