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大朝會
作者:風雨電      更新:2020-08-13 04:39      字數:2603
  兩日後,月中大朝會,在禁中太極大殿舉行。

  在京四品及以上官員皆身著頂戴朝服,一大清早便進了宮。

  天還沒有亮透,太極殿前的廣場已三三兩兩站滿了人。

  能站在這裏的,最低修為都在後天初階,絕對算得上是大新帝國的人傑。

  她們中,有的交耳攀談,討論北境的災情或南境的平叛;有的參加了對炎作戰,今日心情尤其爽朗,對朝會的議功恩旨,充滿期待;還有的閉目眼神,不是無所事事,就是在養精蓄銳,打算在朝會上搞事情。

  辰時。

  謹雨、謹月、謹霜三王與顏卿、程雲妗、六部尚書等十幾位重臣從偏殿(侯會室)走出,廣場的氣氛一下子安靜了許多。

  同時,兩名禁中女官打開了太極殿大門,所有人以品階為序,魚貫而入。

  眾臣就位後,稍事等待,弘壹便出現在龍椅旁的丹陛上,朗聲道

  “皇帝陛下至,群臣迎!”

  “陛下萬壽!”群臣紛紛拱手低頭,行半跪之禮。

  “平身!”獨孤勤弘從後拱門進入殿中,緩緩坐於龍椅之上,坐北朝南,威儀赫赫。

  “謝陛下!”群臣起身,按序列於大殿東西兩側。

  大朝會標準流程,大家都輕車熟路,沒有任何問題。

  “今日,朕與諸卿議三件事,第一北境災民安置;第二,南境平叛;第三,對炎作戰論功。”

  “在朕看來,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可以合並起來議,不知諸卿有何高見?”

  今天來的都是臣子,沒有外使,議得也都是緊要事,獨孤勤弘沒有一句廢話,一上來就直奔主題。

  她的話音剛落,丹陛之下的群臣還在思索這兩件事怎麽個合並法,已有人出列奏稟。

  “臣通政使弘十一啟奏陛下

  北境災民數量龐大,其中青壯二十餘萬,臣以為可招募半數從軍,發予軍械錢糧,成軍十萬,即刻征調南下,參與對叛軍的作戰。

  此舉,一來可緩解南境衛軍的壓力;二來,可減輕北境賑濟的負擔。請陛下斟酌。”

  以弘十一的智慧,哪能想得到這種辦法?即便想得到,也不敢說,擴軍是你一個通政使能瞎咧咧的事嗎?

  不過,征調災民青壯去前線當炮灰,讓災民和叛軍想殺而亡,朝廷躲在後麵省錢,這一招,實在是太過陰損,皇帝總不好親自說出口,借寵臣之口提出是最佳選擇。

  所以,弘十一言出,大家都秒懂,這事表麵上是拿出來商量,實際上,皇帝已經乾綱獨斷。

  而且,讓弘十一第一個跳出來諫言,就是要明確地讓大家知道,最好不要跳出來反對,給自個找不自在。

  想明白這些後,一幫中立於大皇女和九皇女兩派之間的‘直臣’,機靈得很,立刻跟進附議,眾星捧月,烘托出了群臣皆讚同的氣氛。

  “臣禦史中丞龐盼附議!”

  “臣刑部侍郎曹青雲附議!”

  “臣衛府折衝都尉劉環附議!”

  皇帝見狀,麵帶笑容,滿意地點點頭,莊重道“這法子雖‘激烈’了些,卻也算高效。既然眾卿都沒什麽意見,那麽,朕準奏!

  弘十一,你通政司是擬旨的行家,朝會後按此意擬旨,交由安平王獨孤謹霜辦理,不得有誤,明白了嗎?”

  “臣遵旨!”弘十一趕緊應道,特別主動。

  獨孤謹霜“”有點無語,這種濫事,母皇最喜歡交給她辦了,沒辦法,名聲早就臭了。

  “且慢!”就在這時,一道焦急的聲音在殿首響起,皇帝和群臣的目光紛紛集中到前排的獨孤謹月身上。

  隻見她挺身出列,躬身一拜,言辭懇切道

  “母皇,兒臣以為此舉不妥。

  金州災民猝然成軍,戰力尚不及地方州軍,南調平叛定然傷亡慘重,這樣一來,金州人心中會埋下仇恨朝廷的種子,長遠看弊大於利,此其一。

  其二,金州災民仇恨炎國,民心可用,若征調培養,隻需一兩年的功夫,便可得幾萬雌獅精銳,屆時與炎國戰端再開,我大新憑添一支忠誠勁旅,何樂而不為呢?

  兒臣,請母皇三思!”

  被李鶴套路多了,謹月的心腸不可避免地變得越發柔軟,俗稱越來越爺們化了。

  這百萬災民從哪來的?

  受戰爭波及,遭了池魚之殃,歸根到底,還是她這個兵馬大元帥的鍋。

  現在,眼見著木已成舟,十萬災民青壯要拉出去當炮灰,她如果不言不語冷眼旁觀,心裏那道坎無論如何過不去。

  所以,她站了出來,仗義直言,不吐不快。

  皇帝心中早有準備,卻沒想到反對者是最疼愛的小九,嚴厲地盯了她一眼,不緊不慢地冷聲道

  “攘外必先安內,朕也有菩薩心腸,但更要有雷霆手段。

  金州民軍不會做無謂的犧牲,戰後,南洲逆賊伏誅,其土地、財貨、生業,朕自會賜予有功將士親屬,善加撫恤。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恩賞,要獲取生存的空間,就要靠手中劍、胯下馬,去征戰,去博取。

  此事,朕意已決,爾等無須複言。”

  “是”獨孤謹月還能說什麽,根本無法再辯駁什麽。

  皇帝的道行實在是高,一發堵口,直接把功賞的道理搬了出來,壓得她無言以對,如若不然,她何以麵對在南洲前線拚殺的衛軍將士?

  災民的命是命,衛軍將士的命就不是命了?

  見小九耷拉著腦袋,悶聲退回列中,獨孤勤弘心底暗歎,這孩子啊,好不容易從戰場上回來了,朕想跟她再親近些,她卻生分了。

  放到以前,小九可從來沒有當眾違逆過朕的意思。

  獨孤勤弘心中琢磨著,嘴上卻沒閑著,又開啟了下一個議題

  “接下來,咱們再議一議有功將士的封賞。”

  “裕王之前上了一份詳細戰報和立功將士名冊,朕昨晚看過了,大致列了份赦賞意向,今日請諸卿再提提意見。”

  “弘壹,給大家念念吧。”

  “是!”弘壹應命,令人取來一幅超長黃絹,徐徐展開

  階下群臣“”

  又特麽來這一套?

  太假了吧?

  黃絹紅字,就差一個璽印,便是聖旨了,還提個p的意見啊。

  而且,恩賞這種事情,敏感得很,就好比土財主拿自家的財物賞賜長工,多多少少的,長工拿著就好,可不能說什麽是不是太少了之類的。

  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後,為啥要大殺功臣?

  除了這些功臣大多都是混黑出身的混不吝,腦子還好使,怕給二代皇帝留下隱患以外,最大的原因就在於,這倆皇帝都是苦出身啊。

  小時候窮怕了,長大了就摳,迫於情勢,一下子赦封大量的爵位、封地、封戶給外人,難免事後會心疼,會後怕。

  所以,逮著機會就容易搞事情。

  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就好很多,尤其是前者,不僅不殺功臣,還各種善待,臨了還修了個淩煙閣,祭奠這些一起創業的兄弟。

  跟前麵兩位對比一下,就很好理解了,李二是大貴族出身,大方得很;趙匡胤小時候也沒窮過,心理還算健康。

  其實,找工作選老板也是一樣的道理,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