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街亭!街亭!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1      字數:2834
  季漢建興一年春,聞魏軍大舉伐吳,大漢武鄉侯、丞相諸葛亮便入宮覲見,當朝向季漢第二任皇帝封舟遞交奏章,聲稱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並上出師表一篇,懇請皇帝恩準自己親率大軍,北伐中原,還於舊都。

  為了表達誠意,諸葛亮還當眾念出這一千古名篇。

  聽著這率直質樸,表現懇切忠貞的絕世好,在場眾臣無不聲淚俱下,感人肺腑。

  “……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雲。”

  封舟聽完奏章,拍案而起:“好!朕坐鎮錦官城,為丞相運籌後勤,保證你前線衣食無憂,兵甲齊全,朕備下美酒,待丞相凱旋之日,與朕共飲!”

  季漢建興一年,封舟命車騎將軍張飛,率大軍一萬赴荊州,協助大將軍關羽準備北出襄樊,又任命李嚴為鎮東將軍,假節鉞,提督軍事江南三郡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監視豫章郡。

  然後任命諸葛亮為北伐軍主帥,自漢中出軍北伐,馬超、趙雲等臣武將皆受他節製。

  又留郭攸之、董允、費禕等為侍中,總攝宮中之事。又留向寵為大將,總督禦林軍馬;蔣琬為參軍;張裔為長史,掌丞相府事;杜瓊為諫議大夫;杜微、楊洪為尚書;孟光、來敏為祭酒;尹默、李譔為博士;郤正、費詩為秘書;譙周為太史。內外武官僚一百餘員,同理蜀中之事。

  在錦官城為諸葛亮大軍舉行北伐出征儀式之後,封舟便親率五千由背嵬軍,偃旗息鼓,隱在十萬北伐大軍當中,隨諸葛亮出征。

  隨行大軍當中,知道皇帝隨軍而行的,除了背嵬軍之外,隻有馬超、趙雲等寥寥數位職位較高的將軍。

  對於魏國來說,劉備被刺,纏綿病床一年之久,季漢都沒有動靜,因此曹丕起了輕視之心,潛意識不相信你季漢會在此時北伐。因此準備大軍攻吳,因此魏國的兵力,大部分分布在關東,隻有曹真率十萬大軍總督雍涼,可是說在關中一帶,魏國處於兵力最虛弱的時候。

  這一次北伐,和曆史上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十分相似,派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率一支軍馬作為疑兵,由箕穀擺出要由斜穀道北攻郿城的形勢,以吸引魏軍。曹睿乃命曹真都督關右諸軍,前往抵禦趙雲。諸葛亮則親率主力趁勢向祁山發起進攻。

  而魏國事先毫無防備,突聞諸葛亮提兵三十萬(實際季漢有十萬兵馬)殺來,導致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無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棄守城向東逃竄,魏國天水守將薑維、梁緒、尹賞、上官雝等投降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則退往上邽固守待援。頃刻間隴右五郡(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季漢,僅有廣魏郡和隴西郡拒不投降。隴西郡太守遊楚堅決抵抗。曹魏整個朝廷“朝野恐懼”。

  時大魏黃初五年(公元年),曹丕在位,收到消息之後急忙召集武百官,問退軍之策。華歆奏曰:“合肥防東吳、宛城防關羽、北平防羌胡,洛陽亦是天下之中,都需要派兵鎮守,南征大軍急切之間也無法趕赴關中,眼下的援兵,就是請陛下親率禁衛軍,禦駕親征,坐鎮長安,如此將士用命,方可退敵也。不然,長安有失,關中危矣!”

  太傅鍾繇奏曰:“凡為將者,智過於人,則能製人。孫子雲:知彼知己,百戰百勝。臣量曹真雖久用兵,非諸葛亮對手。臣以全家良賤,保舉左將軍張郃,可退蜀兵。未知聖意準否?”

  曹丕從其言,提拔左江張郃為右將軍,安排曹休統領張遼、樂進等人守合肥,司馬懿鎮守宛城,親率五萬禦林軍,星夜趕赴長安,到達長安的時候,已經收到消息,季漢驃騎將軍馬超率領軍隊橫掠西涼,諸葛亮率領大軍已經占領隴西三郡,正在與郭淮對峙陳倉、渭水一線的咽喉上邽。

  曹魏從關中反擊季漢於隴右,有兩條穀道可以選擇,一是隴山道,二是陳倉渭水道,其餘隻能翻山越嶺了,速度慢,也難以後勤供應。

  其中,隴山道的西口就是街亭,而陳倉渭水道的西口則是上邽,而諸葛亮本人親自圍攻郭淮於上邽,以實現斷隴。

  那麽曹魏要想迅速反擊,就必須進攻街亭,一旦大軍從街亭進入,那季漢大軍就無力壓製隴西了。

  長安城,魏帝行宮。

  “這麽說來,街亭就是這次大戰的關鍵之處了。”曹丕負手而立,淡淡的問道。

  “正是。”曹真道。

  “都說諸葛亮智多,蜀漢小皇帝劉阿鬥武勇,若是兩人聯手,必能天下無敵,但朕看來,他倆不足為慮。”

  司徒王朗湊趣道:“陛下何出此言?”

  曹丕大笑道:“以劉備之雄才,猶不敢北上出兵,這阿鬥小兒,剛剛登基就迫不及待命諸葛亮北伐,自己卻坐鎮錦官城。以此觀之,既狂妄又膽怯,實乃懦弱之輩耳。”

  “陛下聖明,明見萬裏,這次諸葛孔明,必定敗退隴西,縮回兩川。”王朗狂拍馬屁。

  “嗬嗬,右將軍張郃何在?”

  曹丕大笑幾聲,突然喝道。

  “臣在!”張郃踏前說道。

  “現在朕將中軍五萬交由你指揮,命你倍道兼程,走隴山道,出街亭,增援隴右。”

  “臣遵旨。”

  ……

  漢軍大營。

  諸葛亮召開軍事會議,道:“魏軍已經東來,若要進隴右,必須走隴山道,因此街亭至關重要,誰敢引兵去守街亭?”

  言未畢,參軍馬謖曰:“某願往。”

  諸葛亮一直在大力培養馬謖,聞言大喜,正要答應,忽然聽到外麵傳來一句話:“且慢!”

  整個中軍大帳頓時一片安靜。

  隻見一個金盔鐵甲的少年將軍走進大營,道:“街亭至關重要,朕要親自鎮守,擒殺張郃,破其大軍,徹底隔絕關中和隴右。”

  他語氣平靜,話語當中卻露出絲絲霸氣。

  正是季漢皇帝劉禪。

  眾將官一片震驚。

  此時馬超在橫掠涼州,趙雲在箕穀牽製曹真大軍,營帳之中知道皇帝在軍中的,隻有諸葛亮等寥寥幾人。

  封舟自隨軍以來,一直隱身,連自己人都不知道他的行蹤,更何況魏軍?

  所以大家都沒有想到,皇帝就在他們身邊。

  此刻見到皇帝出現,都是不由得精神大震。

  更有高翔、陳式等人想到:“以陛下當年斬徐晃、退曹真,大破東吳軍的武勇,不管是誰過街亭,隻怕都會丟盔棄甲。如此,隴西可平,涼州可定,關中可窺也。”

  想到這裏,他們臉上不由得露出喜色。

  但諸葛亮卻未見過封舟當年的武勇,他走下帥位,率領眾將向皇帝施禮,然後躊躇道:“陛下,街亭雖小,幹係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軍皆休矣。陛下武勇,臣亦深知,此地奈無城郭,又無險阻,守之極難。”

  “就因為守軍極難,所以朕才要親率背嵬軍出戰,丞相無需多說。馬謖,你敢和朕搶這個功勞嗎?”

  皇帝都這麽說了,馬謖隻好道:‘臣不敢。’

  封舟點點頭,自顧自的走上帥位,施施然的坐下,道:“蕩寇將軍陳式、牙門將軍王平何在?”

  陳式、王平出列,拱手道:“臣在。”

  “陳式率本部大軍一萬,扼與街亭當道,朕帶背嵬軍與王平一道,秘密埋伏在城南之山,等張郃大軍被陳將軍拖疲之時,朕自然會親率大軍,擊殺張郃。”

  “諾!”陳式、王平大聲道。

  “這次,朕不管領軍的是張郃還是司馬懿,都要把他們的腦袋擰下來,當做蹴鞠,和二位將軍一起踢!”

  封舟說的話霸氣側漏,完全不同於諸葛亮的四平八穩,眾將士不由得感到陣陣興奮之意。

  陳式、王平也是振奮無比,拱手叫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