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作者:青秋鬼      更新:2020-06-26 23:16      字數:3260
  按照李思源之前的計劃,這周周末他要帶著林思怡一起去少年宮,跟那幫老頭切磋一下棋藝。

  計劃進行的很順利,隻是結果有點讓人想不通。

  下了那麽長時間的象棋,林思怡隻輸了兩三把,要知道李思源也隻能做到勝負參半。

  這就成了整件事情最大的疑點。按照林思怡表現出來的實力,她根本就沒有道理把把輸給李思源,而且有幾次李思源都故意放水了。

  李思源反複思考這個疑點,終於想到了一些思路。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任何問題都能在過去找到一些影子。順著這個思路,李思源重新翻開了林思怡的檔案。

  果然,林思怡小學和初中的成績都十分優秀,但是升學考試的成績卻很令人失望,這簡直就是現在的翻版。

  如果推測的沒有錯的話,整件事情的關鍵應該就在林思怡的小學時期。

  至少從林思怡的檔案來看,唯一能夠引起人注意的應該就是五年級轉學事件。

  雖然整件事情在檔案中一筆帶過,但是李思源的直覺告訴他,這,就是突破口。

  周一晚上,李思源和林思怡像往常一樣在辦公室裏麵進行心理輔導。

  打從一開始,李思源就不斷地引誘林思怡回憶過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林思怡提起了自己小學轉學的事情。

  “為什麽要在五年級轉學,再等一年不行嗎?”

  “我爸爸被公司調到這裏上班,所以我們家也就跟著搬到這裏來了。”

  “怎麽樣?轉過去之後能適應嗎?”

  “學習方麵沒什麽問題,就是一開始總感覺格格不入。”

  李思源聽後表示讚同,“我也轉過一次學,一開始是真的不好受。那時候同學間的圈子差不多已經固定了下來,主動融入別人的圈子總是感覺怪怪的。”

  “就是嘛,特別是還要自己主動開口,感覺像在求別人一樣。”

  李思源深有同感,絕大部分人不會主動邀請你加入自己的圈子,而自己主動開口的話就顯得有點掉價,而且還可能還吃力不討好。

  “那你初中和高中呢?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了嗎?”

  林思怡思考了一會兒,說道:“初中和高中還好,畢竟那時候大家都不認識,相處起來還比較順利,不過也還是會遇到很多奇葩。”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誰說不是呢,我之前有一個閨蜜,每次出門必須化妝,真的是不化妝不出門的那種。”

  聽到這句話,李思源十分疑惑。如果自己沒記錯的話,現在討論的是自己遇到的奇葩人士,甚至還帶有一絲貶義。為什麽林思怡會在這時候以自己的閨蜜為例呢?

  李思源將這件事情默默記在心中,若無其事地說道:“這個還好吧,女生學會化妝之後,就很少素顏出門了。說不定你以後也會這樣。”

  “這不是化妝的問題,關鍵是她什麽地方都想把別人比下去。有

  一次寢室的室友想讓她傳授一下化妝技巧,你知道她說什麽,‘你這麽漂亮還需要化妝嗎。你覺得這樣做合適嗎?”

  李思源搖了搖頭,這樣做確實不太合適。但是李思源也很奇怪,怎麽她開始貶低自己的閨蜜了呢?

  “我能問一個問題嗎?”

  林思怡愣了一下,點了點頭。

  “既然你覺得她那麽不好,為什麽還要跟她做朋友呢?”

  “我也沒覺得她有那麽不好,其實她也是有很多優點的。”

  這句話李思源根本不信,在最初剛提到奇葩的時候明顯帶有一絲貶義,這種時候第一反應是自己之前的閨蜜而不是別人,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你現在在複讀班裏麵有沒有交到什麽新朋友?”

  “有啊。老師你不知道,她們都很羨慕我能不上晚自習,每天還能提前回宿舍。”

  “我就說吧,來這裏心理輔導的福利可是很不錯的。可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到的哦。”

  “老師現在還給其他人進行心理輔導嗎?”

  “老實說隻有兩個人在我這裏接受心理輔導。”

  “哦,我還以為老師很忙呢?”

  “你這話說的,別小看隻有兩個人,想要輔導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以為一兩個月就能解決問題?”

  “那老師你會催眠嗎?電視裏麵不經常都有催眠的情景嗎?”林思怡好奇地問道。

  李思源很能夠理解林思怡的好奇,在自己剛接觸心理學的時候,也很關心這個問題。而且還特地去查了很多資料。

  “其實,廣義上的催眠含有心理暗示的意義在裏麵。但是我想你問的是狹義上的催眠,也就是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那種。想要做到那種催眠幾乎是不可能的,實際上絕大部分人都不能被催眠,不管催眠師的技巧多麽高超。”

  “啊?我還以為每個人都能被催眠呢?”

  “要是真的那麽厲害的話,就沒有人敢找心理醫生了。說不定那時候心理醫生會被拉出去處死呢。”

  “像中世紀燒死女巫那樣?”

  “說不定還真有可能,畢竟也有很多人說心理學就是現代巫術。”

  林思怡聽了很驚訝,“為什麽把它叫做現代巫術,現在很多學校都開設這個專業了啊。”

  “這主要是他的教學方式跟其他專業的差距有點大。我們已經習慣用眼睛去觀察事物的變化,用自己的雙手去進行操作,這就使得大多數人都對這種‘談話治病’的方式感到懷疑。但是幾乎所有人都對精神障礙純粹來於想象深信不疑,這是很矛盾的事情。而且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固有傾向,總是想用數理化知識去解釋某件事情,都希望用公式去描述某件事情,其中也包括心理障礙。但是至少從現階段來看,這件事情根本是不可能的。”

  “那老師你是怎麽看心理學的?”

  李思源想了一下,組織了一下自己的語言,“怎麽說呢,人的意識確實是主觀的,但是其物質載體是客觀的。大腦

  作為人體的一個器官,肯定有它的運行規律的,我覺得心理學就是去研究這個規律,但是跟生物學上麵的那種研究又相區別。”

  “聽老師這麽說,我都想要去學心理學了。老師,你能給我講講大學裏麵的心理學課程嗎?”

  李思源麵露為難之色,“其實我在大學裏麵學的專業不是心理學,所以也不知道大學裏麵是怎麽教授心理學的?”

  其實從李思源接任這個工作以來,自己並非心理學出身就一直是他的痛點。雖然李思源現在做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成績,但是他自己知道,這隻是一時運氣而已。缺少專業知識進行支撐,崩塌隻是遲早的事情。

  林思怡聽到這個回答也知道自己問了一個尷尬的問題,對著李思源尷尬地笑了笑。

  二人又尬聊了幾句,隨後便結束了今天的心理輔導。

  林思怡走後,李思源趕緊把自己的記事本拿了出來,他的直覺告訴他,這一次是真的抓到大魚了。

  首先,林思怡的象棋實力很強,但是每次都輸給自己。

  其次,曆次升學考試,林思怡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

  最後,明明對自己的朋友抱有很深的敵意,但是卻還是跟她做朋友。

  這三件事情疑點重重,而且也沒有什麽明顯的聯係。

  李思源在自己的記事本上開始進一步推演。

  如果對一個人抱有如此深的敵意,應該不會跟她成為朋友,或者說應該不會把她說成是自己的閨蜜。

  既然林思怡把她當成閨蜜,那麽在這背後應該還有別的原因。

  “朋友?友誼?”李思源好像想到了什麽,連忙在記事本上寫下了自己的思路。

  這三件事情中包含著三組關係:林思怡和自己、她和升學考試、她和閨蜜。如果將升學考試換成學校,或者是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那麽情況就很明了了。

  在每一組關係中,她總是在示弱。故意輸給自己、升學考試成績不理想、不喜歡閨蜜卻選擇默默忍受。在結合她在之前談話中提到“轉學之後難以適應新環境”,李思源感覺自己找到了問題。

  五年級的轉學事件對林思怡的影響遠比她本人所意識到的深的多。

  升學考試失利是對進入新環境的抵觸。雖然這種抵抗方法毫無邏輯可言,甚至有些不可理喻,但是在正常人看來,心理障礙同樣也難以理解。

  如果這裏沒有想錯的話,那麽接下來的兩個疑點就能解釋的通了。如果說考試失利是對進入新環境的抵觸,那麽下棋連輸、忍耐閨蜜就是其為了適應新環境所采取的過激策略。

  這種自我貶低的策略是尋求安全感的一種方式,基本邏輯就是“我這麽弱怎麽能傷害我”、“我這麽弱怎麽能不關心我”。

  這些行為都是其下意識的做法,甚至她本人都不清楚自己的行為。也正是如此,想要從根源解決這個問題十分困難。

  李思源合上了自己的記事本,看來明天要跟林思怡好好談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