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細問
作者:帥少江楓      更新:2020-06-28 06:29      字數:2187
  她的全部,不過是他的三分之一罷了。

  隨著以後的歲月,隻怕不止,太子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

  太子妃比太子小一歲,今年已經三十二,她可沒徐皇後那兩下子,敢於高齡生子。

  若她果然撒手去了的話,誰又能幫著她保護她的兒子?

  待到太子和太子妃都離開之後,近侍太監劉直和鄭秉孝等讓丫頭們都出去,鄭秉孝、張承德守著屋門。

  劉直跪地上哭說:“王爺之又是何苦呢?”

  項開冷笑,緩緩地睜開眼睛,問:“王府那邊收拾得如何?”

  劉直回說:“小人去看過了,收拾著差不多,估計要兩個月。要不要小人找人,讓快些?”

  項開擺手說:“不用,從現在起,什麽都不做。你讓人盯好陸家,怎麽樣,康王絕了再去陸家的心思了吧?”

  劉直真是弄不懂項開,為何執著於這個,如實報說:

  “前幾天,康王妃讓人給陸雙錦送了幾樣東西過去,雖沒明說,近期應該是不會再想著去陸家了。”

  項開話說多了,大喘了好一會兒,臉白得像紙一般,好一會兒才緩過來。

  劉直心疼地說:“王爺對自己也忒狠了些。”

  項開輕笑,沒有過多解釋。

  若不是他真的從鬼門關裏走了一圈,隻怕建元帝第一個懷疑的,便就是中毒的他。

  他在入宮之前,將毒藏在了指甲裏,他拿茶碗的那瞬,手指在茶水裏一混。

  也別說送茶的無辜,無論是那天送茶的宮女,還是禦茶房當職的,沒一個是無辜的,他們多數是康王的人。

  他才十四歲,又是太子的兒子,若是等著封王,隻怕成親了也未必等到,就像上一世一樣。

  而若想在朝上立不世之功,為自己掙個親王有爵位,又哪兒那麽容易?

  更何況他的前麵,別說成年了的康王跟吳王,便就是他的皇叔,與他年歲差不太多的,也有好幾個,即使哪兒遭災了,也輪不到他表現。

  建元帝居於深宮,每年除去祭祖、春耕之後,又難得出宮一回。

  想要護駕,又有幾個不要命的,去刺殺建元帝?

  更何況建元帝哪次出去,別說侍衛,就是皇子,隻要沒有大過錯的,也會帶在身邊,到時候一聲有刺客,隻怕十個八個的都會往建元帝身邊衝。

  項開想要避開前世的命運,他不想等。

  陸家忙活半天,雖然沒等來康王與康王妃,但也不算太過丟臉。

  畢竟康王是實實在在的給陸家下了拜帖,而且陸家也沒大吵大嚷的廣請客人。

  反倒是楊家,巴巴的送過來三個女兒,可謂是讓楊氏在婆婆與妯娌麵前,丟盡了臉麵。

  雖然說沒人當著楊氏的麵說什麽,但楊氏每日早晚向陸老夫人定省的時候,對上妯娌們看過來的眼神,都覺得麵上火辣辣的。

  楊氏又將前些年的隱忍工夫拿了出來,很是低調。

  陸雙錦也憤憤不平,怨恨項開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那天出事,她做了多少準備,想在七皇子跟前大放異彩?

  可惜就這麽沒了!

  氣憤過後,陸雙錦就又想起,楊氏與她說得那些隱晦的話來。

  晚飯後,陸雙錦跑到楊氏那裏,追問陸麗錦到底是因為什麽,引得七皇子欲要娶她。

  楊氏一開始不欲說,沉著臉嚇唬陸雙錦說:

  “你知道那麽多事做什麽?難道你沒聽過,知道的越多,越容易出事?你就老實聽娘的安排,總歸娘不會給你當上。所做一切,都是為了你們好。”

  陸雙錦哪會聽這個?再說她本就因為上次的事,心中對楊氏有所不滿。

  此時聽了楊氏的話,隻認為定是楊氏對著她這個女兒留了後手,並不十分看好她這個親生女兒。

  因為心裏有著怨氣,所以陸雙錦的話便就有些尖刻,說:

  “俗話說得好,母女連心,若依著女兒看,母親不想告訴女兒,總不是想著,若萬一女兒不成事,還有楊家兩位表姐呢吧?”

  這話可謂是誅心了,楊氏被陸雙錦的話噎幾乎喘不上氣來。

  陸雙錦無視楊氏狠瞪著她,繼續拿話戳楊氏的心窩子,說:

  “母親何必瞪我?難不成我哪句說錯了?打小母親就讓女兒讓著她,到底誰才是母親的女兒?我跟陸麗錦隻差了兩個月,陸麗錦是四歲上被母親抱過來養的,總不會是母親將我們兩個調換過了吧?”

  楊氏差點兒氣到吐血,拍桌子說:“你在胡說什麽?”

  她怎麽可能將嫡血的女兒,跟個庶出的調換?她瘋了不成?

  小孩子大此了,差個幾個月不顯,一歲一裏,差兩個月,可是十分明顯好不好。

  陸雙錦也不怕楊氏,語氣咄咄地問:

  “那母親為何不也女兒說實話?難不成,女兒在母親眼裏,就這般的不成氣候?對著女兒藏私,女兒實是想不出為了什麽。”

  楊氏閉了閉眼,終是說:

  “我與你說可是行,但你得保證一定不要向外說去,這可關係到大事。一個弄不好,到時候就是我也救不得你。”

  聽楊氏如此說,陸雙錦心高高提起,點頭說:

  “事情的輕重,女兒還是知道的。母親是看著女兒長大的,難道還不了解女兒?別的不說,就母親讓女兒去籠絡陸麗錦,女兒不樂意,可哪次不是對著她親親熱熱的?”

  楊氏是看出來,今天若是不給陸雙錦滿意,她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心下仔細衡量了下,把心一橫,楊氏說:

  “具體事情我也不知道,但當年我嫁給你爹,是你外祖走的一步棋,而目的是趙姨娘。你外祖隻與我說,讓我與趙姨娘交好,說她將來會給楊家帶來好處。”

  要怪就怪楊氏嫁給陸延之後,陸延對她太好。

  陸延雖然沒什麽文才,但他長得好,脾氣又好,雖然說進門之前,便就有了庶子,但對楊氏說話,總是溫溫柔柔的。

  一月之中,陸延留在楊氏屋裏的時間最長。

  趙姨娘也不敢在楊氏跟前得意,雖然她免了趙姨娘侍候,但趙姨娘從不敢稍有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