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離一夢
作者:鳳為妃      更新:2020-06-22 04:29      字數:2517
  仁熙十六年中元節的,陳王逼宮,蜀王和舒州王在病重的仁熙帝的指揮下平定了戰亂,射殺了陳王。而接下來的是事情更是令人歎為觀止,一直和陳王頗為親密的鎮國公原來竟是早已洞悉陳王不臣之心,和舒州王一起演了一出戲,假意不和,取得陳王的信任。

  鎮國公長跪於皇上寢殿重陽殿前,自我檢討沒有規勸陳王,致使陳王犯下這樣的彌天大錯。隻是要不是鎮國公提前看出陳王欲在中元節皇上大病之際動手,將陳王的行動計劃和布置告訴聖上,這次的動亂又怎麽會這麽快結束,而且傷亡也不會這樣小。仁熙帝拖著病體感到殿前親自扶起鎮國公,又賞賜頗多。

  接下來就好像是預先排好的,皇上最終立蜀王為太子,命其監國。不久。仁熙帝就駕崩了,太子登基,年號孝昭,大肆封賞,以吳王府、舒州王和鎮國公最為惹眼。吳王府正式重新回到大靖皇朝的全力頂端。

  在這樣的時刻,鎮國公的正院卻一片慘淡。

  “夫人你也別著急,到底是多年的夫妻,鎮國公不會太過苛責您的。“左媽媽也是對事情的發展有點不敢相信了。

  “老爺現在責怪我當初和老夫人聯手,你也知道,老太太娘家和陳王走得近,”鎮國公夫人王氏麵色慘白的癱坐在床上:“可是。。。。。可是當初老爺明明是支持我的啊,老爺他明明是自己也想靠攏陳王的,我怎麽知道這一切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王氏本來想靠著鎮國公太夫人和陳王一步一步挽回和鎮國公的關係,好把自己的兒子請封為世子,可是想不到,如今陳王大敗,太夫人的娘家也被波連,如今已是強弩之末,就看新登基的聖上怎麽處置了。反而是一直沒有動作的庶長子蘇靜,因為在平定陳王的過程中有功而成功翻身。

  “夫人不必驚慌,不是還有碧篁院裏那位嘛,現在看舒州王的意思,竟是要實心實意娶她過門,老爺也是願意的。咱們這些年對她不薄啊。”左媽媽到底是老人,梳理各種關係,給王氏指了一條明路。

  王氏這才想起被禁足快兩年的蘇措,想到當初蘇措拒婚時候的情景。

  “哼!要不是這個小丫頭片子太會演戲,也不會讓我覺得這樁婚事是真的完了,才會對她動手的。”王氏恨恨的說。

  “夫人,咱們還不是為了三少爺,要不然,什麽太夫人,什麽三小姐,何必去理會呢”左媽媽知道王氏的脾氣,隻好溫言開導。

  這蘇措退婚出家的事,雖說是鎮國公有意為之才有風聲走漏,不過,要不是王氏推波助瀾也不會這麽滿城風雨的。本來是看蘇措和蘇靜、蘇婉關係親近才有了這個順水推舟的計劃,不知道這個小丫頭知不知道自己的手段,又是怎麽想的。

  “夫人是她的嫡母,她還能怎麽了夫人不成,咱們這兩年對她不薄,她要是聰明的,就該知道怎麽做!”這出嫁的女兒和娘家關係不好,特別是和當家主母關係太僵,在夫家也是難以立足的。

  王氏見左媽媽這麽說,心下也不那麽忐忑了。左媽媽是自己的奶娘,在家中就是母親的智囊,母親疼愛自己才把左媽媽給自己的。看著左媽媽,王氏忽然覺得,還是自己的母親最疼愛自己的。

  孝昭帝如今坐上皇位,不得不服舒州王的好計謀,這一切的不合情理和看似無意卻使這場數年的皇權鬥爭最後完全想自己傾斜。

  “三哥怎麽會這麽沉不住氣,居然做出帶人逼宮這等大逆不道之事?”

  顧西諼聞言,不禁笑起來。他這一笑,帶著三分得意,三分自信,剩下的便是四分的勝券在握。

  “若是連皇上也看不透,不更說明這一計之妙了嗎。”這一計使得好,但也是出人意料:“鎮國公這些年若真是隻單純的蟄伏於陳王身邊豈不大材小用?”

  原來顧西諼和鎮國公早有默契,陳王多年盛寵,若不是天大的過錯又怎麽會左右的了仁熙帝的想法。

  所以這些年的等待就是在等一個最佳的時機。

  仁熙帝病重,居然隻召蜀王進宮侍疾,本來隻是想敲打敲打最近頻頻動作的陳王。鎮國公入宮後,用自己在宮中的人脈向陳王傳遞了“聖上欲立蜀王”這樣的消息去誤導陳王,讓陳王釜底抽薪,做出這樣的驚天大案。

  “三哥不是莽撞之人”孝昭帝對自己這個多年的對手也是很了解的。陳王曾經那般勢大,心智又豈是尋常人可比。

  “但是若有人在你身邊一遍一遍的誤導你,這就另當別論了,何況這個人也非尋常之人。”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鎮國公久伴聖駕,對父皇的心思還是很了解的,若是連鎮國公也認為父皇有意於朕,就難保三哥不動搖了。”

  “沒有辦法左右先帝的意誌,那就左右陳王的意誌,讓他認為如今形勢已經偏向於皇上,那麽陳王會用非常手段扳回形勢也是意料之中的了。”鎮國公在這一步棋中是何等的至關重要,不論是手段還是威望,如今朝中也隻有鎮國公能夠做到。

  本來是想拉攏程碩的,卻在碧雲山上遇見了蘇措,找到了做這件事更好的對象——鎮國公。

  顧西諼想到當年和鎮國公謀劃此計時,自己也沒有什麽把握,若是鎮國公出手,自然是水到渠成,但是如果鎮國公不答應,那麽這一切也是空談。

  這樣的奪嫡之戰,如果賭贏了,可真是天大的功績,就算是鎮國公蘇寧也是難以抗拒。自己能夠打動鎮國公,實在是費了很大的心思。若不是鎮國公的大女兒蘇婉如今已經嫁給謝雅如,而謝雅如又是大姐顧東霓的心腹,這鎮國公府和吳王府又怎麽會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上了同一條船。

  顧東霓在夏國坐穩後位這個謝雅如功不可沒,而鎮國公的長女和這位謝大人的婚事也是人盡皆知,不過誰又能想到這遠在千裏之外的一條線,竟然推動蘇寧和顧西諼合作。

  況且當年蜀王進京也有謝雅如從中推波助瀾,鎮國公和謝雅如早有默契,所以事發後仁熙帝才沒有責怪鎮國公,反而大肆安撫。

  “如果沒有父皇這一病,或者父皇沒有讓我侍疾,那這一切不是白費心機。”

  “臣怎麽會讓這種事發生,意誌不能動搖,但是想法卻可以左右。陳王是什麽性情,先帝又是什麽樣的作風,每一步都是想好的。”皇上多疑,陳王更是疑心極重。

  “所以,就算是和鎮國公的反目也是算好的,你。。。。。肯定蘇三小姐會拒婚。”這位新登基的帝王忽的心思一動:“不對,就算三小姐不拒婚,你也可以用三小姐不貞為由退婚,誰退婚不重要,重要的是退婚後兩家的反目。”

  每一步都是險象環生,卻又嚴絲合縫,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就算是已經登基的蜀王,對著顧西諼這樣的手段還是心有餘悸,好在這樣的人能為他所用。

  “霂言,朕能得你輔佐,實乃幸事。”

  作者有話要說: