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軍樂編曲
作者:愛吃魚的胖子      更新:2020-06-28 10:15      字數:2320
  李隆基的吊唁詞還真不少,當然,在較強的曲樂下,其實大家也沒太聽的清。

  作為皇帝,他是不需要向臣子下拜的,即便是去世的臣子,他也隻是拱手以平禮相拜,親手點上三柱香,在靈堂的香案上插好,就算完事了。

  儀式都是做給活人看的,所以,安慰活人,其實才是李隆基到郭府的工作。

  看到滿堂眼睛都快哭瞎的郭家後人,李隆基覺得原本給的追封賞賜,似乎輕了一些。

  在劉令植宣讀完了朝廷的追封諡號之後,李隆基又宣布,給郭知運十幾個成年了的兒子,不分嫡庶,都賜一個宣節校尉的武散官身份。

  頓時,靈堂之中,拜謝皇恩的喊聲,差點都壓過了曲樂的演奏聲。

  宣節校尉雖然隻個正八品的武散官銜,然而,到了開元時期,想要得到一個正八品的身份,可不像武德,貞觀年間那麽簡單了。

  通常考中了進士或者武舉的人,都隻是授了些從八品的官職,就像曆史上王維中了進士之後,擔任的就是李龜年現在所任的太樂丞,雖然是在逼格比較高的中樞機構,但品級隻是從八品下,比正八品上的宣節校尉低了三級呢!

  一下子得到十幾個正八品上的武散官銜,郭家可算是賺大了,因為,就算郭知運活著,憑功勳升到國公,最多也就能隻能給他的嫡子爭取到這樣的待遇而已。

  歸根結底,還是他們這種傷心欲絕的哭相,打動了李隆基。

  而且,表彰孝子,就算是朝廷的官員,也沒有什麽可說的。

  畢竟,在古代,孝義很多時候甚至比法還大。

  李隆基到了後堂與郭夫人說話,靈堂之中,就是朝中諸位大人輪番上香了,王晙身為兵部尚書,在朝堂上排名靠前,所以,上香的順序也很靠前。

  皇帝前腳剛走,沒多大一會,靈堂上就吵了起來。

  距離靈堂不遠的李龜年耳朵非常靈,正猶豫著要不要過去看看呢!可一想自己的身份,從八品下的芝麻官,去到那些三品大員麵前,能說上什麽話,幫上什麽忙?

  於是,生生的止住了腳步,並且,用眼神示意樂手們,奏樂不要停。

  靈堂裏滿朝文武都在呢!和事佬應該不少,甚至,他們都不會把這種隻需要靠勸,就能解決的事情,捅到皇帝麵前去。

  果然,沒多久,王晙就被一大幫人給架出來了,身上的袍服有些狼狽,甚至還有些濃痰唾沫在上麵掛著,人也是氣的渾身直哆嗦。

  “前後左右,各留一隊人繼續演奏,其餘人,輪換休息。”

  看到朝臣們都出來了,李龜年也下令,降低演奏級別,畢竟,現在不是拿音響播放,演奏銅管,長號這樣的吹奏樂器,是十分消耗氣力的,樂手不能連續很長時間一直吹。

  而他自己,也不用裝模作樣的揮什麽鼓棒搞指揮了,在大院內,找了個有坐的亭子喝喝熱茶,等皇帝和大臣們離場,他也好提前溜號。

  然而,他不想多事,卻不代表事不會找上他。

  剛剛還與人吵的麵紅耳赤的王晙,居然也在幾個人的陪同下,來到了他所休息的這個亭子來。

  “幾位上官請入坐,下官這就讓人換些新茶過來。”見到好幾個穿著三品以上官服的人朝自己這邊走來,李龜年忙讓出了自己的坐位道。

  “就說這小子精吧!見了我這樣攤上事了的人,肯定是有遠溜多遠。”王晙笑著和他一起走過來的幾人道。

  轉頭再看向李龜年的時候,卻也沒有什麽以長輩,或者上官身份壓人的氣勢,而是很隨和的道,“我們幾個,可是特意來這裏找你的呢!一起坐坐吧!”

  李龜年的眼睛在過來的幾人麵上一掃,哪裏真敢坐下去,裏麵級別最低的,都是從三品的殿中監崔滌。

  其餘幾人,分別是宰相張嘉貞,天兵節度使張說,中書侍郎李元紘,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以及李龜年的本部大佬,禮部尚書蘇頲。

  “在幾位上官麵前,哪有下官的坐,有什麽吩咐,您幾位請講吧!下官聽命辦事就成。”李龜年故意露出一個誠惶誠恐的表情道。

  主動找上門來的,就沒什麽好事,李龜年這樣不想參政的人,對於這樣的事,自然是能躲就躲的,當然,如果談的事情,跟錢有關,那就不同了。

  “你開個價,多少錢,能夠為我大唐將士,編出一整套全新的軍樂曲出來。”見李龜年表現出了與自己幾人的距離感,王晙突然話鋒一轉道。

  “一整套?”

  “是的,這可是陛下交給兵部的任務,老夫求告到蘇尚書這裏,蘇尚書,便向老夫推薦了你。

  聽蘇尚書說,這院中正奏響的哀樂,便是你所編的曲,此曲用在郭將軍這樣的國之名將的喪禮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若是你能給我軍編排一整套更好的曲樂,作為,操演,集結,進兵,撤退,等等發號施令之用,我兵部,可不會白承了你的情。”王晙解釋道。

  事,當然是個好事,但是,看到王晙還有些狼狽的袍服,李龜年就有些納悶了,您這剛剛還跟人家撕逼吵架呢!馬上就跟我談公事了,這合適嗎?

  看到李龜年質疑的目光,王晙卻是伸出手來,竟是在懷間取出了幾塊鋼板,丟在麵前的案幾上,笑道,“今日的這副場景,老夫是早有所料,卻不想郭家的幾個小子,卻隻夠膽朝老夫吐口水,卻不敢動手毆打老夫,倒是讓老夫準備的這些防備他們動手的事物,都沒派上用場。”

  看到這個,李龜年就更加發愣了,正所謂兵者,詭道也。

  這些帶兵打仗的大將軍,想的可真多。

  而這時,蘇頲又開口道,“郭家主去世,郭家在朝堂上失勢是必然的,小輩們明知道今天大家都不會跟他們計較,卻故意當著文武百官的麵鬧一場,是為了向所有人宣示郭家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提醒所有人不要對他們郭家輕舉妄動,這一點可以理解。

  咱們這些看透了的人,一般不會說破。

  你這樣沒看透的,在我們幾個把你點透了之後,也不要張揚,和王尚書聊正事要緊。”

  都說政治權謀家可怕,李龜年今天算是領教到了。

  像自己這樣單純的小白,真要去到朝堂上,麵對各種類似的老家夥,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估計就會導致很糟糕的情況出現,幸好他還有點自知之明,否則,李景伯在朝廷上什麽樣,他也會是什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