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袁青花和朱紅蓮
作者:風雨電      更新:2020-09-25 05:29      字數:2468
  來到四方城的當晚,李鶴便住進了城北的軍堡——靖邊堡。

  李清、藥王、李家族人、小七、熊家姐妹和五百二十一名收編青壯,也一同入駐。

  在這裏,李鶴可以放心大膽、隨心所欲地操練發展軍隊,這也是李鶴沒去龍鶴匪寨安家的原因之一。

  曆來,隻有仆投主,沒有主投仆,若是李鶴去了龍鶴山,即便能通過李祥,爭取到王富貴的效忠,但本地匪眾可不是那麽容易收服的。

  哪怕你個人擁有絕對的實力和威信也不行,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培養親信和骨幹,畢竟人家才是主人,而你隻是落難之人,別人好心收留你,你還要去操練別人?

  或者,在別人的地盤另起爐灶,拉起一支新的隊伍,自行操練,匪眾怎麽看?恐怕意見更大。

  而北地這裏,就沒有這些問題,部隊調防、招兵都是常事,關起營門,自行操練就完事了。

  隻要主官發話了,誰也不會沒事找事,去問一嗓子,這是哪來的人馬?想跟咱們搶食啊還是咋地?

  第二天,李鶴就挺著肚子起了個大早,將一早就起床坐等開竅的藥王,先晾在一邊,給五百餘青壯開了一個作訓預備會。

  首先,講了三點。

  一要統一認識,做好從軍訓練的心理準備,不怕苦不怕累,訓練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之類的;

  二是畫餅,聲明部隊以後要極大的擴張,這五百人起初是教導隊,以後就是高級軍官,是李鶴軍的骨幹,前途光明,待遇優厚,娶夫蔭子不在話下雲雲。自然,沒有點明要造反,這種事情等大家一起摸爬滾打久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建立了深厚感情以後再慢慢來。

  三講淘汰製,五百人至少要淘汰掉一半,等三個月作訓期結束後,宣布名單。當然,這麽高比例的淘汰是不可能的,講出來主要是嚇唬嚇唬,激勵大家,努力訓練。

  然後,將另一個世界的三三製軍隊建製硬搬了過來,將五百人分為兩個營,提拔了兩個營長,和六個連長,再往下的排長、班長,在訓練中選拔。

  至於熱兵器的部隊建製適不適合冷兵器軍隊,李鶴不知道,以後實踐出真知,眼下要搞的隊列訓練肯定沒問題。

  選拔的兩名營長,一名叫袁青花,一名叫朱紅蓮,雖然都隻有二十來歲,但都是成熟穩重有故事的女人。

  袁青花,通緝犯!

  本出身在金州城外,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自小習武天賦頂尖,誰知兵連禍結,幾個月前,北境之戰中,一支炎軍騎兵隊突襲而至,房屋被焚,馬蹄毀田,家人九死一生,女被斬殺,男被殺,全家隻剩她和母親在外,逃過一劫

  好容易盼到戰後,新來的城守卻盯上了人丁單薄的袁家,與幾個當地大戶,聯合起來侵吞她家的田地家產,老母親與之爭辯,卻慘遭橫禍,被亂棍打死。

  袁青花一怒之下,夜襲城守府,殺絕了城守一家十三口,快意恩仇後從此亡命天涯。

  雖然隻浪了幾個月,但硬是在不死一人的情況下,打服了周遭的流民團夥,‘光榮的’成為了一個流民頭子,是左近江湖上有名的‘硬茬子’。

  直至她被李鶴單手所擒時,都是寧死不屈的,但當李鶴露出本來麵目後,她瞬間就服軟了。

  絕對不是被什麽顏值正義到了。

  而是,這特麽是收複金州城,送來救命糧的恩公啊!

  跟著戰神混,不丟人!

  另一位,朱紅蓮,逃兵!

  家在鴻穀以北的留縣朱家豁子,家中雖窮,卻也能耕種求活,一有農閑便修習練功,日夜不輟,年紀輕輕就突破了後天境,可謂天賦異稟,前途無量。

  可還是因為那場該死的戰爭,一場大水直接衝毀了家園,父母姊弟,一家五口淪為難民。

  難民就難民吧,人都活著就還有希望,她和姐姐可都是有不俗的修為在身。

  可誰知這時,朝廷又下達了從難民中征集十萬軍丁的命令。

  剛剛經曆過生離死別骨肉分離的難民們,一時群情激奮,但又無可奈何。

  其中一部分無親無故者,為了混口飯吃,反倒是踴躍參軍。

  但朱家不一樣,老父老母和幼弟都需要照應,於是,姐姐決定參軍,想留下朱紅蓮照應全家。

  願望是好的,但現實很殘酷。

  難民中不乏一些攜金帶銀的大戶人家,這些人家可不願意自家子弟上南洲前線做炮灰,於是使錢打點,各種疏通,最後不知道咋弄的,反正,朱家兩姐妹都上了征兵冊。

  這下子,朱家人急了,上了兵冊就是兵,再沒有理由不服役,否則就會以逃兵論處,懲罰極為嚴厲。

  怎麽辦?朱家可沒錢去打點疏通啊。

  於是,在兩姐妹不知情的情況下,老父母兩人一合計,想出個餿主意,幹脆忍痛把十來歲的小弟送到了征丁校尉的床榻上

  她們不能讓兩個女兒都去送死啊!

  老百姓太難了

  結果,那狗日的征丁校尉一夜風流後,第二天提了褲子就不認人了。

  臥槽!朱家二老怒了,直接去她的軍帳論理威脅,可這世道哪裏有對弱者的憐憫,那狗日的敢不認賬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幹脆一不做二不休

  二老直接一死一中風,被扔出了軍帳,同時,肅紀校尉立刻帶軍前去捉拿朱家姐妹。

  朱紅蓮姐妹見狀,目眥俱裂,奮力抵抗最終,朱紅蓮逃出生天,姐姐重傷被擒。

  兩個有故事的女人,都很有天賦,但命運也都很淒慘。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李鶴之前的命運,本質上和她們倆一樣慘,隻不過那破家之人,級別有點高,是皇帝罷了。

  李鶴感同身受,十分同情她們的遭遇,但這並非是重點培養、提拔二人的原因,也不完全是因為二人修為高,潛力大。

  懂得一點曆史的他,清楚地知道,要成大事,必須有一支戰鬥力強的軍隊作保障,但戰爭的真正偉力卻蘊含在普羅大眾之中,人心向背才是終決的關鍵。

  要不然,為何項羽百戰百勝終敗亡,劉邦百戰百敗卻逆襲呢?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清照姐的文化水平很高,但政治覺悟就不大夠了。

  人心一旦失去,很難逆風翻盤。項羽為江東一域,盡失天下民心,敗亡是遲早的事,不過江跑路,是因為他大徹大悟了啊。

  所以說,戰鬥力強的軍隊很重要,而作風優良的軍隊則更加重要。

  選擇袁朱二人,實際上是選擇了她們的同理之心,選擇了她們代表的階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李鶴寄希望於她們以後能嚴格遵守並帶頭執行,嚴厲的軍紀軍規軍風,對弱者如春風拂麵般溫柔,對強敵則如迅雷疾電般殘酷。

  苦大仇深,不用怕,老子是過來人,一起猛幹就完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