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想占便宜沒門
作者:魚香肉絲包      更新:2020-06-28 04:03      字數:2242
  第七十六章 想占便宜沒門

  “我……我我沒有穿棉襖,可以還給小成。”小來縮著脖子,離得邱氏遠遠的。

  “你個缺心眼的,你在家可不是這麽說的!”邱氏聽了驚呆了,她這回算是被親生的兒子給坑了,她也以為是小成偷拿了小來的書,這才理直氣壯的上門。

  在場的村民都明白了,真相在這一刻大白了!

  顧春竹跑過去撿起了棒槌,在手裏一下一下的敲著,邱氏想到上次被顧春竹打成那個慘樣,她汗毛都豎了起來。

  “大,大嫂!這是個誤會。”邱氏深知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放軟了口氣。

  “行,誤會。”顧春竹走到了小來的前麵,伸手就把他手裏的千字文給拽了過來,“既然是換來的,想要反悔就把棉襖拿回來,想白白拿走沒門。”

  邱氏垂著腦袋,磨了磨牙,揚起臉,兩個顴骨高聳著,帶著諂媚的笑容,“能不能先把書拿回來,小來下午還要去上學呢,棉襖等會就給您送來。”

  “春竹。”福嫂子在顧春竹身後揪了揪她的衣裳。

  這個提醒顧春竹當然明白什麽意思,她揪著邱氏的胳膊,瞪著小來道:“你回去拿,不把棉襖拿回來你娘就被我扔河裏去了。”

  “好……好好。”小來撒著腳丫子就跑開了。

  邱氏臉色一青,猜到了顧春竹之前在小來耳邊說的是什麽了,她被顧春竹扭著手腕動彈不得,心裏也是恨得要死。

  “你能先鬆開我不?”邱氏的手被捏久了酸疼的很。

  “不能。”顧春竹幹脆利落的回答。

  邱氏一臉委屈的樣子,又有好事的村民道,“望勤媳婦,好歹她也是你弟媳,就是孩子們之間的誤會,你別這麽小氣性。”

  顧春竹就扭著邱氏去看那個人,“瞧仔細點,這個人寬容大度,以後你去誣陷他家孩子偷東西,去誣陷她偷人。”

  村民們心想這顧春竹好生厲害,諷刺起人來真帶勁。

  原本那個幫邱氏說話的聲音也不吱聲了,顧春竹知道以後自己這不好惹的名聲就會傳出去了,這幫聖母,刀子不剮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的。

  沒一會兒,小來就來了,不過不是一個人來的。

  還有一個大白日撐著油紙傘的蘇朵兒,她步子挪得極慢,一張水嫩的臉上瞧著是挺好看的,養得烏黑的頭發。

  不過柳眉蹙著,看向顧春竹的目光露出厭煩的情緒,顧春竹對她難以生出好感來。

  “二嫂你怎麽總是瞎惹麻煩。”蘇朵兒走過來,嬌滴滴的斥責了邱氏,一副是個非常通情達理的小姑子的模樣。

  “沒想到蘇家的小女兒養得這麽好。”

  “小閨女兒,還沒許人家是吧,我遠方侄兒還沒娶妻呢。”

  “你那侄兒是個賺不來錢的,不如許給我外甥。”

  蘇朵兒聽著村民議論她的外貌先是得意的挑著柳眉,一聽說給他介紹給這些泥腿子,她心裏老不樂意了,委婉的拒絕,“我的親事全憑爹娘做主。”

  “這還真是個心氣勁兒高的。”福嫂子在顧春竹身後輕輕的說著。

  顧春竹沒有什麽反應,左右也隻是個小姑子,井水不犯河水的,不要像邱氏一樣的故意惹自己,那她不管什麽樣都礙不到自己。

  蘇朵兒在說了邱氏幾句之後,就把手上拿著的棉襖和棉褲丟到了顧春竹的手裏,“大嫂不要每次都把事情鬧得很難看,娘不好意思來才讓我走一趟,但是也請大嫂記得女德裏是怎麽寫的。”

  “女德裏可沒有說別人上來找事還要息事寧人吧?”顧春竹眉頭一皺,正想著蘇朵兒別來找事,她這就來找事了。

  “行,那這破襖子你拿好了,我們蘇家的長孫也不稀罕這個。”蘇朵兒雖是語氣溫和的說著,言語裏的高傲是顯而易見的。

  說完,她撐著傘就扭頭走了,根本不管邱氏和小來。

  邱氏掙紮著胳膊,“顧春竹你現在可以放開我了吧。”

  “看好你的未來狀元爺,可別再做出拿書換棉襖的事情了。”顧春竹鬆開邱氏的手,看了小來那個糊塗模樣告誡邱氏。

  “小來走,以後一定考個狀元給她瞧,讓娘也當一當誥命夫人。”邱氏拉著小來的手,輸人不輸陣的邊走邊說。

  顧春竹看她走了,村民們也散了才邀請福嫂子進去坐坐。

  福嫂子坐在木墩子上看著顧春竹把送回來的衣服抖了好幾下才給小成穿上,看著沉默的小臉,她道:“都怪我們家大壯,每次下學回來都耍寶一樣的當夫子給他們幾個孩子上課,把孩子眼饞的。”

  “想讀書沒錯,隻是用錯了法子。”顧春竹把小成衣裳上的盤扣一個一個的扣起來,說著,“這書沒拿到,差點連棉襖都弄丟了。”

  “我知道錯了。”小成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在他的小腦瓜裏已經把邱氏的醜陋模樣深刻的記在腦子裏了。

  顧春竹知道這孩子心思重,也沒怎麽斥責。

  扭頭對福嫂子詢問道:“大壯在鎮上的學堂上學一年要多少銀子啊?”

  “你真要送小成去啊,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呢。”福嫂子心直口快的說著,就蘇家這個條件,還真是別送去的好,“不如花錢去找個師傅學個手藝,以後找媳婦也方便。”

  “嫂子說說吧,若是有這個能力是要給孩子念書的,認幾個字也好。”顧春竹是現代人的思想,還是支持上學的。

  福嫂子就跟顧春竹說了,這閔朝的上學是分三種開學時刻的,正月望後、八月暑退和十月入學。

  由於農忙孩子也要在家幹活,是刻意如此的劃分時間,不管年紀大小都是坐在一個課堂裏的,夫子因材施教。

  至於銀子,一次入學要三錢銀子,一年下來要近一兩,除去這個束脩費用,書本才是大頭,一本千字文要五錢銀子也就是半兩銀,還有筆墨紙硯。

  上一年學,至少要三兩銀子!

  “春竹,你真要有這個銀錢還不如讚起來在鎮上買房,等小成大了娶親的非踏破門檻不成。”福嫂子勸道,自家人三個人賺錢也艱難的供著大壯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