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年少輕狂
作者:霜雪千年      更新:2020-06-28 09:33      字數:2160
  “這是我的父親嗎?還自家的,我看是別人家的吧。”她說完扯著旁邊人的衣袖,怒氣衝衝的出去了。

  “父親,你看妹妹。”

  楊華不明所以的看了一眼他的夫人,最後看了看火上澆油的兒子,竟然沒有一個讓他省心的。

  “你妹妹說的也沒錯,你到現在也沒有楊家延續香火,所以還是考慮你什麽時候入宮。”

  看著自己惹火上身的人,不知道自家父親什麽時候又起了這個念頭,但是急於擺脫的人馬上說道:“她肚子裏還揣個崽兒,我去就行了?”

  楊華眼睛裏閃著狠厲,“你還是先把那個人解決了,後邊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楊天浩道:“如果妹妹不回婚我就聽你的。”

  楊華聽著他這樣的想法,怎麽說也是一個進步吧,隻要搞定了自家女兒那裏,一切都是有希望的。

  再說楊思琪帶走那個蒙麵人,楊華根本不允許他的存在,直接給了自家兒子一個命令,包括那些看見這件事情的人,如果做不到口風嚴謹,就讓他們永遠的閉上嘴。

  當然這些家奴也是經過篩選的,並不是認為你自己行就行,生命的權力是握在他人的手裏。

  同樣包括這個被扯拽的人。

  楊思琪不顧他,還是個未出閣的貴女,直接把人拉回了自己的閨閣,還要她的丫鬟婆子口風嚴謹一些便泄露出去。

  這些丫鬟婆子一個個瑟瑟發抖,兩邊都得罪不起,仿佛看到了黃泉路。

  蘇妤這兩天的狀態已經漸漸的回暖,沒人知道她是從傷心中走出來,還是整個投入了工作的狀態。

  居然把整個工作化成了四個部分。

  第一就是問鹽的問題,這個問題一提出來驚訝了所有朝臣。祖祖輩輩生活在鸞國都知道這裏不生產鹽,而且就算有也是產量非常非常的低,而且都是手下等的鹽粗製的很,作為朝堂上的人他們吃的都是別國進貨的鹽,尤其是大部分來自於雲國。

  其實大體上鸞國和雲國國土邊疆差不多一邊的大,之所以一個稱陛下一個稱國主,最大的原因就在這個鹽的問題上。

  鸞國全國上下離不開鹽,也離不開雲國,有這一絲依附的意思。但好在鸞國有難得的錦緞霞,這是年年進貢給雲國皇宮裏的,大鸞就算是貴族都很少能穿上這種產量很少的棉紗。

  於是一個供鹽一個供錦緞,也就這麽太平無事。

  其實也是鸞國不敢有移動,前段時間雲國也有過兵動,可鸞國就是在邊疆觀望。

  那個時候恐怕也想趁亂撈上一把,但是不能有太大的把握,也就稍稍的騷亂了一把,結果指一個少年的將軍直接震懾了他們。

  大鸞朝堂也怕偷雞不成蝕把米,所以硬生生不給邊關的將士柴米油鹽,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何況是兵家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糧草未先行,後邊兒也不供給,自然而然是熬不了幾個月。

  為此楊華還和代國主鬧了個不歡。

  現在蘇妤提出了解決民生的問題,有人質疑,也有人支持。

  朱修問,“國主,這件事情可以實施,但不知道可耗費財力?”

  鸞國沒有打過鹽的經驗,但有買鹽的經驗,可以說常年吃鹽價格不菲,尤其是全國性的購買。

  所以對鹽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那就是貴。

  朱修這麽一問,吏部的一個侍郎就站了出來,拱手抱拳的說道:“國主,如果要是耗費財力,那可得計算好了,五年打不出就得十年,還是算算怎麽著更合乎道理。”

  蘇妤冷眼挑了這人一眼,“這位大人可知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

  吏部侍郎被問得臉色發紅,這麽個道理他豈會不懂。

  “那到底要耗費多少國力財力,國主您的計算好了。”

  有些朝臣明白這位是鐵公雞一位,就是不明白這位把著財源給誰,如今新國主這他也不放手,好像上位者是個小偷一般。

  蘇妤還沒有伸出攬財的大手,又或許現在她瞧不上這點財力,畢竟自己就是一個善財的童子,十分的有能力賺錢。

  “商業冒,你好歹也是個商人出身,別這麽目光短淺。”不知道怎麽的,石格覺得蘇妤的這個想法很好,解決了鹽的問題很大程度之上,可以說不受製於人。

  石相爺看了自家的小侄子,自從國主來了之後他十分的活躍,暗地裏打聽著國主的各項喜好。

  雖然做的十分的隱秘,但是作為長輩他在哥哥的口裏還是聽說了,他的這位侄子有些動心了。

  商業冒看著石格,“都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要不你問問石相爺,是不是國庫空虛。”

  “國庫空虛就想辦法富強民國,也不能看到好的機遇停滯不前。”石格很認真的說著。

  “眾位大人倒是有生財之道。”商業冒看著大家,“不過誰來捐獻了?”

  以前金玉奴在,可謂是給朝臣不少好的待遇,大月城最好的商鋪都是朝臣們的家族在經營著,所以一道有了什麽事情就會讓朝臣們捐獻銀兩。

  這話一說出便有人討厭的看著他,明顯覺得這位是在給所有人挖坑。可即使是挖坑他們也不準備跳,畢竟現在的局勢他們也看不懂,豈能隨意的把寶押給別人。

  “今年秋天便可以征收地稅,人頭稅,侍郎大人何必著急呢?”

  一個也是鐵公雞一般的官員說道。

  蘇妤在他們說話的時候常常靜靜的聽著,每一個人說了什麽,他心裏都清楚的很。

  “春耕還沒開始呢,就指望秋收了?”商業冒冷笑,“既然諸位大人不想出,那麽百姓也沒有,這事可不好辦了。”

  他說話聽著好像是顧全百姓,實際上是難為著某些人。

  “諸位不必推來推去,孤倒是覺得收山河之稅才能達到真正的國富民強,以不枯竭之大自然的饋贈,也不至於苦了百姓。”

  蘇妤這話一說出來,他們仿佛聽著天方夜譚一般,總覺得這位國主年紀輕輕的有些輕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