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哈密瓜種子發芽
作者:菠菜麵筋      更新:2020-06-28 11:50      字數:2109
  三號首長就知道陳院長會說這話,笑了一聲,“老陳,我可絲毫沒有看不起你們軍校的意思,但是現在軍校這麽忙,哪還能抽出多餘的師資來研究這個課題?再說了,我調到你們這裏的軍官,檔案可是掛在總部作戰二處的,他不僅有強大的理論支持,還有基層訓練經驗。”

  “說實話,他現在已經在岸基部隊裏開始搞了,而且還搞出了點名堂。所以我們才想讓他在訓練艦上繼續搞,這樣也是為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咱們海軍底子薄,不論幹什麽事情都得周密考慮才行,你們不要多想。”

  陳院長一聽人家是作戰二處的軍官,頓時就不說話了,如果是在基層的軍官,那陳院長無論如何也得把這個課題爭過來。倒不是他非要爭功,而是既然首長重視這個課題,那就證明這個課題十分重要,既然十分重要,那就必須做好才行。

  恰好軍校裏又有這個條件,想做好課題的話,軍校才是海軍最有實力的單位。

  可是這個軍官是作戰二處的,那就說不好了。畢竟這可是總部首長直管的部門,能動用的人力物力可比軍校多的多,那他來做這個課題,自然獲得的支持也非常多。

  況且他已經開始做了,而且還取得了些許成績,積累了不少的經驗,那他在繼續做下去的話,反而優勢會更大。

  所以陳院長也不糾結,立刻答應道:“是,首長,等那位基層軍官來了,我肯定配合。能問一下,哪位軍官叫什麽名字?我好備注一下,防止後麵忘了。”

  三號首長淡淡說道:“他叫孟良,少尉軍官。”

  陳院長把這個姓名記在心裏,同時也有些驚訝,“沒想到一個少尉都能搞科學化帶兵的課題了,真不知道他有啥背景。”

  此時海島上的孟良,也進入了夢鄉,因為現在還處在戰備當中,所以楊班長和孟良商量後,打算輪番睡覺。

  原來一晚上是五班崗,現在情況特殊,需要的戰鬥力也更多,所以就變成兩班。

  因為現在距離天亮還有八個小時,所以楊班長提議讓孟良帶著軍官們和半個班的戰士先睡四個小時,自己帶著剩下半個班的戰士先守著,等四個小時後在換班。

  孟良也不矯情,反正最瞌睡的時間就是上半夜,上半夜睡的香,下半夜也不困了。反而是上半夜熬過了困意,那下半夜睡起來滋味可就沒上半夜舒服了。

  就這樣輪番交替了一晚,直到第二天早上吃過飯後,也在沒有軍情通報,楊班長才徹底放下心,帶著部隊繼續開始巡邏。

  孟良也開始了工作,剛鑽到了大棚裏,就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何幹事,快記錄,哈密瓜種子發芽了。隻要發芽,就代表咱們成功了百分之五十,證明哈密瓜在這裏的堿性土壤中,也能生長。”

  何幹事連忙拿起攝像機對著哈密瓜的嫩芽拍攝了一下,“孟參謀,你說哈密瓜種子現在發芽了,那我們得過多長時間才能吃到啊?”

  孟良想了一下,“哈密瓜種子的生產周期大概在三到四個月,我們可能等不到哈密瓜長大就得離開。我現在隻有一個擔心,那就是哈密瓜的生長條件對肥力的要求比較高,我真怕他們種不來,最後給種壞了。”

  何幹事也沒辦法,“孟參謀,咱們的戰士可不是專業的種植戶啊,如果追肥出現了誤差的話,那哈密瓜能生長出來麽?”

  孟川點點頭,“隻要誤差不是很大的話,生長出來倒不是問題。關鍵就是這個量,現在還不好確定,雖然海島上的泥土和大西北的泥土本質上是沒區別的,但畢竟兩地不一樣,如果我按照大西北的方式追肥,效果可能不一定最好。”

  劉助理員跟著孟良學了這麽多天,也知道了一些基礎知識,“可惜啊,誰讓咱們熱帶的水果都不耐堿呢,不然咱們也不用耐堿的大西北水果種子了。”

  “對了,孟參謀,你說的追肥到底要追多少肥料啊,戰士們照著追不就行了。”

  孟良扳起手指數了一下,“苗期頭水之前要追施第1次肥,其中二銨和尿素的比例是五比三,施肥位置在株與株之間。然後每隔7到10天還要在噴施1次葉麵肥。”

  “第二次施肥的時候,是坐果膨大期,其中二銨、尿素、鉀肥的比例是五比五比六。”

  “雖然現在咱們的大棚土壤肥力比較豐盛,但等多種幾次,一兩年後,如果不合理施肥的話,咱們大棚土壤的肥力就會貧瘠很多。到時候如果還種哈密瓜的話,那在瓜膨大期第2水過後還要在進行第3次追肥,比例和第二次一樣,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定量進行相應的調整。”

  劉助理員倒是知道什麽二胺、尿素之類的名詞,因為上學的時候,生物課學過,但他也就僅限於知道而已,他們的作用是啥,自己根本不清楚。

  自己一個軍校畢業的軍官都搞不懂,你讓那些學曆不高的戰士去搞,這不是開玩笑麽,“孟參謀,這種地原來這麽麻煩啊,我以為就把種子往下一放,多除除草,就能出東西呢。”

  平常情況下,的確是可以這樣幹,特別是南方地區,本身泥土就肥沃,肯定不用多追肥啊,但是北方,尤其是西北,那裏的土壤很多,但是卻沒辦法種東西,原因很簡單,就是土壤沒肥力。

  不懂科學化種植的話,想在這種貧瘠的土壤中種出東西絕對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也出現了一種情況,但凡是有知識,懂科學的話,誰會去種地?努力上學如果就為了種地的話,那為什麽還上這個學?

  孟良現在也沒辦法多想了,隻能順其自然,“追肥的事情可以慢慢教,現在種子能發芽,這就是一個好事。隻要種子發芽,這就有了希望,至於以後哈密瓜能長多大,能有多甜,這就得靠戰士們慢慢的培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