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客座教授
作者:明少江南      更新:2020-06-28 12:10      字數:2559
  陳誌遠最近心情不太好。

  他從外國留學回來,經家裏人介紹進入私立南開大學做講師,已經有兩年了,但是卻始終沒有拿到“教授”的職稱,眼瞅著同一年回國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早就拿到東北大學教授的職位,自己卻還是一個講師,這讓他心情怎麽爽起來?

  南開大學是私立學校,校長張伯苓為了能夠將學校經營下去,也要親自南下募捐,所以學校的薪水一般偏向於教授,普通的講師薪水相對較低,一個月十幾個銀元而已,還不如從國外回來,進入政府部門做事的同學,比起那些給洋人當買辦的,那就差的更遠了。

  薪水低,就不能過體麵的生活,和那些同學聚會的時候,他就抬不起頭來,名門媛女也就不會正眼看他,連約個女朋友去捧梅老板的戲都沒底氣。

  “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陳誌遠趴在辦公桌上,搖頭道。

  “陳老師,聽說我們文學院剛聘請了一位客座教授。”旁邊辦公桌一個老師八卦道。

  “客座教授?”辦公室中的其他老師也都紛紛抬頭。

  他們這批老師,基本上都是講師和助教,幾個人合用一間辦公室,沒結婚的幾個人還要合住一個宿舍呢。

  而那些教授則不同了,他們都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裝修的很舒適。

  “不隻是哪位名家?”一位帶著眼鏡的青年講師遲疑道。

  民國多大師,一般都局限於文學方麵,概因書香世家眾多,隨便出一些英才,深造幾年就成了大師,若是有什麽詩歌、小說作品出世,便可以做教授了。

  “聽說不是什麽名家,但好像是張校長親自聘請的,院裏麵對他很重視,單獨為他開設了一門公開課,允許全校學生選修。”老師皺著眉頭想了想,念著道:“對了,據說非常年輕。”

  “專門公開課?全校學生選修。”幾個年輕講師瞬間眼都紅了。

  為了擴大招生來源,以及吸引優秀的講師,張伯苓在課業安排上可謂是煞費苦心,如果有優秀的講師講課,便會設置允許全校學生選修的專門公開課。

  “是哪位大牛啊?難道是泰戈爾先生在華定居了?”

  “說不定是魯迅先生離滬來京了。”

  “不是說是一個年輕人嗎?魯迅先生得多大了?”

  “這年頭,哪個年輕人在文壇上名氣這麽大?想不出來啊。”

  ……

  “年輕的教授?怎麽可能?”陳誌遠心中冷笑一聲。

  當年梁漱溟先生年僅二十四歲就被聘為北大教授,那是華夏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可是這位先生是蔡元培親自發掘的。

  能年紀輕輕就成為大拿的人物,誰不願意去清華北大,誰願意來到私立南開大學?

  這時,突然門推開,隻見文學院的院長笑眯眯的將一個青年請入辦公室。

  “諸位,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們文學院新聘請的‘客座教授’封自橫,封教授。”已經四五十歲的院長,老臉笑成菊花。

  “封教授之前是米國華僑,因為經濟危機來華,現在特地被我們私立南開大學聘請來,是我們私立南開大學文學院的榮幸....”

  辦公室內的老師們目瞪口呆的看著院長身後的封舟。

  “不是吧,這家夥有二十歲了嗎?恐怕大學還沒有上的吧?”

  所有的老師都是一臉震驚。

  梁漱溟先生當教授的時候是二十四歲,劉崇鋐是二十六歲,後者倒是南開人,但是轉眼就去了清華。

  但是人家好歹已經成年。

  眼前的小子呢?

  沒到二十不說,在場的眾人還不認識,連名字都沒聽說。

  “陳老師,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封教授的助教了,我把封教授交給你,你負責帶封教授熟悉一下我們南開的各處環境,懂嗎?”院長板著臉道。

  “啊?好的好的呢。”陳誌遠呆呆的應著,心中升起了深深地嫉妒之情。

  副院長離開後,辦公室中隻剩下諸多老師和封舟。

  封自橫當然就是封舟,為了清淨,他給自己取字“自橫”,取“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典故。

  陳誌遠倒是很熱情,給封舟介紹完大家之後,說道:“封教授,要不我帶您去看看您的辦公室吧。”

  等兩人走後,辦公室內頓時一片長籲短歎。

  “看看人家,還不到二十就成為教授,這人比人,氣死人啊!”

  “哼,這麽年輕就當客座教授,我看是通過關係進來的吧。”一個人不忿的說著。

  “你沒聽說嘛?這是張校長特聘的,你不相信張校長的人品嗎?”

  有人反唇相譏。

  張伯苓一手開創了私立南開大學,還將它一步步發揚光大,在眾師生心目中形象十分高大。

  眾人可以懷疑自己,但是絕不懷疑張校長。

  ……

  此時,封舟已經在陳誌遠的陪同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中。

  陳誌遠看著這個辦公室,心中十分妒忌。

  封舟的辦公室也就十幾平米,裝飾也隻是整潔而已,但是架不住是獨立的辦公室啊。

  這可是地位和名望的象征。

  全校也隻有十幾人有這種待遇。

  “封教授,我先和您說一下,您每周有一節選修公開課,地點我會提前通知您,除此之外,學校對您的活動沒有任何限製……”陳誌遠一邊讀著內容,一邊心中憤懣。

  “憑什麽,憑什麽?這小子到底有什麽本事?為什麽張校長這麽青睞他?”

  每周一節選修課,其他什麽責任都沒有,魯迅先生也就這麽一個待遇吧。

  “對了,封教授,你的第一節課,將在下個星期一文學院一號教室開始上課,時間是下午兩點。”

  “好的,我知道了。”

  封舟背著手,站在窗戶前,俯瞰樓下,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民國時期,有文化的人真是吃香啊!

  他本打算考入南開大學的,但是看到《哈利波特》的受歡迎程度,讓他改變了主意。

  大概物以稀為貴吧,此時各大學聘請教授,不僅不限年齡,也不限文憑,隻要有真才實學,即可擔任教授。

  比如劉半農中專沒有畢業,就憑借其出色的文化底蘊,被蔡元培聘請為北大法科教授。

  梁漱溟初中畢業,憑借哲學方麵的精神造詣,您進二十四歲就成為北大教授。

  此外還有沈從文、金克木、齊白石等等,都有類似的傳奇經曆。

  他是通過銀行、京津泰晤士報兩個渠道一起聯係到的張伯苓校長,展示了自己的誠意和作品,自然就得到張校長的認同。

  要知道張伯苓身為教育大家,一生都在為南開大學募捐而奔走,每天不是在募捐現場,就是在去募捐現場的路上。

  封舟一次捐款五萬銀元,超過許多社會名流,又有英國人吹捧的《哈利波特》,張伯苓自然不會拒絕這種這種人才。

  至於他的第一節課,他當然不講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