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何不食肉糜
作者:風雨電      更新:2020-09-20 06:03      字數:2482
  直至李鶴等人逃出京郊地界,弘壹也沒有出現。

  她在路上遇到了虞興軍營的敗兵,詢問之下,驚出一身冷汗,兩名先天出手,其中一名居然是先天大圓滿,再加上一個詭異莫測、實力強勁的李鶴,她如何敢去?

  要知道,弘壹也不過是在近期才將將突破先天境,身邊隻帶著一個後天圓滿的弘三,單單擒拿李鶴都要花一番力氣,更何況別的大高手,她才不會去自投羅網,回京調兵遣將才是正理。

  不過,要大規模調動軍隊,沒有皇帝的旨意或雍王的手令,是辦不到的,所以,她已經做好了迎接皇帝怒火的準備,突然出現的兩名先天,不就是現成的背鍋俠嗎?這已經完全超出她的能力範圍了啊。

  不僅僅是弘壹,京都內外衛戍體係上下人等,現在都在挖空心思地甩鍋,走脫了李鶴和李清,這責任誰也不想獨自擔待,尤其是當今皇帝可並非什麽善主。

  一番緊急串聯,對好口供,大家的說辭都準備好了,皇帝陛下卻是始終不見蹤影,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直至三日之後,獨孤勤弘才一臉疲憊的回到皇宮。

  不得不說,這一次,陳衝姑奶奶,絕對是又給麵子又給力,足足跟獨孤勤弘死磕了三天三夜,才一招惜敗,悵然而去。

  比武能比成這樣,說明雙方的實力隻在伯仲之間,就像乒乓球比賽,11分製,最後打出個111比109!如果是拚命廝殺的話,誰能最終活下來,還真就說不清楚。

  這下子,可把獨孤勤弘耗的不輕,再加上回宮得知李鶴與李清出逃的消息,頓時氣得閉關了。

  當然,閉關前還是象征性的派出了追緝軍隊,發布了通緝文書,隻是沒來得及大規模追責罷了。

  事情已經過去整整三天,黃花菜都餿了,李鶴等人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

  此刻。

  青州西南一處村莊,田土阡陌間。

  一位臉黑的跟炭一樣但依然有種另類帥氣的過路商旅,正跟一名在樹蔭下一邊飲水一邊歇氣的老農熱情攀談。

  “老嬸子,能向您討杯清水不?”

  “咣當!”

  “拿去,用手捧。”老農將身旁的一桶清水直接扔到年輕商旅跟前,一點沒嫌棄他的意思。

  望著桶中混濁的水,這位商旅突然就不渴了“老嬸子,別客氣,嗬嗬,我主要是問問路,不知金州怎麽走?”

  “嫌髒?龜後生,還講究著咧!”老農不滿地?攘慫?謊郟???忿搶?叛燮ぃ?戀迷倮硭?

  沒錯,就是嫌髒,此人正是抹黑了臉著商旅服飾的李鶴,他可不想得血吸蟲病、瘧疾、新冠之類的疾病,誰知道這渾濁的水裏有什麽東西呢。

  “啪嗒!”

  一兩白晃晃的碎銀掉到水桶旁,李鶴仍然客客氣氣的“老嬸子,不白問路,給銀子的。”

  他李家人雖身無長物、囊中羞澀,但藥王有錢啊,絕對也是排得上福布斯的那種,一個月的時間可不長,別太故意揮霍,適當造點完全沒問題。

  老農見了銀子,眼皮猛地一抬,咧嘴笑了。

  “前麵那座山,看得著?翻過去,有條夯滴實實的大路,聽當過兵的老輩說,一直往北通金州城咧。”

  老農的態度明顯好了不少,話也多了起來“後生,你們做的是什麽買賣,有木有築基丸,或者真元丸也成?”

  “哦?”李鶴不禁透出一抹驚訝,這看上去穿著邋遢、普普通通的一名老農,居然還有購買練功丹藥的能力?!

  老農見李鶴皺眉,還以為他不相信自己有錢,立馬從懷中摸出一串銅錢,道“喏,這是五百文,算上地上的一兩銀子,買不買得一顆築基丸?”

  “老嬸子,您這麽大年紀了,還練功呢?!”李鶴想了想,吐出了一句大實話,跟老百姓講話直來直去就行,不用那麽多彎彎繞。

  築基丸、真元丸都算是比較低端的丹藥,前者用於改善體質,築牢根基;後者用於加快真元吐納速度,提升修為。藥效都隻能算是一般,所以用‘丸’稱呼,高端的輔助藥物,才能稱之為‘丹’。

  老農看上去都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才想著築基,怎麽看都不可能,李鶴猜測她應該是為後人所購,而且願意付一定代價。

  據他所知,在南洲洲城,築基丸這類藥丸,一兩銀子就能買到,怎麽到了北邊,就漲了一半呢?

  “不是老婦用,是給孫女用,你有木有?”老農解釋道。

  “那也用不著一兩五錢吧,市價不都是一兩銀嗎?”李鶴又問。

  “一兩銀?!那是給官家和大族的價,小老百姓能買到就不錯了,哪裏還能挑理兒講價,前兒我翻山走了四十多裏,去城裏買,花二兩銀子都沒買上哩!”老農氣鼓鼓的說道,吐沫星子都濺了出來。

  何不食肉糜?李鶴想起了晉惠帝的典故

  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隻有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消息被迅速報到了皇宮中,晉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後,大為不解。

  “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事情,經過冥思苦想後終於,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麽不去吃肉粥呢?)

  李鶴發現,自己似乎也如晉惠帝一般無知,對這個世界的底層百姓,缺乏基本的了解。

  北境之戰時,他護送糧食和戰俘回金州城,短暫的接觸過那裏的百姓,但她們並不具有普遍代表性。

  她們隻是占人口少數的城裏人,而且金銀糧食全部失去後,富庶和貧窮的標簽都被揭下,都同為難民,自然也失去各自階層的代表性。

  這讓李鶴過高的估計了這個世界老百姓的困苦程度,現在,與老農的交談,讓他敏銳地察覺到,似乎許多事情並非自己想的那樣,與地球古代的情況也有很大的不同。

  普通的自耕農,竟有一定的經濟餘力,購買昂貴的丹藥,輔助後人練武?!

  丹藥供不應求,優先滿足權貴,在不同階層之間,竟達到了一倍的價差?!

  簡單的兩個發現,如果有普遍性的話,能引申出許多讓李鶴深思熟慮的問題,直接影響到他下一步的發展規劃。

  就拿第一個問題來說。

  若人人都有餘錢,必然更加惜身,這新帝國的天下就很難大亂起來,底層平民不參與進來,那他李鶴再厲害,用常規手段,也最多造出如南洲那邊叛亂的聲勢,在炎國不牽扯進來的情況下,是很難持久的。

  因而,他必須搞清楚新國低層平民的狀況,這逃亡之路,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做一次充分詳實的調查研究。

  打定主意後,李鶴幹脆坐在田埂跟老農長談了近半個時辰,直到等候在一裏外樹林間的李清、藥王等人來尋他,他才隨之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