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該東征了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1      字數:2787
  封舟一戰攻克長安,占據江東,不僅讓自己內部人徹底臣服,也讓曹魏那邊產生震恐,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皇帝曹丕一命嗚呼,太子曹睿繼位。

  至於江東孫權這邊,則被曹魏死死地壓製在合肥,又被關羽和李嚴堵住西邊,逼得孫權隻能打山越,征琉球了。

  但這可堵不住孫權的雄心壯誌,

  他已經四十三歲了,眼瞅著最先稱帝的曹丕都傳位兒子曹睿了,其次稱帝的劉備之子劉禪稱帝後直接占據了雍涼,更是一日攻破天下堅城長安,牢牢占據了關中,這大漢隱隱間有並吞天下之勢了,可是他孫權,還是一個大魏吳王。

  曹丕登基的時候他遣使祝賀,劉備登基的時候遣使祝賀,劉禪登基的時候他還是遣使祝賀,如今下一代的曹睿也登基了,他還得遣使祝賀。

  使者說出賀詞的時候,永遠是“吳王孫權”,說出來就比他們低一個檔次,這讓孫權心中如何不覺得憋氣?

  想當年劉備兵敗長阪坡時何其狼狽,還要投靠他才能抵擋曹操,而過了這麽多年,劉備建立的大漢已經強大無比,實力已經超越魏國,妥妥的三國第一。

  而他江東,不僅沒有擴張,勢力反而越來越弱,他一個老牌諸侯,卻要看劉禪和曹睿這兩個小皇帝的臉色。

  這當真是叔叔不可忍,嬸子也不能忍啊。

  因此,他開始籌劃,準備搞一個大事情。

  他也要稱帝。

  自從上次荊州之敗到如今,已經過去了將近五六年時間,如今江東的實力,終於恢複了過來,隻可惜那些陣亡在荊州的大將,卻永遠無法補足,因此哪怕常備兵馬已有十萬,但孫權仍舊不敢稱帝。

  皇帝可不是那麽好當的,這是需要有足夠的實力來支撐,至少要有過得去的功績才可以。

  但江東之地,畢竟比不上早開發幾百年的秦川中原之地,無論他孫權怎麽努力,受限於人口和土地開發,實力依舊不足,因此他不敢稱帝。

  可是孫仲謀已經四十有三,他不想在等了,眼瞅著隔壁那兩家都稱孤道寡,麵南背北。這讓孫權如何不羨慕?

  他要是再不想著稱帝,難不成以後史書之上,和那個遼東公孫恭一個待遇?

  想到這裏,孫權便心火難撩。

  於是他召集眾臣,打算打出一個酣暢淩厲的大勝,為他的登基稱帝,夯實一個堅定的基礎。

  但這場大勝,目標不可能是荊楚。

  雖然關羽張飛兩人聯手都未攻下宛城,但是兵力受損不大,冷風石環兩員大將依舊牢牢鎮守江夏,而李嚴針對東吳豫章郡也遊刃有餘,江東根本無法西進。

  不能西進,隻能北上了。

  即使不能攻克合肥,也要重創魏軍。

  想到這裏,孫權仔細捋捋紫色的胡須,想到自己的鄱陽太守周魴和山越宗帥的關係,一個縝密的計劃漸漸在腦海中浮現。

  ……

  此時長安城中,封舟正在和諸葛亮坐而論道。

  現在遷都的事宜已經擺到桌麵上,因為封舟的赫赫武功,益州許多世家十族已經感受到皇帝的決心,根本沒有想過與皇帝作對。

  再加上吳懿、吳班、黃權等益州名望之輩都支持遷都,因此這件事沒有引起多大風波。

  但是遷都之後的人口、糧食卻是一個大麻煩。

  諸葛亮說道:“陛下,經過臣統計,如今關中有百姓六萬八千餘戶,百姓二十九萬四千餘口。”

  封舟點點頭,歎了口氣道:“想當年關中各地百姓有五百萬口,不想如今,隻剩下不到三十萬。”

  諸葛亮繼續說道:“關中的百姓的確是太少了,此次遷都長安,預計能從益州漢中等地大約十三萬口百姓過來。除此之外,關中還有十二萬駐軍,以及十萬魏軍降卒。到那時候,因此如今,關中一共有百姓六十四萬口。”

  封舟道:“糧草可以暫時由益州漢中支撐,但是各項基礎建設必須盡快上馬,朕以為這十萬魏軍降卒,正好可以用來修行水利,開墾田地,憑著丞相的籌劃,隻怕鄭國渠也可以重修了吧。”

  諸葛亮微微一笑:“陛下聖明!”

  “還有一事,朕想和丞相商議。”封舟道:“二叔、三叔都已經年過六旬,須發皆白,朕考慮將他們召回長安,荊楚交由李嚴統一負責,關平、張苞、馬良、冷風、石環等人輔助,另外大哥劉封,多年鎮守上庸,與二叔互為倚角,也一並調來,日後北伐東征,也要需要大哥這位楚王協助。”

  諸葛亮眼神閃了閃,微微一笑:“陛下此言,高瞻遠矚,臣無異議。”

  關羽、張飛已經過了六十歲了,這幾個月來一直攻打宛城,卻在司馬懿的防守下無力寸進,封舟便想著將他倆調回來,一方麵充實朝廷,另一方麵也又讓他們養老,讓年輕人頂上來的意思。

  畢竟關平都四十五歲了,都封為鄉侯了,常年隨父征戰,早就鍛煉出來了,是時候讓他獨當一麵了。

  就算他打不過司馬懿,隻要保持均勢,讓封舟可以在關中從容調動進攻就可以了。

  至於楚王劉封,就讓他與馬超、魏延等人協作,去打羌胡,打鮮卑,打匈奴。至少讓他的功業,蓋過曹操的黃須兒。

  盡可能的將被擄走的漢人搶回來,再將匈奴鮮卑羌胡裏麵的婦女兒童擄來,充實關中人口,為大漢的人口增長添磚加瓦。

  而封舟則打算集中精力,和諸葛亮一起,把關中治理好。

  這樣,他封賞群臣的時候,也有足夠的戶數作為食邑不是?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來到公元年春,即季漢建興三年,魏太和二年。

  此刻,距離封舟攻克長安,已有一年半光景。

  留守錦官城的宮室、臣武將,百官僚屬,以及相關百姓,也都遷到了長安城。

  而那十萬魏軍俘虜,打亂編製之後,一部分做了苦力興修水利,開墾田地,另一部分則分別在劉封、魏延等人的帶領下,北征匈奴、羌胡和鮮卑,不但給與他們重大殺傷,還搶回無數牛羊馬匹,以及大量人口。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關中大地,也開始恢複了人氣。

  而擄來的幾萬胡族俘虜,則在漢軍的皮鞭下,開始擴建長安城。

  封舟要建設一個可以居住百萬人的大城市。

  於是,在長安城的第一次大朝會上,封舟封賞群臣。

  封丞相諸葛亮為武功侯,食邑三千戶,封大將軍關羽為新豐侯,食邑兩千五百戶,封車騎將軍張飛為池陽侯,食邑兩千五百戶,封驃騎將軍馬超為西平侯,食邑兩千戶,封趙雲為衛將軍,封為新陽侯,食邑兩千戶。

  至於李嚴,黃權,糜竺,費禕,董允,魏延,陳到,王平、關平、關興、張苞、高翔、陳式、吳彤、張聞、冷風、石環、薑維等臣武將,都根據功勞大小一一得到封賞,或為鄉侯,或為亭侯,或者為關內侯。

  至於楚王劉封,他這一年來出征北伐,擄胡族人口數萬,牲畜無數,但爵位卻升不了了,隻能增加食邑了。

  封舟看朝堂眾臣都是十分興奮,便微微一笑:“此次封賞,隻是總結過去,咱們還要麵向未來,如今關東江東,尚在叛逆之手,朕看孫權打贏了石亭之戰,曹休羞愧病死,合肥之魏軍,已經無力威脅於他,他一代梟雄,不肯落於人後,估計想著效仿當年袁公路之舊事了,正是我輩將士,東征討逆,為漢家重塑江山的時候了。”

  他淡淡的說來,眾臣全都肅穆而聽,他便站起身來,笑道:“如今將士精銳,糧草充足,朕欲東征,親率大軍,東出潼關,與曹睿會於洛陽!”

  他此言一出,眾臣武將一起拱手施禮:“臣等願隨陛下東征曹魏,統一中原,完成先帝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