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曹彰出山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1      字數:2603
  時間緩緩流逝,太陽終究慢慢下山,天空重歸黑暗,晚風清涼,但空氣中卻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隱隱已然又有“白骨露於野”的景象。兩邊都得抽出足夠的士卒去收集屍體,將他們收斂埋葬。

  在這個五月天的日子裏,封舟和司馬懿的心情卻如進隆冬臘月,進入了冰天雪地,都是一樣的欲哭無淚,都是一樣的垂頭喪氣,更都是一樣的心如刀絞,悲憤莫名!

  雖然剿滅了並州飛騎五千人馬,但封舟絕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整整一天的血戰下來,漢軍陣亡將士超過了四千人,魏延的魏武精卒出戰五千,陣亡的將士超過了一半還多,白毦兵、無當飛軍和背嵬軍的總傷亡也接近了兩千人。至於戰馬損失、武器損失和輜重損失,還有因傷致殘和輕傷重傷失去戰鬥力的傷兵數量,那更是讓封舟連看都不忍心去看的數字,以至於皇帝陛下剛剛看到這份戰損統計時,忍不住仰天長嘯。

  “朕對不住眾將士啊,沒想到魏軍竟如此頑強,司馬懿如此狡詐,朕準備不足,朕大意了,實在是輕敵了!”

  大漢皇帝如此自責,幾欲落淚,以至於無論是參軍還是將軍們都拉不住,讓封舟親自主持漢軍將士的埋葬儀式。

  雖說慈不掌兵,義不理財,但封舟畢竟不是真正的亂世梟雄,他本來應該是一個體弱不堪,病死於床榻之上的可憐人,是上蒼給了他重生的機會,讓他可以體驗永生,所以見到這些為他而戰的屍體,封舟心中十分難過,更是直接跪拜在將士靈位之前,長久的默然不語,並且堅持要為英勇捐軀的大漢將士守靈一夜,緊張得不少臣武將整夜陪在皇帝身旁。

  當然,其他大漢將士深受感動,幾乎個個淚流滿麵,一個個的熱血上頭,深深以自己們有這麽一個好皇帝為榮,願意為皇帝陛下效死盡忠。

  而洛陽城裏,大將軍司馬懿幾乎要吐血昏倒。

  因為魏軍的損失幾乎是漢軍的兩倍。

  其實守城戰背靠堅城,能以少打多,對自己的傷亡絕不會超過攻方,但司馬懿想著畢其功於一役,以至於不斷調動蜀漢軍隊,最終派出的五千並州飛騎損失殆盡,宜城侯張虎在內的一大批武將戰死沙場。

  而其餘部隊雖然成建製的逃回洛陽,但也損失不小,即使戰力無雙的虎豹騎,短時間內也很難恢複戰鬥力。

  短短一天之內,八千魏軍精銳喪生沙場,至於輕重傷員、戰馬損失和輜重損失,更是無比慘重。

  這一仗過後,隻要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不出現意外,司馬懿隻能龜縮城中,期望遠在鄴城的曹睿能夠早點統領大軍,過來救援了。

  不過經此一役,雙方都對自己、對方的實力做了重新評估,都開始謹慎用兵。

  一個月後,封舟將造好的投石機排好,晝夜狂攻,但洛陽城乃是三重城門,根本不懼怕石彈的攻擊,而且城頭上的投石機更加高大,攻擊力更遠,結果漢軍的投石機沒有對洛陽城頭造成什麽傷害,反被對方砸壞了不少,而且周圍的士卒也是死傷慘重。

  封舟再推出諸葛亮發明的新式雲梯,聚起百乘雲梯,一乘上可立十數人,周圍用木板遮護。軍士各把短梯軟索,聽軍中擂鼓,一齊上城。

  但司馬懿早有防備,以火抵禦,以至於漢軍被燒死了幾百人,隻能鳴金收兵。

  漢末三國時代,攻打城池是一項十分艱難的事情,當年以周瑜之能,也是花了一年時間才攻下南郡,關羽花了十年時間,才在曹仁戰略性放棄的遠古下拿下襄樊。

  曆史上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攻打一個陳倉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無法寸進。

  所以,以司馬懿之能,一旦沉下心來,一心一意玩防守,憑借十萬守軍,充足的錢糧器材,守住洛陽不在話下。

  因此封舟一連圍攻了三個月,依舊無法攻下洛陽。

  此時已經是八月份,天氣炎熱,漢軍大營被迫移到了邙山之內。

  為了防止司馬懿放火燒山,封舟不得不安排足夠的士兵防守。

  不過司馬懿沒有往那方麵想。

  他可不敢在派出兵力出城了。

  否則一旦被那個瘋子皇帝給纏住,那麽隻會又丟失一隻人馬。

  鄴城,銅雀台。

  大殿中有兩人麵對麵坐著。

  一人年紀輕輕,二十歲左右,卻是英華內斂,氣宇非凡。

  另一人身材雄健,一縷短髯,盡是黃色。

  正是大魏皇帝曹睿,和大魏任城王曹彰。

  曹彰有衛霍之誌,又有千斤巨力,弱冠之時便能與徒手殺猛虎,乃是天下猛士。

  隻不過因為厚重少,所謂未被曹操立為世子。

  曹丕繼承魏王之位後,又登基為帝,對和他爭奪世子之位的曹植、曹彰二人十分忌憚,一個封為陳留王,一個封為任城王,但卻關在封地,派人監視。

  曹睿登基之後,將監視者抽回,讓兩位叔叔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不過他北上鄴城之後,也隨手將兩位王叔帶到了鄴城,因為他知道,國家到了危急存亡之時,他必須重用三叔曹彰了。

  “三叔,這些年你受委屈了。”曹彰說道。

  “陛下寬心,臣感激莫名。這些年來安居任城,也習慣了。”曹彰淡淡的說道,語氣當中倒是有一份尊敬。

  他可不是曹植那個整天隻會喝酒耍性子的士,實際上他也內心十分深沉。

  自從當年爭奪世子之位失敗之後,幽居近十年,早已經徹底的磨礪了他的心誌,將內心的誌向隱藏在心裏,從不在暴露給外人。

  到了此時,不敢說他心中深沉似海,但是也足以隱藏自己的最真實的情緒了。

  “如今我能大魏處於風雨飄搖之際,名將隕落,城池丟失,朕想請三叔出山,擊退劉禪,不知三叔意下如何?”

  曹彰虎目一睜,凜凜然升起一股霸氣,他對曹睿拱手道:“君有命,國有詔,臣願奉皇命,南下征討蜀漢,解洛陽之危。”

  “好!”感受到曹彰的求戰之心,曹睿十分高興,他知道曹彰此人,一心渴望征戰沙場,又是一個直腸子,派他征討劉禪,也算人盡其才了。

  畢竟,北上鄴城之後,大魏找不出更優秀的統帥人選了。

  他當然不知道,此時的曹彰心中,已經燃起了熊熊鬥誌。

  “我就知道,隻要不死,就有機會東山再起!這一次在,還要率軍擊退劉禪,救下洛陽,那我便可以重新在軍中立下無上威望,到那個時候,我便可以重豎大誌,再爭河山!”

  “子桓弱膽怯,遂敗於劉禪之手。若繼承世子之位是我,豈有劉阿鬥揚威之時。”

  “我曹彰是太祖武皇帝嫡子,也曾揚威沙漠,這一次,我要徹底擊敗劉禪,重整山河!”

  他心中這般想。麵上卻是半點不露,依舊是一副質樸剛健、視死如歸的軍人形象,不禁曹睿看的連連點頭,連隨扈的趙儼、胡質、蔣濟等重臣都沒有看出破綻。

  所有人都以為,曹丕已死,曹睿登基,天下早就換了模樣,曹彰曆經坎坷,應該已經明白了大勢不可逆的道理。

  曹睿隨後下令,任命任城王曹彰為司隸校尉,統兵五萬南下,解救洛陽,又任命胡質為前將軍,跟隨曹彰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