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授徒(2)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0      字數:2861
  嶽不群帶著妻子寧中則,和華山派長老封不平、成不憂一起出發,留下封舟和叢不棄帶領一幹弟子留守華山。

  而華山派二弟子勞德諾此時正在趕往蘇州的路上。

  這位嵩山派打進華山派內部的臥底,已經在華山待了十二年時間,他最大的優點就是一等一的忍耐力,左冷禪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派他來臥底的。

  這十幾年來,他忍辱負重,毫無怨言,對“師父”嶽不群恭恭敬敬,對師弟們也是寬和有禮,老老實實地練習嶽不群傳下的華山派基礎功法。

  這一兩年來,嶽不群根據幾個排名靠前的弟子資質,分別傳授高深功法,卻傳給他最費水磨工夫的抱元勁,他卻不敢過分窺視。

  他在嵩山派待了十幾年,沒有學到一點嵩山派功夫,能在做臥底期間學到真功夫,哪怕是最耗時間的水磨工夫,也是值得幸運的事情了。

  他雖然對左冷禪忠心耿耿,但是也不是沒有私心的傻瓜,自然之道要給自己留一點。

  這門抱元勁先留著,等學了紫霞神功之後,再將之送到嵩山吧。

  這次蘇州之行,是嶽不群讓他去給蘇州養病的錢不虞送一封信,隨便采買一些太湖石,送到嵩山左掌門那裏。因為左冷禪的壽誕就在兩個月後。

  計算行程,等他到達嵩山峻極禪院的時候,也確實是兩個月以後了。

  這次任務雖然時間長,但是可以借這個機會正大光明的回到自己真正的門派嵩山派去,見見師父,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了。

  想到這裏,勞德諾就覺得心懷舒暢,不由得再次加快了腳程。

  ……

  華山自然便剩下了封舟和叢不棄兩個不字輩的。

  叢不棄早就被封舟所折服,由封舟坐鎮,不虞任何危險。

  所以封舟自然而然的成為此時華山派的最高領導人。

  他雖然沒有篡權的無聊想法,但是他有好為人師的特點。

  往常華山派的一幹弟子,都是嶽不群夫婦負責教導,他不願意越俎代庖。

  但現在嶽不群他們去了關外,為了這些弟子能夠進步,封舟自然要當仁不讓的指點其武功來了。

  此時,華山青珂坪。

  青珂坪占地廣闊,幽雅可人,鬆林茂密,十分幽靜。

  封舟昂然而立,下首立著梁發,施戴子,高跟明,陸大有四人,他們是二代弟子當中,排名最靠前的幾位,也是武功最好的幾位。

  尤其是前三位,練了三個月的‘無雙無對,寧氏一劍’,不僅大有心得,而且對於武學的參悟和理解更上一層樓,以他們的武功,真要真刀真槍的和田伯光單打獨鬥,雖然未必能贏,但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封舟所做的,就是讓他們在這個基礎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武功之道,說到根本,不過是內力、速度、和招式的融合,這其中,內力為根本,速度和招式為輔助。”

  他這話說的淺顯易懂,雖然所有的武學秘籍上都不會這麽寫,但是大部分學武之人卻是明白這個道理,因此梁發四人都點了點頭,覺得師叔說的大有道理。

  “練武和書法類似,尋常武林好手,隻會一味的拓印臨摹前人碑帖,從來不會用腦子想一想,要知道這真正高明的武功,用腦子思考的時間,永遠要大於他們苦練的時間,隻有思考的深入了,才能成為真正的武學大家。”

  “世上所有武功招式的修煉莫不是分成招熟、懂勁、神明三大境界。又所謂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萬丈高樓平地起,前人所創的招式能在血與火的搏殺中流傳下來,每一招都是經曆了千錘百煉。”

  “所以我們練習武功,先要將這些招式練的純熟,到了運用招式的時候能做到招式熟極而流,出招成為身體的本能,然後通過不斷的修煉和實戰,漸漸達到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的境界,在這個基礎上,隨著修為和對於招式的理解隻見深入,漸漸的懂得了各種武功招式運用的至理,所謂心隨意動,而神明自動,便是這個道理。”

  “比如少林派的掌門方證大師,他修煉易筋經,擅長千手如來掌,一聲金剛禪獅子吼,可以震暈武林高手。可以說是天下數一數二的高手,但是他一開始也要苦練少林長拳,熟習之後,再學羅漢拳,然後學伏虎拳,內功外功有相當根柢了,可以學韋陀掌,等臉上二三十年之後,才開始練名震江湖的什麽易筋經、千手如來掌之類的神功,若是沒有這幾十年的積累,方證大師也不可能出招便能擊敗敵人。”

  “總而言之,內功越深湛,招式上所含的力道越大,出招的速度也越快。內力既厚,自然耳聰目明五識敏銳。彼之力方礙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裏。方能無往而不勝。”

  封舟侃侃而談,說的都是武功的至理名言,但梁發四人卻聽得有些傻眼。

  在他們聽來,師叔說的每個字都聽得懂,每個字組成的詞語也明白的,但是一旦連起來組成語句和段落,那就完全不明白了。

  當然也不是不明白,他們仿佛似乎大概可能懂的一點,但心裏思索一下,卻似乎全然不懂。

  封舟看他們一臉蒙圈的樣子,心中微微一笑。

  他給這群小子說他們略懂不懂的武學道理,其實就是打算教授“易筋鍛骨篇”。

  這“易筋鍛骨篇”是九陰真經的起初的心法,練成後功力等方麵均進展迅速。不但有打坐修煉的靜功,也有由外而內的動功。

  這有外入內的心法,想比華山派的“混元功”那可是進展迅速之極,封舟當即交給他們一段口訣,然後逐字逐句的講解給他們聽,教他們如法練習。

  忽忽十幾日過去,四人人練功勇猛精進。

  這一日,梁發正練習養吾劍法,揮劍之餘,用力一抖,“哢嚓”一聲,長劍斷為兩截。

  要知道養吾劍法的劍意取自於《孟子》中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講究仁德之氣,最為中正平和,內力所及,不可能震斷長劍。

  梁發怔了怔,又換了一柄利劍,再練養吾劍法,哪知勁力所至,又聽到“哢嚓”一聲,利劍又斷成兩截。

  梁發頓時呆在當地,作聲不得。

  那邊廂梁發也是大叫著奔來,臉上綻放著驚喜自豪的笑容,原來今天嶽靈珊偶有不適,便有陸大有往思過崖給令狐衝送飯吃。

  這思過崖地處華山玉女峰的一處危崖之上,從太華堂到思過崖,以陸大有的武功,至少要走半個時辰,哪知道這次身輕如燕,危崖陡坡如履平地,竟然比以前快了兩頓飯時間,尤其是下山的時候,全無以往的全心貫注,隻覺得輕鬆如意便下了山,這讓他十分驚奇。

  梁發和陸大有正驚異間,又見施戴子和高根明奔跑而來,手裏各自提著獐子,原來兩人偷閑去打野物,拿著幾塊石子要打獐子,哪知奔了幾步,不知不覺間竟早已追在獐子前麵,回過身來,順手就將獐子抓住,身法之快,出手之準,全然出乎他們自己意料之外。

  “師叔指點我們武功,沒想到進境竟如此迅捷,隻怕大師哥還沒有下崖,我們便已經超過他。”陸大有大笑道。

  “師叔說過,是我們有了根基,內力火候已經到了這個境界,所以才讓我們有所進益。”梁發道。

  “是啊,大師哥是我派出類拔萃的人物,師父讓他閉關一年,正是讓他心無旁鷺,進益更快,要想超過他,談何容易?”施戴子也道。

  高根明連連點頭。

  正在這時,封舟和林平之從旁邊走來,見他四人談笑炎炎,便隨口問道:“聊什麽呢,這麽開心?”

  梁發四人趕忙向師叔致禮,陸大有嘴巴大,搶先道:“師叔,弟子被殺師叔教導幾天,感覺提升迅速,上那思過崖如履平地一般。”

  “哦。這實屬正常,你們基礎打的好,自然進步的快。”說到這裏,封舟隨口問道:“衝兒這幾個月進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