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恩科
作者:月下蝶影      更新:2020-06-28 01:40      字數:4228
  第108章恩科

  站在一堆神情凝重的人裏麵,花琉璃覺得自己跟他們有些格格不入。她把眼神投向太子,想讓太子給她一些提示。

  太子直接把謝瑤的口供遞到了花琉璃麵前。

  花琉璃沒有伸手接,她隻是朝廷加封的非皇室郡主,朝政之事按理是不能多看的。

  “花家小丫頭,你也看看。”昌隆帝想得比較直接,花琉璃是他未來兒媳婦,作為太子妃,多接觸一點這些東西也好。太子這麽懶,有太子妃管著,說不定能勤快一點。

  “臣女冒犯了。”花琉璃朝昌隆帝行了一禮,優雅地從太子手裏接過口供,快速看了起來。越看她越覺得迷糊,謝家人因為崇尚玳瑁的禮儀之風,所以一直想更改大晉的禮儀標準?可是讓謝家失望的是,不僅先帝拒絕了他們的提議,當今陛下登基以後,也拒絕了。

  當今陛下不僅拒絕了謝家提議,還提拔衛明月做女將軍,統領幾萬大軍,這讓謝家覺得,昌隆帝在故意跟他們作對,不采納他們的建議便罷了,還故意讓女人掌權。

  對昌隆帝心懷不滿的他們,不僅偷偷與殘餘勢力勾結,收買人心,還與玳瑁國有過往來。可惜謝瑤在家中不受重視,不能知道太多隱秘的事,所以也不清楚與謝家有來往的玳瑁勢力是誰。

  花琉璃有些不太理解他們的腦回路,折騰這麽多,就為了更改禮學?

  人的本質不是追名逐利嗎,做這種事,對謝家好處不大啊。她把口供還給太子,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話才好。

  難道是因為她腦子太正常,所以才無法理解他們?

  她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神情平靜的娘親,覺得這個時候不說話最好。

  但是可能因為昌隆帝對這個兒媳婦格外滿意,所以盡管他心頭有怒火,卻笑容溫和地問花琉璃:“花家小丫頭,這事你怎麽看?”

  裴濟懷都已經跟他說了,若不是有福壽郡主去大理寺刺激謝瑤,謝瑤不會這麽快就鬆口說出謝家的秘密。

  “陛下,臣女不懂朝政大事。”花琉璃羞怯一笑,看起來十分膽小,“在臣女看來,謝家敢私養殺手,還刺殺太子,那就是謀害皇室的大罪。”

  昌隆帝一聽就明白過來,花家丫頭還在記恨太子差點遇刺這件事。

  做父親的,誰會不喜歡一個全心全意護著自家孩子的兒媳婦?

  昌隆帝大笑出聲,點頭道:“福壽郡主說得有道理。”

  花琉璃茫然,她說什麽了,有什麽道理。

  “謝家究竟在想什麽,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做過什麽,造成了什麽惡果。”昌隆帝敲了敲桌麵,“按照謝瑤提供的線索,把謝家查清楚。”

  “陛下,南方的那些學子……”裴濟懷有些猶豫,謝家在南方的名聲太大,加之南方離京城遠,萬一謝家煽動謠言,最後就算把謝家全部捉拿歸案,也會對陛下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

  “朕不能因為一些虛名,讓謝家陰謀得逞。”昌隆帝卻比裴濟懷想象中還要堅定,“謝家所圖甚多,為天下百姓計,朕容不了他們。”

  “父皇,花將軍與衛將軍打敗金珀賊兵是件大喜事,兒臣以為,僅僅舉辦百國宴是不夠的。”太子開口道,“不如開恩科,明年開春再舉辦一次科舉考試?”

  “按照流言傳播的速度,謝瑤刺殺太子的消息,應該已經傳到南方了。”太子笑了笑,似乎十分無奈,“流言這種東西,傳得越遠就越走樣,說不定傳到南方的時候,已經變得十分離譜。”

  “太子說得有道理。”昌隆帝欣慰一笑,“花愛卿與衛愛卿打退敵國確實是件功在百年的大事,加開恩科也是應該。”

  裴濟懷看著這對相視而笑的天家父子,忽然覺得,某些盼著太子被廢的文臣,可能要失望了。

  太子不僅不會被陛下罷黜,還會繼續囂張下去,囂張到他登基為帝。因為這個表麵看上去囂張跋扈的太子,是個聰明的明白人。

  加開恩科,絕對是拉攏南方文人的最好辦法。此舉不僅拉攏了文人,還在無形中表達了皇室對武將的看重,還消減了文武臣子的矛盾。

  加開恩科的理由是什麽?

  是兩位將軍打了勝仗。

  世上不缺名士,但更多的是普通人,有幾個讀書人不想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恩科一開,最開心的莫過於讀書人。加上今年科舉,南方學子拿到好名次的並不多,心中定想著一雪前恥,朝廷開恩科,等於是雪中送炭。

  謝家名望是高,可是跟自身利益與國家安定相比,謝家的事,就不是什麽大事了。

  天大地大,吃飯與國家最大。

  “既然如此,朕這就召六部官員,商議加開恩科之事。”昌隆帝不再提謝家的事,他扭頭看向花應庭,“太子與花愛卿留下,朕有事要與你們商談。”

  “陛下,末將受樂陽公主所托,送一封信給您與太後娘娘。”衛明月把樂陽寫的信從懷裏拿出來。

  昌隆帝神情淡淡,沒有接這封信:“交給太後做主便好。”

  謝瑤刺殺太子一事,傷透了昌隆帝的心,他對樂陽一家,已是半點溫情都不剩。

  好在與太子同行的是福壽郡主,雖然體弱卻願意以性命為太子引開殺手,若是福壽郡主不在呢?

  太子是他親手培養起來的繼承人,是他最疼愛的兒子,他甚至不敢想象,太子如果真的沒了,他會難受成什麽樣。

  身為皇帝,若是連自己孩子都護不住,他還做什麽皇帝?

  六部尚書得知皇上急召,匆匆趕到宸陽宮,聽到陛下開口就準備加開恩科,尚書們都沒反應過來。

  不過這是在為讀書人謀福利,是好事。

  六位尚書大人都沒有反對,開始商量著如何把公告以最快的速度,傳到全國各地,也能給讀書人多一些準備時間。

  等大家商量完,老老實實退出宸陽宮後,才慢慢反應過來,陛下這個態度,分明就是讓他們好好做事,沒打算征求他們的意見啊?

  幾位老尚書互相看了一眼,覺得這事有些奇怪,先前一點征兆都沒有,陛下怎麽突然就加開恩科了?

  “剛才太子與花將軍也在,難道這是太子的主意?”

  “太子有這麽好?”兵部尚書疑惑道,“太子與文臣的關係,也不……”

  也不怎麽樣啊。

  不僅不怎麽樣,有些文臣還盼著太子被廢呢。

  隻可惜盼了好幾年,太子還在囂張跋扈,也不知道要盼到哪一天,他們的願望才會實現?

  沒兩天,尚書們得到了消息,加開恩科的意見,還真是太子提出來的。由於透露這個消息的人是大理寺少卿裴濟懷,大家都沒有懷疑消息的真實性。

  大家改為懷疑太子腦子出了問題。

  尤其是那些盼著太子被廢的文臣,太子提出加開恩科後,弄得他們這幾天都不好意思繼續在背後偷偷罵太子了。

  身為高高在上的太子,他就不能一惡到底嗎,搞得他們很難做的!

  京城裏貴人多,讀書人也多,加開恩科的消息傳出來,歌頌昌隆帝、太子還有花應庭、衛明月的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所以,竟沒有多少人關注樂陽公主兒子,謝世子搬進宮裏的事。

  謝世子搬進宮後,住在還沒封王爵的四皇子與五皇子旁邊。不過五皇子不喜歡謝家人,而四皇子又從來不愛開口說話,他搬過去後,處境十分尷尬。

  他身邊伺候的人,也是太後新安排的,至於公主府的那些下人,一個都沒能帶進來。謝世子雖然被養得十分天真,但到了這個地步,他也明白過來,家裏是出了大事了。

  母親送他進宮,是為了保住他的性命。

  加開恩科的消息,就像一股春風,很快傳到了全國各地。學子們歡喜異常,加緊讀書練字,以求來年進京能奪得好名次。

  謝瑤刺殺太子的消息,比加開恩科更快一步傳到南方。

  消息剛傳過來的時候,學子們隻當是謠言,還說一定是惡人嫉妒謝家的好名聲,故意抹黑謝家。

  可是隨著傳來的消息越來越多,學子們漸漸有些相信,謝家嫡女真的犯了這種殺頭的大罪。

  “什麽,你們還不知道到謝瑤為什麽要殺太子?”一個從京城過來的商人似乎很驚訝南方人對這事一無所知,“這不對啊,我剛從北邊過來,這事早就在北邊傳遍了,你們南方平日消息這麽靈通,怎麽反而在這件事上一問三不知?”

  他撓了撓頭,迷惑道:“難道有人故意壓下了消息?”

  誰會故意壓下這種消息?自然是不想讓大家知道這事的謝家。

  在不少南方學子心中,謝家向來是光明磊落、書香世家的代表,現在有人突然告訴他們,這家人隻手遮天,連京裏的消息都敢隱瞞,文人們心裏頓時覺得有些奇怪。

  世人總是如此,壞人做了件好事,就會覺得這人也不是太壞。可若是心目中的好人做了一件壞事,難免會讓人覺得,此人會不會是偽君子?

  不過大多讀書人還是覺得,這個商人在胡說八道,兩邊誰也說服不了誰,竟然吵了起來。

  “這是怎麽了?”這件大茶館裏來往的商人很多,一個商人走進來,聽兩邊人爭吵著謝家二小姐刺殺太子一事,忍不住道:“這種連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事,有什麽好吵的?不就是駙馬爺想讓謝二小姐做太子妃,可是太子想要求娶的姑娘是花將軍之女,便拒絕了謝家的提議。謝家惱羞成怒,派了刺客刺殺太子。據說花將軍的女兒為了保護太子,被刺客用刀砍得鮮血淋淋,一身衣服都被染紅了。”

  有幾位書生似乎對花將軍一家十分敬佩,聽到花家姑娘被砍得鮮血淋淋,臉色都變了:“那、那花家姑娘,可還好?”

  “小姑娘家家的,流那麽多血,能好嗎?”商人搖了搖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命是保住了,就是不知道身體什麽時候能養回來。太子也是有情有義的男人,當著眾多官員的麵,向花家求了親。”

  大多文人心思細膩,最是佩服不離不棄的感情,不少年輕文人都忍不住感慨:“花家小姐以性命待太子,太子以真情報之,這樣的感情真是令人感動。”

  這樣一來,就顯得謝家的行為更加醜惡了。

  商人歎息道:“可不是嘛,花家小姐天生體弱,又受了不少傷,能從死亡邊緣掙紮著活過來,也許就是因為放不下對太子的一片情誼吧。”

  癡情、無悔、為心愛的人能拋卻生死,忍受苦痛。

  這簡直是無數男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女子形象。

  文人們感動了,他們甚至覺得自己可以回家寫一篇歌頌太子與花家小姐愛情故事的文章。

  “不過你們南方的讀書人為何如此悠閑?”商人話鋒一轉,“其他地方的學子都在頭懸梁錐刺股,為了明年的恩科拚命看書,你們怎麽都跑到茶館來聽熱鬧?”

  “什麽恩科?”文人們詫異地看著商人。

  “為了慶賀朝廷打了勝仗,陛下決定加開恩科了啊。”商人比這些文人更加詫異,“公告早就張貼到全國,昨天謝家旁支的讀書人,還在我這裏買了幾套從京城帶過來的科舉套題,說是為了明年恩科做準備,你們竟然還不知道?”

  眾文人懵了,這麽大的消息,為什麽他們一點風聲都沒有聽見。

  “其他地方,也張貼出公告了?”有幾個文人麵色不太好看。

  “北方那邊,五天前就已經張貼出來了。”剛才那個自稱從北方過來的商人接過話頭,“你們這邊是郡府地界,離京城還近一點,難道公告還沒有張貼出來?”

  後進來的商人滿臉不解,小聲嘀咕:“沒道理啊,謝家旁支都知道的事情,你們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