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圍攻洛陽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1      字數:2561
  “眾將聽令!”

  封舟喝道。

  帳下臣武將齊齊拱手行禮:“臣等奉令!”

  “衛將軍趙雲,你率衛軍一萬五千人,南下宜陽,攻占伊闋。徹底關閉洛陽的南大門!”封舟看向趙雲。

  “臣奉令!”趙雲沉聲應諾,伸手接過令牌。

  “後將軍吳班,你率中虎步軍一萬五千人,繞過洛陽,攻占成皋,切斷洛陽糧道,然後繼續南下,攻占轘轅關。”

  “臣奉令!”吳班一聲清喝,接過令牌。

  “鎮東將軍黃權,你率西川軍一萬人,水軍五千人,繞過北邙山,占領平縣、孟津,隔絕大河南北。”

  “臣奉令!”黃權重重點頭,伸手接令。

  “陳到、王平、薑維、吳彤、張聞,你等隨朕屯住北邙山,威逼壓製洛陽城,朕倒要看看,這洛陽城和長安城想比,到底孰強!”

  “臣等奉令!”

  陳到、王平、薑維、吳彤、張聞一起躬身行禮。

  “另外通知鎮北將軍魏延,待他理清穀城之後,率一萬魏武卒歸入朕的統領,朕要集合我軍主力,打破洛陽城!”

  “臣等遵旨!”

  ……

  洛陽地處天下之中,擁有得天獨厚之利,地理位置十分精妙,憑山背河,形勢極其險要。正如《史記·留侯世家》所言:“洛陽東有成皋,西有殽黽,倍河,南向伊雒,其固亦足恃。”

  洛陽周圍群山環繞,崤山扼其西,熊耳、外方山鎮其南,嵩山、箕山控其東,隻有北部略微開闊,而又有黃河橫亙,而在黃河沿岸,又有邙山為其屏障。此外,在其西北,隔著黃河,還有中條山雄峙。

  在這群山河流包圍之中,則是一片由伊河、洛河衝擊而成的平原。洛河從崤山、熊耳山之間流出,伊河從熊耳山、外方山之間流出,兩河逶迤北流,回合之後,最後匯入黃河。在這黃河以南、眾山環繞之間,伊洛兩河衝出一大片沃土,這地方就被稱作伊洛盆地(或者叫伊洛平原)。

  洛陽地區崇山環繞,黃河襟帶,形成了山河四塞之勢。中條山、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三麵環繞,形成了一個太師椅一樣的形狀,將洛陽盆地包圍其中,洛陽就這樣背靠崇山,麵向東麵一望無垠的華北平原。——然而就在東麵,嵩山、箕山、具茨山卻如同屏風一般立在麵前,阻斷了洛陽與豫東平原之間的聯係,隻留下一些山穀狹道以供交通。

  因此,要攻克洛陽,防止敵人逃竄,或者方隔壁敵人援軍救駕,就得先堵住洛陽的所有出口,徹底隔絕中外,才能一鼓作氣,攻破洛陽。否則,一旦被敵人援軍占據高處,進攻方很快就會成為甕中之鱉。

  比如三十六年前,以袁紹為首的山東諸侯討伐董卓,個個逡巡不進,曹操獨自前進,卻被徐榮敗於滎陽。事後曹操在酸棗指責眾將,說出了自己心中理想的部署:“使勃海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全製其險;使袁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

  按照曹操的部署,就是讓袁紹攻取孟津,酸棗諸將占領成皋(虎牢關)、轘轅關,而曹操所沒有指明的伊闕和廣成關,當時已經被孫堅所占領,如此一來,洛陽北麵、東麵和南麵的支撐點就全部被攻占,隻剩下函穀關因為在西麵,諸將鞭長莫及,卻又有袁術陳兵丹、析,攻占武關,對關中形成威懾。如此,洛陽四麵戰略支點全部被攻占,則洛陽已成為孤城,勢所難保,根本不必交戰,勝負已定。隻可惜眾將碌碌,不思進取,不能用此策。

  而封舟的策略也是如此,他派趙雲占領伊闋,吳班的中虎步軍占領成皋(虎牢關)、轘轅關,黃權隔絕大河,而漢軍自西向東已經占領洛陽以西,大軍東進,屯居北邙山,便可以徹底圍住洛陽。

  漢軍大營開撥出征,可比不上魏軍回洛陽,魏國地處中原,人口眾多,家底雄厚,因此司馬懿為了逃命,將所有的糧草輜重盡數拋棄,連夜便東進五十裏,等到漢軍拆掉魏軍大營的時候,他們已經進入洛陽城了。

  如此闊綽的敗家子行為,漢軍可不敢和他們比。

  所以直接整頓了三日,封舟才率漢軍穿過穀城,沿著穀水進逼洛陽,漢軍兵分三路依次出發,取水陸兩道浩浩蕩蕩殺向北方,一路之上,旌旗蔽野,戈戟如林,水麵船舶如織,帆旗如雲,氣勢無雙。

  ……

  洛陽皇宮。

  “陛下!”司馬懿跪在禦前,聲淚俱下:“漢軍勢大,臣決心與洛陽共存亡,然大魏江山,闊及四海,遍布河北河南,清徐兗豫,洛陽再重,怎比四海之大,故臣請陛下北狩鄴城,臣則指揮洛陽軍民,力抗蜀漢。”

  “大將軍,你是要朕在這個時候離開洛陽,逃到河北鄴城去?”曹睿語氣平淡,臉色卻露出一絲崢嶸:“大魏江山,乃是太祖武皇帝和太宗皇帝披荊斬棘,拚鬥三十年才有今日,值此國戰之際,你要朕離開洛陽,倉皇北逃?告訴你,司馬懿,朕不會走!朕也要與洛陽共存亡!”

  “臣請陛下北狩鄴城!”

  鍾繇、華歆、陳群等連忙跪下,一起磕頭,求皇帝北狩。

  開玩笑,作為世家大族,生存是第一要素,大家都是官,在洛陽城有幫不上忙,不趁著漢軍還沒有合圍的時候跑路,更待何時?

  而要跑路,當然要帶著皇帝一起走,這樣輿論影響力都在皇帝身上,他們這些重臣就會少點麻煩。

  再說了,曹睿是大魏皇帝,跑到河北鄴城,能迅速組建新的朝廷,隻要認真發展,還是有機會成為光武局麵的。

  而伊洛盆地雖然也算表裏山河,洛陽城作為首都,也是天下重城,城內之糧草、兵器之儲備,城牆之堅固,布置的投石機、八連弩足夠多,依托堅城,說不定能抗住漢軍的圍攻,堅守三年。

  但是一國皇帝被圍困都城,其他地區多少會受到影響,尤其是邊境一帶,隻怕即使將來洛陽之圍被解決,邊疆地區也不複為國家所有。

  因此重臣守洛陽,皇帝北狩鄴城,乃是極好的安排。

  否則,一旦洛陽被困,內外消息斷絕,雍丘王、任城王被人蠱惑,起身號令天下,那大魏豈不是立刻分崩離析?

  不隻是鍾繇、華歆、陳群這些重臣這麽說,連普通的武百官也下跪磕頭,請求皇帝北狩,帶領他們東山再起。

  看著這麽多臣武將言辭鑿鑿,聲若懸河,從各個角度分析皇帝北狩鄴城的種種好處,曹睿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他算是看透這些大臣了,

  太平之時,一個個的國家重臣,視蒼生社稷為根本。

  戰亂危勢之刻,他們便想著逃生求存。

  難怪當年官渡之戰後,太祖武皇帝一把火燒毀了袁紹的圖書信函,原來是他看透了人心啊!

  “既然如此,那朕便北狩鄴城。”曹睿淡淡的說道,心中卻仿佛紮了一根刺,刺痛了他所有的驕傲。

  “陛下聖明!”大魏的臣武將們一起跪倒磕頭,高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