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出宮
作者:燕回朝陽      更新:2020-06-23 19:00      字數:1963
  傍晚時分,交泰殿。

  “娘娘....皇上來了。”

  宮女話音剛落便聽見:“皇上駕到。”

  錢皇後笑靨如花激動道:“快扶我迎接皇上。”

  說話之時朱祁鎮已經跨進了殿內。

  錢皇後步履蹣跚迎了上去,鞠身行了萬福禮道:“臣妾見過皇上。”

  朱祁鎮見她腳上有傷,連忙出手扶住她。輕笑道:“娘子小心一些。”

  錢皇後羞人答答地道:“皇上好羞人呀,當著這麽多人的麵.....”

  “哈哈哈,那寡人屏退她們。”

  朱祁鎮輕輕擺手,一旁的宮女便識趣地離去了。

  “現今大戰剛過,百待廢興。皇上應勤理政事,少談兒女之情。”

  朱祁鎮板下臉道:“怎麽?皇後不歡迎朕?那朕回去批閱奏折吧。”朱祁鎮起身就往外走。

  錢皇後見皇上要走,立即跑去抱住了他。慌張道:“臣妾知錯,請皇上責罰。”

  朱祁鎮歪著頭謔笑道:“那朕可要好好責罰你一下。”說完弓腰將她扛起就往裏走。

  錢皇後被嚇得花容失色:“皇上這是要幹嘛?快放下臣妾。”

  “老爺我押你去山寨做那山寨夫人,小娘子可別不識抬舉。”說著一巴掌打在了皇上的屁股上。

  錢皇後大羞道:“呀,皇上可真討厭,快放下臣妾啊!”

  “哼哼!上了爺的賊船還想溜?晚了!”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次日淩晨,天邊泛著淡淡的白芒,慢慢侵蝕著黑暗。

  皇宮西華門緩緩打開,三個黑影呼嘯而出。

  ...........

  “胡鬧!”

  “這可如何是好啊?”

  “放縱任性,哪裏有一國之君的樣?”

  “本以為皇上經過土木堡之戰、京師之難後會勤政愛民、安心治國,卻沒想到.....”

  “哎....”

  皇宮內,等著上早朝的群臣接到皇上出京的消息時,全如鍋裏的水燒開一樣,沸騰一片。

  王翱對李賢道:“李大人,不如尋求於少保的同意,派人去後宮請皇太後來做主吧!”

  李賢輕輕歎了一口氣,無奈道:“別無他法,隻能這樣了。”他緩緩走向於謙,拱手道:“於少保,此事不如去坤寧宮請太後來做主吧?”

  於謙喟然歎息道:“便依李大人的意見吧。”

  司禮監太監李永昌匆匆趕去坤寧宮。

  剛到宮門口便大聲稟報道:“太後,老奴求見...太後,老奴求見...”

  孫太後見他行色匆匆趕來,不由疑惑道:“李永昌,你向來辦事沉穩,今日為何這般急躁?”

  “啟稟太後,皇上帶著袁彬哈銘二人離宮出走了,諸位大臣著急萬分心裏沒了主心骨,特派老奴來迎皇太後移駕金鑾殿....”

  啪啦啦.....一陣清脆的聲想起。

  皇太後聽到這個消息不由一怔,手上一鬆,茶杯便摔在了地上。隨即嚎啕大哭起來:“哇哇....先帝,臣妾沒能管住這個孽子,有負你的厚望啊!”

  過了許久。李永昌才輕聲道:“太後,諸位大臣在金鑾殿候著呢。”

  孫太後好不容易止住了抽泣聲,慢慢揩去眼睛裏的淚水。傷心道:“走吧,起駕金鑾殿。”

  金鑾殿宮外的臣子們憂心如焚,有的搓手頓腳,有的在原地走來走去唉聲歎氣。

  “皇太後駕到。”

  見宮女簇擁皇太後的輿轎駛來,他們心裏像是尋到了救命稻草。疾步紛紛地來到輿轎麵前跪下。

  於謙痛心哭泣道:“老臣有負皇恩,請太後責罰。”

  接著群臣哽咽道:“臣等有罪,請太後責罰。”

  皇太後走出輿轎,紅著眼道:“皇上的性子,哀家是知道的。此事不怪諸位大臣,快快起來吧。”

  文武百官聽到太後的善言緩緩爬了起來,一些大臣憂心忡忡地擦拭著沒有淚水的眼睛。

  “皇後駕到....”

  “母後.....母後.....”

  錢皇後在宮女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來。

  皇太後見她一跛一跛的樣子心裏更為難受,輕聲道:“哎,皇兒造孽啊!可苦了哀家的兒媳。”

  錢皇後來到皇太後的跟前,呈上一封信。嚎啕大哭道:“嗚嗚嗚..母後...皇上昨夜就寢交泰殿,今日一早隻留下這封書信,便悄然離去了.....。”

  皇太後接過信一看,信封上寫著“母後親啟”。

  “看來我兒還是知禮的。”

  她滿意點了下頭,拆開書信看了起來:

  “母後大人在上,請受兒臣一拜。”

  “兒臣這趟不辭而別,不為遊山玩水,一心隻為大明江山社稷、調查家國大事。望母後勿要為兒臣擔心。”

  “待兒臣歸來之時,定向母後賠禮道歉!”

  “臨幸有一憾事難以割舍,兒臣此生虧欠皇後太多,難以彌補。等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四海升平之時,寡人定同她白頭偕老,執手天涯!”

  錢皇後心急如焚問道:“母後,皇上他在信裏說了些什麽?”

  皇太後無奈地將信遞給了錢皇後,錢皇後看信後潸然淚下、泣下沾襟。

  哎....

  群臣紛紛歎息。皇上被也先俘去之時,錢皇後的所作所為,天下人都看在眼裏。

  朝堂之上,臣子雖有奸邪之分,但對錢皇後的深明大義卻是有著共鳴,無不心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